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06章林春捱打三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相對的,她娘就是個苦命的人。

過去苦,現在苦,可以想見,將來就算家裏有錢了,她肯定還是苦!——心裏苦!

最後一鍋圓子下鍋,杜鵑長長舒了口氣。

她可累壞了,手胳膊酸得要命。

正活動手臂,黃雀兒將鹿炒好裝進砂鍋,放在炭爐子上,然後笑着上前來道:“這一鍋讓我來炸吧。全都叫你炸了,我都沒炸,也沒的學。”杜鵑一聽,趕緊將竹笊籬遞給她,道:“説的是。我怎麼忘了。給你收尾,我要歇歇去了。”馮氏已經在切黃心菜、煮飯了,她可以偷空歇會。

剛來到外面廊檐下,忽聽隔壁林大頭高聲罵:“…你個小兔崽子,就沒見你這樣傻的。你還是不是我兒子?你跑!我叫你跑!給我站那,看老子打斷你的腿…”她抬頭、踮起腳往隔壁一看,居然是在罵林

這可奇了,林大頭是最喜歡林的,怎麼今兒這樣大動肝火起來?

他手持一笤帚,滿院子追着林打。

可不會站那等他打,一溜煙就跑了。

跑到院門口。頂頭碰見大哥秋生。

林大頭急忙吩咐大兒子:“秋生,幫我逮着那小子。今兒我非打得他叫我爹不可!看他還敢跟我拗…”杜鵑無語:病。他本來就叫你爹好不好!

秋生莫名其妙,但是。老爹的吩咐也不能不聽,因此笑道:“兒,你怎麼惹了爹了?哎喲,我本來不想管的,可從小到大,你都沒捱過打,今兒也讓我開開眼…”他一邊嘮叨,一邊擄袖子上前來捉林

本不理他,身子一扭。也不走院門了,掉頭衝旁邊院牆跑過去。眼看就要撞牆上去了,少年一個虎躍,竟然縱身攀上院牆,輕輕鬆鬆地翻了過去。

倒把林大頭嚇得失聲大叫,生恐兒子撞壞了、摔壞了。

看着林大頭和秋生張大嘴巴,眼睜睜地瞅着林揚長而去的模樣,杜鵑笑得捂着嘴蹲下身子。

哎喲,真是太可樂了!

殊不知那邊院裏。林大頭氣得七竅生煙:以前是不捨得打林,好容易發一回火要打他,卻發現本打不着了。

這爹當的,真是太憋屈了!

他跟個婆娘一樣。站那對着林的方向罵了半天。

去了後面任三禾家。

任三禾已經洗澡換了一身清的衣裳,正和馮明英坐在桌邊吃飯呢。見少年神跟平常有些不大一樣,也沒多問。只招呼他一塊吃。

猶豫了下,就不客氣地坐下吃了。

飯後。任三禾將他叫到東廂,坐下問道:“什麼事?”林聽了一愣。搖頭道:“沒事?”任三禾盯着他問:“真沒有?”林想了想,道:“是我自己家的事。”停了會,忽然又道:“是我爹…他…想跟黃叔説,要幫我跟杜鵑定親。説這事兩家在我們小時候都説好了的。”他本不想説的,可想到任三禾是杜鵑的小姨父,平常又特別另眼看顧杜鵑,所以還是説了出來。

任三禾眉頭一跳,眼神就鋭利起來,問道:“你呢?”林沉默了下,低聲道:“我説,這事不成。我爹氣得罵我,還攆着我打。”任三禾十分意外,問道:“為什麼?”在他看來,林是很喜歡杜鵑的。

就沉默了,彷彿有些為難,不知如何説。

任三禾度其神,試探地問道:“是不是杜鵑不樂意?”林遲疑了下,才微微點頭。

任三禾就陷入沉思。

好半天,才幽幽道:“你回去跟你爹説,眼下還是別提這事的好。黃石人那老東西不安好心,就等着呢。林家要是提了,別説不能成,肯定還會大鬧一場。到時候,黃石人大兒子把杜鵑送去梨樹溝村,鬧得不堪…”林大變,霍然抬眼叫道:“他敢!”任三禾看着他,揶揄道:“他怎麼不敢?他是杜鵑的爺爺。”林氣得臉漲得黑紅,眉頭緊蹙,兩眼閃爍。

任三禾緊盯着他,神莫名。

靜默了一會,見少年還在苦思,便出聲道:“別想了。叫你爹別找事了。讓杜鵑先過幾年安生子吧。”林猶不甘地問道:“要是那老東西使壞心怎辦?”任三禾冷笑一聲,道:“他要先動了,我自有辦法!”林看着師傅倏然變冷的神情,放下心來。

又坐了會,他起身道:“師傅,我走了。晚上再來。”任三禾點頭,任他去了。

沒有回家,而是去了黃家。

杜鵑也恰好吃了飯,見他來了,急忙丟下碗,對黃雀兒道:“姐,你收碗。林要考我學業呢。”黃雀兒點點頭。

馮氏不滿地瞪了她一眼道:“整天學有什麼用?”杜鵑笑道:“教姐姐和妹妹。多認幾個字,總有用的。”黃鸝要跟去,被杜鵑威脅,説沒工夫跟她混,要是再搗亂,就不教她認字了,也不講故事給她聽。

黃鸝才乖乖地停住了。

這是杜鵑使的障眼法,説是跟林温習功課。

而林跟大爺爺學木匠,也確實認得幾個字,他又是任三禾的徒弟,任三禾教他武功和學問,馮氏等人都知道,就信了。

因為杜鵑學了再教黃雀兒和黃鸝,馮氏覺得自家三個閨女明顯跟村裏其他女娃不一樣——落落大方中透着一股子聰明機靈勁,她是最好面子的,所以就沒攔阻。

教學在杜鵑閨房外廳進行。

因為沒書房,她又不想去林家,畢竟秋生他們都大了。

可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林也漸漸大了。

唉,原本她想着很容易的教學,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好在雖然艱難,林里正對於林還是很重視的,見他進步很大,筆墨紙硯都全力供應。

******

又是三千四,三更的字數比四更就差一點。再求票鼓勵,明天也是堅持三更,力爭四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