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接見魏刀兒的使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三年,十一月二,辰時。
金城宮,正乾殿。
雖然昨天大婚,昨晚一連趕了兩個房,今天,高暢依然和平時一樣早起,稍微鍛鍊一下身體之後,就來到了正乾殿處理政事,正乾殿乃是高暢處理
常事務,接見手下官員的地方,説是殿堂,其實殿內的裝飾和陳設並不華麗,只是一間簡單的書房而已!
正乾殿內除了高暢之外,再無旁人。
在正乾殿的四角,各自擺放着一個新式火爐,木柴在火爐中畢撥地燃燒,明亮的火焰將室內照得一片亮堂,温暖無比。
高暢身着一件絹制的單衣,坐在一張書案之後,他手中握着一杆筆,不時將
筆蘸上墨,在擺放在面前的奏章寫着什麼,他批閲奏章的速度非常之快,不一會,面前那疊厚厚的奏章就變成了薄薄一層。
能放到高暢面前的這些奏章要不是一些政事堂和軍機處無法處理的大事情,要不就是他們已經處理卻需要高暢在上面簽名蓋章的卷宗。
一般説來,高暢每天花在批閲奏章上的時間不到一個時辰,從每天早上辰時開始,然後到巳時結束,別的時間,他會去做其他的事情。
正乾殿的殿門半開着,殿門旁薛仁貴躬着身子站在殿門前,在他身旁擺放着一個火爐,又加上他站立的地方本就是背風處,所以,殿外雖然大雪紛飛,他卻沒有到多少寒意。
薛仁貴探着頭望了一眼殿內,瞧見高暢仍然在埋頭疾書,他退下身來,在火爐旁的一張錦凳坐下,把手放在火爐旁烤火。
在高暢的金城宮中,並沒有寺人(也就是後世的太監)的出現,除了輪值的親衞之外,宮內就只有少量的女官,以及像薛仁貴這樣的僮僕。
侍衞和僮僕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而女官則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一個新職稱。
所謂女官,其實就是服侍蘇雪宜和阿嵐的女子,相當於皇宮中的宮女。
金城宮建成,高暢築壇稱王之後,他並沒有大肆鋪張,大講排場,所以,也就沒有在民間徵召民女入宮,將那些宮女關在宮中一輩子,他現在只有兩個王妃,用不到太多的宮女,所以,不需要這樣做。
這些女官都是對高暢無比忠誠的那些下屬的親眷,她們自願入宮侍候兩位王妃,過了一定的時限,另一批與她們背景相似的女子就會來替換她們,讓她們走出宮門,回到自己的家中。
至於那些僮僕,他們都是神廟收養的孤兒,在經過多次考驗和挑選之後從眾多孤兒中被挑選出來,送進宮中,領受高暢教誨,可以説,他們都是未來的夏國棟樑,是高暢為後準備的人才。
在這些僮僕中間,最早跟隨高暢的人自然地位不同,就像高暢身邊的貼身僮僕,就一直是薛仁貴和楊黑子兩人,沒有換過別的人。
今由薛仁貴當值,所以,他一直候在殿外。
一個僮僕從殿外的走廊轉了過來,他來到薛仁貴身邊,在他耳旁小聲地説着什麼,薛仁貴點點頭,那個僮僕轉身離開了。
薛仁貴小步來到殿門前,將半掩的殿門推開一些,殿門發出吱呀的聲音,書案後的高暢聞聲抬起了頭。
“秉夏王,禮部尚書孔德紹帶着魏刀兒使者黃少崇前來覲見!”高暢點了點頭,揮揮手。
“宣!”薛仁貴躬身行了個禮,退了下去。
高暢放下了手中的筆,活動了一下肩頸,他望着殿門外小院中飄飛的雪花,嘆了口氣,抬起雙手,輕輕着眼眶。
魏刀兒的使者前來樂壽,並非是為了恭喜高暢大婚,而是帶着特殊的使命前來,最先與他接觸的禮部官員,已經將那個使者的來意探得分明,彙報給了高暢。
那個使者是來興師問罪的!
畢竟,竇建德是魏刀兒名義上的結義大哥,上次的竇魏大戰過後,兩人化干戈為玉,結為兄弟,訂立了守望互助的盟約,雖然,在薛世雄率領郡大軍前來征伐竇建德的時候,魏刀兒並沒有依照盟約出兵相救,但這並不妨礙他這個時候跳出來為自己的義兄打抱不平。
一句話,魏刀兒認為竇建德死因不明,高暢接過竇建德的基業,統率竇建德的舊部,號稱夏王,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情。
不過,魏刀兒真是為了這個才派個使者來問罪的嗎?高暢並不相信,他認為,這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魏刀兒想要的一定是別的一些什麼!
黃少崇在魏刀兒還是邊馬賊的時候就跟隨他了,一直是魏的軍師,不過,自從葛舟行來到魏刀兒軍中之後,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很快,葛舟行就贏得了魏刀兒的信任,取代了黃少崇謀主的地位,所以,上次魏刀兒率軍來和竇建德作戰,魏刀兒並沒有帶上黃少崇,而是帶上了葛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