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百一十七章由得他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太平軍水路的攻勢非常兇猛,一夜之間就將湘軍的水師打回到了舢板時代,或許準確一點説,就連一些舢板都是湘軍水軍將士將其藏在小河道、港汊之內才得以保存。然後太平軍水師以沅江、湘江、資江、灃水四大水系為界,將湘軍分割開來,水面上巡哨船隻往來不絕,徹底斷絕了各處湘軍的水路聯繫。

太平軍水師在江面上多以快速的哨船巡哨,一旦發現岸邊有湘軍集結想要渡江的,必定很快會有大隊船隊趕來,接着就是對着岸邊一頓炮轟,驅散湘軍,破壞浮橋和一切可以用來渡江的東西。總之一個月的時間裏,湘軍可能少數小隊人馬可以偷過這些水系,但大隊人馬和輜重是絕對無法渡過的。

一個月之後,太平軍大批船隊大搖大擺的沿着湘江南下,這些船上裝着的都是太平軍將士,路過長沙時連曾國藩都登高而望,曾國華憂心忡忡的説道:“看樣子這些長大隊是乘船南下攻打衡陽而去的啊。”衡陽是曾國藩發跡的地方,當年要不是榮祿和湘軍一道攻下衡陽,湘軍就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佔了衡陽之後,曾國藩在這裏擴大了湘軍,更創建了湘軍水師,可以説衡陽是除了長沙之外,曾國藩第二塊心頭

曾國荃急忙説道:“大哥,我們可不能坐視長攻取衡陽,我們還是馬上從陸路帶隊應援吧!”曾國華馬上道:“衡陽三面環水,你到了衡陽北面如何過江去?”曾國荃跺腳恨恨的説道:“難道就看着衡陽陷落嗎?”眾將一時都是無語。在失去了水師之後,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敵人在水面上耀武揚威、來去自如,其實歷史上湘軍也是這樣通過水師來圍困太平軍的。歷史上到了戰爭後期,太平天國長江水師損失殆盡,湘軍依靠水師之力得以從容不迫的圍困天京,李秀成等天國名將率領眾多兵將也不能解圍。卻不曾想如今時空顛倒之後,變成了太平軍依靠水師之利反而來分割、包圍湘軍。

最後曾國藩還是出隊從陸上應援衡陽,他必須派兵去,否則其他地方的湘軍看不到希望。必定一個接一個的被太平軍圍困迫降,最後剩下一個長沙還有什麼守下去的意義呢?

十天之後,曾國荃和曾國華帶兵到了衡陽北面。遠遠的看到了蒸、湘、耒三水匯合所隔的石鼓山,那邊就是衡陽了,但如今他們無法渡過三水,因為太平軍大隊船隊就在江面上停着。而衡陽已經被太平軍重兵包圍。看着衡陽外圍仍未散盡的餘燼。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看得出來衡陽外圍的湘軍已經和太平軍進行過烈的爭奪,但最後還是被太平軍攻陷。

曾國荃和曾國華等人只能隔岸眼睜睜的看着太平軍開始攻打衡陽城,太平軍的炮陣已經與從前不可同而語,太平軍陸上炮陣連着水師艦船上的火炮共計千餘門大炮一起開炮猛轟衡陽城頭,還有上千枚火箭拖着長長的尾焰飛向衡陽城,霎時間整座衡陽城就陷於一片烈焰火海之間了。

曾國荃和曾國華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一直以來和他們作戰的都是太平天國東殿、翼殿的部隊。除了水師之外他們還從未與西殿太平軍過手,直到今天他們才直觀的受到了那種無力和威壓

炮火摧毀了城內守軍最後的戰鬥意志。在萬餘名太平軍陸軍士兵山呼海嘯般的攻勢下,衡陽當天就徹底陷落,古老的城牆和防禦工事在極致發展的熱能武器面前徹底散失了作用。

當落餘暉中,曾國荃看到衡陽城四面殘缺不全的城牆上升起太平天國的旗幟之後,口中喃喃的説道:“在這般炮火之下,長沙能夠守幾天?”曾國華沉默了片刻後道:“老九,我們還是馬上回師吧,要是我們的後路被長水師運送陸兵截斷,我們只怕連回長沙都困難了。”好在太平軍並沒有派出兵力截斷二曾的退路,二曾帶着兵馬失魂落魄的回到了長沙。隨後在長沙城內冒出了不少的傳單,貼得到處都是,上面説的都是衡陽之戰,同時也講了湘軍將領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認不清天下大勢,意圖抗拒天國天兵,這才導致兵火降臨湘地,號召湘地的百姓不要跟着湘軍去送死云云。

看到這種傳單,曾國藩自然是暴跳如雷,命人全數收繳,但隔天之後又是滿城都是,這時候湘軍上下才明白,這長沙城裏也不知道有多少太平軍的細作了。

二曾在向曾國藩和其他湘軍將領講述了衡陽的戰鬥經過之後,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末了,曾國藩長嘆一聲道:“當初捨不得湘地其他地方,十餘萬湘軍將士分散各地,後來水路被端,再想集中起來固守幾個大城也是不可能了,如今我軍被分割包圍,其後便是逐個被敵人從容擊破,如之奈何?”曾國華急忙説道:“大哥,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為了這堂上我等一眾軍將的前程,就要搭進去湘地多少軍民百姓的命,那是有傷天和之事啊,魚死,網卻是未必破的啊!”這一次曾國荃也不出聲了,郭嵩燾沉聲嘆道:“曾帥,或許我們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如今天下大勢已經不可逆轉,若整個湘地陷於戰火而生靈塗炭,我等便是千古罪人,大不了我們幾個將罪責全部承擔下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用我們幾個換整個湘地的安寧,或許還是值得的。”曾國藩慘然一笑,起身對在場的將領説道:“聽聞太平處置那些人有個到還不講連坐,一人犯事一人當,不會連累小,大傢伙回去都好好想一想吧,三後我們就商議決定,到時候贊同投降的人多,我們就投降吧。”三天裏,曾國藩不再處理任何的軍政事務,而是專心的陪着家人安享天倫之樂,特別是曾紀靜的兒子,曾國藩特別喜歡這個外孫,整裏就抱着外孫四處遊玩,倒也不像是一個被四面包圍、楚歌不斷的一方霸主。

三天之後,一眾湘軍將領齊聚巡撫衙門,還是在大堂之上,曾國藩顯得一身輕鬆,也沒説什麼便道:“諸公跟隨老夫戎馬數年,雖然拼死力戰,但奈何時不在我,如今大勢已去,為了避免湘地遭受衡陽那般的慘事,今大家便商議一下歸降之事,同意歸降的請站到老夫左手,不同意的站到右手。”當下眾將都是低頭不語,雖説都明白大勢已去的道理,但要第一個站出來贊同歸降,出於武人的榮耀,還是有些邁不開步子,倒是郭嵩燾毫不猶豫第一個便站到了左手邊去。有了第一個便會有第二、第三個,於是漸漸的站到左手邊的人多了起來。

堂上的一眾湘軍將領之中,很多人並沒有參與過衡陽截殺太平軍敗兵、廣東屠戮天地會和長沙之役,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後面提拔起來的將領,所以到覺着太平軍不會太過為難他們,因此決定歸降。而少數不甘心的人則留在了右手邊,但人數卻是極少的,曾國荃倒也在其中,只是曾國華嘆口氣道:“老九,曾家還要延續下去,用我們幾個換還是值得的。”當下曾國華便邁步走到了左手邊去,曾國荃嘴角,腳下想要邁步,但最後還是留在了原地沒動。

整個過程曾國藩一言不發,最後他也走下帥位,站到了左手邊,最後大家都站定,曾國藩長嘆一聲道:“既然諸公都有了決定,我們就按大多數人的意思去辦吧,不願歸降的就請出兵符印信來,老夫也不願看到你們走上絕路,你們就各自換裝出城到鄉間去各自躲避吧,希望你們隱居山林之後能逃得一條命。”説罷在場的將領人人都是面悲愁,更有幾個不願意歸降的人放聲大哭起來,跟着上前出自己的兵符印信和官服之後,朝着曾國藩跪下磕了幾個頭,跟着站起身來大踏步的離去了。

很快不願歸降的人也就只剩下曾國荃一人了,只見他雙目通紅道:“大哥,這幾我已經問過我營中兒郎,共有三百二十一人不願意歸降,老九帶着他們去和長做最後一搏,也算讓我湘軍威名不墮,家中小就拜託大哥弗照了!”在曾國華等人的苦勸聲中,曾國荃還是毅然大步走了出去,頭也都不再回望一眼,曾國藩呆愣了半晌之後,最後只是長嘆一聲道:“由得他去吧!”公元1861年8月15,湘軍自統帥曾國藩以下十三萬湘軍兵馬向太平軍投降,此前一天湘軍九帥曾國荃帶領三百多名湘軍敢死之士駕着舢板朝着湘江對岸的太平軍水師大營發動進攻,最後全數戰死,至此湘軍時代或許已經結束,江南最後一塊天國之外的土地也宣告歸入天國版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