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57章計劃三步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457章計劃三步走看着期待已久的枴子馬疾奔而來,已經帶着兩千弩手整裝待發的小李將軍一聲吆喝,從側翼就殺了出去,斜着衝向了面而來的枴子馬。

枴子馬以速度見長,鐵浮圖耗費一刻鐘行走的路程,他們片刻間就通了過去。都木耳身先士卒,眼看着一部宋兵前來阻攔,一聲冷哼,‮腿雙‬一夾馬身就把強弓抓在手中,身後士卒見狀,也不約而同的提弓在手,只等着都木耳動手便跟隨行動。

都木耳能成為兀朮手下得力大將,一身功夫也甚是了得,尤其是騎更是在大金國威名遠播,眼看着宋兵越來越近,右手一抄,三支箭矢就握在手中,兩石的重弓隨着他的一聲大喝便拉滿,手一鬆三支箭矢便帶着破空之聲飛向了殺過來的宋軍,三支利箭沒有一支落空,就見衝殺在前的三名宋兵跌落馬下,被隨後跟上來的袍澤戰馬踏成團絮,這便是戰場,人命如草芥。

身後將士一見,不由歡呼起來,手中也沒有絲毫停頓,紛紛搭建擊,可是一石弓氣力太小,大多是落空掉在地上。小子發明的手弩雖小,但是勁道強大,比起兩石強弓雖有不如,但是相比起一石弓卻要強上不少。金兵箭矢剛落,隨着小李將軍一聲大喝,單手持弩士卒就開始還擊。弓弩孰強孰弱立時就見了分曉,無論是在強度還是度,金兵的一石弓都要遠遠落後,就見一波弩箭之下,行在最前的金兵紛紛落馬,就連都木耳的左臂上也中了一箭。

不過金兵是出了名的悍不畏死,不管先前袍澤下場,馬速不停的衝了上來,期望着趁着間隙和宋軍短兵相接,按照往常經驗,騎兵相接,自己一方往往佔有優勢!不過連環手弩的能可是太強大了,緊接着又出現的一輪箭雨很是讓金兵信心受挫。已經可以看清宋軍手中兵器模樣的都木耳臉上肌一陣顫動,心中驚訝不已,這是什麼東西,竟然不用更換箭矢?!不等他想明白,又是一陣箭雨落下,身邊不少將士再一次落馬,衝在最前躲閃不及的都木耳連中三箭,晃晃悠悠的栽落馬下!

僥倖逃過一劫的身邊士卒大驚失,一勒馬繮呼喊道:“大人!”可是容不得他們下馬搭救,轉眼間宋軍就衝到了近前,又是一波箭雨落下。接連落下的四波箭雨,毫無防備的枴子馬傷亡慘重,再加上都木耳掉落下馬生死不知,一時間金兵就亂了起來,本生不起抵抗的心思,一個個調轉馬頭撒着歡就跑了回去,速度極快,絕世罕有,沒幾下子就和衝上來的宋兵離接觸,又挨一陣箭雨大餐之後就跑到了手弩的程之外,絲毫不給小李將軍等人添裝弩箭再次擊的機會。

位於匆匆保護之中的兀朮一直密切注視着戰局,可是距離實在太遠了,小小的手弩本就不是這個距離上可以看清楚的東西,只見雙方人馬還沒接觸,自己的寶貝枴子馬就死傷不少,還沒回過味來這些傢伙就跑了回來。

“怎麼回事?”兀朮目瞪口呆的吐出這麼一句話,緊隨身邊的想討父王歡心的扎木鼠搖了頭道:“回父王的話,孩兒不知!”兀朮眼睛一瞪,抬腳就把這個傻小子踹到一邊,掃了一眼神情不安的兵丁,下令道:“回城!”説這句話的時候,兀朮的心在滴血。鐵浮圖出師不利,枴子馬尚未接陣就逃了回來,這樣的打擊連兀朮一時間都緩不過勁來,更不要説普通士卒了,一時間軍心大亂也在情理之中,這樣的情況下可是無法和宋軍對陣的,不然的話全軍最好就是唯一的下場。若果真的這樣了,大金國必定元氣大傷,不要説再一次進攻宋庭了,只怕自身難保!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兩支兵,讓大軍撤入城池待查明事情真相再作計較。

不久前剛剛在建康城前響起低沉短促的號角聲再次飄揚在濠州上空,原本密密麻麻列於城下的金兵一隊接着一隊的向着城內逃去。正帶着鐵浮圖奮力死戰的敖齊爾一聽到撤兵的號聲,不由嚇了一跳,不過眼前局勢危機,猶如陷入泥潭的鐵浮圖已經是自身難保,更沒有了再進攻的力氣,現在撤退的號角聲響起,分明就是沒有救援之兵了,只能靠自救了。劈翻一名到身前的宋兵,敖齊爾一邊大喊着一邊動手去解把戰馬連在一起的鐵鏈,不然本就沒法原地掉頭,只能留在這裏等死了。

一心不能二用,能用的那都是非人類,手忙腳亂的鐵浮圖將士為了逃的一條本顧不得眼前的對手,一個個俯身去解馬鞍之上的鐵鏈,原本的神兵利器這時已經成了保命的羈絆,不得不説是一種諷刺。鐵浮圖憑着傷亡的近半的代價,終於把大部分的鐵鏈解開,顧不得太多飛飛調轉馬頭向着來路飛奔逃竄。

不過天不佑大金,追趕枴子馬無果的小李將軍一直就惦記着兀朮的重騎兵,這時已經在半路之上等着敖齊爾的到來。丟盔卸甲的鐵浮圖原本的優勢損失殆盡,可是缺點卻是保留下來了,那就是戰馬負重太多還是跑不快,比起小李將軍的輕騎兵來要差上不少。躲避是無法躲避了,敖齊爾只能咬牙硬衝,期望着殺出一條生路來。

戰爭出現了一面倒的局勢,身陷重圍沒有救援之兵的鐵浮圖傷亡慘重嗎,當敖齊爾帶着殘兵敗將突出包圍逃進濠州城時,原本人數近萬的鐵浮圖只剩下不足一千人,幾乎全軍覆沒。垂頭喪氣的敖齊爾剛剛進城,有一條消息把他打擊得不輕,多年的好兄弟都木耳戰死!

看着已經認不出面目來都木耳,敖齊爾神恍惚的跌坐在那裏,一句話也説不出來。鐵浮圖幾近全軍覆沒,枴子馬也是傷亡慘重,可是這時的兀朮本就沒心情心疼這些,他們全部加起來也比不少都木耳一個人。都木耳年少從軍,在兀朮麾下效力二十餘年,金兵建制中的大小官職他幾乎歷任一遍,可以説是是無數看着他一點一點的成長起來,其中情不是別人能懂的。

都木耳戰死,向來把他和敖齊爾譽為自己左膀右臂,甚至內心看座半個兒子的兀朮傷心不已,竟然在大敵當前之際就病倒在牀,沒有了處理的軍務的,所有的重擔都落到了敖齊爾的肩頭。

“王爺,現在大軍軍心渙散,已無再戰之力,末將的意思是咱們撤回開封,待士氣恢復之後再作計較。”敖齊爾坐在兀朮病榻之前低聲道。沒等兀朮説話,一旁的盡孝心的扎木鼠就嘴道:“是啊父王,妹夫實在是太厲害,咱們本就不是對手,依孩兒之見咱們先退回開封,到時孩兒再去揚州一趟,鼓動妹妹用美人計把妹夫哄到在們大金國來,倒是憑着妹夫的本事,一定能助父王把宋庭小皇帝捉回來的,這樣的話父王您就不用如此勞累了。”傻兒子舊病復發,雖然説的是些混賬話,可是孝心可嘉,兀朮也沒氣力罵他。

“敖齊爾,你説的不錯,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去安排,咱們退回開封吧。”兀朮有氣無力的説着,這次退兵,十年之內是沒有能力再攻打大宋了,也許自己是等不到大金統一四海的那天了。

金兵放棄濠州城撤兵,宋軍上下自然是一片歡騰,將領們也是摩拳擦掌想着在北伐一戰中建功立業,為後世子孫謀下一份福廕。乘勝追擊,這是領兵三大將一致的意見,金兵士氣全無,正是大舉收復失地的好時機。事不宜遲,在一封奏章飛送臨安的途中,大軍沿着金人的腳步想着開封殺去,一路之上聽聞王師北歸的舊民夾道相,很有當年人民軍隊進城的架勢。不但如此,給地青壯踴躍投軍,更有一直活動與山林間的綠林好漢下山投靠,出兵僅半月,原本的十六萬大軍就擴充到了二十萬,雖然新兵兵器龐雜,可是士氣高昂,比起老兵來也不遑多讓。小李將軍打着小算盤估算一下,等殺到開封城下時,隊伍最少能壯大到三十萬,那樣自己嶽老大和韓世忠三人的話名下的兵員就滿額了,本不需要以後再費盡力氣招兵了。

他們是高興了,臨安城中卻是喜怒不一,有人歡天喜地,整燒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北伐大軍馬到功成,一舉收復舊境,也有人絞盡腦汁琢磨對策,想着讓北伐大軍止步不前甚至退回來。正如各位所想,這廝便是秦檜!

兀朮領兵撤出濠州,自然知道這次敗退是一潰千里,宋軍一定會馬不停蹄的追趕,以收復舊境。好不容易的地盤豈能拱手讓與他人,可是現在手下兵將士氣低,兒大金國也再也沒有力量派出援兵,只能再用舊計讓秦檜想辦法從內部下手了。這可為難的秦檜了,此次不同以往,北伐一事舉國贊成,就連自己的黨羽一聽聞北伐大軍進千里,金兵望風而逃也是高興的厲害,紛紛上書趙皇帝要求積極調撥軍糧軍餉供應北伐大軍,以鼓舞士氣一舉奪回開封,奪回祖宗打下來的江山!

這樣的情況下,秦檜可是不敢輕易上書反對,那樣的話可是要遭到全天下人攻伐的,一個不好就被趕出朝堂,就連趙皇帝都救不了自己。一番琢磨,秦檜確定了一個自己認為可行的計劃,第一,金兵必須擋住或者延緩北伐大軍的腳步,製造出北伐勝負難説的局面,以此動搖那些朝三暮四的朝臣,讓自己多一批跟隨的人,這可比孤力奮戰要安全百倍的。第二,等這樣的時候再從趙皇帝着手,擺明利害關係讓他更加害怕北伐獲勝,和自己統一戰線,如此一來自己便在朝堂之中佔盡了優勢,到時提出北伐大軍撤兵的提議,有很大的把握可以通過。再一步就是把岳飛韓世忠李子玉等人的兵權全部拔掉,這三人都是北伐急先鋒,留着他們遲早還會再出事,如果可以的話全部除掉就更好了!計劃三步走,秦檜一番推敲只覺得緩緩相扣,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