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十七章莊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莊子在廣渠門外再向東南二十來裏的地方,經過剛剛的衝突,大家無意在路上多做逗離,由去過一次的餘波帶路,趕路攢行,二十來里路,半個時辰剛剛好走完。

從早晨裝備出,再打獵爭鬥耽擱了時間,到莊子的路口時,可巧正是午時。

一眼看過去,張佳木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村落掩於密林之中,不到一千畝耕地的村莊佔地卻是極廣,從村口看過去,村落密集處有三四排人家,每排隔着三四十步的距離,住着約摸四五十户人家。再向遠眺,但見炊煙裊裊升起,隔着一兩裏地,大約還散亂居住着十來户莊民。

村口處原本有幾個頑童在追打嬉戲,看到有一輛馬車過來,還有十來個騎馬的城裏人簇擁着馬車進來,頑童們一鬨而散,有人躲在村頭的草堆後頭看,也有人一邊叫一邊跑,卻是向着里長家裏頭去了。

眼前情形,倒是勾起他童年的回憶。他前世亦是農家子弟出身,這裏除了沒有電器和一些機械,還有房舍全部是草房外,村落的居住情形,還有這些村中少年的模樣,倒是和幾百年後幾無區別,幾乎是完全一樣。

這勾起了他的鄉愁,張佳木笑着摸了摸頭,道:“誰帶糖了,拿點給那些孩子吃去,叫他們鬧鬧笑笑,看着也是個樂子。”這會兒,他不象是一個殺伐決斷,城府極深,手腕高明而且智計百出的錦衣衞試百户,反而有點象個靦腆的少年。

他的人都是些氓無賴出身,帶刀是習慣,但誰會想起帶糖?

莊小六幾個剛剛灰頭土臉的,現在臉就更加難看了。

好在餘小旗知道大過年的到莊上來總得帶些東西,當下叫人拆了一個紙包,裏頭都是些餞糖果什麼的小點心,叫人過去分派了,十幾個村童人人有份,領了東西之後,都是歡呼雀躍,一時間村口處立刻歡鬧起來。

“大哥,真好玩兒!”張小花從車口處探出頭來,笑嘻嘻的也要了一塊餞,含在嘴裏並不吃,只是看着那羣少年笑。

“你也去玩吧。”張佳木心情很好,抱了小妹子下來,放她去玩了。

再下來,徐氏也下了車來,孃兒倆個説説笑笑的往莊子裏走。

其實這村莊的收成還算不錯,土地看澤肥力也足,村口處就看到一條小河蜿蜒而過,所以水力灌溉也不是問題。

整個莊子裏的農户都是自耕農,雖然全住着草房,但年前都換過一次草,門前菜畦和豬舍,散養着土雞,屋後是廁所積肥,雖然不是怎麼富裕,但自給自足是絕無問題的。

整個莊子合計了一起賣地,然後均分掉賣地的錢,接着就做人的佃農,每年上四成左右的收入,這不是他們集體犯了臆病,而是迫不得已。

大明的官收賦税是極有限的,現在這會兒私田是一季每畝五合,官田才三鬥或五斗,這點農税並不算什麼,極有限的。但勞役不少,從國家一級到府縣,甚至是鄉里,都不時會有勞役派下來。耽擱農時不説,經常還會把役折錢,這就是不小的負擔了。再加上收糧時加徵的折耗,收多少看縣官的心情和貪污的程度,還有差役的盤剝等等,加在一起,負擔就更重了!

僅是如此,還不至於要當佃户,當了官紳的佃户皇糧勞役是不必服了,但收成最少四成,或是更多,而且田主也會叫佃農幹一些額外的差事,一般的擾民。

莊民賣地,實在是因為地處京郊,城裏的達官貴戚不時的出來買地,有時就是半買半搶,公侯駙馬,一品文武,城中的貴人實在太多,京師附近已經極少有沒有主人的田地了。

賣給那些大户,倒不如賣給剛跡文官武將,豪奴不多,差使也少,待下頭佃户也不會太苛刻,所以倒不如自己早點賣斷,也省得總有人來惦記!

這個莊子,最近有個都督看中了,隔三岔五的派家中豪奴要來買,拍桌打板的騷擾,莊中上下急的要命,正巧張佳木要買,莊上人打聽了張家的底細,覺得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公推了幾個人,到城中張家去賣地,兩邊算是一拍即合,正好是嗑睡遇枕頭的事。

聽説未來的田主來了,莊中上下都是大驚,原説是年後就來,沒想到初三就來了。村口頑童們耍笑的時候,莊中里長和有年紀的老人們已經準備好了香案,等張佳木侍奉着母親往村裏走的時候,莊老們正抬着香案出來,見是他來了,去過張家的幾個莊老一説,各人就把香案放下,里長帶頭,莊中十來個有身份的長者一起跪下,各人都道:“原來是老爺下臨,小人們不曾遠,當真失禮!”他們在這裏跪下行禮,村中不少人也都驚動了,所有的百姓都開了自己家的院門,伸頭探腦的看着,但他們身份卑微,本就不敢出門。

“何須如此!”張佳木急忙上前一步,扶起跪了一地的老人。以當時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來説,士大夫活過七十就能杖於朝,民間的百姓活過六十的都並不多,叫一羣老爺爺跪下接自己,實在是太折壽了。

但這個簡單的動作和態度就叫下頭跪着的人全部安心了,當時的田主都是富貴人家,一般都不大可能到莊上來,派了豪奴下來,整個莊上都是雞飛狗走,擺香案,吃小雞,打人罵人,都是等閒事。一個侍奉不到,整個莊上都要受累,所以當佃農的最怕遇到這樣的主家,現在看來,大夥兒的這個年輕田主脾氣秉都很忠厚,是個好脾氣又知道體恤下頭的人。

再看老太夫人,也是慈眉善目的,看起來更是個好相處的。

一時間眾人心中大定,都覺得賣田給張家是個英明的決定,於是都是喜笑顏開,簇擁着張佳木和徐氏,加上餘小旗等人,先到村裏各處看了一圈,大致完事之後,便又一起到里長家裏坐下説話。

早有人收拾了剛打的野兔野雞,收拾午飯,一股飯菜香氣從廚房裏直飄出來。這種農家飯用的是大鍋灶,燒的是草,雖然手藝一般,不比城裏人緻花巧,但勝在質樸,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香氣傳來,引的人食指大動。

坐下之後,再有人泡了茶來,張佳木品了一口,笑道:“不壞,茶葉説實在不大行,但水好。”

“是了!”里長陪笑答道:“京城裏頭用的是死水,咱這用的是河水,當然水好。”張佳木一笑,放下茶碗,道:“都好,今天先放定銀,大夥把田契什麼的備好,過一陣子把銀子全拿來,這個莊子,我買了!”

“好,好好好。”莊民們對他這個新田主也極滿意,聽着他説,一時各人都站了起來,一起躬身作揖,都道:“一切都聽大老爺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