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之六十六定安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阮信的造反。自此全面平定。李彥直將投向的一萬八千多人分為五部。其中五千人打入明軍各部。剩下的分作三撥。由胡思周、劉志明、阮忠分別統領。安南境內。從此再無能夠抵制李彥直的軍隊。甚至連能夠起兵作亂的勢力都沒有了。

黎氏本來想趁火打劫。聽説此事之後也趕緊隨夢表示臣服。李彥直表黎氏之主黎寵為清華都統使。清華黎氏的權臣鄭檢為副都統。又命他即入升龍相見。

黎寵有些畏懼。不敢就行。鄭檢勸道:“國主還是走一遭的好。今時不同往了。大明國威。天下畏服。鎮海侯以五十之功下升龍、破阮信、定安南。不但是大明國力無敵。恐怕亦得天助。如今他正要收買人心。我料國主前往升龍必然無恙。反之。見令不行。恐怕大明反而要以此為釁。一旦大軍南下。國主自思:我清華可有拒抗之力?”相對於升龍。清華的轄境更小更窄。其首府所在離海不過數十里。若李彥直以海軍南指。登陸之後半就能兵臨城下。黎寵知道鄭檢説的沒錯。只是道:“若我要去。鄭大人卻得陪我同往。”鄭檢心想你我一主一副。若都走了。誰主國事?但自己若是不去。只怕黎寵要懷疑自己別有用心。當下便答應了。

兩人收拾行裝。北上來參拜李彥直。

安南莫、黎兩家本來對立。將安南分為南北兩部。後世或稱之為“越北朝”、“越南朝”這時李彥直以兵征服越北朝莫氏。以威震服越南朝黎氏。兩家在明軍威懾之下都不敢動兵。這邊疆反而算是打通了。清華到升龍。沒有兵力阻礙不過兩路程。黎寵到達以後。但見升龍四門大開。沒有半點戰亂的跡象。

原來李彥直擊破阮信以後。莫家本來很擔心他進一步蠶食莫氏的權力。沒想到李彥直並沒有因為獲勝而更改之前對莫氏許下的諾言。政務仍然給莫家處理。也依舊保留莫家作為安南之主的地位。大軍雖然都被收歸麾下。但李彥直也未縱兵侵犯百姓。莫正中莫文明這時只求保住地位。兵權所屬就不敢提了。

阮信起兵後的這一場仗雖然打得慘烈。但戰場位於升龍以北。升龍以南未受戰火侵擾。得保平安。黎寵從南邊來。因此一路見到的只是太平。並無亂象。

這升龍本是黎家的故居。這時他望見高聳地城牆。既慨唏噓。又畏懼不前。護送他前來的鄭檢道:“來都來了。還怕什麼?若他們真要為難我等時。我們一過邊境就被拿下了。”一行人這才入內。進了鎮海侯、海軍都督府的行在…這行在卻是莫氏特意為李彥直改建的。進了大廳。卻聽有人説話。一問才知是老撾國主派人越過拾宋早再來山來向李彥直請安…説是請安。其實是打探大明地動態。那老撾使者那不列這次來本是帶着兩種打算:若大明進軍不順。他便要強硬些。順便賣點情給大明。以爭取得到朝貢這個發財機會;如大明進軍順利則打算起兵響應。佔據洮河上游的土地分一杯羹。不料李彥直進入安南才一個多月。就把安南方方面面的軍務政務都處理得妥妥帖帖。因安南平定得太快。老撾便失去了介入的機會。

那不列到達升龍後聞見大明軍威。心中更是敬畏。這時正匍匐在大廳中聽李彥直訓話。如敬王者。

黎寵見遠遠望見李彥直這等威風。頭又縮了一縮。鄭檢卻把得筆直。進入大廳以後。黎寵就要行禮。李彥直忙命蔣逸凡扶起。道:“你我爵位相去不遠。按禮制不當行此大禮。”鄭檢給他磕頭。他卻坦然受之。

賓主入座。黎寵自居那不列之上。坐在了李彥直的左手邊。鄭檢侍立在旁。李彥直舉手輕拍黎寵。和顏悦地問他清華物產如何。黎寵竟支吾着不知如何回答。倒是鄭檢從旁應對。

李彥直瞧了他一眼。便知這位大臣比其國主更有能耐。因道:“我方才已與老撾使者説了。邀請他們國主到飛龍一敍。又派了人去邀暹羅、真臘兩國國王。並緬甸諸邦土司。到時候黎都統也一起來吧。”鄭檢聽了心中為之一凜。李彥直此刻人在升龍。要往飛龍就必須經過清華、占城。但他要到飛龍會諸國國王。這等大事。説出來簡直就是知會黎寵提前告訴他一聲而已。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

黎寵呆在李彥直身邊如坐針氈。答不上話來。鄭檢便出聲道:“下官斗膽。向請教侯爺。這次南下。是要走陸路。還是走海路?”蔣逸凡代為答道:“我們是水陸並下。”鄭檢又問:“那陸路是要取道老撾。還是占城?”他這句話乍一聽簡直就是説糊塗話。從升龍到飛龍。若走老撾。需翻山越嶺。七彎八繞。再經真臘南下。然後才能到達飛龍。走清華、占城這條沿海平原道卻是順路。一遠一近。一彎一直。李彥直帶着大軍。當然不可能都大***。

但李彥直聽了他這句“糊塗問”後卻暗贊此人有真才幹。便把話接過來。笑道:“放心放心。你清華黎氏只要安分守己。我朝便保爾百代平安。安南全境已被我拿下。我又何曾侵奪莫氏的權力?今往飛龍只是借道而已。沒其它意思。等我大軍路過清華時。你們幫忙準備些吃喝之物便好。”他居上風。鄭檢居下風。所以鄭檢話説得儘量委婉。李彥直卻直接點破。

鄭檢心想:“我黎氏軍力不敵莫氏。莫氏也抵擋不了大明五十。何況我們?更何況飛龍那邊大明還有兩支重兵。若南北夾攻。海上炮響。我清華黎氏便滅亡無了。他若真要取我疆土時。原也無須説謊失信。”卻又問:“大明煌煌天朝。澤及萬邦。自然不會貪圖我清華這塊窮鄉僻壤。只是清華素來貧苦。若大明擁數萬大軍南下。只怕難以支應。”李彥直睨了他一眼。臉忽然有些轉冷了。心想這人雖然明。卻明得有些過頭了。他卻不説話。蔣逸凡接過來。冷笑道:“好你個撮爾小吏。真是小氣得可以。只是卻有些不識時務!你要討價還價。也要看看是跟誰。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們也沒準備佔你城池。擾你百姓。奪你兵權。你居然還説什麼清華貧苦。無法支應。要不要我跟你一道南下。就像我幫莫氏清理賬簿一般。也幫黎氏清理清理?”這句話説得好聽。其實所謂下清華幫忙“清理賬簿”那就絕不是帶着幾個文官下去清點。而勢必是如對付升龍一般。先打下了再作清點!

鄭檢一聽臉大變。一時不知如何接口。黎寵有些怪他。忙道:“些許糧草。我清華還是有地。只是不知天軍幾時動身?幾時到達?要停留多久?有多少將士需要用飯。好讓我們有個準備。”李彥直看了黎寵一眼。心想:“這個黎寵。外表雖然柔順甚至怯懦。其實心裏未必糊塗。”蔣逸凡望向李彥直。因這事他也還不知。明軍早已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李彥直微一沉。道:“明就動身。大軍分水陸兩路。齊頭並進。水路不用你管。陸路應該有三四萬人。我們不是急行軍。一路前進。天明出發。黃昏而休。絕不停留。算起來。你清華南北不過百里之地。我們縱有幾萬人。也就吃你們兩天的飯。黎家這也款待不起麼?”黎寵慌忙道:“款待得起。款待得起。”鄭檢心想:“他們走得這麼快。那是志不在清華了。”忙道:“若這樣。待我回去準備準備。”李彥直道:“也不用怎麼準備。黎都統發寫封書信回去。知會一下家裏人就可以了。”不再理會鄭檢。挽起黎寵的手説:“今天黎都統且好好休息。明我們一同上路。至於鄭副都統嘛。不如就且留在升龍。休息休息。降降火氣。”黎寵點頭稱是。

鄭檢雖有疑慮。卻不敢不從。

第二李彥直果然點齊大軍。留盧復禮駐小飛龍崗保護莫氏。其餘水路兵將盡起。陸軍由俞大猷掛帥。共起兵馬四萬人。唐舉為前鋒。殷正茂為後部。胡思周等三部歸附人馬也被整合在陸軍當中。海軍由李彥直自領。沿着海岸線南下。

莫正中、莫文明輔弼着少主莫宏。率領文武百官送出升龍十里。回到城中。莫宏哭道:“兩位叔公。姓李地終於走了。終於走了。”莫文明卻忙掩住了他地嘴。低聲道:“少主。別説這等話!要當心!”莫宏囁嚅問:“怎麼?”莫正中一指小飛龍崗的方向説:“姓李的雖然走了。明軍也罕出軍營半步。可自從他提拔林正宗做了升龍知府。又讓他主掌全境軍資糧草。如今滿國的士子。都知道這位鎮海侯在安南也有生殺抬貶的大權。都搶着巴結他們呢。咱們説話還是小心為是。要不然讓誰把風吹到鎮海侯耳朵裏。咱們…咱們的子只怕就難過了。”莫宏咬了咬牙。還是忍不住問:“那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取回莫家的天下?”莫正中一陣惆悵。嘆息道:“這個…急不得。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