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神農軍魂風后絕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在主將離去,敵方援軍卻已到來的情況下,如何能守住軍心?
法寶?
外物而已,大道烙印太深,若不解其道,則不堪其用。
血戰?
死得壯烈卻死不其所。
分兵而拒?
勢散則意散,意散則心散。
該當如何?
能夠如何?
戎馬一生,在神魔中的年齡已相當於人之花甲,卻始終不曾封侯拜將的神農氏萬年副將樓書平思緒運轉如電,在下令撤退的那一剎那腦海中不知浮現出了多少計策,可聯想智慧不敵神通這一令人惱火卻又不得不服氣的事實,樓書平很快就將那些計策統統拋卻,只留下了一個最原始但卻最有效的辦法。
天地初開,世間洪荒。
那時既無甲冑也無衣物之説。
眾人以樹葉蔽體,無論炎寒冬,皆一如既往,從不改之。
兇猛野獸頻出之地,既無剛健體魄也無堅固護甲的孱弱生靈自然就只能淪為野獸的口糧。
可再孱弱的生靈也要進食,當進食的**強烈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那便變成了本能,與修士納元氣靈力,神魔
收法力,是一個道理。
故而野獸在獵殺人,當作食物,人也在獵殺野獸,分而食之。
其中差別不過個體與羣體的分別罷了。
古老的年代,苛刻的條件,落後的武器,種種劣勢之下,生來孱弱的人本沒有絲毫勝算,即便是羣起而攻之,依靠數量上的優勢,也不過增加一點渺茫的可能而已。
那種渺茫的可能自然很容易被摧毀,因為它脆弱如一張白紙,經不起多少鋒芒的穿透。
可在某一個特定情況下,它卻能比銅鐵還要堅固。
那便是眾人成軍,軍中生魂。
以軍魂御身,無畏天地!
軍魂無形,古往今來卻從不乏有關它的傳奇。
伏羲氏龍官龍師,顯赫一時,即便已在無盡歲月中式微,族人的體內卻都留有隱藏的龍之餘韻,戰時便可發,那其實便是一種軍魂,與伏羲氏血脈神通一樣,似烙印,似傳承。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這本是坤卦中的第六爻術語,但與伏羲氏正面戰過的種族和生靈,都會情不自
地將這句話當作伏羲氏的真實寫照。
此爻為陰,龍卻為陽,故龍戰實則乃陰陽戰。
城外為郊,郊之外為野。
玄黃,又分別指天、地之。
天地為最大的陰陽,其血玄黃,即陰陽戰時血
橫
屍橫遍野,乃大凶之兆,用此句來形容伏羲氏的戰力與軍魂,足可見此族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