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地老天荒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少奇一聯對出,滿座皆驚。雖然他對得比不上前兩位的工整,但是其中寓意,卻正對了選婿一題,藉此向昭君表達情誼,又提出當年救命之恩的緣故,讓王老爺再難出口拒絕他參加這次的選婿。張文正見他儀表非凡,人才出眾,原本以為他是武將身份,未必通文采,沒想到竟然能對得如此妙對,結果是巧成拙,又給自己增加了這麼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頓時尷尬地輕哼一聲,自行落座。
王老爺眉頭一皺,看了看蘇郡守,發現自從陳少奇提出要參加選婿之後,臉就變得十分難看,頓時眼珠一轉,説道:“郡守大人今紆尊降貴,駕臨敝府,這選婿之事就暫時放一放,先為大人接風,其他的事,就到明再説。”所謂人老成,他靈機一動,就先拿蘇郡守來做擋箭牌了。
蘇郡守卻不吃他這一套,望向自己的女兒,冷冷地一笑,説道:“那倒不必了。本官今過來,乃是微服,不過聽説王家為二小姐選婿,來湊合熱鬧,你們只管進行,本官也好看看,本郡的才子和陳大人哪一個能勝出。”王老爺這是騎虎難下,只好命人拿出第二道題來,竟然是個字謎,謎面是:“何水無魚?何山無石?何人無父?何女無夫?何樹無枝?何城無市?”張文正剛要答話,王老爺手一揮,説道“張公子請慢回答。因為謎底只有一個,若是口述則對後答者略顯不公,所以請三位把心中的答案都寫在紙上,再給小女,由小女來公佈結果,這樣對三位都公平,三位可否願意?”三人自然毫無異議,由丫鬟奉上紙筆,三人之中,當屬張文正落筆最快,片刻就已答完,文心急忙上前收了答卷,回來給昭君。
昭君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墨跡淋漓,字體清俊,寫着“南水無魚,無山無石,阿人無父,彌女無夫,陀樹無枝,佛城無市。南無阿彌陀佛。”昭君輕輕點了點頭,這字謎原於釋迦凡塵語錄,名曰勸修經,南水無魚,無山無石,阿人無父,彌女無夫,陀樹無枝,佛城無市,六字乃南無阿彌陀佛,後列為語咒。釋迦行於塵,無,無食,不眠,不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諸法空相…南無阿彌陀佛。張文正果然是才子,通曉經文,書法也不錯,如果不是那子清高自傲,酸腐痴纏,未必不是個姻緣的好對象。
未幾,蕭衡與陳少奇的答卷也送了上來,蕭衡的與張文正一般無二,兩人本就是一對冤家,只是文正更長於詩詞書畫,蕭衡則雅善音律,二人在南郡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此番較量下來,仍是難分高下。
蘇紅袖則着急地催我打開陳少奇的答卷,剛一打開,只見那字字力透紙背,筆法雖顯單薄,但筆力強健,氣勢渾厚,一看就是習武之人。還未等昭君細看,蘇紅袖已將答案輕輕唸了出來“雨水無魚,泥山無石,低樹無枝,老子無父,天女無夫,荒城無市。咦,嬙姐姐,他的答案不一樣呢,好象不如他們的有意思啊!”昭君低低唸了一遍,突然面紅過耳,為什麼這個武夫會有如此急才,看似豪,卻又處處顯的深情款款,難道真的會有人從一個女孩開始,便心心念念惦記着等她長大來開始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這些古人,花樣真的比現代人還多。想不到昭君年幼之時的一個無心善舉,卻給她帶來這樣一個奇特的追求者,讓她情竇初開的心幾乎無從招架。
蘇紅袖見昭君低頭不語,卻面泛桃紅,疑惑地説道:“這答案很平常啊,雨水無魚,泥山無石,低樹無枝,老子無父,天女無夫,荒城無市,那雨、泥、低、老、天、荒,怎麼比得上南無阿彌陀佛,不對!雨、泥、低、老、天、荒,啊!他説的是與你地老天荒!姐姐,這人好生了得啊!”被她這一説破,昭君更是羞不可抑,輕輕掐了下她的手腕,説道:“死妮子,你知道就好了,別説出來了!”她輕笑一聲,在昭君耳邊打趣道:“恭喜姐姐遇見這樣痴情的男子,不但英偉不凡,而且才高八斗,我可羨慕死你了!”她們倆輕聲細語間,忽聽對面的蘇郡守重重地咳了一聲,陰陰地問道:“不知二小姐看完答卷,這三位公子可否答對?”昭君抬頭向他望去,見他面陰沉,説話是對着我,眼神卻是衝着蘇紅袖,知道他還在氣她拐帶了他家閨女,卻也不好在此時發作,心情當然鬱悶。
昭君便輕輕一笑,道:“三位公子都是高才,全部答對。”滿座轟然,想不到這三人一文一武一樂,居然都能連過兩關,就不知道這第三關又出的是什麼題目了。
王老爺又站起身來,向陳少奇歉然一禮,説道:“這第三關之題有些對不住陳將軍了。因為這題目是老夫事先準備好的,都是諸位文人雅士常所習之題,不知將軍參與,所以可能會有些偏頗,還請陳將軍見諒!”陳少奇急忙站了起來,回禮道:“多謝王老爺坦言告之,少奇只是想盡我所能,訴我心中之事,題目難易,均在人心,王老爺儘管出題,少奇竭盡全力,就算回答不上,能博得小姐一笑,於願已足。”王老爺點了點頭,説道:“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出題了。各位都知道小女喜好音律,所以這第三題,就是請三位以各自擅長的樂器演奏一曲,還是由小女為評判,一定高下。”這下蕭衡頓時面喜,他本就是本郡出名的樂律高手,師從當今樂坊教頭李恆三年之久,前兩輪他雖過關,但覺得仍遜那張文正一籌,這回終於考到了他的長處,應該能扳回一籌,説不定就此能抱得美人歸,如何不喜。當下他便站起來説道:“在下擅長的就是這管竹簫,就不必另外準備樂器了,在二位準備之際,在下先奏一曲,請小姐評議。”説罷,他持簫在手,低首輕吹,簫聲驟起,那簫聲婉轉空靈,正是《霓裳曲》。前人有評此曲要求清麗自然,所謂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的易貧。幽人空山,過雨採蘋。薄言情晤,攸攸天鈞。
蕭衡的吹簫技巧雖比不上水神楚無塵,但也算的一好手,一曲吹得悠悠揚揚,到得末了,可能是心情得意,情緒略有波動,竟有兩個音節跳,昭君眉頭輕輕一皺,卻發現除了陳少奇那時突然悄然回頭,衝她微微一笑,昭君不自覺地也向他一笑,腦海中卻浮現出一闋詞來“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雪藤新換束,霞錦旋囊。並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顧,微笑是李郎。”原來他並非一介魯武夫,不光是文才出眾,音律也不落人後,隱約之中,竟與她心意相通,兩人不過是眼神匯,無須言語,卻自然無限風。
一曲終了,聽得眾人鼓掌,蕭衡得意地環顧四周,見張文正面冷淡,而陳少奇仍是靜靜微笑,當下轉向昭君説道:“這首《霓裳曲》乃是家師為馮昭儀所做,蕭某藉此機會請昭君小姐品評,還望小姐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