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九章繼續激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第兩百二十九章繼續ji戰4點46分,英國戰巡依次向右舷180度轉向完畢,全速撤往北方,取最近的路線與主力艦隊會合。皇家公主號向英國艦隊的最高指揮官傑利科發報:緊急,敵方艦列東南。我方位置北緯56度36分,東經6度4分。
這道電報並沒有直接發到鐵公爵,而是由本鮑號戰列艦轉達的,被錯譯成“觀察到敵方艦隊26-30艘戰列艦,方位東南偏南,方向東南。”傑利科事後解釋:“此前見到的德國艦隊從未超過4艘,因此我並不清楚舍爾的確切家底。”本土艦隊主力開始加速前進,遠在倫敦的海軍總部也得到電報:緊急,艦隊決戰近在咫尺。拖輪開始升火出港,醫院做好接收傷員的準備,就連以冷漠著稱的第一海務大臣阿瑟?布豐也在辦公室裏連連手,用秘書的話説“處於少見的興奮中”大不列顛等待着第二個“特拉法爾加”貝蒂向北開去,從3點48分到4點46分這段時間的前哨戰中,毫無疑問他是敗北的一方。事後軍械局的統計數字表明,當時本土艦隊30-70的炮彈引信都存在問題費席爾的“速度就是防護”理論也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
“那兩條戰列巡洋艦上的每個人都沒有做錯,錯的是該死的設計,願那些可憐的靈魂得到安息。”貝蒂事後如是説道。
德國戰列巡洋艦當然也有損傷,留佐號的甲板前部開了一個大口子,成為致命傷;得利茲號的一座炮塔失去作戰能力,另兩座不同程度進水。
奇號和馮?德?塔恩號各自灌進近千噸海水,後者還剩4門280毫米炮可用,其中3門還有故障,只有德?弗林格爾奇蹟般的豪發無傷。出
的裝甲防護、堅實的船體構造、
確的觀瞄設備和強勁有效的穿甲彈是德國艦隊取勝的關鍵。
4點43分,撤離的命令傳達到南方第2輕巡洋艦分隊,指揮官古德諾准將決心秉承納爾遜的風格,繼續完成偵察任務。他的參謀stephenkinghall中尉回憶:“我們打算違抗命令,或者説暫時擱置這道命令,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想再接近一點德國佬的公海艦隊,以取得更詳盡的報告;第二,打算在合適的距離上對敵人的單列縱隊進行一次魚雷攻擊。於是本艦以25節航速向他們衝去,而我們的戰友正在向相反的方向逃離。每秒鐘都像一個世紀一樣漫長,期待着敵人側舷出現密集的火光,然後冰雹般的彈雨會把我們淹沒。”接近到15400碼(一碼等於零點九米),諾丁漢號巡洋艦向德國戰列艦發一條魚雷,當然沒能命中。接近到13000碼距離時,古德諾發回報告:敵方艦隊方向正北,單列前進,前衞是凱撒級戰列艦,兩側有大量驅逐艦,敵方戰列巡洋艦隊從北方加入匯合。本艦位置北緯56度29分,東經6度14分。
4點45分,公海艦隊向左舷轉過兩點,公海艦隊排成六列直接向貝蒂艦隊衝去。腓特烈大帝的桅杆上升起旗語:從右至左分配火力,單艦對單艦擊。舍爾站在艦橋上,饒有興趣的看着英國巡洋艦掉頭逃走,而德國的305毫米艦炮“用慢動作做打靶練習”第一排炮彈過早落下。
不久,第一艦隊的8艘戰列艦將炮口轉向古德諾的巡洋艦,火力過於密集以至於每條船無法觀測自己的彈着點。於是四條巡洋艦像特洛伊城下的赫克托爾一樣拼命逃跑,在密集的彈幕中左右騰挪躲避,整整45分鐘過去,居然豪發無傷德國第六魚雷艇大隊開始轉身攻擊,第11分隊的6艘魚雷艇接近到9000碼距離,向英國戰巡出7條魚雷,未命中。
據英國方面記載,其中一條擦着勇敢的艦艉過去,相距只有1秒鐘。
此時冒着羅斯托克和戰列艦副炮的猛烈擊,兩條驅逐艦接近到3500碼的距離,分別向國王和腓特烈大帝
出兩發魚雷,在轉身時一艘驅逐艦的好運走到了盡頭,被一發炮彈命中鍋爐房,於是她也停下來癱瘓在海面上,艦長揮手讓百米外另一艘驅逐艦歸隊,不要救援,然後跟他的艦員一起面對被擊沉的命運。水兵開始放下汽艇和橡皮筏,舢板被打壞。傷員優先離船,拖帶索也準備就緒。
這時德國的炮火開始集中起來,另一艘完好的驅逐艦發了剩下兩發魚雷作為回應。她的艦艉不斷被擊中,全體棄船的命令下達了。幾分鐘後,水手們在救生艇上“對下沉中的戰艦歡呼三聲,她是個好姑娘,有人開始唱上帝保佑國王。”除了6名死者,別的人都被德國人救起,關在s16號驅逐艦的甲板下直到整場戰鬥結束,艦長因此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4點55分,希佩爾重新估計形勢,覺得英國第5戰列艦分隊差不多也進了伏擊圈,於是指揮艦隊轉身殺上。5點01分,貝蒂下令轉向正北前進,再次進入德國戰巡程,兩發炮彈同時擊中獅號,火焰從許多艙室噴出來,飛濺的彈片切斷了不少消防軟管,貝蒂不得不再次下令轉向西北。
不過英國戰列艦並沒有意識到轉向的必要,他們並沒有收到古德諾的報告,還在一路往南開去,依然是因為命令格式的問題在4點40分,貝蒂開始轉向時,托馬斯艦隊在後方8英里處收到旗語信號:右舷轉向16個羅經點。但這條命令並沒用探照燈重複。他們繼續追趕希佩爾艦隊。直到7分鐘後,巴勒姆和獅號擦舷而過,貝蒂再次命令用旗語通知托馬斯轉向,這時寶貴的幾分鐘已經過去,德國公海艦隊正用40節的相對航速快步趕上,當英國戰列艦開始依次迴轉時,舍爾下令集中火力向轉向點轟擊。
時機把握的很好,托馬斯艦隊背後是淺黃海平線,將艦影完全暴
;而德國艦隊卻躲在東方灰暗的天幕下,只有偶爾
出雲層的夕陽才能勾出她們的影子。4點50分,巴勒姆號的桅杆中彈,無線電不能使用,也是有趣的巧合,參加前哨戰的三支分艦隊旗艦都不能發電報。勇敢和厭戰順利完成轉向,很幸運的沒有中彈。
急速接近中的德國艦隊將所有炮火聚集到編隊最後的馬來亞身上,5點開始馮?德?塔恩就對着她開火,5點08分威廉王儲加入開火,5點10分國王號加入,5點27分奇號加入,於是這艘32450噸的鉅艦始終被密集的彈雨覆蓋着,每分鐘有6到9發大口徑炮彈落下。
上面的一名軍官回憶:“只要有一發炮彈命中適當部位讓航速稍減,大夥兒就只有死路一條。炮手們倒是一點都不擔心,為每發炮彈祈禱後填進炮膛中,其中一個問我,‘還剩下多少德國船浮在海面上?’很快這艘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就中彈連連,5點20分,一發炮彈正中右舷,彈片切斷了蒸汽管,白茫茫的蒸汽瀰漫開去,整個艦橋的通訊機能暫時癱瘓。7分鐘後,另一發炮彈擊中艉炮塔頂蓋,測距儀失去作用。
絕望之下艦長讓右舷副炮向海面擊,用水柱掩護撤退,但命令尚未執行,兩發炮彈準確的命中右舷炮座,所有6英寸炮全滅,炮彈接二連三殉爆,102名官兵在四竄的火焰中非死即傷。
5點35分,兩發炮彈幾乎命中同一個地方,右舷水線下方10英尺處被撕開一個大,頓時右傾4度,燃油透過破口急速溢出,至此馬來亞號總共被命中7發炮彈,不過伊麗莎白女皇級戰列艦無愧超無畏艦的稱號,3百萬英鎊的建造費用物有所值,13英寸的裝甲帶扛住了德國305毫米艦炮的陸續轟擊。她以24節的航速逐漸甩掉21節的國王級,距離逐漸拉開。
德國人很氣惱的看着這一切,桔黃天幕下英國戰列艦的側面輪廓清晰可見“用
眼就能分辨出他們的炮管,像大甲蟲的黑
觸角一樣上下襬動,雖然連連命中,但該死的英國佬速度不減。”5點27分,戰場形勢是:留佐對巴勒姆,德弗林格爾對勇敢,
德利茲對厭戰,互有攻防。英國人開始充分發揚15英寸炮的
程優勢,努力拉開距離。德弗林格爾乾脆只用一座炮塔
擊以節省彈yào,“顯然對方的
擊也不夠
確,一輪炮彈的彈着面大致在300-400米的區域內。本艦中了兩到三發大口徑炮彈,每塊鋼板都在顫抖,每條通話管都傳來低悶的爆炸聲。”一位中尉回憶道。
得利茲的傷勢更加嚴重,一發15英寸炮彈穿過舯部炮塔,使右邊主炮失去作用;另一發炮彈擊中已經癱瘓的凱撒炮塔,再次引起一場火災;兩門6英寸副炮也失去戰鬥力。
奇和馮?德?塔恩沒中彈,不過後者唯一的炮塔於5點15分卡殼,完全不能使用。儘管已經失去所有主炮,艦長決定繼續留在編隊中,為同伴分擔一些炮火。
“看來變成追逐戰了”舍爾紀錄道。他相信只要集中炮火,英國的戰艦會一艘艘被追上擊沉,一點沒有考慮為什麼貝蒂掉頭望北走。如果是逃回英國的話,方向應該是往西才對。公海艦隊最前方的是保爾?巴恩克少將的第5戰列艦隊,旗艦國王號。他們最先追上馬來亞和厭戰,火力越來越密集,稍前方的巴勒姆和勇敢號戰列艦固執的咬着希佩爾艦隊,儘管此時可見度很差,留佐、德弗林格爾和德利茲還是接連被命中。
至此貝蒂艦隊已經跑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他知道德國人一定上鈎了,雖然損失兩艘戰列巡洋艦的代價未免大了一點,剩下四艘戰鬥力尚算完整,獅號炮塔還有兩座炮塔好用。
“士氣高漲。”此時不倦和瑪麗皇后的沉沒只有少數軍官和觀察員知道,並沒有散佈開。不過獅號的槍炮官注意到另一件無法控制的壞事,天快黑了,可見度正急速下降。
減弱的光和變厚的海霧,雙方**的硝煙和煙囱,這一切都使得遠距離的
戰變得困難,從4點40分轉向到
落,兩支戰列巡洋艦分隊總共進行過5次短促
火。
“我們一次一次的改變航線接近敵人,搜索陰翳密佈的海面,在霧氣和煙霧中尋找可能的目標。每次發現目標後匆匆開火,他們就轉向,消失在煙幕中。5點08分我們丟失目標;5點12分重新出現,5點33分再次消失;然後從5點38分到6點01分,這次時間較長,戰距離從13000碼到15000碼不等。”一位英國少尉回憶。
在這種短促的火中,公海艦隊的戰艦更有優勢。當時德國採用的測距方式比英國的先進。首先由測距儀解算出對手距離,然後在這個讀數上增加一定距離,發
第一發,再
據讀數發
第二發,最後
據讀數減去一定距離發
第三發。三發的
程間隔相同,時間相近,可以
據彈着點快速修正彈道,這種方式被稱為梯次測距。而皇家海軍還是採用傳統的二分法測距:首先發
一發炮彈,
據彈着點調整下一發
擊,直到連續兩發炮彈落在對方兩舷,再取中間值。用這種方式測出正確距離需要較長時間,加上德國使用的光學瞄準具遠遠優於英國產品,因此在第一階段的德艦的命中率較高。
排除技術上的微弱優勢,舍爾也同樣為視野煩惱,風向由西北變成西南,槍炮和煙囱噴出的黑煙使得西北方海面模糊一片,只有輕型艦艇偶爾在煙霧中出沒。雖然報告説馬來亞號已被重創嚴重傾斜中,但始終沒能追上。希佩爾艦隊以第二戰列艦隊的6艘老式前無畏艦拖着,航速只能保持18節左右。鍋爐房也開始報告故障,從下午1點開始就拼命加速,以至大量煤渣來不及清理,管路阻事故開始頻繁起來。許多水兵從中午開始就沒吃東西,部分鍋爐工逐漸表現出體力不支。
遵照5點20分舍爾“全面追擊”的命令,希佩爾下令掉頭向西北方前進,重新搜索對方戰列巡洋艦,這無形中幫了貝蒂的忙。早在5點24分英國戰巡已經停止撤退,掉頭向東,防止希佩爾發現本土艦隊的近。
據德國戰史:“由於呂佐的電台已經徹底損壞,希佩爾無法向後方報告敵方的轉向行動,因此他只能服從舍爾的追擊命令。
第一偵察艦隊開始向西北轉向,全速追擊英國戰列巡洋艦。於是老冤家又湊到一起。
5點40分,希佩爾艦隊再次處於叉火力中,貝蒂的4艘戰列巡洋艦在前,巴勒姆和勇敢在左舷。留佐和德弗林格爾再次中彈,
德利茲的艦艏被撕開,湧入幾百噸海水,船頭逐漸下沉接近水面。損管隊關閉所有隔水艙,不過甲板上還是火頭處處。現在可見度下降,光線對英國人稍有利,斜陽隱藏起英國艦炮的火光,同時照花了德國炮手的眼睛,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大口徑艦炮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