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144章孰為妙計安天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謂的東山苑,將趙府原本一個跨院完全打通開,心佈置,頗有江南園林幽趣。只是這亭台清,當初建造時不知要花費多少工夫。趙禹已經曉得了自家家境稍顯窘迫,見這園林雅緻,心中越發不喜。

這時候,園中諸文人雅士已經瞅見趙麟一行,當下便有人捧着酒杯踉蹌着走上前,笑道:“彥徵兄向來埋首書堆,不喜文事聚會,今怎麼有暇過來?”趙麟生有眼疾,也瞧不清這人是哪個,只擺手算作稱呼,問道:“我大哥呢?”

“趙公正在堂上揮筆潑墨,文采風,當真令人心生敬仰!”那人説了一聲,便退去了一旁。

趙禹跟着二哥走進園裏,見到亭台園石之間,或坐或卧,三五成羣的文人,聚集了約莫二三十人。水繞一週的竹亭裏,有兩名歌姬,一個撥着瑤琴,一個懷抱着琵琶。三張桌子併成一排,上面擺着各吳中冷拼菜點並酒水,由得人人自取。現下各人酣飲正濃,對趙麟等三人的到來也無什麼特別反應。

趙禹見大哥不止聚眾飲樂,更將歌姬請至家中公然有白的舉動,當下便沉下臉來,冷聲道:“父親怎麼由得他胡鬧?”趙麟回頭道:“許是心裏過意不去吧,大哥宦途正得意,卻被父親強令勇退。回家半年後,大嫂因是關中人士不服江南水土,沉痾難愈。早早去世了。自那以後,大哥便縱情詩書,舉止向那不羈名士靠攏,也聽不得人去勸。”説着,趙麟先走進了一間廳堂中,趙禹隨之走進去。只看到一個寬以博帶的中年文士正在案前縱筆疾書,身邊聚集了四五人,不時讚歎出聲,身後還有一嫵媚婦人以羅扇扇來香風。

這中年文士正是趙禹的大哥趙琪,他心神全放在面前素案。約莫過了一刻鐘。才猛地收筆,抬頭看見趙麟,目道:“彥徵何時來的?來瞧一瞧我這山清雨圖並題!”趙麟湊過去瞧了一眼,笑道:“大哥筆法益發老到。這一副圖很是不錯。”眾人聞言後。也都口稱讚。趙琪神之間越發高興,端起酒杯來一飲而盡。

趙禹也湊上去瞧了瞧,這副畫也只得純兩字。算不得什麼珍品。這一家三兄弟,真能得傳祖父筆墨遺韻的,也只有趙麟了。如趙禹向來喜愛武功,而趙琪卻是天資所限,這是父親趙雍的評價。

趙琪掃一眼無甚誇讚之的趙禹,問道:“這位小兄弟有些眼生啊。”趙麟轉過頭,笑道:“大哥你不勝酒力了,這不正是離家多年的三弟麼!”

“大哥。”趙禹走上前,點頭叫了一聲。

趙琪望望趙禹,醉眼中瞧不出喜怒,只是微微頷首道:“既回家來,就多住幾。父親已經年邁,時常念起你。”説罷,便轉過頭去不再理睬趙禹,與一干文士朋友呼擁着走進院中去。

趙麟怕趙禹被冷落後氣惱,也尋來一壺酒,兩兄弟在廳堂裏坐定,彼此對酌起來。只是耳邊聽到門外那放形骸的笑聲,趙禹心中卻不暢意,忍不住對趙麟抱怨道:“我離家多年,真是不孝。可是他夜守在父親膝下,不曉得整頓家門,打理產業,好好一個家敗成這個樣子,他還有理了?”趙麟嘆息一聲,説道:“他那麼大個人,明年兒子就要成家了,受得哪個去指手畫腳。當今天下局勢動盪,父親將兒子召回家中,存的是亂世中保全一家人的意味。這深意他卻體會不了,對你有怨言在所難免。”正説着話,院中趙琪又指着趙禹説道:“你過來。業於勤而荒於戲,這些年一直不見,我沒盡過長兄的責任,也不曉得你學業長進到哪一步。今當着吳中眾多士林好友,你來與我講一講詩書文章的造詣,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為你解惑。”聽他有存心為難之意,趙禹心情益發惡劣,便冷聲道:“我這些年在外間,過的是出生入死披荊斬棘的子,什麼風花雪月詩書風的勾當,從來也沒用過心。”趙琪見他竟公然忤逆自己的臉面,當下便覺有些下不來台,冷哼道:“什麼風花雪月詩書風!百藝皆通,通得一理便可悉世情,出則拜相封將,退則治家興業。你這般年輕,怎麼能養成小看諸般學問技藝的狂傲子!”餘者眾人,皆瞧出這兩兄弟之間有些生硬的氣氛,這等家事卻非旁人能夠置喙,紛紛冷眼旁觀。

趙麟見狀,在桌下踢了趙禹一腳,示意他給大哥一個台階。趙禹也不想方回家便在外人面前鬧出兄弟不和的笑話,點頭道:“大哥説得對,是我出言無狀了。”趙琪這才作罷,不再理會趙禹,轉回頭也不再談論詩詞,卻議論起了時政,指着人羣中一名中年人笑道:“周兄曾言有計要獻江浙楊驃騎,一計可去蘇松賊首張士誠,救蘇松幾百萬民眾於水火之中,不知可曾成行?”那個周兄被點出來,面孔紅亮透光,顧盼自豪道:“我這一計,雖未必能朝夕之間可除去張賊,但楊驃騎若依計而行,要完勝張士誠,也不過旬月之間。”

“願聞其詳!”眾人紛紛鼓譟道,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讀書人一生夙願,哪個也不能免俗。

趙禹聽到那周兄一副篤定語氣,心下也覺得好奇,便忍不住側耳聽起來。所謂楊驃騎,便是元廷鎮守江浙的統率,麾下苗人部曲驍勇善戰,卻仍敵不住張士誠大軍。趙禹也好奇,究竟什麼妙計能抵十萬勁旅。

那周兄一副揮斥方遒的模樣,端着酒杯在庭中踱步。説道:“我這一計,分作三步。第一便是虛封,那張士誠草莽出身,哪抵得住高官厚祿的誘惑,朝廷以虛位禮待之,可削其軍戰意。第二便是離間,張氏兄弟相約起兵…”眾人聽得無比認真,不時點頭咂舌,擊節稱讚,紛紛誇讚這可安天下的妙計。

趙禹早聽完這第一步便沒了興致。一羣足不出户鬼壞書生挖空心思想出這拙劣計策。竟還敢奢望解決張士誠這梟雄人物,也算得是妙想天開。只盼這書生不是當真來講,否則不要説解決張士誠,只怕楊完者第一步先要打斷他的手腳丟出府來。

趙琪聽完。不住慨道:“周兄妙計安天下。可知後必非池中之物。我宦海浮沉時。與江浙同僚尚有幾分情誼,稍後便修書一封予周兄引見楊驃騎。”那周姓書生聞言大喜,連忙拜謝。起身後卻又羞愧道:“可惜家無恆產,囊中羞澀,中雖有溝壑,無奈久久不能成行。”趙琪聞言,登時拍着脯保證:“這是定國安邦的大事,豈能徒勞周兄一人。我家中薄有資財,稍後便封五十兩銀錢充作周兄青雲路資,還望周兄不要推辭!”趙麟回過頭,對趙禹苦笑道:“幸好今天不是賽詩會,若不然那頭幾名的彩頭還要多許多。”趙禹耳聞目睹,對這天真的大哥也着實無話可説,怪不得他賓客滿堂,若隔三差五來這一遭,任誰也會趨之若鶩!

眾人正笑談之際,門子忽然來報説江南沈萬三投帖來拜。聽到這名字,院中眾人皆變了臉,沈財神在江南之地婦孺皆知,此人雖一介商賈,但卻富可敵國,是一個傳奇人物。

趙琪的臉也不甚平靜,捏着拜帖沉默好一會兒,才抬起頭略帶得意的笑道:“這沈萬三雖然一介商賈,但祖上也是書香門第,與我家有幾分情,算是一個雅商。他既然來謁,倒不好拒之門外,去請他進來吧。”説罷,轉頭吩咐僕人準備宴席之物,然後走進廳堂裏,指着趙禹説道:“我有貴客要來,你先避一避,去角落上吧。稍後有場宴席,也算給你洗塵。”這語氣,渾似將趙禹當作多麼上不得枱面的一個人。説罷,也不理會趙禹的反應,便指揮人佈置起廳堂來。

趙禹怒極反笑,站起身來,一腳踢翻了面前的桌案,走出門去,對院中等候開宴的眾人説道:“諸位,今寒家有些瑣事,不便招待,這便請回吧。”眾人聽到這毫不客氣的逐客令,紛紛呆住,而後便目不忿,竊竊私語起來。

趙琪見趙禹這動作,登時拉下了臉,冷呼道:“三郎,你糊塗了不成!場中皆是我的至好友,江南士林的中砥柱,哪容得你呼來喝去!快給我滾回後院去,勿再人前丟醜!”這時候,沈萬三一行人已經走過了中庭,隱隱可看到正向此處走來。趙琪越發焦躁,當下便指揮僕人要將趙禹拉下去。

趙禹回首怒視幾名湊上來的家僕,冷冽目光竟懾得人不敢動彈。

這時候,沈萬三的笑臉從院門探進來,待見到趙禹,正要疾步走上來,趙禹卻擺擺手,頗煩躁道:“你明再來吧,我家裏現下一團亂麻,沒心思招待你。”聽到這話,沈萬三連忙收住腳步,遠遠作揖,然後便退了回去。

眼見到聲名卓著的江南財神都被一言逐之,眾人臉越發難堪,也不敢再留下來瞧這兄弟倆的熱鬧,告辭也來不及説一聲,轟然而散。

眼瞅着貴客臨門卻被趕出,滿堂賓客也紛紛離開,園中一片狼藉之相,趙琪羞惱至極,指着趙禹顫聲道:“你要做什麼?你到底要做什麼?我們趙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美名,今被你這忤逆混賬敗壞的一乾二淨!”趙禹理也不理趙琪,徑直走出園子,在門口對沈萬三帶來的五行旗衞兵吩咐道:“守住了門户,不要再讓不相干的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