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孤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孫師長,你的史迪威將軍恐怕早就坐飛機逃到印度去了。請不要忘記,只有我才是這裏的最高軍事長官。”杜聿明毫不掩飾一臉蔑視,本不容孫立人分辨,厲聲下達命令:“奉委座電諭:值此國家危亡之際,我全體軍人必須同心同德,返回國門。本長官命令:第二百師戴師長擔任後衞,在温佐以東阻滯敵人。第九十六師餘師長擔任先頭部隊,三
內必須搶佔密支那並掩護長官部順利通過。新二十二師廖師長和新三十八師孫師長,還有軍部直屬部隊為行軍中路,隨長官部行動。各部隊須遵命行事,不得貽誤,違抗命令者,一律按軍法從事。”次
,中國大軍以新編成的戰鬥序列向北開進。他們洶湧地越過温佐小鎮,越過最後一個向西轉進的三岔路口,一直向着凶多吉少的北方湧去。孫立人被夾在隊伍中間,牢牢看管起來。當晚,一支尾隨而至的敵人同第二百師發生戰鬥,戴安瀾為了給軍主力爭取時間,主動將戰鬥引往科林以東地區。
又過了一,緊追不捨的史迪威才率領他的小隊伍趕到温佐。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大軍決心繼續北進。於是美國將軍摘下他那頂老式戰鬥帽,遙望北方重重疊疊的山巒,
惑不解地喃喃自語:“莫非杜…真的不相信,密支那已經是個陷阱?”2密支那位於中緬邊境西側,緊鄰雲南騰衝,為仰(光)——密(支那)鐵路終點,也是北緬第一大城市。密支那以生產柚木和綠翡翠著稱,這裏有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翡翠原生晶體礦脈。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凌晨,一支
軍坦克部隊出現在密支那郊區公路上。與此同時,
軍步兵開始強渡伊洛瓦底江。上午七時,
軍佔領火車站,九時佔領飛機場。又過了三小時,一面太陽旗高高升起在市政府大樓頂上。密支那宣告陷落。
九,中國遠征軍第九十六師餘韶部星夜兼程趕到密支那以西五十公里的孟拱,當即遭到
軍阻擊,他們比敵人整整晚到了一天。
十,九十六師猛攻孟拱,未獲進展。
軍第五十六師團增援部隊開到,一批批
本飛機俯衝掃
,遠征軍繼續受阻。杜聿明驚慌之中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命令隨後跟進的各師團及軍直屬隊緊急通過第九十六師側翼,繞過孟拱“棄車上山,進入山地與敵進行遊擊戰,伺機進入國境。”(《中國遠征軍入緬對
作戰述略》)
據情報,密支那僅有
軍第五十六師團兩個聯隊。
軍長途奔襲,人困馬乏,杜聿明麾下有中國遠征軍四個主力師及直屬部隊約六萬人,以絕對優勢兵力拼死一戰或許能夠突出重圍求得生路。但是杜長官下不了這個決心。因為進攻需要冒險和勇氣,而杜長官寧願選擇安全的防守和撤退。
事情好像就這樣不可改變:本人理當進攻,中國人理當撤退,撤退和進攻同樣無可非議。抗戰以來“恐
症”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中國官兵的心裏。
命令一下達,中國大軍不戰自亂。官兵們爭相逃入山林,武器輜重扔棄在公路上,比比皆是。
中國軍隊的主動撤離使嚴陣以待的本人很是納悶了一陣。本來,渡邊師團長並沒有完全的把握擋住中國人,但是幾天過後,中國大軍的身影卻不可思議地消失在胡康河谷。
本人鬆了一口氣,他們為此深
慶幸和鼓舞。
十六,九十六師餘韶部也
離戰鬥,退入胡康河谷。
軍立即以重兵封鎖出口。
這樣,中國大軍好像一頭慌不擇路的巨獸,自動鑽進獵手為它設下的機關裏。
面對杜長官如此明顯的驚慌失措和指揮失誤,忍無可忍的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終於奮起抗命了。
十下午,正當遠征軍各部紛紛丟棄戰車輜重,在九十六師掩護下向胡康河谷的深山老林撤退的時候,杜聿明街道新二十二師廖師長報告,孫立人的隊伍沒有跟上來。
杜聿明大吃一驚。他舉起望遠鏡,朝着炮火連天的孟拱公路望去。他清楚地看見,新三十八師的隊伍非但沒有服從命令棄車上山,卻反而在公路上重新集結,然後掉頭向相反的來路開去。公路上濃煙滾滾,坦克、裝甲車、炮車及軍部丟棄的汽車上滿載新三十八師的步兵,他們好像一羣羣繮的野馬,不顧一切與大部隊背道而馳。
“孫師長嗎?
…
喂喂,我命令你馬上停止擅自行動,立即向我靠攏。你聽見了嗎?新二十二師擔任你的接應…我命令你停止後撤,不惜一切代價回國門!”孫立人故作驚訝的聲音從嘈雜的話筒裏傳來,那聲音輕鬆得好象個局外人。
“喂…杜副長官嗎?我並沒有擅自行動…是向南開進,不是後撤…我已經接到史迪威將軍和羅長官的命令,他們要我把隊伍和裝備撤到印度去。”杜聿明覺得太陽一跳一跳地刺痛,血直往頭上湧。他恨不得斃了孫立人。只是眼下奈何不得,所以只好強壓怒氣央告道:“孫師長還是以黨國利益為重,立即隨軍部一道回國吧。我是這裏的最高軍事長官,請孫師長務必不要再自作主張了。”孫立人
本不打算把他的隊伍重新歸入杜副長官麾下。他的回答乾脆利落:“既然杜副長官決心棄車上山,我看就不必強求了。再説史迪威將軍和羅長官有令在先,我這個當小師長的想抗命也抗不起呵。緬甸的雨季眼看要到,我的馬上登程。也祝杜長官保重,一路順風。”電台咔嚓掛斷了,話筒裏剩下一串單調的電頻回聲。杜聿明氣得手直髮抖,他完全能夠想象出孫立人那張得意洋洋的馬臉。孫立人口口聲聲不敢違抗史羅之命,莫非他偏偏就敢違抗他杜聿明長官之命麼?!
孫杜兩人從此結下了不解之怨。他們這段官司一直打了許多年。抗戰勝利後,杜聿明在官場上步步高昇,孫立人則處處冷落失意,這種鮮明的對照自然不無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繫。再後來,他們的結局幾乎殊途同歸:孫立人在台灣淪為階下囚,杜副長官則坐在西山戰俘勞改營的土炕上,撰寫文章揭批判蔣介石投靠帝國主義的可恥行徑。
孫立人心情並不平靜。
孫立人,字仲倫,安徽廬江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受過良好教育。畢業於清華大學,同年赴美,就讀於普渡大學土木工程系,獲理學士。嗣後考入西點軍校,與美國著名將領喬治·馬歇爾、艾森豪威爾、麥克阿瑟、小喬治·巴頓以及史迪威等同為校友。一九二七年畢業,應邀遊歷歐亞兩州,考察英法德諸國軍事,為當時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為數不多的洋務派軍人之一。
新三十八師前身為財政部長宋子文一手創建的中國税務警察總團,武器從美國購買,排以上軍官大部分由留學生擔任。由於這支部隊裝備良武器先進,一直受到軍統頭子戴笠的垂涎,試圖將其
併。師長孫立人一度被迫離隊。這個教訓他始終銘記心中。
他再也不能任意受人擺佈了。
頂撞杜聿明的結果使他面臨兩種風險選擇:如果突圍失敗,他將以抗命罪受到審判。即使突圍成功,他仍然可能受到上面的非難而被撤職。因為抗拒杜長官同樣意味着對委員長不忠。
3孫立人是這樣一種軍人,他受西方影響甚深,看重榮譽,崇拜拿破崙,注重發展個和自我意識。他主動
極強,這一點往往使他的上司不大滿意。淞滬抗戰和武漢會戰,他指揮部隊不僅完成防守任務,還常常主動出擊,多次取得局部勝利。
他同時也多次受到軍長申斥。
在緬甸,他與美國人幾乎一見如故。他之所以毫不猶豫選擇追隨史迪威,其中不僅有個人氣質、格、文化教育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渴望獲得美國將軍的庇護。中國官場爾虞我詐,政治勢力盤
錯節,假如他有美國人撐
,戴笠們還敢肆無忌憚地排擠他麼?
要獲取就要付出代價。現在的代價就是大膽抗命,把隊伍拉到印度去。現實迫他這樣做,生死攸關,他別無選擇。
副師長齊學啓匆匆報告,特務營長塗虎企圖把隊伍帶走,被抓起來了。
孫立人微微沉,命令把塗虎帶上來。
塗虎是軍長張軫的外侄,平時作戰很勇敢,此時雖然五花大綁,卻全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