第六百八十八章鐘山燭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當鹹瑜剛説完,遠遠就有一個清冷桀驁的聲音傳來:“我道是誰領着這麼一大羣凡夫俗子來擾我府清靜,原來是你這條小魚兒。”鹹瑜聞言起身,越過眾勞工望見人羣外的一處高坡上,一名身披錯金玄黑袞龍袍的女子,雙目緊閉、青絲披散,全身上下散發着一股獨特的威嚴。
這名龍袍女子所言,分明是看穿鹹瑜的水族原身,光是這份修為便足可讓鹹瑜仰望,他上前躬身行禮道:“晚輩鹹瑜,此番貿然前來九龍嶺,不知前輩在此地清修,驚擾了前輩府,先行請罪。”
“鹹魚?這什麼破名字?”龍袍女子冷蔑一句。
鹹瑜微微一笑,恭敬答道:“鹹者,悉皆全盡也;瑜者,無瑕之玉也。此名乃是提醒晚輩要盡玉質清明透徹、洗煉瑕疵之意。至於前輩所言,倒也不失妙趣。”
“伶牙俐齒!”龍袍女子嘴角微揚,顯然對鹹瑜的回答頗有興致,“憑你這番話,我就不為難你了,説吧,領着這麼些人來九龍嶺作甚?”鹹瑜沒有隱瞞,向龍袍女子解釋自己前來北荒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自然包括勞工失蹤、礦場諸般異狀,以及自己的猜測,面對這樣的高人,説謊欺瞞是最不智的行為,對方要查證一番,再也容易不過。
但鹹瑜也有自己的判斷,龍袍女子顯然對勞工的出現有所疑惑,那她應該不是茯苓子口中北道盟的人,極有可能是潛修已久的高人,就連雲海仙宗長久在北荒調查都不知道這名龍袍女子的存在。
畢竟不是所有修行高人都樂於現身涉世,在自己的府道場中清修百年的高人有的是。只不過九龍嶺的情況的確有些特殊,此地生機葱蘢,並非白骨石林那般死寂荒蕪之地,應該會
引其他修行人前來。
而從懷恭師叔處得知,北荒修行人鮮有接近九龍嶺,所以鹹瑜才會決定率領勞工前往此地,沒想到如今此地已有主人,這下倒是難辦了。
“數甲子不出關,世道大變啊。”龍袍女子聽完鹹瑜的講述,緩緩走下高坡,衣袂翻揚間,可見女子赤足而行、不染塵埃,走近鹹瑜之後,隨手拋來一物。
鹹瑜伸手接過,是一個煉製成器的玉瓶,最適合長久貯藏丹藥,以防藥力失。玉瓶之中是十二枚湛清碧綠、龍眼大小的藥丸,湊近一聞異香撲鼻。
“這是…碧元生脈丹?”鹹瑜吃驚道。
“眼力不差,看來你師承高深,是太華門還是紫霄宗的?看你領着這羣苦力,我猜你是太華門的?”也難怪龍袍女子會看走眼,聽她的話,似乎連紫霄宗舉派遷往元始界之事都不知曉,估計對近百年來修行界的諸多變化都不瞭解。而從鹹瑜能夠認出碧元生脈丹,判斷鹹瑜通曉外丹餌藥,誤以為他是太華門或紫霄宗弟子也不足為奇。
鹹瑜一路上都隱瞞自己的出身,但是面對主動贈藥相助的龍袍女子,終究沒有欺瞞下去,只得答道:“晚輩出身雲海仙宗,宗門結緣道場位於碧亭山,只是今番舉動,實乃晚輩一人獨私之行,與師門無牽。”
“雲海仙宗?沒聽説過,想必是近幾甲子以內才有的門派。”龍袍女子淡淡道:“就是名頭吹得響,敢在宗門名號上冠以仙字,當真猖狂,難不成這門派的祖師爺已經飛昇成仙了?”鹹瑜拱手答道:“前輩所言無差,本門傳法與創派二位祖師皆已飛昇。”龍袍女子一時語滯,隨即哈哈笑道:“有趣、真真有趣!我閉關清修數甲子不出,居然錯過了這等高人云聚的場面,看你這般修為,也大可得知雲海仙宗傳承氣象了。”鹹瑜苦笑道:“前輩謬讚。只是晚輩方才所求,希望能借九龍嶺一方寶地,讓眾勞工棲身暫避…”龍袍女子揮手打斷:“隨你們折騰便是,天地造化之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也無非是藉此地參悟玄機,如今功成出關,也無所謂此地造化。聽你方才言及,我正好想去見識一番雲海仙宗的高人。”
“前輩若去當然可以,只是請恕晚輩無法帶路引見了。”鹹瑜致歉道。
“不急不急,我要去拜訪雲海仙宗,當然也得四處走走。”龍袍女子對鹹瑜説道:“而且你分明有傷在身,又帶着這麼一大幫苦力奔逃至此,後難免還有
鋒,我便順勢為你護持一二,也見識見識當今修行界的後輩有何能耐。”
“多謝前輩!”鹹瑜難掩喜,像龍袍女子這等高人,修行境界深不可測,隱約有幾分地仙高人的氣度。對方肯讓出九龍嶺給眾勞工棲身,鹹瑜已經十分滿足了,而現在她還肯坐鎮九龍嶺,那麼定能一阻來犯之人,給鹹瑜充足的修養時
。
“對了,尚未請教前輩尊號。”鹹瑜收斂喜悦,恭敬問道。
龍袍女子居然遲疑了一陣,思索後答道:“我…我叫燭九。”
“原來是燭九前輩…那晚輩就先不煩擾,安排好眾人再與前輩請教。”鹹瑜再施一禮,趕緊安排阿甲眾人前往宜居之地。
九龍嶺地域廣大,最高的九座山峯,環繞一片林木豐茂、土地肥沃的平原,完全足夠兩千多勞工起居,甚至再多十倍也能容納。
而這片平原不用太過費心開墾,就可以種植作物,而且還發現山坡上生長了許多豆類與薯類作物,看似野生散落,但卻瓤實皮薄,分明有人工培育的痕跡,完全可以直接食用和大量栽培。
鹹瑜得知狀況,沒有多説什麼,讓眾人開墾農田、營造屋舍,眾多勞工長途跋涉,來到這山清水秀、生機充盈之地,過去那點苦累似乎也得到紓緩。
在做好各種安排後,鹹瑜也急需養傷,燭九十分大方地讓出自己過去的府,那是九龍嶺中最高的一座山峯,
府門前立着一座三丈高的天然石碑柱,上面鐵畫銀鈎書寫着“鐘山”兩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