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好帥氣的大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住手!”劉應申下意識的停止,回頭一看,原來是一黑衣少年,揹着一口古劍,劍眉俊目,明眸皓齒,煞是英俊。

“你是何人?”劉應申喝道,不過音調已經降了八度,劉應申作為錦衣衞千户,魏忠賢的爪牙,自然知道東江皮島的厲害,本來只是準備來殺孫承宗的,沒想到順便帶上了她的孫女,聽説這個孫月可是東江右都督的未婚,來人若是東江之人,那事情可就棘手了。

“李子鶴。”黑衣少年一臉冷漠,連話都不願多説一句。

劉應申心裏咯噔一聲,暗暗叫苦:要是東江之人,還好辦些,起碼東江和閹黨現在還不是處於敵對狀態,東江再猖狂,也要賣給魏忠賢一個面子,自己最多被訓斥兩句,不會怎麼樣,可是來人竟然是義行黃河兩岸,鏟除惡,專殺貪官污吏,土豪惡霸,來無影去無蹤,一劍鎮中原的大俠李子鶴,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可是怕歸怕,劉應申還是要定裝出一臉毫不在乎的樣子出來:“嚇,你原來就是一劍鎮中原的李子鶴呀,可別亂來啊,我可是朝廷命官,錦衣衞千户,你要是敢動我一,朝廷的通緝文書定會貼得全國皆是!”李子鶴一言不發,不過輕蔑的眼神讓劉應申意識到自己剛才的一番話恐怕都被面前的這位大俠當成了耳邊風,可是劉應申就是劉應申,再大太監魏忠賢身邊混,沒有兩把刷子怎麼行。

撲通一聲,堂堂七尺大漢居然毫不猶豫的跪在地上,滿臉鼻涕淚水,抱着李子鶴的腿道:“大俠,饒了我吧,我知道錯了,我該死,我該死,求大俠饒命!”説着劉應申狠狠的扇自己耳光,以頭搶地,痛苦不已。

劉應申手下的幾個錦衣衞見頭頭都嚇成這樣,全都面如土,跪下來痛哭涕,哀求饒命,剛才欺男霸女,不可一世的錦衣衞,居然朝着一個黑衣少年磕頭哀求,這李子鶴難道真的很厲害?

“哼,你們這幫人渣敗類,要不是李某來得及時,還不知這老丈和這姑娘會被你們怎麼樣,我倒是想饒你們命,可是問問被你們欺負的老百姓答不答應!”李子鶴一腳將劉應申踢了個跟頭,很有大俠風範的道。

劉應申幾人一見,讓他們去求孫承宗饒命,孫老頭肯定會毫不猶豫的一刀宰了自己,進也是死,退也是死,還不如一搏,説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劉應申幾人相互使了個眼,忽然羣體暴起,拿刀的拿刀,拿劍的拿劍,用暗器的用暗器,突然向李子鶴髮起了進攻。

“土雞瓦犬、負隅頑抗,哼!”拔劍,寒光,人死,劍收。

劉應申幾人還保持着拿着兵器的動作,維持了幾秒種後,突然撲地,每個人都是咽喉要害處中劍,位置深淺都是一模一樣,用劍能用到這般境界,應該也算是一個高手了吧!

孫承宗和孫月二人只覺眼前寒芒一閃,劉應申等幾人就已經撲地死亡,甚至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一聲,就一一斃命。

李子鶴收劍,望也不望地上的幾句死屍一眼,上前扶起孫承宗和孫月,道:“老丈,姑娘,你們沒事吧,這幾個惡人已經被在下解決了,你們安全了。”

“多謝少俠救命之恩,老夫不盡。”孫承宗驚魂未定,好在魏忠賢派來的幾個錦衣衞已經被李子鶴給解決了,自己暫時安全了。

“李少俠,老夫的護衞為了保護我祖孫二人,已經被這幫錦衣衞殺盡,老夫這一行仍然危機重重,不知少俠可否保護我祖孫二人安全到達高陽?”孫承宗見李子鶴武藝高強,不有心招攬。

沒想到李子鶴態度冷淡,扶起孫承宗的手也毫不猶豫的鬆開:“我知道你們是平常百姓,原來你們也是官僚子弟,李某今救你們,本已不該,告辭。”説着這位李少俠頭也不回,就準備離開。

“李少俠請留步!老夫孫承宗雖也是個官,但從來沒有從貧窮百姓手中收取一文錢,俸薄儉常足,官卑清自尊,不敢取百姓一文錢,不敢私收一饋問。”孫承宗義正言辭的道。。

李子鶴止步:“老丈是東林黨人孫承宗孫大人,鎮守遼東,復土四百里,後來因為觸怒閹黨魏忠賢而被革職的孫承宗孫大人嗎?”

“區區賤名,不足掛齒,只是,唉,老夫被迫辭職後,應聖上之命,回老家高陽修養,沒想到閹黨魏忠賢恨老夫不已,於半路上派錦衣衞劫殺,若不是李少俠,老夫可真是凶多吉少了。”孫承宗道。

“不敢,不敢,李某雖行走江湖,不問世事,但也知東林黨人是正直之人,清廉之官,有真骨氣、真氣節、真情,孫大人既然是東林黨人,又守疆為國,立有大功,李某定不會置之不理。”李子鶴道。

李子鶴是一江湖劍客,為何也知道東林呢?這就有源於東林黨的民間影響力。

東林這個詞,出自明末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之口,顧憲成這個人,也是首創東林之人。

然而,顧憲成是何許人,為何建立東林,後來又成為東林黨人的著名領袖呢?這又源於明朝末年的“京察”何謂“京察”明朝末年的考核官員分為“大計”和“京察”:“大計”是考核外官(地方官)的制度,規定三年一次;“京察”是考察京官的制度,規定六年一次,按照一定的標準,考核優劣,分別獎懲,…該升職的升職,該遷的遷,該降的降,改免職的免職。這對於官員們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朝廷裏面不同的派別,不同的政治力量,就發生了烈的衝突和鬥爭,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東林黨。

而顧憲成,就在烈的衝突和鬥爭之中很不小心的觸怒了萬曆皇帝,結果被他的反對派所利用,最後被削職回鄉,但是被免職的顧憲成依舊不甘心失敗,就在自己老家的一所舊書院講學,那所就書院的名字就叫東林書院。

後來,由於顧憲成既講學,又議政,引了許多仁人志士,結果影響越來越大,不僅僅在民間有重大影響,就連一部分在朝任職的官吏,也同東林的講學者遙相呼應,這樣,東林書院實際上成為當時的一個輿論中心,顧憲成這批人也逐漸由一個學術團體轉化成為一個政治派別,從而被反對者稱之為“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