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功過千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布雷急忙趨前一步,不慌不忙吐出八個字:“以退為進,剛柔兼濟。”這是《孫子兵法》十六字訣中最著名的兩句。進非進,退非退,進退皆有定勢;剛易折,柔易彎,剛柔兼濟始成天意。

蔣介石的臉很快平靜下來。

一個侍從在門外報告:“夫人請先生一道上車。”蔣介石在屋裏踱了幾個來回,猛地站住,説道:“畏壘哪,我今天不用你那個講稿了。我要另外講一講抗戰的意義。我看現在國民黨裏的孫立人不止一個,很多,我要給他們敲一敲警鐘。”

“是,先生。您的演講已經安排現場向全國轉播。”陳布雷畢恭畢敬地回答。

十點,紀念大會在江北國會禮堂舉行。

在一片熱烈掌聲中,委員長登上主席台。領袖一如巨幅掛像上那樣偉岸、威嚴,臉上表情矜持而堅毅。他在麥克風前站定,慢慢摘下軍帽,出那顆令人生畏的光頭來。

“各界朋友,同志們,同胞們:“今天是華北事變紀念,是國難,我的心情同你們一樣沉重。我提議,首先讓我們為在七年抗戰中死難的烈士和同胞們默哀。(全體起立,默哀半分鐘)“大會主席要我來講幾句話。今天這樣的會,我是一定要講幾句的。有人替我寫好一份講稿,但是我不要念。(講稿成一團,扔掉)我要講一講自己的話。(鼓掌)”蔣介石的聲音高亢、尖利,聲調裏充滿昂揚的戰鬥情,彷彿在向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宣戰。

唯有陳布雷明白蔣介石在演戲。

“一個了不起的演員。”陳布雷在心裏暗暗讚歎道。他站在台下,身體站得筆直,直到覺左腿痠脹發麻,才動了動心,把重心挪到右腿上。

陳布雷聽蔣介石演講從來如此。他真心崇拜委員長,崇拜委員長的權利、手腕和意志。他認為蔣介石是一位偉人,一位天生的領袖,但決不是完人。在中國,恐怕沒有人比秘書長陳布雷更接近和了解蔣介石的為人、品格和心計了。蔣介石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背信棄義的偽君子,玩權術的陰謀家,殘酷無情的暴君。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他同樣是個偉人。偉人是對國家、民族、政黨、戰爭而不是針對個人的道德品質而言的。陳布雷清醒地崇拜着委員長,一如他對三民主義的信仰那樣堅定不移。

史載:“陳布雷,浙江慈溪人,一九一一年畢業於浙江高等學校。曾任記者,譯述員,《商報》編輯主任等。一九二七年由蔣介石介紹加入國民黨,歷任中央黨部書記長,中宣部副部長,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總統侍從室第二處主任等職,長期為蔣介石草擬文件。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在南京總統府自殺。”委員長正在滔滔不絕地歷數近百年來世界列強凌辱中國和強加給中國人民的無數苦難。這些仇恨如同古老的地火深埋在地下,一經點撥立刻就在聽眾心中噴發出猛烈而洶湧的岩漿來。委員長天生是口若懸河的煽動家,言而無信的政客,他輕而易舉地把聽眾情緒帶回一個仇恨外國勢力和捍衞民族自尊心的出發點上。

然後,委員長對自己的歷史觀加以發揮和總結——“因此,我並不贊成西方資本社會的政治制度和自由平等,他們的制度同中國的國情是相牴觸的。中國當今之一切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皆是一百年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壓迫的結果。國父在世之提出拯救中國之大任,我現在還要重新提出,中國只有一個主義,一個黨,一個領袖。

“一個主義就是國父倡導之三民主義。(鼓掌)“一個黨就是國父締造之中國國民黨。(鼓掌)“一個領袖就是致力於完成國父遺志的中國之國家領袖。(熱烈鼓掌)…”從本質上講,委員長是這樣一位歷史人物:儘管他藉助西方資本主義勢力打敗北洋軍閥,建立中央政府,完成推翻帝制和結束封建割據的資產階級革命,但是他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仍然是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一個維護家族血統而不是民主政治的蔣氏王朝。

他是一個封建社會所產生的野心的封建領袖。一個註定要遭受千年不散的大國陰魂所纏繞的封建帝王。

“…本人曾在《中國之命運》小冊子裏説過:如果今之中國,沒有了中國國民黨,那就沒有了中國。簡單地説,中國之命運,完全寄託於國民黨。如果中國國民黨的革命,今不幸而失敗,那中國的國家命運,亦就無所寄託(熱烈鼓掌)…國民黨人的歷史任務,就是打到帝國主義的特權,恢復和建立中國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全體起立,長時間鼓掌)…”委員長抹抹額頭上的汗珠,戴上軍帽,從容退場。

演講極為成功!

彷彿為了印證委員長的預言,一陣沉重的馬達聲由遠而近。這是美軍第十四航空隊應中國政府要求,於國難出動b—29“空中堡壘”共一百二十架轟炸本本土。美機掠過會場上空,渲染了勝利氣氛,於是會場沸騰起來。每個中國人都到揚眉吐氣,動萬分,彷彿中國的確已經強大起來,強大到可以象秦皇漢武那樣睥睨夷狄征服世界了。

陳布雷快步扶住委員長,遞給他一支手杖。只有他心中明白,這是一個絕不打算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和出權力的中國領袖的政治宣言。

委員長決心向美國人發起反擊了。

2九月初,躊躇滿志的史迪威帶着羅斯福總統的親筆信件飛到重慶。

這位新晉升的美國四星上將在一大羣隨從簇擁下大踏步走下飛機。他毫不掩飾自己大功告成的愉快心情,在機場同前來接的何應欽、商震諸官員稍事寒暄,便鑽進汽車直奔下榻飯店。

當晚,委員長夫婦在黃山別墅會見史迪威。據《史迪威記》記載,會見氣氛“出人意料的坦率和友好”委員長以少有的熱情和謙恭態度歡史迪威的到來,他甚至屈尊親往山下接,得一向倨傲的美國客人甚吃驚。

在會談中,委員長誠懇表示他正在考慮接受羅斯福總統的建議,將中國軍隊指揮權移史迪威將軍。但他又表示移應當慎重,有個過程,以免造成混亂,因此他建議史迪威先到南方戰區視察。信以為真的史迪威高興地接受了委員長建議。

深夜,毫無倦意的史迪威站在飯店陽台上眺望山城燈火,他到一陣陣巨大的勝利喜悦湧上心頭。現在,美國將軍幾乎毫不懷疑已經勝券在握“花生米”必將屈服,因為自己有美國總統撐,由美國對亞洲和世界事務的巨大作用力,包括政治、軍事和經濟力作為後盾,所以他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不能獲得成功。歷史證明美國和美國總統的意志是無法抗拒的,尤其對這個奄奄一息的亞洲盟國來説更是如此。

這天晚上,徹夜不眠的史迪威起草了一份給羅斯福總統的報告,報告提出一個大膽的戰略設想,即由他指揮中美聯軍在朝鮮半島登陸並進攻本本土。這個計劃並非心血來的產物,它是史迪威一年多來在緬甸前線的叢林中萌生並逐漸醖釀成的方案。史迪威無疑是個優秀的美國軍人,他勇敢、堅定,具有無所畏懼和不屈不撓的獻身神。他注重榮譽,同樣也注重美國人的優越。他認為中國人的問題必須由美國人來解決,包括中國的軍隊和制度,這就使他百分之百地犯了政治目光短淺和越俎代庖的錯誤。中國的一切問題歸到底都是政治問題,而中國的政治從屬於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從屬於中國社會演進的全過程,任何企圖取消或者越過這個過程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註定要落空和走向願望的反面。

過了一週,史迪威離開重慶前往桂林視察。

老謀深算的委員長開始同他的美國盟友進行一場實力懸殊的權力較量。

公正地説,委員長是本世紀以來第一位參與世界事物的中國政治家。他畢生致力於統一中國的戰爭,致力於加強集權統治和使他領導的國家躋身世界大國行列的事業“恢復和建立中國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但是這始終是一個封建領袖無法實現的帝國夢。即使在美、英、中《開羅宣言》發表之後,委員長仍然沒有被西方列強當成真正的大國首腦對待。會議期間,丘吉爾首相多次在背地裏稱呼他“部落酋長”斯大林乾脆拒絕會見中國人。

不管怎樣,委員長絕不打算向任何對手屈服,無論這些對手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早在七月,美國方面就開始加大壓力,通牒式的電報紛至沓來。委員長始終好像一名功力深厚的太極高手,穩接八面來風,以柔克剛,運用中國古老的謀略之術與咄咄人的美國總統進行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