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隋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稀,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裏。三年,煬帝令羽騎尉硃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同到
求國,言不通,掠一人而反。明年,復令寬
撫之,不從。寬取其布甲而歸。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此夷
夕國人所用。”帝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至高華嶼,又東行二
到{句黽}鼊嶼,又一
,便至
求。
求不從,稜擊走之。進至其都,焚其官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
倭國,在百濟、新羅東南,水陸三千里,於大海中依山島而居。魏時,譯通中國三十餘國,皆稱子,夷人不知裏數,但計以。其國境,東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各至於海。其地勢,東高西下。居於
摩堆,則《魏志》所謂
馬台者也。又云:去樂
郡境及帶方郡並一萬二千里,在會稽東,與儋耳相近。俗皆文身,自雲太伯之後。計從帶方至倭國,循海水行,歷朝鮮國,乍南乍東,七千餘里,始度一海。又南千餘里,度一海,闊千餘里,名瀚海,至一支國。又度一海千餘里,名末盧國。又東南陸行五百里,至伊都國。又東南百里,至奴國。又東行百里,至不彌國。又南水行二十
,至投馬國。又南水行十
,陸行一月,至
馬台國,即倭王所都。
漢光武時,遣使入朝,自稱大夫。安帝時,又遣朝貢,謂之倭奴國。靈帝光和中,其國亂,遞相攻伐,歷年無主。有女子名卑彌呼,能以鬼道惑眾,國人共立為王。無夫,有二男子,給王飲食,通傳言語。其王有宮室、樓觀、城柵,皆持兵守衞,為法甚嚴。魏景初三年,公孫文懿誅後,卑彌呼始遣使朝貢。魏主假金印紫綬。正始中,卑彌呼死,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復立卑彌呼宗女台與為王。其後復立男王,並受中國爵命。江左歷晉、宋、齊、梁,朝聘不絕。
及陳平,至開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遣使詣闕。上令所司訪其風俗,使者言倭王以天為兄,以為弟,天明時出聽政,跏趺坐,
出便停理務,雲委我弟。文帝曰:“此大無義理。”於是訓令改之。王
號雞彌,後宮有女六七百人,名太子為利歌彌多弗利。無城郭,內官有十二等:一曰大德,次小德,次大仁,次小仁,次大義,次小義,次大禮,次小禮,次大智,次小智,次大信,次小信,員無定數。有軍尼一百二十人,猶中國牧宰。八十户置一伊尼翼,如今里長也。十伊尼翼屬一軍尼。其服飾,男子衣裙襦,其袖微小;履如屨形,漆其上,系之腳。人庶多跣足,不得用金銀為飾。故時,衣橫幅,結束相連而無縫,頭亦無冠,但垂髮於兩耳上。至隋,其王始制冠,以錦彩為之,以金銀鏤花為飾。婦人束髮於後,亦衣裙襦,裳皆有襈。扦竹聚以為梳。編草為薦,雜皮為表,緣以文皮。有弓、矢、刀、槊、弩、、斧,漆皮為甲,骨為矢鏑。雖有兵,無征戰。其王朝會,必陳設儀仗,奏其國樂。户可十萬。俗,殺人、強盜及
,皆死;盜者計贓酬物,無財者,沒身為奴;自餘輕重,或
或杖。每訊冤獄,不承引者,以木壓膝;或張強弓,以弦鋸其項。或置小石於沸湯中,令所競者探之,雲理曲者即手爛;或置蛇甕中,令取之,雲曲者即螫手。人頗恬靜,罕爭訟,少盜賊。樂有五絃、琴、笛。男女皆黥臂,點面,文身。沒水捕魚。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覡。每至正月一
,必
戲飲酒,其餘節,略與華同。好棋博、握槊、樗蒱之戲。氣候温暖,草木冬青。土地膏腴,水多陸少。以小環掛鸕鷀項,令入水搏魚,
得百餘頭。俗無盤俎,藉以槲葉,食用手餔之。
質直,有雅風。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悦者即為婚。婦入夫家,必先跨火,乃與夫相見。婦人不
妒。死者斂以棺郭,親賓就屍歌舞,
子兄弟以白布制服。貴人三年殯,庶人卜
而痤。及葬,置屍船上,陸地牽之,或以小輿。有阿蘇山,其石無故火起接天者,俗以為異,因行祭禱。有如意寶珠,其
青,大如雞卵,夜則有光,雲魚眼睛也。新羅、百濟皆以倭為大國,多珍物,並仰之,恆通使往來。
大業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朝貢,使者曰:“聞海西菩薩天子重興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門數十人來學佛法。”國書曰:“出處天子致書
沒處天子,無恙。”云云。帝覽不悦,謂鴻臚卿曰:“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明年,上遣文林郎裴世清使倭國,度百濟,行至竹島,南望耽羅國,經都斯麻國,迥在大海中。又東至一支國,又至竹斯國。又東至秦王國,其人同於華夏,以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經十餘國,達於海岸。自竹斯國以東,皆附庸於倭。倭王遣小德何輩台從數百人,設儀仗,鳴鼓角來
。後十
,又遣大禮哥多毗從二百餘騎,郊勞。既至彼都,其王與世清。來貢方物。此後遂絕。
論曰:廣谷大川異制,人生其間異俗,嗜慾不同,言語不通,聖人因時設教,所以達其志而通其俗也。九夷所居,與中夏懸隔,然天柔順,無橫暴之風,雖綿邈山海,而易以道御。夏、殷之世,時或來王。暨箕子避地朝鮮,始有八條之
,疏而不漏,簡而可入,化之所
,千載不絕。今遼東諸國,或衣服參冠冕之容,或飲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經術,愛樂文史,遊學於京都者,往來繼路,或沒世不歸,非先哲之遺風,其孰能致於斯也?故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誠哉斯言。其俗之可採者,豈楛矢之貢而已乎?自魏迄隋,年移四代,時方爭競,未遑外略。洎開皇之末,方徵遼左,天時不利,師遂無功。二代承基,志苞宇宙,頻踐三韓之地,屢發千鈞之弩。小國懼亡,敢同困獸,兵不載捷,四海騷然,遂以土崩,喪身滅國。兵志有之曰:“務廣德者昌,務廣地者亡。”然遼東之地,不列於郡縣久矣,諸國朝正奉貢,無闕於歲時。二代震而矜之,以為人莫己若,不能懷以文德,遽動干戈,內恃富強,外思廣地,以驕取怨,以怒興師,若此而不亡,自古未聞也。然四夷之戒,安可不深念哉!其豆莫婁、地豆乾、烏洛侯,歷齊周及隋,朝貢遂絕,其事故莫顯雲。
部分譯文高句麗,先祖來自夫餘。夫餘國王曾得到河伯的女兒,便關閉在房內,因被太陽照,她
身躲避,太陽光又追逐她,不久懷有身孕,生下一蛋,大如五個頭。夫餘國王把他扔給狗,狗不吃;扔給小豬,小豬不吃;扔在路上,牛馬躲避他;扔在田野上,好多鳥用羽
包住他。夫餘國王剖開這個蛋,沒能打破,於是還給他的母親。母親用物品裹住放在温暖的地方,有一個男孩破蛋而出。長大後,給他起名字叫朱蒙。這個地方的方言“朱蒙”就是擅長
箭的意思。夫餘國的人認為朱蒙不是人生下來的,請求除掉他。國王沒有答應,讓它飼養馬。朱蒙私下測試,知道馬的好壞,好馬減食讓它變瘦,劣馬吃好飼養讓它變肥。夫餘王把肥馬留給自己乘騎,把瘦馬送給朱蒙,後來在田野狩獵,因朱蒙擅長
箭,給他一支箭。朱蒙雖然只有一箭,但箭發而死的野獸很多。夫餘國的大臣,又密謀殺害他,他母親告知朱蒙,朱蒙就與焉違等二人向東南逃去。半路上碰到一條大河,想渡河又沒有橋樑。夫餘國人追得很急,朱蒙對水説:“我是太陽的孩子,河伯的外孫,現在兵快到,如何渡過河去?”於是魚鱉為他架成橋,朱蒙得以渡河。魚鱉分開,追兵不能渡河。朱蒙便到達普述水,遇見三個人,一個穿着麻布衣服,一人穿着僧衣,一人穿着水草衣,和朱蒙一起到紇升骨城,就在那裏居住下來。號稱高句麗,就用高做姓氏。他在夫餘國的
子懷孕,朱蒙逃走後,生了兒子始閭諧。長大後,得知朱蒙做了國王,就和他母親逃走,與朱蒙歸到一處。名字叫閭達,把國事
付給他。
朱蒙死後,兒子如粟即位。如粟死後,兒子莫來即位,併了夫餘國。
漢武帝元封四年,滅掉朝鮮,設置玄菟郡,把高句麗作為縣歸屬玄菟郡。漢時賞賜衣巾朝服鼓吹,常隨着玄菟郡受賞。後來慢慢地放縱起來,不再到郡裏去,只在東部邊境建造小城來接受封賞,於是命名此城為幘溝氵婁。
“溝。。”是高麗“城”的叫法。王莽初年,徵調高句麗的軍隊討伐胡人,但不想去,王莽強行驅使,都逃出關做了寇盜。州郡歸罪於句麗侯,嚴尤誘騙殺了他。王莽大喜。改名高句麗、高句麗侯。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麗派使者入朝進貢。
到漢殤帝、漢安帝年間,莫來後世孫子宮,多次騷擾遼東。玄菟太守蔡風征討,不能止。
宮死後,兒子伯固即位。順帝、和帝年間,又多次侵犯遼東,偷盜掠奪。漢靈帝建寧二年(169),玄菟太守耿臨討伐,斬首數百名,伯固於是投降,臨屬遼東。公孫度稱雄海東時,伯固和他往來友好。
伯固死後,兒子伊夷摸即位。伊夷摸從伯固時起,便已多次侵犯遼東,又接納逃亡的胡人五百多户。建安年間,公孫康發兵攻打他,攻克國都,焚燒城池,降服的胡人也反叛。伊夷摸另建新國。之後伊夷摸又攻打玄菟,玄菟郡與遼東聯合攻打他,大敗伊夷摸。
伊夷摸死後,兒子位宮即位,原先位宮的曾祖父宮,生下來眼睛張開能看東西,國人討厭他。長大後兇狠暴,國家因他滅亡。到位宮出生時也是生出來就能看人,高麗人把相似稱作“位”認為他很像曾祖父宮,所以叫位宮。位宮也很勇猛,
習鞍馬,擅長
獵。魏明帝景初二年(238),派太傅、司馬宣王率眾討伐公孫文懿,位宮派主簿、大加帶領數千人協助軍隊。魏齊王正始三年(242),位宮侵犯遼西安平。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母丘儉帶領萬人從玄菟郡出發,討伐位宮,在沸
雙方大戰。兵敗逃走,母丘儉追到赤見峴,停車勒馬登上丸都山,屠殺他所居都城百姓。位宮只帶着
子與兒女向遠方奔逃。正始六年,母丘儉再次討伐他,位宮減少所帶物品逃亡沃沮。母丘儉讓將軍王頎追趕他,穿越沃沮地界一千多里,到肅慎南邊,刻石記功。又在丸都山刻石,在不耐城刻字而回。以後又通好中原。
晉永嘉之亂時,鮮卑慕容蝅佔據昌黎大棘城,元帝授他為平州刺史。位宮的玄孫乙弗利頻頻騷擾遼東,慕容蝅不能止。
乙弗利死後,兒子釗代而即位。魏建國四年,慕容蝅的兒子慕容晃攻打他,從南陝進軍,大戰於木底,大敗釗的軍隊,追到丸都。釗單槍匹馬逃竄,慕容晃挖掘釗父親的墳墓,掠奪他的母親、子、珍寶、男女五萬多口,焚燒宮室,破壞丸都城而還。釗後來被百濟殺死。
到晉孝武帝太元十年,高句麗攻打遼東。玄菟慕容重派他的弟弟慕容農征伐高麗,收復二郡。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任命句麗王安為平州牧,封遼東,帶方二國君主,開始設置長史、司馬、參軍官。後來大概設有遼東郡。
太武帝時,釗的曾孫璉開始派使者到安東去。上奏表進貢地方特產,並且請求國家諱稱。太武帝嘉獎他的誠心,下詔給他的國家賜下帝系、名諱。派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授璉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徵東將軍、領東夷中郎將、遼東郡公、高句麗王。李敖到達他那個地方,住在平壤城,詢問地方事務,説“:距遼東南一千多里,東到柵城,南到小海,北到昔的夫餘,户口是前魏時的三倍。”以後進貢使臣接連不斷,每年送上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當時馮弘率領部下投奔太武帝,太武帝派散騎常侍封撥詔令璉,讓他護送馮弘。璉上書言稱應當和馮弘都享受君王的德化,竟然不送。太武大怒,準備去討伐他。樂平王丕商議稍待一段時間後再發兵,太武才作罷。而馮弘不久也被璉殺害。
後來文明太后以獻文帝六宮不完備為由,詔令璉進獻他的女兒。璉上表章説:女兒已經出嫁,請求以弟弟的女兒響應聖旨。朝廷答應了,就派安樂王真、尚書李敷等到國家送上聘禮。璉被身邊人的言論惑,説朝廷過去和馮氏結為婚姻,不久便滅掉他的國家。前人之鑑不遠,應該見機辭掉。璉就上書皇帝,假稱女兒已死。朝廷懷疑他藉故拒絕,又派假散騎常侍程駿嚴厲責備他,如果女兒確實已死,允許另選宗族淑女。璉説:“如果天子寬恕以前的過錯,必定恭敬地接受詔令。”恰巧獻文帝死去,才不講這事。到孝文帝時,璉進貢的物品比以前加倍,朝廷的回報賞賜也慢慢地增加。當時光州在海上抓獲璉派到齊朝的使者餘奴等,送到宮中。孝文帝下詔責備説:“蕭道成殺死自己的君主,私自在江左稱號。我正想在過去邦國的土地上覆興已經滅亡的國家,使世代中斷的劉氏延續下去。而你偷越國境到達外鄉,結
通好篡位逆賊,難道是藩國臣子堅守忠節的行為嗎?現在不讓一次過失掩蓋過去的真誠,發送回國。要
念寬恕反思過錯,恭敬承受英明法令,安寧自己領導的地區,訊息及時上報。”孝文帝太和十五年,璉死去,活了一百多年。孝文帝在東郊致哀,派謁者僕
李安上封贈車騎大將軍、太傅、遼東郡公、高句麗王,諡號康。又派大鴻臚授璉的孫子云為使持節,都督遼海諸軍事、徵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公,高句麗王。賞賜衣帽服飾車旗裝飾等物品。又詔令雲送太子到朝中,讓他到郊野行謁見的禮節。雲上書稱病,派他的從叔升於隨使者到宮中去。嚴厲責備他。從此,每年都進貢獻禮。正始年間,宣武在東堂召見高麗使者芮悉弗,進諫説“:高麗確實在天的盡頭,歷代淳樸忠誠,物產雖然都是土地上的五穀桑麻,卻從來不少進貢。而黃金出自夫餘,像玉的美石是涉羅出產。現在夫餘被勿吉驅逐,涉羅被百濟
併。國王臣雲考慮到斷續的禮義,全部遷到境內。兩種物品之所以不進王府,實是兩個賊人做的結果。”宣武帝説:“高麗世代擔當上將,在海外獨斷獨行,九夷狡猾,實在應該征討。過去地方物品進貢中斷,過錯地統率。應該宣告我的話給您的主人,務必竭盡威鎮安撫的策略,使兩個邑區回到舊地,地方所產物品不要中斷經常進貢。”神龜年間,雲死去,靈太后為他在東堂致哀。派遣使臣封贈他為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又授他的太子安為鎮東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正光初年,光州又在海上抓到梁朝君主授予安寧東將軍的衣冠。。,以及使臣江法盛等,送到京城。
安死後,兒子延即位。孝武帝初年,詔令提升延為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句麗王。天平年間,詔令提升延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其餘都和以前一樣。
延死後,兒子成即位,直至武定以前,進貢使臣沒有一年不到。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派遣使臣到西魏進貢,到齊接受東魏禪讓那年,派遣使臣到齊進貢,齊文宣帝任命成為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領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和過去一樣。天保三年(552),文宣帝到營州,派博陵人崔柳出使高麗,尋求西魏末年被放的人。囑咐崔柳説“:如果不答應,可以隨機行事。”到高麗,得不到允許。崔柳瞪眼大聲呵斥,用拳把成打落在牀下,成身邊的人氣力微弱不敢動,於是道歉服從。崔柳帶走五千户覆命。
成死後,兒子湯即位。乾明元年(560),齊廢帝任命湯為使持節、領東夷校尉、遼東公、高麗王。北周建德六年(577),湯派使臣到北周,武帝任命湯為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遼東郡公、遼東王。隋文帝接受禪讓後,湯派遣使者到京城去。提升為大將軍,改封高麗王。從此,每年派使臣進貢不斷。
高麗國,東到新羅,西越過遼,東西二千里;南連百濟,北鄰…。,南北一千多里。國人世代都居住在此地,順着山谷居住,穿布和皮。土地貧薄,養蠶種地不夠供應自己,所以他們的人節約飲食。國王喜愛修建宮室,在平壤建都,也叫長安城,東西有六里,沿着山谷彎曲,南臨氵貝水。城內只堆集倉庫儲放武器裝備,盜賊來到時,才入城堅守。國王另外在城旁邊建造住宅,不常居住。此外還有國內城與漢城,也都是別都。當時國內人稱做三京。還有遼東、玄菟等幾十個城,都設置官員來管轄。與新羅國之間常常互相侵犯掠奪,戰爭不止。
官職有大對盧、太大兄、大兄、小兄、競侯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屬、仙人,總共十二個等級,分別掌管內外事務。大對盧的職位是以強弱互相侵犯奪取而自己任命,不通過國王安排。還有內評,五部禱薩。人們都是頭戴折風,形狀像弁,官員多上兩
鳥羽。顯貴的人,他們的冠叫蘇骨,多用紫
絲製成,用金銀裝飾。穿大袖衫,大口褲,白皮帶、黃革鞋。婦女裙襦加邊緣。書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陽秋》。兵器和中原大致相同。
秋兩季圍獵時,國王親自到場。税收,布五疋,穀子五石;
動人口,就三年
一次税,十人總共細布一疋。租是每户一石,差一點的七鬥,最可下的五斗。國家刑法,叛亂以及密謀造反的,綁在柱子上,焚燒後斬掉。户口冊上註銷他的家。偷盜償還十倍,如果貧窮不能償還的,樂意通過私債公付,都聽憑他的子女變為奴婢來償還。用刑既然很嚴厲,很少有犯法的。樂器有五絃、琴、箏、篳篥、橫吹、簫、鼓之類,吹蘆葦以配合曲。每年開始,都在氵貝水上嬉戲,國王乘
。。,排列旌旗觀看。國王把衣服扔到水中,分成左右兩部分,用水石互相氵平濺投擲。喊叫追逐,再三而止。風俗上,喜歡潔淨,崇尚容貌,把快步走看作尊敬。拜見時就拉一隻腳,站立時多反拱手,走路時一定叉手。
情大多奇異內向,言語淺陋污穢,不管親疏。父子同河洗澡,同室睡覺。愛好歌舞,經常用以在十月祭天。公共場合的衣服,都用錦糹肅金銀作為裝飾。好蹲踞,吃飯時用砧板,出產一種三尺長的馬,説來源於朱蒙乘坐的馬種,就是説果子降世。風俗崇尚
亂,不因此羞愧,民間多放蕩的女子,男人沒有固定的
子,夜間男女成羣聚集在一起戲樂,沒有貴賤的分別。有婚姻嫁娶,男女相愛的就結為夫
。男方只送豬酒而已,沒有拿錢作聘禮的儀式;有接受財物的,人們都看不起,認為是賣婢女。死人,靈柩停放在屋裏,過三年,選擇吉
安葬。為父母及丈夫居喪,服孝都是三年,兄弟是三月。最初和最後哭泣,埋葬時則敲鼓跳舞吹樂相送。埋葬後,拿死者生前衣服物品車馬放在墓側,參加葬禮的人爭奪取走。相信佛法,敬事鬼神,有很多濫設的祠廟。有二所神廟:一個叫夫餘神,把木頭刻成婦女像;一個叫高登神,説是他的始祖夫餘神的兒子。都設置官署,派人守護。所敬之神大概是河伯女、朱蒙。
隋平定陳朝後,湯很害怕,陳列部隊積蓄糧食,做出守衞抵禦的打算。開皇十七年(597),皇帝賜下璽書,批評高麗常派使臣,每年進貢,雖然稱為藩國附民,忠誠的禮節還未完備。驅趕…。,限制契丹。當年秘密地經營財物,招集動員眾人,私下帶領弓箭手,巡竄諸侯國,難道不是不懷好意,故意成為盜賊的嗎?坐鎮空館,嚴加看守;又多次派遣兵馬,殺害邊境人士。常常自相猜疑,密密地打探消息,勤勤懇懇地曉諭,準允他們改過自新。
兒子元繼位。文帝派使者授元為上開府儀同三司。廕襲爵位遼東公,賜朝服一套。元呈奏表章謝恩,並祝賀國家祥瑞,就此請封為王。文帝戲謔地冊封他為王。第二年,率領…。一萬多騎兵侵犯遼西,營州總管韋世衝被攻擊逃走。皇帝大怒,命令漢王諒為元帥,率領大軍、討伐高麗王元,下詔免去他的爵位。當時軍隊的供給跟不上,六軍無糧食,軍隊出臨渝關,又碰上傳染病,軍隊士氣不振作。等軍隊駐紮在遼水時,元也驚惶害怕,派遣使者謝罪,上奏表稱“遼東糞土臣元”等等。皇帝於是休兵,對待他和以前一樣,元也常常派使臣入朝進貢。
煬帝即位後,天下整個興盛,高昌王、突厥啓人可汗都親自到京城進貢,於是徵召元入朝。元害怕,蕃人禮節頗不齊全。大業七年(611),帝準備討伐罪人元,車駕渡過遼水,在遼東紮營下寨。分路出軍,都將士兵停頓在高句麗城下。高麗出城敵多不順利,都圍繞京城牢固守衞。皇帝令各軍攻打元,又詔令各將領,高麗如果投降,就應該安撫接納,不得放任士兵入城。城將陷落時,反賊就説投降,各將領遵奉皇上旨意,不敢進城。首先騎馬奏請皇上,等到回報後,反賊防守抵禦也準備好了,便又出城應戰。像這樣三次,皇帝沒有明白過來。因此糧食吃完軍隊疲勞,運輸跟不上,各軍都有敗仗,於是班師回朝。這一趟,只在遼水西攻取反賊武萬邏,設置遼東郡及通定鎮而回。九年,皇上又帶兵親征,下令各軍可以隨時機行事。各將領分路進攻,反賊形勢一天比一天窘迫。趕上楊玄
叛亂,皇帝很害怕,當天六軍同時還京。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到高麗,高麗全部瞭解真實情況,出動全部
鋭部隊追擊,皇帝軍隊多敗。十年,又徵發全國兵力,趕上各地盜賊蜂起,軍隊受阻,大多延誤
期。到遼水,高麗也因窘困疲憊,派遣使者請求投降,於是送斛斯政贖罪,皇帝答應他,停在懷遠鎮接受他投降,仍舊以俘虜囚徒充實而歸。到京城,用高麗的使節親自告於太廟,就拘留了他。仍然徵召元入朝,元竟然不到。皇帝又打算攻取,趕上天下喪亂,於是不再去攻打。
契丹國在庫莫奚東,與庫莫奚不同種而同類。因被慕容晃打敗,都躲藏在松漠之間。登國年間,魏打敗契丹,於是逃散,與庫莫奚分開居住。經過數十年,稍有繁衍,有部落羣體。在和龍北數百里的地方做盜賊。真君以來,每年進貢名貴馬匹。獻文時,派莫弗紇何辰來中原進獻,受到在諸國之後酒食招待的禮遇。歸國後互相告知,稱中國美好,內心都很嚮往傾慕,東北各狄族部落聽説後,無不想到歸附。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連部、匹潔部、黎部、吐六幹部等都拿他們的名馬花皮進獻京都。於是請求經常往來,都得以在和龍、密雲之間集市
易,上貢進獻一直不斷。魏太和三年(479),高句麗私下與
國商議,想奪取地豆乾瓜分。契丹過去恨高句麗突襲自己,由莫賀弗勿幹率領他的部落,三千輛車,萬口人,驅趕各種牲畜來內地要求歸附,停在白狼水東邊。從此每年向朝廷進貢。後逢饑荒,孝文帝准許他們入關內購買糧食。到宣武帝、孝明帝時,常派使者進貢地方特產。孝明帝熙平年間,契丹使者初真等三十人回國,靈太后依照他們在嫁娶時以青。。為上等服裝的習俗,每人給青。。兩匹,賞賜他們誠懇奉朝,其他仍依以前慣例進貢。到齊朝接受東魏禪位,常常進貢不斷。
北齊宣帝天保四年(553)九月,契丹進犯邊,文宣帝親自着甲北伐,到平州,挖通向西的漫長壕溝。詔令司徒潘相樂率
鋭騎兵五千,從東路奔赴青山;又詔令安德王韓軌率四千
鋭騎兵向東開拔,斷絕契丹國逃路。文宣帝親自越過山嶺,奮力擊敵,大敗契丹,俘虜十多萬人、各類牲畜十萬頭。潘相樂又在青山大敗契丹另外部隊。所俘的契丹人,都分開安置在各州。之後,契丹又被突厥
迫,以萬餘家寄居高麗。
契丹國風俗與…。相同,喜做盜賊。父母死去而悲傷哭泣的人,被認為不豪壯。只把屍體放在山樹上面,經過三年後,才收取屍骨焚燒掉。同時斟酒祝辭説“:冬月季節,向着太陽而食,如果我打獵時,讓我多得些豬、鹿。”他們缺乏禮義廉恥,頑固愚悍,在各夷族中最嚴重。
隋朝文帝開皇四年(584),契丹率莫賀弗來拜見。開皇五年,集合他們的人民叩關,文帝接納了他們,允許他們居住在老地方。開皇六年,契丹各部族互相攻打,很長時間沒有結束。又與突厥發生衝突,高祖派使者責怪他們,契丹派遣使者到京城,叩頭請罪。之後,契丹其他部族出伏等背叛高麗,率眾歸附。文帝見他們來歸附,憐愛他們。皇上剛與突厥和好,擔心失去遠方之人的支持,下令供給糧草全部歸還本部,命突厥撫接納他們。堅決拒絕前往。部落逐漸增多,於是向北遷移,跟隨水草,對着遼西正北二百里,靠訁乇紇臣水居住,東西有(五百里,南北有三)百里,分為十個部族。軍隊較多的有三千人,少的千餘人。隨寒暑變化和有水草的地方放牧牲畜。有戰爭,便由酋領互相商議,發動士兵,之間配合如同符契。突厥沙缽略可汗派吐屯潘垤統領契丹,契丹殺死吐屯後逃跑。煬帝大業七年(611),派使入朝,進貢地方物產。
求國在海島中,正對建安郡東,水路五天便到。土地上有很多山
。國王姓歡斯氏,名字叫渴棘兜,不知道他們國家有多少個世代相傳。那個地方的人喊他叫可老羊,
子叫多拔茶。居處稱為波羅檀
,壕
柵欄有三層,周圍有
水,種植樹木和荊刺做籬笆。國王居住的房舍,面積十六間房,雕刻有禽獸。有很多鬥鏤樹,似橘樹而葉子茂密,枝條纖細好像頭髮下垂。國家有四五個將帥,統領各個山
,
有小王。往往設立村莊,各村有鳥了帥,都讓善戰的人充任,自己設立,主管一村的事情。男女都用白。。繩扎束頭髮,從脖子後邊盤繞到前額。男子用鳥的羽
做帽子,裝飾上珠貝,配飾上紅
,形狀不同。婦女用羅紋白布做帽子,形狀是方正的。編織鬥鏤樹皮與雜
做衣服,製作剪裁不一樣。縫綴垂螺做裝飾,不同顏
相雜,下面垂掛小貝殼,發出的聲音好像玉佩。綴合上。。、釧,在脖子上掛上珠子。編織藤條做斗笠,配飾上
羽。有刀矛肖、弓箭、劍鈹之類的武器。那個地方缺少鐵,刀都很薄小,多用骨角輔助。用苧麻編成盔甲,或者用熊豹皮。國王乘坐木製野獸,讓左右抬着他,而隨從不過十多人。小王乘坐木機,刻成野獸形。國中人民喜好互相攻殺,人人都很勇猛雄健,善於奔跑,不輕易死亡,能經受傷碰。各山
都建立部隊,之間不互相援助。兩軍對仗,三五個勇敢的人走上前去跳着叫嚷,
口對罵,於是互相
箭,如果不能取勝,整個軍隊都退走,派人致歉,便又和解。收集那些戰死者的屍體聚眾分吃,還把髑髏送到國王住處,國王則賞賜他帽子,便做軍隊領帥。
沒有徵斂賦税,有事就平均出税。施刑也沒有固定的標準,都臨時裁決。犯罪的事都讓鳥了帥裁斷,不服判決就上訴給國王,國王令臣子共同商議裁定。牢獄中沒有枷鎖,只用繩縛。判處死刑的用如筋、一尺多長的鐵錐,鑽破頭頂殺死。輕罪用杖打。民間沒有文字,遙望月亮的圓缺,來記時節變化;草木的枯榮,為年歲
替。人深眼窩長鼻子,像北方胡人,也稍有才智。沒有君臣上下拜見叩頭的禮節。父與子同牀休息。男人拔掉鬍鬚,身上有
的地方都除掉。婦女用黑墨在手上刻成蟲蛇的花紋。男女婚嫁用酒、珠貝作為聘禮。有時男女相愛,便成配偶。婦女產
,一定給子女吃,產育後用火艾自灼,讓汗出來,五天就恢復。用木槽暴曬海水做鹽,木汁做醋,米麪為酒,味道很淡。吃飯都用手抓。碰到不同品味,先進奉給尊者。大凡碰到宴會,斟酒的人一定要等到喊名字後再喝,給國王敬酒,也要喊國王的名字後才銜杯同飲。很像突厥族。歌唱踢腳,一人領唱,眾人皆和,音調比較哀怨。扶着女子的肩臂,搖手跳舞。死的人氣息將絕,抬到廳堂前,親戚朋友哭泣弔唁。洗過屍身,用布
纏縛,裹上葦蓆,襯土埋葬,上面不起墳。孩子為父親守孝,數個月不能吃
。國家南部風俗稍有不同,有人死去,同鄉人共同分吃。有熊、豺、狼,尤其多豬、雞,沒有羊、牛、驢、馬。田地肥沃,先用火燒,然後引水灌溉,拿一個
子,用石頭做刀刃,長一尺多,寬數寸,來開墾土地。適宜種稻、梁、禾、黍、麻、豆、赤豆、胡黑豆等。樹有楓、栝、樟、松、木便、楠、木分、竹子、藤蔓、瓜果、藥草,和長江以南相同。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與五嶺以南地區相似。習慣上敬奉山海神,祭祀用菜餚、用酒。戰爭殺人,就用殺的敵人祭祀他們的神。或者靠茂密的大樹建造小房屋,或者在樹上懸掛髑髏,用箭
擊,或者堆集石頭系掛幡帳,當作神主。國王居住的地方,牆壁下以多聚集髑髏為最好。民間門窗上,一定安裝上獸頭骨角。
隋朝煬帝大業元年(605),海師何蠻等人,每年秋二個季節,天氣清朗,風兒平靜,東望隱約可見,好像有煙霧氣,也不知有幾千裏。大業三年(607),煬帝讓羽騎尉朱寬去海上尋訪異地風俗,何蠻述説這種情況,於是與何蠻一同前往。一起到
求國,言語不通,搶到一個人返回。第二年,又令朱寬去撫
求國,沒有接受。朱寬奪得他們的布匹盔甲回來。當時倭國使者來朝中見到這些物品,説:“這是夷
夕國人用的東西。”皇帝派武賁郎將陳陵、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從義安飄海到高華山嶼。又往東行走兩天句黽闢黽嶼,又一天,就到了
求國。
求國不順從,陳陵用武力將他們驅趕走。攻佔他們都域,焚燒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裝載軍品珍寶回國。從此
求國滅絕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