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一章國亡魂不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零一章國亡魂不死秋風蕭索,山河蒼涼。曹娥江面平靜如常,漁帆三兩相繼,嘹亮而狂的號聲傳至江畔,行走的鄉民住步遙遙相望。幾個半大孩童拿着樹枝沿江調皮玩耍,又有婦人厲聲呵斥在後追逐,引得三兩漁夫大笑出聲。

曹娥江因東漢孝女曹娥投江救父而得名,乃紹興最大的河。較之戰火紛飛的金陵,紹興遠離戰亂,除了税賦和徭役倒也無憂無愁。如今不在與北齊打仗,四鄉皆婦孺家中無男丁的孤苦場面成為過去,或許以後的子,會過的更好吧!從四鄉五里的老幼婦孺臉上,至少看不到大梁不存的悲傷。

破碎的終究是葉家的山河,對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沒有半點壞處。是投敵叛國的逆臣,還是救民與水火的明智之士,對不將名聲放在心裏的趙閒來説又有什麼分別。

忽的大風徐徐,江畔玩耍的小孩都縮了縮脖子,江中漂泊的漁船降下了帆,老輩的漁夫知曉要起風了,站在船頭看着出海口,等待出海未歸的子侄。

遙遙探望間,江面天地一線之處,出了幾個黑點,進入曹娥江中,朝江灘飛馳而來。

幾個漁夫面帶笑容,正想呼喚幫工上前搭手,仔細看去,卻都皺起了眉頭。

水大風,那黑點移動甚快,片刻功夫,就瞧清那些黑點竟是一片帆船,那船有些方方正正的覺。並非漁民的漁船,都掛着整齊的黑巨帆。

有經驗老道的漁民,看了大吃一驚:“是倭人的海船,快快通知官府。”東瀛明裏與大梁好,卻從未在心裏對大梁誠服。漁民常年在海上作業,難免會遇到東瀛的寇海匪,大梁朝廷對此除了譴責幾番,無力出海清剿毫無辦法,朝廷還需要東瀛的幫助,總不能和他們翻了臉。

對此漁民們唯有儘量避開倭人出沒的海域。像這般大張旗鼓大舉進入紹興內腹的卻是頭一回。

此地為賢王治下。受過倭禍之苦的漁民,第一時間準備通知官府。可是有大風相助,倭船到達江畔不過轉瞬之間,抬眼望去。寬闊的曹娥江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戰船佈滿。

尚在江畔玩耍的孩童。嘬着手指驚奇看向從未見過的場面。回到岸上的漁夫卻抱起他們,驚叫道:“倭人來了,快快。都回去玩去!”堤壩上的百姓也有沒見過倭船的,仍然不慌不忙的站在江邊,頭接耳疑惑的討論着。

東瀛戰船的先頭幾艘快船,乘着江水直駛至岸邊,呼嘯着跳下船來,三五成羣向岸上撲來。那些倭人服裝十分的寒酸,把袍襟掖在裏,身形倒是極為迅捷矯健。

他們皆是雙目血紅,似是有什麼深仇大恨,在江畔左右四顧,看到仍立在原地疑惑的鄉民,竟而拔出倭刀飛步衝了過去。嘴裏哇哇亂叫,摸樣甚是駭人。

漁民見狀臉驟變,大聲喝道:“快跑!”一時間孩童受了驚嚇,放聲大哭,婦人抱起孩童提着裙子急急奔跑,可一羣婦孺豈能跑過東瀛正規軍隊,三兩下被追到了近前。

幾個漁民提着漁叉便要上前阻攔,卻見那羣倭人放聲大笑,刀直直往那老漁民頭上砍去。

用漁叉擋住倭刀,肚子卻被狠狠踹了一腳,老漁民跌倒在地上滿臉憤恨,衝着背後大聲喊道:“快跑啊!快跑啊!”説着撐着漁叉還有站起,卻見那雪亮的大刀已經到了眼前。

伴隨烏拉怪叫,那倭人滿臉興奮,狂笑着繼續刀砍去。便在此千鈞一髮之際,倭人忽然耳邊聽見‘咻’的利嘯傳來,抬眼看去,便聽到‘噗’的入響聲,利箭從眼珠灌入,直接從後腦穿了出來。

餘下極為倭人皆是大愕,抬眼看去,卻見江岸山丘之上白馬長嘶,水綠衫的絕女子立與其上,纖手玉臂持着強弓,髮絲隨風飛舞,颯英姿傲然呈現。她渾圓結實的**緊夾馬腹,在駿馬長嘶抬起前蹄的瞬間弓如滿月,三支長箭接連而出,正中衝在最前的三名倭人,箭術可謂是登峯造極。

倭人見狀甚是不可思議,觀其美貌,眼中又出幾絲狂熱,嗷嗷叫着飛馳而來,一躍數尺竟都會些武藝。

尚未近身,忽的看到山丘後又衝出一馬,上方是穿着黑鎧甲的年輕將軍,縱馬揚鞭飛馳而來。

這些提前到達的倭人只是來探路,察覺到不對勁離開回到了快船雙,往遙遙駛來的戰船揮去了旗語。

沈雨收起強弓,看着江中源源不斷而來的東瀛戰船,柳眉緊蹙的道:“趙閒,東瀛軍隊十萬有餘,雖無法一次登岸,也不是我們能抗衡的。現今之際,不如攜軍隊退守杭州,與那裏的兵馬回合,説不定能有機會一戰。”昨雖然説服大梁舊部,將賢王軟奪了他的權,可賢王的兵馬並不在一處,如今只有紹興附近的駐軍聚集起來,三三兩兩的湊了五千餘人,其他將領都在回去帶兵前來援助的路上。

沈雨説的方法,明顯是最理的,只要將賢王麾下七萬兵馬舉齊,死守杭州未嘗不能一戰。

他們站在山丘高出看到很遠,而江畔的低處的村落中仍然還未覺到威脅的到來,不慌不忙的在院中勞作着,甚至有人繼續往江畔行去。

趙閒看了怎肯就此退去。今調集來了五千兵馬,人人持有武器,都是大梁的正規軍。而東瀛的百艘戰船不可能一次登岸,總人數雖然對,同時要面對的卻只有登岸的那些,只要嚴防死守,未必沒有一戰的能力,拖到援軍到來便行了。

趙閒不假思索,搖頭道:“不行。東瀛人方才見面不由分説便出手傷人,我等現在退去,豈不是將紹興等地的百姓送到了東瀛的刀口下。傳令下去疏散江邊百姓,眾軍列陣阻礙東瀛登岸。”四德緊隨趙閒其後,穿着一身閃亮的盔甲,心中也是想讓趙閒先退為妙,可聽了趙閒的話不好在勸。連忙答應一聲,急急回身整集軍隊去了。

稍許,幾位隨着趙閒而來的將領便飛馬行至山丘上,而後面的步卒正遙遙飛馳而來。沈凌山也在其中。身着鎧甲背縛披風。雖髮絲蒼白卻不失年輕時那絲英氣。

沈凌山曾經駐守金陵城,敢於萬軍叢中單槍匹馬殺了北齊名將雷克敵,也就是當今北齊第一猛將雷克沙的弟弟,他又怎麼會在乎這些東瀛小矬子。

他見狀撫了撫衣袖。輕哼道:“東瀛來勢洶洶。萬萬不可輕敵。我帶兵前去阻截,徐丞相還請坐守後方,時刻注意好東瀛的。”他一邊説一邊下了山丘。餘下幾位將領臉鐵青,其中一位,咬腮幫子上前道:“趙閒少爺,剿除倭寇,有末將等人足以,您還是趕快回避一下,若是少爺有點閃失,卑下可是無言面對安國公了。”趙閒看了沈雨一眼,輕聲道:“身為將帥,豈有臨陣而逃的道理。你是女子,帶着江岸的百姓先回紹興城中躲避,與風御醫會和,若是我們守不住,你們立即快馬離開。”沈雨柳眉輕蹙,一哼道:“女子又如何?我馬上功夫較之你有過而無不及,要帶百姓撤退也是你去才是!你不走,我便也不走!”胡思亂想什麼?這時候還犯倔脾氣。趙閒頓時氣怒,斥道:“無理取鬧!千軍萬馬戰,一個人武藝高強能有多大作用?”被他大聲呵斥,沈雨絲毫不懼,昂然道:“你重傷未愈又不會武藝,難道就能上陣殺敵麼?你臨陣不退,是為了護江南百姓定大梁軍心。我沈雨雖是一介女,危難之際又何稀此身,大不了與公子同生共死,臨陣而退,即便獨活又有何意義?”沈雨目光灼灼,趙閒聽得怔在那兒,張開張口,卻一時作答不得。

這時江邊百姓都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村落中開始扶老攙幼,呼爹喊娘,一路連哭帶叫的出來,亡命般地向城裏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