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紅樓夢未完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甲乙本態度一致,強調漢化,但是妞妞改姐兒,到了乙本,高鶚又給改回來,仍作妞妞。如果甲乙本不是一個人修改的,那就是因為姐兒訛作姐姐,寶玉決沒有稱巧姐為姐姐之理。大姐姐更成了元了。但也許僅因妞妞新妍可喜。乙本不大管前後一致,例如王佩璋舉出的第十九回與茗談卍兒,乙本添出一句等我明兒説了給你做媳婦好不好?違反個,只圖輕鬆一下。寶玉最怕女孩子出嫁,就連説笑話也決不會做媒。

到了今乙本,南邊人、原籍金陵都不提了,顯然是又要滿化了。為什麼?

楊繼振在道光年間收藏乾隆百廿回抄本,在第七十二回題字:第七十二回末頁墨痕沁漫,嚮明覆看,有滿文某字影,用水擦洗,痕漬宛在。以是知此抄本出自目人手,非南人所能偽託。紅樓夢盛行後,傳説很多,都認為是滿族豪門秘辛。滿人氣息越濃,越顯得真實、豔異。所以又有滿化的趨向。

如果相信高鶚續書説,後四十回舊本是他多年前寫的,甲乙本由他整理修訂,三個本子代表一個人的三個時期,觀點興趣可能不同。

高鶚是漢軍旗人。他有一首菩薩蠻,梅花刻底鞋句是寫小腳的鞋底,可見他的美絕對漢化。即使初續書的時候主張強調滿人角度,似乎不會那樣徹底,把書中小腳痕跡一併刪去。其實滿人家庭裏也可以有纏足的婢妾。原續書者大概有種族的優越,希望保持血的純潔。

第二十四回寫鴛鴦服裝,脖子上帶着扎花領子。甲本未改,同脂本。滿人男裝另戴上個硬領圈。晚清還有漢人在馬褂上戴個領圈,略如牧師衣領。清初想必女裝也有。甲本主漢化,而未改去,想未注意。

乙本改為脖子上圍着紫綢絹子,又添上兩句:下面着玉綢襪,大紅繡鞋。既然改掉旗裝衣領,當然是小腳無疑。只提襖兒背心,但是下面一定穿裙。站在那裏不動,小腳至多着鞋尖,決看不見襪子。所以原著寫襪子,只限寶玉的。其實不止他一個人大腳,不過不寫女子天足。高鶚當然不會顧到這許多。

問題是:如果高氏即續書者,為什麼刪去二尤與晴雯的小腳,卻又添寫鴛鴦的小腳?唯一的答案似是:高鶚沒有看見二尤與晴雯的小腳,在他接收前已刪。他是有金蓮癖的人,看通部書寫女子都沒提這一項,未免寂寞,略微點綴一下。

後四十回賈母身邊又出了個丫頭叫珍珠──襲人原名。舊本已有珍珠。賈母故後,鸚哥──紫鵑原名──守靈,舊本缺那一回,所以無法知道舊本有沒有鸚哥。甲本仍作珍珠、鸚哥。乙本將襲人原名改為蕊珠。

甲本既未發現珍珠有兩個,自然不會效尤,也去再添個鸚哥。乙本既將第一個珍珠改名蕊珠,當然不會又添出個鸚哥。鸚哥未改,是因為重訂乙本時沒注意。所以第二個鸚哥也是原續書已有。

近人推測續書者知道實生活中的賈母確有珍珠鸚哥兩個丫頭,情不自的寫了進去。那他為什麼不給前八十回的珍珠鸚哥換個名字?顯然是沒看仔細,只彷彿記得鴛鴦琥珀外還有這麼兩個丫頭。他馬虎的例子多了,如鳳姐不稱王夫人為太太,薛姨媽為姨媽──跟着賈璉叫──而兩位都稱姑媽,又不分大姑媽二姑媽;賈蘭稱李嬸孃──李紈之嬸──為我老孃──外婆;史大妹妹、史大姑娘、雲丫頭作史妹妹、史姑娘、史丫頭──程高本未代改,但是第八十二回添補的部份有云丫頭;第九十六回賈政愁寶玉死了,自己年老無嗣,雖説有孫子,到底隔了一層,忘了有賈環;第九十二回寶玉説十一月初一,年年老太太那裏必是個老規矩,要辦消寒會何嘗有過?本沒這名詞。

續書者紅樓夢不,卻似乎悉曹雪芹家裏的歷史。吳世昌與趙岡的著作裏分別指出,寫元妃用王家制度字樣,顯指王妃而非皇妃,元妃卒年又似紀實,又知道秦氏自縊,元宵節前抄家。

趙岡推出書中抄家在元宵節前。第一回和尚向英蓮唸的詩: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當然不僅指英蓮被拐。甄士隱是真事隱去,暗指曹家的遭遇。元宵後句下,甲戌本有批:前後一樣,不直雲前而云後,是諱知者。煙消火滅句下批:伏後文。

曹雪芹父曹俯十二月罷官,第二年接着就抄家,必在元宵前。續書者不見得看到甲戌本脂批,而在第一百零六回,賈府抄家的第二天,史侯家派了兩個女人問候道:我們家的老爺太太姑娘打發我來説我們姑娘本要自己來的,因不多幾就要出閣,所以不能來了。

賈母説:月裏頭出閣,我原想過來吃杯喜酒等回了九少不得同着姑爺過來請老太太的安到了第一o八回寫湘雲出嫁回門,來賈母這邊寶姐姐不是後的生嗎?我多住一天給他拜個壽寶釵的生是正月廿一。由此向上推,抄家的時間不正是在元宵節前幾天嗎。

──趙岡著紅樓夢考證拾遺第七十二頁舊本沒有月裏頭出閣,只作你們姑娘出閣。假定抄家在元宵節前,月裏頭出閣是正月底,婚後九天回門,已經是二月,正月二十一早已過了。既然不是月裏頭出閣,就還有可能。

抄家那天,賈母驚嚇氣逆,病危。隨寫賈母因近身子好些,拿出些體己財物給鳳姐,又接尤氏婆媳過來,分派照料邢夫人尤氏等。一傍晚,在院內焚香禱告。距抄家總已經有好幾天了。至少三四天。算它三天。

焚香後,同史侯家遣人來,説湘雲不多幾就要出閣。最低限度,算它還有三天。

三天後結婚,婚後九天回門,再加兩天是寶釵生,正月廿一。合計抄家距正月廿一至少十七天,是年初四,算元宵節前似太早。如果中間隔的子稍微多算兩天,抄家就是上年年底的事。

寶釵過生那天,寶玉逃席,由襲人陪到大觀園去憑弔。看園子的婆子説:預備老太太要用園裏的果子,才開着門等着。正月裏不會有子。

寫園內:只見滿目淒涼,那些花木枯萎,更有幾處亭館,彩久經剝落,遠遠望見一叢翠竹,倒還茂盛。寶玉一想,説:我自病時出園,住在後邊,一連幾個月,不准我到這裏,瞬息荒涼,你看獨有那幾杆翠竹青葱荒涼顯是因為無人照管,不是隆冬風景。續書者不見得知道寶釵生在正月。那就不是暗示抄家在元宵節前。

元妃亡年四十三歲,我記得最初讀到的時候非常到突兀。一般讀者看元妃省親,總以為是個年輕的美人,因為剛冊立為妃。元寶玉姊弟相差的年齡,第二回與第十八回矛盾。光看第十八回,元進宮時寶玉三四歲。康熙雍正選秀女都是十三歲以上,假定十三歲入宮,比寶玉大九歲。省親那年他十三歲,她二十二歲,冊立為妃正差不多。

寫她四十三歲死,已經有人指出她三十八歲才立為妃。冊立後聖眷隆重,身體發福,中風而死,是續書一貫的殺風景,卻是任何續紅樓夢的人再也編造不出來的,確是像知道曹家這位福晉的歲數。他是否太悉曹家的事,寫到這裏就像衝口而出,照實寫下四十三歲?

第一百十四回寫甄寶玉比這裏的哥兒略小一歲。前八十回內,甄家四個女僕説甄寶玉今年十三歲(第五十五回)。那時候剛過年,上年叔嫂逢五鬼,和尚持玉在手,曾説:青埂下別來十三載矣。不難推出賈寶玉今年十四歲,所以比甄寶玉大一歲。但是晚清以來諸評家大都把寶玉的年齡估計得太大,這位潦草的續書者倒居然算得這樣清楚。

自青埂下一語後,不再提寶玉的歲數,而第四十五回黛玉已經十五歲,反而比他大,分明矛盾,所以續作者也始終不提歲數,是他的聰明處。只在第九十回賈母説:林丫頭年紀到底比寶玉小兩歲。那是他沒細看原著,漏掉了第三回黛玉的一句話: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所以據第二回黛玉六歲,寶玉七八歲,多算了一歲。

寶玉出家後遙拜賈政,旋即失蹤,甲本添出賈政向家人們發了段議論,大意是銜玉而生本來不是凡人,哄了老太太十九年。這句名句,舊本沒有,沒提幾歲出家。

在年齡方面,原續書相當留神。元妃的歲數大概是他存心要一手,也就跟他處處強調滿人氣氛一樣,表示他悉書中背景。

鴛鴦自縊一場,補出秦氏當初也是上吊死的。直到發現甲戌本脂批,雲刪去秦可卿喪天香樓一節,大家只曉得死得蹊蹺,獨有續作者知道是自縊。當然,他如果知道曹家出過王妃,王妃享年若干,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家醜。但是我們先把每件事單獨看,免得下結論過早。

十二釵冊子上畫着高樓上一美人懸樑自縊,題詩指寧府罪惡。曲文好事終説得更明,首句畫梁盡落香塵又點懸樑。再三重複情字,而我們知道秦鍾是情種,書中情秦諧音。

護花主人評:詞是秦氏,畫是鴛鴦,此幅不解其命意之所在。這許多年來,直到顧頡剛俞平伯才研究出來秦氏是自縊死的。續作者除非知道當時事實,怎麼猜得出來?但是他看紅樓夢的時候,還沒有鴛鴦自縊一事。一看詞是秦氏,畫是自縊,不難推出秦氏自縊。

他寫秦氏向鴛鴦解釋,她是警幻之妹,主管痴情司,降世是為了引這些痴情怨女早早歸入情司,所以我該懸樑自盡的。下凡只為上吊,做了吊死鬼,好引誘別人上吊,實在是奇談。這樣牽強,似乎續作者確是曹氏親族,既要炫示他知道內幕,又要代為遮蓋。

秦氏又對鴛鴦説:你我這個情,正是未發之情若待發出來,這個情就不為真情了。太平閒人批:説得鴛鴦心頭事隱隱躍躍,將鴛鴦一生透底揭明,殊耐人咀味,不然可卿之情行事大反於鴛鴦,何竟冒昧以你我二字聯絡之耶?是説鴛鴦私戀寶玉,也是假道學。續作者卻不是這樣的佛洛依德派心理分析家。

光緒年間的金玉緣寫秦氏在警幻宮中原是個鍾情的首座,管的是風清月白。甲本原刻本想必也是這樣。後四十回舊本缺鴛鴦殉主一回,同乙本,作管的是風情月債。看來舊本一定也是風情月債,甲本特別道學,覺得不妥,改寫風清月白,表示她管的風月是清白的。風清月白四字用在這裏不大通,所以乙本又照舊本改回來,這種例子很多。

秦氏罵別人誤解情字,做出傷風敗化之事,也就是間接的否認扒灰的事。衞道的甲本仍嫌不夠清楚,要她自己聲明只管清白的風月。

第九十二回馮紫英與賈赦賈政談,説賈珍告訴他説續娶的媳婦遠不及秦氏。秦氏死後多年,賈珍還對人誇獎她,可見並不心虛,扒灰並無其事。趙岡讚美這一段補述賈蓉後姓氏,其技巧不遜於雪芹。我們現在不知道雪芹在他原著後三十回是否就是如此寫的。如果這不是出於雪芹自己筆下,則這位續書人也算是十分細心了。

第五十八回回首,老太妃薨,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入朝隨祭。尤氏底下的許氏想是賈蓉。想必因為許氏在書中不夠重要,毫無事故,誰也不會記得她是誰,所以他處仍舊稱為賈蓉之。至甲本邢王尤許四字已刪。是誰刪的?

續作者將原書看得很馬虎──太虛幻境的預言除外,當然要續書不能不下番工夫研究書中預言──總是一不留神,沒看見許字,所以後面補敍是胡氏。既沒看見,那就是甲本刪的。但是看乙本程高序,對後四十回缺少信心,遇有細微的前後矛盾,決不會改前八十回遷就後四十回。而且沒有刪去這四個字的必要,只要把許字改胡字,或是後文胡字改許字就是──一共只提過這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