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秋後算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太平軍進入京城的當天開始,西王就入主了紫城,和以往改朝換代伴隨的血腥殺戮不同,太平軍進入北京城很順利,整個京城沒有發生大的動盪,一些地痞
氓原本想着乘亂渾水摸魚,但很快就被太平軍給鎮壓了下去,整個京城顯得井井有條,並無絲毫的混亂。
第二天一大早,太平軍控制了原本八旗貴族們居住的內城,自滿清入關以來,北京城的內城就劃分成八個區域,分別提供給八旗勳貴們居住,從那時候起,內城就一直由八旗兵掌握着,但在這個時候,漢人的兵馬重新控制了這裏。
八旗貴族們人心惶惶起來,原本想着太平軍會不會趁亂抄了他們的家,但很快他們發現太平軍居然開始保護這裏,一些還妄想趁亂髮財的地痞氓反而倒是被太平軍給鎮壓了。一時間,八旗貴族們長長的舒了口氣。
城內數萬八旗兵大多都被解除武裝然後遣散回家了,這些人的素質實在是太差,比後世號稱少爺兵的美國大兵還要嬌貴,而且很多人食鴉片,
本達不到當兵的要求,因此全部放回家去。很多人非常慶幸逃得了
命,特別是八旗兵們,他們以為自己難逃一死了,歷史上不是沒有殺降這種事發生,好在太平軍忠實的履行了他們的承諾,沒有殺害任何一人。
而錢江則馬上接管了尚虞備用處,當中的滿人侍衞密探們大多都被遣散回家,換成了錢江情報司的人。而尚虞備用處的情報網和關係網則被繼承了下來。同時,數量龐大的宮中侍衞也都紛紛被遣散回家,取而代之的是太平天國西王的親衞隊進駐紫城。
除此以外。還有數量龐大的綠營兵等待着整編,這當中包括跟隨袁甲三等人一同投降的清軍,剔除當中的不合格者之後,剩下的不足三成,這些人被補充進太平軍的各個師團之內。山西兵大多想回家去,於是很多人發給路費之後遣送回家,還有一批京城當地的綠營兵則被留下來充當鄉兵或警察部隊。維持地方治安。
就這樣風平靜的等待了幾天,隨着越來越多的太平軍北上之後,太平軍在京城地區的數量達到了八萬。林鳳祥部太平軍也有兩個師的兵力達到了京郊。這些變化城裏的人並不清楚,只是
覺到大街上來來往往的穿着着新式軍服的太平軍越來越多。
就在西王進京城的第三天上,宮裏的太后、皇帝等一眾宮內人等都搬出了紫城,奕譞護着他們離開了紫
城。同時奕譞只能帶走宮內那些為數眾多的滿清歷朝皇帝畫像。妃子們的隨身物品以外,其他的財物都留了下來。
太后和小皇帝被安排在了恭親王原來的府邸內,然後太平軍派出了為數眾多的兵馬晝夜守衞這裏,任何人沒有西王的手令不得出入,常所需用品都是太平軍送進去。不少滿清遺老遺少們來這裏跪哭,但不管如何,只要他們不打算進去,守衞的太平軍是不會管的。值得一提的是。京城易主之後,以身殉葬的滿人很少。反倒是漢人有點多,不過也就只有數百人的規模而已,比之宋明亡時上萬甚至數十萬軍民殉葬可是不同的。
就這樣在哭哭鬧鬧的悲喜劇之中,渡過了七天的時光,滿清勳貴們的生活似乎沒有多大變化,每裏照樣喝茶遛狗,鬥雞看戲,只是少了幾分當大爺的氣度而已,不過總體上他們還是比較滿意的。一些遺老遺少們每天到恭王府哭喪一番之後,又遛彎到天橋喝茶聽戲,每
都是如此,生活還是如同之前一般愜意,很多人甚至忘了這京城已經是太平軍的天下了。
但他們不知道這幾天西王在做什麼,只是知道京城內外的官吏換掉了,各處多了太平軍的警察巡捕和鄉兵,太平軍的正規軍把守各處要道和城門,倒是讓京城的氓地痞沒了活路。不過一些
明的人還是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就如同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可怕寧靜。
第七天上,整個京城毫無徵兆的開始了戒嚴,已經摸了地形的太平軍士兵們迅速在各個街口、衚衕口豎起了路障進行戒嚴,想要外出的人被非常
魯的攔下來然後喝命他們各自回家,午時三刻一到,還在街上的人都當亂兵就地格殺。
事實證明,在國家強大暴力機器面前,民意反對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很快整個京城安靜了下來,這不是夜晚的安靜,而是大白天就這麼安靜。
隨後城外數萬太平軍整齊劃一的分批開進內城來,然後每支部隊負責一個區域,然後又細分到每個營、連負責一個衚衕,之後太平軍開始逐家逐户的上門。
慶豐這天起了個大早,這些天他都忙於處理內務府的事務,宮女、太監都回家的差不多了,留下來的都是不願意離開紫城的,於是他把這些人
給了太平軍皇宮事務處的官員管理,然後滿清宗室的族譜,宗牒等等資料也移
了出去,當然還有原來滿清皇家控制着的一切田產、財務都理出清單逐一點算移
完畢了。
今天他本來已經無事,但想着還是進宮去向西王稟報一聲,算是討個彩頭,説不定又能得些封賞,畢竟短短數內能將諾達內務府的差事辦得妥妥帖帖可是不容易的,這新朝皇帝怎麼着也該給點賞賜才是啊。
可他人還沒出門,外面管家就進來慌亂的稟報道:“老爺,門外來了一大羣兵丁,在哪裏叫門哩。”慶豐擼了擼馬蹄袖,西王進京後並沒有強行要求滿清文武官員換裝,因此慶豐還穿着前朝的朝服,不過慶豐倒是想換裝的。可惜暫時沒人搭理他。
聞言慶豐眉頭一皺道:“是什麼兵馬?告訴他們,我是西王親封的伯爵,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讓他們速速離去。”管家應聲要走時,慶豐又道:“唉,説話客氣點,實在不行就給些銀子打發他們走。”過了片刻後,那管家臉如喪考般的回來了,跟在他身後的是十多名太平軍士兵,為首一人看樣子是一名軍官。慶豐暗自壓下心頭怒火。還是陪着笑臉上前説道:“軍爺們辛苦了,我是西王親封的昭信伯,可是你們天國的伯爵。有什麼話好好説。”為首那名軍官嗯了一聲,打開一本冊子看了看道:“不錯,西王是親封過你伯爵之位,今天到來是來傳達三件事情。”慶豐鬆了口氣。暗想這西王也真是的。派人來傳話怎麼這般魯?但面上還是笑着道:“貴使請等小老兒擺上香案接旨。”那軍官大手一擺道:“不必麻煩,這是西王下給所有滿人的諭旨,我們向你們家通報完之後還有下一家。”慶豐心頭一陣失落,原來不是單獨給他的旨意啊,但還是打起笑臉道:“貴使請説。”那軍官朗聲説道:“這三件大事中,第一件是剪辮易服!西王詔令京城及全國各地軍民人等,特別是滿人,在三
內完成剪辮易服。也就是讓你們把辮子剪了,裝束換成漢人裝束。這裏有漢裝圖樣,照着穿戴,若三
後上街還沒完成剪辮易服的,一旦拿獲,就按亂黨反賊處置!”慶豐聞言倒
了一口涼氣,這幾
太平軍進京之後,西王一直沒有下令剪辮子,慶豐還道是西王寬仁或者是事務眾多給忘了,看來西王可是一直在暗自籌謀着的。接過太平軍士兵遞過來的雕版印刷品,只見上面印刷的漢裝栩栩如生,慶豐暗想原來西王這幾天在籌備這件事啊。但想着自己本來就想剃髮易服,以達到新朝的新氣象,於是也就笑着臉答應了。
那軍官跟着大聲説道:“第二件事,為了讓各家滿人更好的融入五族共和共榮之內,限令三天之內,各家滿人一體更換漢姓,更換漢姓三天之後,會有京城太平天國户籍司官吏逐一上門核對,重新登記造冊,然後發給京城居民證,今後上街記得攜帶此證,無證者也按亂賊處置!”慶豐臉上一陣搐,好嘛,西王這招更比當年他們滿清老祖宗更狠,不但要剪辮易服,就連自家祖宗姓氏也要改掉,不過那軍官隨後的話到讓慶豐又開心起來,那軍官説道:“鑑於昭信伯你此前立有大功,內務府的差事辦得好,西王特別賜你們一家改姓蕭,此乃國姓!”慶豐大喜之下也就不管什麼祖宗姓氏了,新朝國姓,西王欽賜,這可是莫大的殊榮啊,當下跪地面北叩謝西王恩典。
但跟着那軍官的話又讓慶豐臉難看起來,“第三件事,各處滿人竊占漢家江山兩百餘年,所得浮財皆不義之財,如今各家各户財產已經同京城官府、內務府及宗人府核對清楚,特令各家限期之內
出富於財物、房產、田產,各家各户房產按人頭每人給五尺見方地方居住,其餘房產由官府沒收,田產按每人三十畝計給,多餘田產一律沒收充公,隨身財物每人不得超過五兩!”慶豐聞言幾
暈倒,西王這是絕户之計啊,當真狠辣非常,原來前幾
西王他們一直隱忍不發,原來是兵馬還沒調配到為,然後京城內滿清貴胄們各家各户的財產、田產、房產等還沒有點算清楚,這個時候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了,這才開始發難啊。
慶豐急忙大聲説道:“軍爺,西王當時親口許了不動我家田產、房產的啊。”那軍官哦了一聲,看着書冊上説道:“昭信伯,你家這裏西王的確單獨有親筆註明。”慶豐聞言轉憂為喜,但隨後便再也笑不出來了,只聽那軍官念道:“西王殿下親筆註明説了,昭信伯,當時本王答應過你保存家產,並封你為昭信伯,享受太平天國伯爵待遇,本王會保存你的家產,但是不能超過我天國伯爵享受的待遇,因此你家居住的幾處房產和擁有的田產已經大大的逾制,逾制不是小事,因此多於伯爵待遇的一切田產、房產和浮財都要上繳國庫,今後如有功勞,再行封賞…”後面的話慶豐失魂落魄的沒在聽進去,腦子裏都是一個念頭,“報應來了,西王這是秋後算賬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