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百五十章安北臨城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曖昧時代》最新章節…

安北市西南邊上近海,從最先的熙碼頭到後來建國後建起來的新城碼頭,都是小噸位碼頭,雖然一直以來都有説過要在安北臨城區一帶建深水港碼頭,但因各種因素一直未成,九十年代呼聲最響,但卻因東山臨海港以及津海港的建造,導致安北臨城港項目一直擱置,甚至上兩屆安北領導一直都不曾提起這個事情。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直到如今,寧曉鴻出任安北,大刀闊斧改革,全力發展安北,抓住安北臨海港對安北以及半島灣區域發展重要,才重提舊議。

譚言希接任黃書記出任遼東省書記,可以説是意外,甚至這個機會還是寧曉鴻給,當初要不是寧曉鴻把事情捅破天,黃書記很自然能夠安詳渡過任期最後兩年,但這兩年時候,對譚言希來説非常重要。他從中央部委直接過渡一個省書記這個位置,基本上可以説一步登天,還給他贏得兩年時間。

兩年時間,他可以做很多事,足夠讓他有機會衝擊更高的位置了。

從這一點看來,譚言希對寧曉鴻還是有善意的,不然寧曉鴻一向他回報安北港項目的事,他就匆匆過來視察,實際上是對寧曉鴻工作的支持,這個中意義,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臨城區最南邊對外還有一個小島,在外邊便是深水港的最佳位置,但真正建設海港,還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現在就是一條破舊沿海路出現在這裏,一溜公務車沿着沿海公路使出來。

寧曉鴻來過這邊很多次,臨城區區委書記張鄺和區長陳吉安都是比較有魄力的領導,尤其是張鄺,寧曉鴻對他很看重,打算等安北港項目定下來之後,提議張鄺進市委常委。

“寧書記,譚書記他們下車了。譚書記,要在這裏看看。”秘書小錢拿手機不斷車隊裏的人協調,剛剛就是譚言希的秘書電話過來,説要停車看看。

“好吧。就這裏停吧。”寧曉鴻點頭同意,跟着下了車,便看到譚言希早就下車站在路邊,看着遠處湛藍的海面,此處剛好是海灣處,還能看到左邊突出的山頭,海風吹拂渾身舒泰。寧曉鴻向譚言希走過去。

“曉鴻同志,我聽説,你上任後,來過這裏好幾次了?”譚言希五十過半,頭髮一絲不苟,寬大的臉龐找不到一絲歲月的痕跡,他與黃書記的威嚴不大相同,他是秘書出身,一溜的文人氣息,歲月的沉澱,卻是凸顯他身上的儒雅。

寧曉鴻落後譚言希一步,望着遼闊的海面,臉上帶着一絲笑容道:“是的。其實在我來安北之前,我就研究過,安北長處,缺點,以及發展方向。這些我都一一考慮過。但是剛來的時候,境況混亂,雜務甚多,花不少時間才處理過來。等我騰出手,目光才轉到這邊來。”

“譚書記,你看從這邊望出去,那是東亞航道,而這邊則是半島灣區域,我安北位置凸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在這裏建造深水港都合適的。九十年代的時候,那些前輩的提議沒得實施,安北在最佳時期沒有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一次,安北不想失去這個機會。我想這一次安北抓住這個機會就能重新崛起了。”譚言希回頭望一下,侃侃而談的寧曉鴻,從他沉穩的面相上看到的都是堅毅,他能覺寧曉鴻在安北做一番成績的決心,他到任遼東後,曾看過寧曉鴻到安北後每一步動作背後的深意。他發現寧曉鴻在安北每一步都能促進安北有更好的發展。

而這一次安北港的建設,無疑是眾多動作最大的一個,也是做成之後,成績最為明顯的一個,誰都能看出當安北港建成後的美好前景。

但是這一系列建造過程中,需要做的事情,就比較繁瑣,但是手續審批,若是換個人來做,恐怕都要一年,但寧曉鴻則有優勢,真正省裏同意,讓寧曉鴻到京城去跑,恐怕不到兩月事情就解決了。

“如此看來。安北怎麼發展你心中已經有計劃。這個港口建設,想必你也有詳細的計劃。事實上省裏對安北推動這個深水港的建設是贊成,甚至把這個項目列為本年度重點項目。但你要明白,這個項目審批以及投資恐怕都得你來費心。省裏政策支持是有的,資金就不多了。”譚言希這是第一次正面表態,他是支持的。他看得更遠,看到安北港以後對整個遼東省甚至整個半島灣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他沒理由不支持寧曉鴻。

“譚書記,這麼説,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了。”寧曉鴻心中明白,這是譚言希從公從私對自己最大一次支持了,算是給自己當初一個人情。

寧曉鴻在接待譚言希的時候,柯宇卻也在安北城中接待從大馬趕來的陳家人,這還是在香港許志源給柯宇介紹的朋友。

這一次,陳高功與許志源一道從香港轉機到到上林,柯宇親自帶人到上林接兩位到安北來。

高宇集團在安北一輛訂製版豪華紫雲鋭鋒2。0裏,柯宇與陳高功、許志源坐一起,對面則是隨許志源一起過來的許思。柯宇看到許思的時候,還真有些意外,他之前沒聽到許志源説許思會過來。

許思除了當初與紫雲合作觀塘那項目之外,一直不曾接觸許氏內部其他生意,這一次突然陪許志源出現在安北,不住柯宇多想,許思是不是忍不住手許氏事務了呢?

倒是許思伶俐一下就看透柯宇的疑惑,直接坦白地朝柯宇擺擺手道:“我這一次過來,純屬是陪我爸的。還是就是趁機遊玩一趟。我聽小玉姐説了,你們在這邊投資一個旅遊區,我倒是想看看。”

“這個,沒問題。這樣吧。如果許小姐沒心思參合許伯父與陳生的事,那我可以安排人送許小姐先行到葱嶺旅遊區玩。等我們這邊完事,我們在過去與你一起匯合,大家一起玩幾天,你看這樣行麼?”許思到內地,柯宇自覺當主人要招待一下人家,怎麼説現在許家與自己這邊相不錯。

許志源與陳高功這一刻自然沒有心思遊玩,他們都是衝着安北港來的。

尤其是陳高功,他陳氏家族,在大馬也是大家族,當初新加坡港務集團到內地投資的時候,他們錯過的一個機會,現在又有一個機會出現在眼前,他們陳家怎麼會放棄這一個機會呢。

他們陳家就是因為當初佈局失誤,導致他們陳家落後於新加坡港務集團很多,這一次無論如何都不想錯失這一麼一個機會,要不然,單憑他與柯宇在香港匆匆見過一面,這一次雖然有許志源搭橋牽線,但也不可能如此衝動直接從大馬到內地來與柯宇相見了。

“小思,你就聽小宇安排吧。你先去旅遊一下。我和你陳伯在這邊考察考察。等到我們完事再去匯合你。”許志源看到女兒望向自己的目光,便笑了笑讓她去玩。

許志源知道這一趟許思跟他過來,還真有點兒散心的意思,自家兩個蛋的兒子,越來越有些不像話,這個女兒看不慣説幾句,便跟着出來了。

“那好。你們談你們的。我可是去玩了。”許思也着實不想參合這些事,便讓柯宇安排人帶她去葱嶺了。

“許伯父、陳先生,這一次事情雖是我起頭的,但是恐怕不能為我主導,我倒是希望許伯父來主導,但是許伯父重心放不到這裏來,只能麻煩陳先生了。”柯宇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一趟他不能做主導不然,這個項目阻滯就更多了。

“小宇,這個事情,我們能不能先到臨城看看先?”陳高功做事還是比較踏實,什麼事情都得了解過,才能説話。這種認真踏實做事的人,才是好成事。

柯宇也不多説,直接帶着他們到臨城去對外,將要建造海港的地方去,沿着公路,走走停停轉一圈回來。

陳高功大概心中有了個低,這時,才對柯宇道:“這個地方不錯,確實是一個良好港口。就是不知道當地政府決心有多大?”柯宇笑了笑道:“陳先生,忘了跟你説。安北市市委書記,大概晚一點就過來請你與許伯父一起吃飯。你們就能夠看到他和當地政府對臨海港建設的支持力度了。”

“呵,這樣好。像這種港口,要是沒有強力的支持,是很難成事的。當初新加坡港務集團在內地建港的時候,你們的政府支持就可以看出來了。”陳高功看來是做過功課。

不過,柯宇倒也知道,陳家與新加坡那一家子關係也是非常密切,彼此之間互相聯繫有競爭,這是常有的事情。就是港島那麼多家族,大家互相聯繫,互相競爭,關鍵時刻抱抱團,不然,有危機的時候,就很難過了。

陳家在內地也曾有過其他投資,不過都是分佈在華南一帶,都是小打小鬧一下,他們真正重心還是在外邊的,就是當年經歷過那一場大危機仍然還是如此堅地留守外邊,不像當初很多人都往內地跑。

倒是這兩年陳家才放鬆一些,往內地跑了。這一次柯宇通過許志源邀請,才促使他們重視,也是使得陳高功親自到安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