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火藥之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舒克道長帶着一絲驚懼地説:“齊道友切莫誤會,貧道絕非是想以火藥行兇作惡。”齊德仲笑道:“天京城內外管控森嚴,你就是想作犯科,先找上你的也不會是齊某,觸犯了世間法度自然有司執法,我就是見舒道長不似此等人物,所以才主動詢問,否則哪裏有在此對坐相談?”舒克道長如獲大釋地長嘆一聲:“不瞞齊道友,貧道當年在山野清修之時,有一位同修陪伴,但其時山中正逢官衙發遣民夫開山採礦,意外引動山崩,將我那位同修的府掩埋重重山岩之下,再不得見。”齊德仲神稍斂:“原來如此…舒道長是想借用火藥炸開山岩營救同修麼?可是稍有不慎,火藥爆裂之威有可能波及你的同修,如此反而不妥。”卻見舒克道長搖頭道:“其實這件事已經過去許久了,貧道最初也是想奮力救助同修,若是貧道身陷那等景況,怕也是隻得坐化山中。貧道研製火藥,其實是彌補種種遺憾…”按照舒克道長的説法,他見識到世間物力增長以來,世人向山川各處採集一切可用之物,尤其是煤鐵為主的冶煉之物,隨着如今九州戰亂,對這些事物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

然而如今採礦所用,仍舊是徵發民夫肩挑背扛,憑人力開採挖掘,速度緩慢不説,對於六識矇昧、缺少對山川形體瞭解的塵俗凡夫而言,開山取礦往往伴隨着相當大的兇險。

垮塌、毒煞燃爆都是小事,往大了説,震動牽動山川形體,造成方圓內外動盪,終究對身處世間的凡夫俗子而言沒有好處。

至於舒克道長的同修被掩埋山岩之中不得困,這對比起地裂山崩、波及塵世的大災禍也算不得什麼。而且真正具備**力的修行人,安置營建修行福地,一般都會選擇遠離人煙之處,然後梳攏地氣作為護持。

説到底舒克道長的同修會被掩埋其中,也是他們自己修行未足,有此劫數不可怨天尤人,自古修行就從來不是一條坦途。

修行人需要有清靜安穩的修行福地,塵俗世人需要開採礦藏以驅動物力增長,但同時又要保證採礦舉動不會破壞自身立足環境,這就需要一種能被快捷安全手段。

“所以你打算用火藥開山?”齊德仲面,因為他想來想去,總覺得此間世事癥結不在於此,“舒道長,你這個想法只是解決了如何更為方便的開山採礦,但山川動搖的本並未改變。而且比起過去民夫挖鑿,火藥開山威力更大、也更難以把握,稍有不慎,造成的禍端遠超人力挖鑿。”舒克道長畏畏縮縮地問道:“貧道修行淺薄,這次上門也是想向齊道友請教此事。”

“請教倒是不必。”齊德仲説道:“因為在齊某眼中看來,此事並無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只能世人一步步摸索、自行尋求解決之道。世間物力增長的怕是不可逆轉了,然而世人也不可忘卻,自身亦是立足天地自然之中。

至於山川動盪之法,要麼去尋遠離人煙的荒野境域開採礦藏,要麼思索一法應山川形體微之處,趨利避害、如此而已。”舒克道長細聲詢問:“那麼能否以修行人的**力應探查山川走勢種種?”齊德仲笑着回答道:“修行人不是為了採礦才修行的。修為到了,自然具備各種非凡妙趣,以此為本習練道法,確實可以應山川走勢、礦藏位置,不過如此殊無必要…別人不去説,齊某又不需要這些,那為何要費心勞神去施法應呢?這就是修行緣法所在,沒有必要自然不去做。”

“可是…”見舒克道長言又止,齊德仲當即明白過來:“舒道長是在想天王教的高人們麼?的確,如今天王教國處處百廢待興,又面臨九州三足鼎立的局面,大興物力勢在必行,教國中的修行人也肯定會參與其中。

當然了,讓教國眾修去採礦自是不可能,但只要小施法力,自然能夠讓民夫採礦更為方便,舒道長所擔憂的山川動盪,應該也能有所避免。”齊德仲其實還有些話沒説清楚,普通的礦藏對於修行人而言當然沒有太大意義,然而深埋地脈千萬年形成的礦髓之,卻是煉製法器、乃至於輔助各路道法妙用的天材地寶。

就齊德仲所見識過的寒晶玉髓也是相近。如果單憑民夫人力挖鑿,恐怕幾百年下來都未必能挖鑿到礦脈深處。而這類礦髓之,往往是一條礦脈的“源石”一旦以外力強行挖鑿,極有可能引動山川震動,屆時情形怕是會比區區山岩垮塌更加可怖。

也正是因為如此,修行人一般不會主動尋覓礦髓源石,太華門甚至有戒律嚴弟子施展法力強取未曾出世的天材地寶。一般情況下,只有礦髓源石在山川變動中,自行在外後,修行人才會採集其用,可見其珍貴。

礦髓源石未被開採時,本身形態玄妙非常,甚至有可能自行化散靈於整體礦脈而消失不見,更何況不是哪條礦脈都能形成礦髓源石。

“舒道長,你與那位同修當年府在何處?”齊德仲沉思一陣後問道。

“在太行山中。”舒道長不解道:“齊道友為何詢問此事?”齊德仲察覺到舒道長語氣中極力掩飾戒備,好像是受到某種驚嚇,顯然他另有隱藏。

“既然舒道長研製出新式火藥了,也沒必要自珍斂藏。”齊德仲説道:“世間萬物皆有其用,但看使用者心罷了。若在此間試驗,我或能施法掩蓋聲息,但城中畢竟人煙稠密,出了什麼意外可不好…

方才聽舒道長提及同修受山岩掩埋之禍,我倒是覺得可以用你心煉製的火藥為祭,開山破巖,找回同修,不論對方生死如何,總歸是能解除心頭之惑,以免抱憾終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