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十三章趁機勒索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實這一番話很簡單,就是要錢要糧,要冬裝棉被,要熊文燦保證,他不在福建的時候,他管的地盤上的事情,其他人少手!而且他還要光明正大的控制山東那邊一個良港,作為他的橋頭堡。

熊文燦一邊聽,一邊到牙疼,牙縫裏面嘶嘶的着涼氣,心中暗罵這個混蛋,還真是敢獅子大開口,欠餉給了不説,還要開拔餉,還要另外先發三個月軍餉,這要多少銀子呀!

一個月就算一個當兵的一兩半銀子的軍餉,八千人就是一萬二的銀子,於孝天一傢伙就要半年軍餉,這就是七萬二的銀子,加上開拔餉一般至少一個人要發一個月的軍餉,又是一萬二,加在一起光是軍餉,就要八萬四千兩銀子。

這還只是這八千陸兵的,此次將這些陸師北運,肯定少不了還要用舟師,水師的人估計也不會少,起碼也要三千人以上,甚至可能是四五千人,這又是大幾萬兩銀子。

這可着實不是個小數目呀!更何況還不止這些,於孝天還要他準備大批糧秣,這今後要是那邊糧秣不濟的話,他肯定還要回來找他要,這事情恐怕就有點麻煩,福建本身多山少田,糧食就不夠用,於孝天這一下子就要這麼多糧食,就算是他把各地糧倉倒騰空,恐怕也不見得滿足於孝天的要求。

可是於孝天要的這些東西,也確實是實情,欠餉不給,還要他們北上到登萊那種苦寒之地去拼命,當兵的又都不是傻子,讓他們幹嘛他們幹嘛,糧食不給足,還要他們幹活,這就等於是讓馬不吃草,還要讓它們拉車,牲口都不會老實幹活,何況是人。

另外北方比福建要酷寒很多,於孝天手下都是南方兵,猛然跑到那種酷寒之地,肯定不會適應氣候,天一冷就會大量凍傷凍死,打仗?打個呀!

而且於孝天手下鋭多是曾經幹過海盜的主,他們才是真正的驕兵悍將,對於朝廷的忠誠,他不敢説,這幫貨比起東江軍那幫傢伙,對朝廷的忠誠恐怕高不到哪兒去,甚至於不好還不如他們。

東江軍舊部就鬧出這等大亂,要是於孝天帶去的這幫傢伙,吃不飽穿不暖,還拿不到軍餉的話,誰敢保證這幫傢伙過去之後,會不會也鬧出一幕兵變的鬧劇?要是他們去了之後,因為欠糧欠餉沒冬衣穿,以至於在當地也鬧騰起來,那可就不是去平叛了,而是去添亂了。

據傳這次孔李發動兵變,就是因為一隻雞引發的,這幫傢伙恐怕敢因為一針就也鬧起來。

到時候他這個巡撫,遠在千里之外,想要彈壓都沒處彈壓去,這幫傢伙背井離鄉,時間一長,再思鄉情切,誰都不敢説他們在那邊會好好幹。

所以此次於孝天奉旨北上平叛,不單單幹繫着他一個人的榮辱,也不是隻干係着那八千兵將的榮辱,其實還直接干係着他熊文燦的未來。

幹得好他熊文燦以後平步青雲,於孝天干的不好,還惹出亂子,這黑鍋就只有他熊文燦一個人背了。

所以熊文燦只能咬着牙認了,但是數量上多少和於孝天討價還價了一番,補上欠餉可以,發開拔餉也行,但是要提前發三個月軍餉,他手頭沒錢,最多隻能先發給一個月的,再多的話,以後再説!

軍糧方面,他想辦法,儘可能先保證三個月的軍糧,另外他也給於孝天出主意,要他在沿途停靠的時候,跟沿途府縣索取一些,現如今皇上有旨在先,要各地都儘量滿足於孝天的需要,不許鬧出亂子。

只要稍稍威脅一下,沿途那些府縣就只能捏着鼻子認了,這一路過去,起碼也能再籌措一部分兵糧,起碼滿足他們半年用度沒有多大問題。

而禦寒冬裝方面,福建沒人種棉花,就算是有人種,數量也很少,但是松江府一帶卻是棉花主產地,這兩年天下大亂,導致松江棉布滯銷,棉農種棉花找不到銷路,現在松江府囤積了不少棉花,正愁着沒地方出。

於孝天此行過去,可以在松江府停一下,敲詐一下松江府,估計也能一些棉花和棉布應一下急,熊文燦可以派人立即給朝廷啓奏此事,請皇上過問一下這件事,松江府的官吏估計不敢不辦。

另外眼下天氣馬上轉暖,等兩個月之後,北方氣温已經回暖了,在於孝天率部抵達北方之後,氣温已經不至於凍死人了,如果冬裝一下準備不及時的話,堅持一下,給他一點時間,今年入冬之前,把冬裝都準備好,保證如果冬季平叛還沒有完全結束的話,一定送到於孝天手中。

至於於孝天要在北方直接控制一個良港的問題,熊文燦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問及於孝天想要什麼地方,於孝天直接便點名要膠州灣,也就是後世的青島港,哪兒可是北方最大的天然良港,不要哪兒的話,豈不等於是傻了嗎?

於是熊文燦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要求也算是合理,於孝天畢竟是率領南方兵馬北上,需要轉運大量的物資人員,今後平叛結束,也少不了還要通過水路把兵馬運回來,要個港口作為他們的物資人員轉運基地,也合情合理。

而且這件事不能給山東官吏來辦,山東官吏的辦事效率他非常清楚,相互扯皮,加上缺錢,如果讓他們去辦的話,別説幾個月時間,就算是給他們兩年時間,也不見得能辦好,到時候黃瓜菜都涼了。

於是熊文燦立即點頭,答應親自寫奏章,把這件事奏明聖上,陳其利害,爭取把浮山所一帶乃至是膠州灣都給於孝天暫時控制,作為於孝天的福建兵在北方的一個物資轉運基地。

還有於孝天提及的他不在福建的時候,其他人不要趁機手他地盤上的事務這件事,熊文燦當然是從善如,拍脯保證,絕不會讓人去找這些麻煩。

於是於孝天這才裝作不情不願的樣子,點頭答應了下來,至於出兵的時間,於孝天卻還是支支吾吾,不肯下決心定下啓程的子,推説糧餉沒有到位,還需要調集人馬進行練,另外還要準備大量的彈‮物藥‬資云云。

熊文燦一聽就急了,聖上可是在聖旨之中,指明瞭要求於孝天接到聖旨之後,最遲兩個月之內,要趕到登萊聽命,兩個月不到,就是抗旨,路上的事情誰也説不了還會遇上什麼,加之於孝天已經打定主意,要沿途敲詐一番糧餉。

如果他拖着兩個月之內不率部抵達登萊的話,這件事就又麻煩了,於是熊文燦跟火燒股了一般,連連催促於孝天,儘快啓程,不要耽擱了。

現如今海上風向也不對,北上行船會速度很慢,這時間實在是拖不起呀!

於孝天似乎並不把聖旨當成回事,推三阻四的最後才答應,最早半個月之後,才能誓師出發,再早就不行了!

熊文燦於是只能捏着鼻子點頭答應,半個月之內,把答應給於孝天的錢糧物資,付給於孝天,即便是運不到圍頭灣,也會先運至福建沿海各處,舟師出行的時候,直接在這些沿海地方裝船,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和人力物力。

而且於孝天説半個月之後出兵,已經算是相當給面子了,因為這個時代,大規模遠距離調動兵力,就算是隻有幾百裏地的距離,軍隊調動都很不容易,要提前做大量的準備,平時明軍戰備水平也很差,物資儲備更不用説了,做好準備時間長的要半年,時間短的三個月是常事。

故此於孝天答應能半個月之後就動身,絕不是敷衍熊文燦,而是確確實實需要這樣的時間。

其實於孝天真的需要半個月準備的時間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於孝天其實在半年之前,已經開始提前安排這件事了。

各種物資的調配準備儲存,船隻的調配準備,人員的調度以及訓練動員,還有各種武器彈藥的生產儲備,這幾個月來,海狼內部其實一點都不平靜,生產系統可以説早就開足馬力,為這場戰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於孝天之所以這麼做,也是要做做姿態罷了,要不然這邊聖旨一到,熊文燦一忽悠,他利馬開拔,這就做的太明顯了,明眼人一看,便能猜出來,於孝天早就做好了出征的準備,那樣的話恐怕會有人暗地裏説他居心叵測。

當然這半個月時間,還是需要的,最最起碼,要把此次出動的軍隊,先集中起來,另外還要計算一下,拿着雞當令箭,提前派人去打前站,沿途通知被於孝天盯上的一些沿海的府縣,説明他要在那邊停靠補給,都需要什麼東西和物資,要他們提前做一下準備。

(哇哇,今天看着榜單很,又爆了幾個‮花菊‬!呵呵!都是弟兄們幫忙呀!多謝多謝!另外要特別鳴謝zjwynj、zhao55555、一醉人、可樂加點冰幾位兄台的打賞!另外還有一個悲催的消息,兄弟我這兩天又病了!而且寶貝女兒也冒發燒了!我得了個美尼爾氏綜合症,這個暈呀!天旋地轉的暈!躺着都覺得像是在座船一般,忽忽悠悠的!難受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