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四七一笑泯恩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月軒領着唐伯虎有説有笑往李家而去。一路上引的不少路人駐足觀望,更有不少妙齡少女往李月軒身上投擲絹帕,香囊等物,雖惹的趙嫣兒、馬憐兒二女滿臉不樂,卻讓唐伯虎見識到了這位小友的無限魅力,直嘆潘安宋玉也不過爾爾。剛來到門前,老管家李圓正等在那。見着李月軒回來了,急忙上前躬身一揖道:“少爺,老爺讓您回來後即刻去書房見他”見着老管家臉上已經冷的紅彤彤的,似乎在這等了很久,想來是老爺子有正事找自己。李月軒點了點頭,囑咐道:“這位是我的貴客,圓叔先好好照顧人家”説着,李月軒回過頭來向唐伯虎歉意一笑,道:“唐大哥,月軒失陪一會兒”唐伯虎不以為意,淡淡道:“無妨,正事要緊”李月軒不再多話,微微一揖後便往李東陽書房而去。馬憐兒和趙嫣兒二女也笑嘻嘻的先行離開了,現在她們心裏可高興着呢,能讓大名鼎鼎的唐解元為自己作畫,那絕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兩位美人兒向唐伯虎告了個罪,也高興的去告訴姐妹們去了。李圓對唐伯虎並非第一次見面,前些天他來找李月軒時,老管家已經家過兩次了,所以倒還記得他。
“唐大人,這邊請”李圓手作請狀道。他知道唐伯虎是寧王派來京納貢的人,所以便以大人相稱。唐伯虎不敢受禮,忙欠了欠身,回道:“有勞”李圓把唐伯虎帶到客廳,然後吩咐人上茶,自個便在旁陪着説話。唐伯虎儘管對李東陽心有芥蒂,但看着李家下人如此懂禮,體貼。仍止不住心裏讚歎。兩人在客堂裏剛喝完一盞茶,李月軒忽然笑眯眯的跑進了客堂,神略顯
動。客堂裏的兩人不明所以,紛紛
出了不解之
。
“唐大哥,今巧了,哈哈,來,來,月軒為你引見幾位長輩”李月軒説罷便拉着唐伯虎往門外走去。唐伯虎正滿心疑惑,想問明情況,不想李月軒已經自顧自的説道:“唐大哥先不要問,等見到了人再説”唐伯虎見着他已經把話説白了,只好緘口。李月軒拖着唐伯虎饒過幾個房間,來到李東陽書房前,興沖沖的上前推門而入:“爺爺,唐大哥來了”片刻後,裏面傳來李東陽慈祥的聲音。唐伯虎臉上一陣猶豫,想着裏面就是李東陽那老頭子,心裏怎麼也不能平靜下來。過了片刻,李月軒見他還未進來,便出來強把他拉了進去。走到書房內,頓
陣陣温暖,火紅的炭火散發出的光熱,把房中染上了一層
紅。書房裏有三人正在分列而坐於書案前,三人三十來歲模樣,白白淨淨,皆穿一身灰白
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儒雅而淡定。在書案後則是一位身穿米
儒衫,外加件比甲的慈藹老者。唐伯虎見着裏面四人,臉上不由顯出一絲驚
,坐在書案後的李東陽不用説,他自然化成灰都認識。然而案前這三人卻是連大名鼎鼎的唐才子也敬佩的人。他一改人前那狂妄的做派。忙微微欠身向三人行了一禮,道:“不知三位先生也在此,唐某失禮了”三人似乎並不認識唐伯虎,只是見着這人年紀而立,長的一表人才,風
倜儻,身上帶着幾分不羈,不由微微疑惑道:“不知閣下是?”這三人並非他人,正是當下文壇領袖,被稱譽為“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的李夢陽和何景明以及剛剛從龍場回京的王華之子王守仁。唐伯虎雖然與三人並無舊
,但卻是昂慕已久,幾年前他有幸見過李夢陽、何景明一面,此刻自然是認得的。唐伯虎見着三位大家在眼前,不敢託大,急忙抱歉一揖,道:“在下蘇州唐寅,昂慕三位先生大名久矣,今
得見,實是三生有幸”
“唐寅?”李夢陽個頭不高,雖已過而立之年,一張臉卻仍是紅齒白,氣質雍容。他臉
微微一變,仔細看了看眼前的唐伯虎,失聲道:“原來是蘇州唐解元,李某久聞大名了,哈哈哈”
“愧不敢當,愧不敢當”一直以來都是狂放不羈的風才子,也難得一次的
出了慚愧之
。一旁的何景明和王守仁此刻也是翻然醒悟,愣了片刻後,忙抱拳一笑道:“久昂大名”這下唐才子當真是羞紅了臉了,雖説他被人稱譽“詩畫雙絕”但始終是落魄書生一個,常年混跡青樓讓他的風
名聲更盛才名。如今在這三位備受天下才子推崇的大家面前,如何還敢自負大名?唐伯虎急忙欠了欠身,作出一番愧不敢當的樣子。直道:“不敢,不敢”李月軒自從進屋後就站到了李東陽的身邊,雖然他對眼前這三位長輩並不
悉,在此之前,可能連名都叫不上。但剛剛聽老爺子的悄悄介紹,才知道這三人都是極為了得的人物。就説李夢陽和何景明二人,如今在士子中的地位和聲望如
中天,除了李東陽外,幾乎無人企及。而且當年就連李東陽作為朝廷大臣領袖詩壇,卻因"台閣體",內容貧弱冗贅,形式典雅工麗,文運極衰,也被李夢陽給批評過。當初李東陽身為朝廷重臣,以“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均歷事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先後位至台閣重臣,正統時間時以大學輔政,人稱"三楊"。)為代表的台閣體李東陽自然得尊奉。所以前期詩文裏難免會沾上台閣體的多歌功頌德,粉飾現實的
病。當時李夢陽就是一個古代的“韓寒”
格叛逆,又年少多才,見着台閣體詩
病繁多,自然是有一説一,有二説二。後來他結
何景明,更是與何景明幾人發起了文壇的“復古運動”一時備受天下讀書人推崇。正所謂“倡導復古,文自西京、詩自中唐而下,一切吐棄。
觚談藝之士,翁然宗之”便是如此。李東陽雖被李夢陽批評過台閣體,後來詩文卻也自成一派,被世人譽為茶陵詩派,其散文追求典雅
麗,主張師法先秦古文,未
台閣體風;其詩則力主宗法杜甫,強調法度音調,又寫擬古樂府詩百首,對李夢陽和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也是有很大影響,甚至對幾十年後嘉靖朝的“後七子”也是影響不小。此刻,李月軒見着唐伯虎謙恭謹慎,不由向李東陽低聲笑道:“爺爺,你可曾見過唐大哥這副模樣過?”唐寅進門後,雖未向他見禮,李東陽卻並未生氣,見着孫兒俏皮相問,老爺子微微一笑,道:“唐寅此人雖才華橫溢,卻太過自傲,遇是不能夠謙謹,像今
這番模樣,爺爺倒也是第一見着”李月軒輕輕一笑,眼珠子轉了轉,道:“爺爺對唐大哥的瞭解到是很清楚,軒兒知道爺爺愛惜唐大哥是個人才,所以才這麼包容,爺爺何不趁今
與唐大哥冰釋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逢一見泯恩仇?”李東陽微微一愣,見着孫兒出口成詩,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喜,道:“軒兒好一個相逢一笑泯恩仇,哈哈哈,只是爺爺有此意,人家可是願意?”李月軒一聽爺爺似有意動,忙打包票道:“包在軒兒身上”李月軒騰騰騰竄到唐寅身邊,見着他正與李夢陽三人虛心談,對李東陽故作不見,忙輕輕咳嗽了兩聲,微笑着
話道:“三位先生,爺爺想與唐大哥敍話,三位先生請與小侄到偏廳來,小侄剛好作了幾首小曲,煩請三位先生指點一二”李月軒一口一個先生,神態極是恭敬。然而李夢陽三人即便享譽天下,又如何敢託大。現在李夢陽三人雖在士子心中地位崇高,然而卻皆是朝中官員,眼前這位李家小公子,,身居太師之位,位極人臣,可是這他們的頂頭上司。李夢陽現任户部郎中,只是個正五品官員而已,何景明和王守仁二人現在也不過是中書舍人和兵部主事。一個從九品,一個正六品,論品階與李月軒天差地別。所以見着李月軒神態恭敬,心裏雖喜此子謙恭,卻還不敢受禮:“太師言重了,閣老有話,我等三人自當遵從”李夢陽當初因反抗劉謹,代筆寫下《代劾宦官狀疏》,遭劉謹被迫害下獄,劉謹雖懾於他的名望,最後還是放了他,但一直都閒賦在家,沒在起用。直到前些
子劉謹伏法,正德才想起一起讓劉謹罷免了不少人,才再度起用,官復原職。這兩
他才剛剛到京赴職,所以便來拜訪一下李東陽,沒想到竟在路上遇到了好友何景明和剛被從龍場召回的王守仁。三人便相邀而來了。這才促成了這大明四大牛人難得一聚的的場面。説罷,李夢陽三人向唐伯虎告了個罪,便跟着李月軒出了書房,臨走前,李月軒忽然悄悄在唐伯虎耳邊,低聲道:“相逢一笑泯恩仇,唐大哥,好好把握啊”唐寅本來還心中忐忑的內心,在聽到李月軒的話後,不由一窒,他沉
了片刻,眼中漸有笑意。
16小説網手機訪問:wap.16k.cn電腦訪問:www.16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