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十八章謀逆與三庶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沒等我想好該怎樣讓東東離危險皇上已經召集宰相商議廢黜太子及其“同黨”之事了。但他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反對。

張九齡不僅指出“今太子既長無過二王又賢臣待罪左右敢不詳悉”更搬出前朝諸多事例暗指皇上不該輕信寵婦之言。

這是我事後聽説的。張九齡將矛頭直指武惠妃據説皇上當時極為不悦但他確實也拿不出太子要謀害惠妃的真憑實據也沒有理由指責張九齡的不是遂只得將此事按下。

這事似乎就這麼過去了皇上雖然沒有廢黜太子也沒有拿太子和二王治罪但從那以後皇上對他們三人的反和淡漠是顯而易見的對壽王的喜愛卻是與俱增。

對張九齡皇上雖沒表現出什麼但偶爾聽得他和惠妃的談話卻知他對這位敢於直諫、剛正不阿的臣子極為不滿。

而我心裏也有着隱隱的不安。

從此駙馬楊洄再也沒有找東東過去跳舞。而經此一番風波太子和光王、鄂王雖不明就裏也大體知道此事與東東有關。

但太子宅心仁厚並沒有因此怪罪東東。只是從那以後馮家四姐妹便再也沒有踏入過太子及二王的府邸。

我以為慢慢地人們就會淡忘此事也許東東就會相安無事了。

但事實證明我和東東一樣天真。

沒過多久一天夜裏雷電加、暴雨如注。第二清晨馮家姐妹醒來後卻現不見了東東。

我和她們姐妹三個一番好找。卻意外地聽説在一個水池裏浮起一具屍體。

我當時就覺得大為不妙。果然當我們趕到那邊的時候看到的。真的是東東!

霎時間我只覺得天旋地轉似乎前夜裏的雷電將我劈到了萬劫不復地深淵。更新最快。

有人説。她也許是失足落水的;有人説她肯定是做了虧心事被雷劈死後掉到水裏的。但無論如何我也不相信這只是一場意外。

誰會大半夜風雨加之時跑到外面去?

絕對是有人有預謀地殺害了她。

不是惠妃楊洄他們做賊心虛又覺得東東已無利用價值遂殺人滅口就是太子、鄂王、光王他們對東東懷恨在心找機會報復。

不管是誰下地毒手我都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兇手揪出來不能讓東東死不瞑目。

可是要找到證據談何容易我只能一步一步地尋找蛛絲馬跡。

過了幾朝中突然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皇上下了詔書:侍中裴耀卿為尚書左丞相中書令張九齡為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

看來皇上對那位處處和自己唱對台戲地張九齡是再也忍無可忍了。

但是如此一來無疑是為惠妃的易儲大計掃平了道路這朝中的局勢就更危險了。

果然。自張九齡罷相以來就66續續出現了很多言説太子、鄂王、光王聯同太子妃兄駙馬薛合謀叛亂。

我剛一聽到這樣的言。已知十有**又是咸宜公主駙馬楊洄所散播。楊洄實在是頗有心計扯上薛。無非就是想讓叛逆之事更煞有介事。又能順道多除去一個與太子關係緊密的人。

這樣地言在宮中到處都能聽到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傳到了皇上耳中。而太子他們。對此竟完全無可奈何。

或許太子他們也在商議對策好打破傳言但還沒等到他們為自己洗清罪名更大的陰謀已經將他們當頭網住。

太子、光王、鄂王三兄弟帶着大羣衞士衝進皇宮皇上認為他們是要謀反叛變馬上調集大軍將三個兒子圍捕。

三兄弟慌慌張張地向皇上解釋:他們是聽説內宮有盜匪所以立刻領兵來護駕的。

可這時的皇上完全被衝昏了頭腦哪裏聽得進三個兒子的解釋。他一口咬定三個兒子是要動政變遂立即召來重臣要即刻廢黜太子。

這個時候李林甫其實已經掌握了相當的實權相當於過去張九齡的地位。正當皇上大怒要重懲三個兒子之時他卻道:“此乃陛下家事臣等不宜介其他臣子一看這種情形也都乖乖地明哲保身附和的附和沉默的沉默不敢再説什麼了。

於是皇上當即就下詔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李瑛地大舅子薛則被放。

名曰放事實上薛剛出長安城就在城東驛被殺掉了。

這事在朝野均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覺得此事頗有蹊蹺卻口不敢言。

太子和二王為什麼會夜半帶兵進入內宮?皇上為什麼不經過任何審訊和勘查就一口認定三個兒子是要謀反?太子和二王又為什麼一個勁兒解釋他們進內宮是奉命帶兵護駕的?

這種種的疑團都讓我肯定這又是惠妃私下裏搞地鬼。不然楊洄為何早就煽風造勢説太子和二王企圖謀反;不然李林甫為何裝作乖巧地“不宜介入”此事?

在這段子的偷偷調查和觀察中我覺得東東地死也和太子他們並無關係。最可能地兇手還是惠妃和楊洄他們。

我找準一切可能的機會偷聽惠妃和楊洄、李林甫他們地談話偷窺他們所做的所有事情。

有一天當李林甫又來見惠妃的時候我照例偷偷摸摸地蹲在了惠妃窗下。

這次李林甫進去好長時間也沒聽到他們大聲説話正當我納悶之時卻聽到了惠妃傳來的帶着愉悦的呻聲。

窗外的我頓時呆住了。我雖然早知道惠妃和李林甫在一起不會幹什麼好事但還是沒想到他們在這方面也沒有閒着。

良久我聽到惠妃不無擔憂地問李林甫:“事出倉促有好些與那三人關係密切的官員都還在任上。聽説他們正偷偷地為三人奔走。萬一事情水落石出這可怎麼辦呢?”

“他們現在都被貶為庶人了已經不足為慮了。”李林甫哈哈一笑想寬惠妃“再説了皇上為什麼不經審查就直接定罪就是因為皇上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搞政變的箇中高手一聽説政變自然是不敢怠慢如臨大敵。所以他是不會讓三庶人有翻身的機會的。”

“話可不能這麼説。當是我派人向他們三人假傳旨意的説內宮現了盜賊並説是皇上要求他們帶兵進宮護駕的。等他們進宮後又是我向皇上報信説太子果然謀逆竟帶兵闖入內宮了。這事兒原本也經不起推敲要是為他們三人鳴不平的人多了説不定他們還真的會有翻案的機會。看來事情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皇子們的住處與皇宮相連假若宮中真的出了什麼刺客或者盜賊召皇子們去護駕也是在情理之中。惠妃就是利用了這點讓年輕的太子和二王沒有起任何疑心就立刻照辦了這才背上了謀反的罪名。可嘆皇上就這麼輕易相信了這個女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