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之三十三搜王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古欺君都是死罪,何況是挾持君上,禍亂京師!”這句話,説的不是別人,就是王直!

王直禍亂北京,對大明帝國造成的衝擊之強,士人們認為幾不亞於安祿山,因此對王直的處置,必殺之而後已!

可大員一戰的結果卻是:破山東走本,而王直卻“失蹤”了。

不久,一個確切的消息從呂宋一帶傳來,卻是有人在馬尼拉灣一帶見到了王直,李彥直當時就下令:江浙閩粵衞所官兵全面下海,搜捕這個巨寇!

“君辱臣死!何況上皇被脅!王直不得,我有何面目上京面聖?汝曹有何面目再食國家俸祿?”李彥直下的命令中充滿這樣慷慨昂的行文,可那些老滑的衞所官兵們卻半點也沒被打動,他們聽到這個命令後暗暗叫苦,卻又沒法不接任務!搜尋海賊,這是他們的本分,何況是最高長官海軍都督府都督下令呢。

一批一批的官兵就這樣被運往南洋,按照對點駐紮的要求進駐南洋各島嶼:原南直隸衞所官兵進駐飛龍寨,原閩南衞所官兵進駐新加坡,原閩北衞所官兵進駐婆羅港,原浙江衞所官兵進駐巴拉望,原粵東官兵進駐馬尼拉。

按照這種對點駐紮,每個衞所主搜一片海灣,每個千户所進駐一大島羣,再接下去便是依等級分派任務。南海廣闊萬里,數萬衞所官兵一分攤開來,很快就散於無形。

更讓衞所官兵叫苦連天的是,海軍都督府衙門的人將他們放在這裏之後就準備不管他們了。

“南洋到處都是錢,到處都是糧食,還管我要軍資?”海軍都督府地回覆硬邦邦地。沒有一點人情味。衞所官兵一得到回覆後馬上又叫苦連天改為沖天憤怒。幾乎在同一時間分佈在南洋各島地官兵就都發出他們地怒吼。軍户拿着刀去找百户理論。百户苦笑:“我也是被坑地啊。”就帶了他們去找千户。千户地情形當然和百户們一樣。於是就帶了他們去找指揮使。

指揮使們呢?再往上。長官就是南洋總巡按胡宗憲。卻不是個個指揮使都見得到他。因為胡宗憲本人駐於呂宋。所以只有粵東衞所地幾個千户能找到他。其它衞所只好等有船經過。才能捎消息帶到馬尼拉抗議。

這些消息從婆羅、巴拉望到馬尼拉還近些。要從飛龍、新加坡到馬尼拉。那估計等胡宗憲得到消息回覆來解決問題。這些官兵都得餓死了。要是這種情況放在山西、陝西等三北地帶。官兵們早就譁變了!可在這裏。他們譁變什麼啊?

譁變這種軍隊舉動。從某個層面上來講就像小孩子鬧彆扭…得有大人在場小孩子才鬧得起來。而婆羅、巴拉望、飛龍、新加坡地四批衞所官兵要鬧譁變。也得找到個對象才行啊。可是這四批官兵能夠面對地。卻只有茫茫地大海!

若這種情況放在遼東。也許這些官兵早就當了逃兵逃跑了。可是這裏不是遼東啊。從這裏到他們地家鄉。隔着茫茫大海。更要命地是。除了港口有華人守衞、碼頭有華商之外。其餘地地方。不是一望無際地熱帶雨林。就有言語不通地危險生番。再就是非我族類地佛郎機人、回回人。在這種情況下。當一個逃兵無疑比繼續呆在部隊裏更加危險。

而在呂宋。粵東衞所官兵雖然能找到一個憤怒地對象。可猾無比地老胡看着來抗議地衞所官兵。只是淡淡地説:“你們找我幹什麼?我也沒辦法。”衞所官兵們憤怒了,這些兵油子對外不行,對內卻橫,當場就要動刀,這時卻有幾隊鳥銃手擋住了他們。

“你們做什麼,造反嗎!”不過比這怒喝更有力量的。是明晃晃的倭刀和一把把嶄新的鳥銃!

“憲台大人,”原海門所千户梅盛雕跪下磕頭説:“大人,不是我們敢造反,只是你好歹要給我們一條活路啊!”

“什麼活路?”

“至少要給我們發餉啊!”另外一個千户…甲子門地盧麻子説。

“當初我也跟都督説過這句話,”胡宗憲道:“可你們猜他怎麼回答?”

“怎麼回答?”眾千户趕緊問。

胡宗憲拉長了臉:“都督説,南洋地方富饒,你去到那邊不發財就算了,還問我要錢?要刀要船我都可以給你們想辦法,但生計你們要自己解決。你們説。我有什麼辦法?”聽到這句話。所有將官的臉就都拉了下來,盧麻子叫道:“憲台大人。難道你竟要我們去打劫不成?”

“打劫不行!”胡宗憲説:“蔣亦凡那廝的眼睛盯着呢,還有那個張璉!若你們去劫掠被他們瞧見,只怕他部下地刀不會留情!還有詹臻那邊,怕也容你們不得。”蔣逸凡率領着一支海軍都督府的兵船隊,詹臻是呂宋的軍政首腦,手裏握有一支從當地徵募的兵馬,並得到了本地勢力的支持,粵東衞所官兵在此人生地不的,儘管彼此都屬於大明,但對李彥直來説衞所官兵卻是失寵的勢力,哪裏敢擄蔣、詹的虎鬚?

駐呂宋的衞所官兵無功而返後,眼看着軍營裏地存糧越來越少,所有人都知道得想辦法了。

他們也不愧明狡猾的州人,雖做官兵,卻不改其明狡猾的本,梅盛雕就對盧麻子説:“咱們現在這樣,那是等着餓死!李彥直個蒲母,分明是要把我們扔在這裏自生自滅了,但這裏前面是茫茫大海,後面就是一片叢林,要走都沒路,只好想辦法自己口飯吃了。”盧麻子説:“要不趁着咱們手裏有刀,就到港口乾一票!”

“那個不好!若被抓住,被殺了都沒話説。”梅盛雕道:“咱們現在怎麼説都是官軍的身份,又都是世襲的軍户,就這麼落草有什麼意思!我倒有個主意:這些子我打聽得實了,這呂宋島大得很!詹臻那些人,不過是開闢了沿海那麼一小片地方,再往裏面還有不知多大呢!且我聽説那些生番部落多有胡椒、蘇木、黃金之類,不如我們就藉着搜尋王直,一路搜過去,了蘇木、黃金後,卻轉手賣到馬尼拉市集,這軍餉不就到手了嗎?萬一我們進兵不順,回頭反而可以向詹臻、蔣逸凡那些人求援,這是進退兩宜的事情!”盧麻子聽了連道:“妙!”兩人商議過後,便一個去邀請其它衞所官兵,準備一路搜尋呂宋內陸,或者各個尚未開發的海島,同時又去聯繫馬尼拉的商人,看看市面上哪些貨物比較缺。

不説這批州官兵去打呂宋酋長們的主意,卻説其它四批官兵眼見短期內難以盼到都督府地消息,也都各謀出路!

進駐新加坡的閩南衞所官兵多是泉州、漳州人,進駐巴拉望的浙江衞所官兵中有温州人,這兩撥人不約而同地幹起了類似的生意…閩南衞所官兵就暗中去聯繫了馬六甲的回回、佛郎機,温州軍户則去聯繫了麻逸的西班牙商人,竟頂着衞所的名號做起了買辦。

進駐飛龍寨的原南直隸官兵最絕,裏頭有個叫張希孟的千户,靈機一動,竟先收服了一批到此地私掠艦隊,利用他們控制了許多當地地漁户,再強迫他們繳納賦税,坐地收租,這些軍户在松江府那種地方也能為患,現在對付起淳樸得多的占城人來簡直是殺雞用牛刀了。不但如此,張希孟又出飛龍縣沿江而上五十里去燒了一片荒林,募民耕種起來,準備做長久事業。這片地方一開始叫張莊,後來發展起來之後就叫張堡,再後來竟成了張縣,不過這已是五六年後地事情了。

張璉掌管飛龍縣,卻管不了張希孟,占城國王更不敢得罪他,因此張希孟這股地方勢力竟益坐大,慢慢成為湄公河三角洲的一方強豪。

各南遷衞所官兵失去了在大陸時的種種便利,到了南洋便如馴服的家狗被扔進了原始草原,其中有部分因為不適應而死了,卻仍有部分人頑強地活了下來,並重新轉化為狼,這些人因應各自所處的環境以及各自的才能,所用手段各不相同,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有官兵裏頭,只有婆羅港的官兵最不成材,這些人在失去了管制之後,竟然落草當了海盜,不久便被聞訊前來的張璉攻破,跟着被蔣逸凡以國法明正典刑。

數萬衞所官兵南下,搜王直搜了不知多少年,愣是沒搜到王五峯的影子,但這些人卻慢慢地在南海沿岸落地生,成為盤踞各島的重要勢力!

不久又發生了漕幫大舉南下事件,再接下來便是一波又一波的華人南遷,先來者既給後來者開了道,又怕後來者搶了自己的財路飯碗,因此期間的鬥爭紛繁複雜,直到新加坡之變起,南洋各大華人勢力的情況才為之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