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十二章見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若無臣子的支持,勢單力孤…”

“人無則剛,無慾則明。世上無慾無求的又有幾人?清心寡慾的老莊之徒,不也哭着喊着想要得道成仙嗎?等別提跳出紅塵的釋門子弟,哪個不是想着坐地成佛!你若是沒了私心,老爺會信嗎?”我咬咬牙“八少爺就是做得有些過頭了,你明白嗎?”

“我怎麼記得,你沒走之前,和八弟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胤禛皺眉。

“對,沒錯。以後,我也不會害他。”

“那你現在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你就當是一箭雙鵰,既幫了你,又保了他的命。”胤禛一把抓住我的手腕,狠狠地捏着“是嘛?為了他吧,順帶着幫了我。”生氣地甩開他的手“對,我就是幫他,怎麼着吧。你真是不識好歹!”我咬牙切齒地説“幫誰不是幫,非得幫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槓頭。我也有病,真是沒事找事。我睡會覺不好嗎?非在這兒費勁巴拉的説半天。結果人家還不領情,不對,不是不領情,本就是…”胤禛捂着耳朵投降:“行了行了,算我怕了你了。姑,拜託你別嘮叨了成嗎?”我先橫了胤禛一眼,看他是真心投降告饒,跟着才直起背脊説:“八少爺,不適合。不是他人不好,是他太過重視聲譽,若是讓他當了家,我只説十六個字你就明白,我為什麼不能幫他了。”

“哪十六個字?”

“勞民傷財,塗炭生靈,沽名釣譽,好大喜功。”

“他雖然好面子,但是不會之如此誇張吧!”

“他啊!喜歡的,追逐的,是那種把自己最璀璨輝煌的剎那光芒名垂汗青的榮譽。+在那裏熠熠生輝,又有二少爺、大少爺他們在那裏奮力拼搏,能表現的機會太少,少到他會把握剎那的機遇,給自己的秤砣上多加幾個砝碼。”

“這。沒錯。”

“對,沒錯。”哎呀呀,解釋煩了,説不明白了,腦袋疼了。鼓着臉,坐到凳子上,瞪着胤禛“如果我要是對牛彈琴。你就早説。我實在是累死了。”胤禛微笑着朝我眨了眨眼“這不是看你説得很帶勁,我配合配合。讓你多説一會兒。”

“我…”四少,四爺,四大爺,我錯了成不,我就該一睡不醒到天亮。

“可是,你到底和思道説什麼了,他這兩天恍恍惚惚地?”胤禛挑起眉用種倍覺有趣的眼神看着我。

“保密,這個不能告訴你。”

“你認為我沒有法子知道是嗎?”一塵不染。白淨如玉。

我卻突然覺得那雙手上,滿是鮮血,淋漓的血“剝皮、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毒、刑、鋸割、斷椎、灌鉛、梳洗。”惶恐地看着他“你打算上哪種?”胤禛的的表情帶點忿忿不滿,客觀地評價道“這幾種都不夠,真得。我覺得吧…”我已經嚇得臉發青。

“饒了我吧,別説,千萬別説。”胤禛強忍着笑意,打趣地説“好,算你識相,俗話説‘食時務者為俊傑。’看你那臉!我只是想説,這樣的酷刑,只有懲罰和威懾作用。”

“對啊對啊!刑罰呢,對罪犯應該是懲罰功能和改造功能;對社會應該是威懾功能、教育功能和鼓勵功能;對被害人應該是安撫功能或者説是報復情平息功能。可千萬不能動用私刑,這樣做是不好的!”我膽怯地看看。上帝保佑,佛祖保佑,千萬別讓胤禛想出什麼粘竿啊,血滴子之類的。

當初指着他鼻子教訓他的勇氣飛哪去了?和這樣的人鬥嘴,真是很有挑戰啊!胤禛抓抓下巴,期待地想。

“其實呢,我和先生真得沒説什麼,一點實質的進展都沒有。不過我倒是給了他一個方向,一個合理的目標,一個明確地方向。雖然結果可能是一樣的,但是,我只是的過程中,少一點無謂地血腥,也少一點往你身上潑水。”我小聲支吾,就像犯了錯的小孩子,垂頭喪氣。

胤禛笑着側過身用很認真地態度對我説“可你為什麼要這麼善良,或者説要對我這麼好呢?我真得不明白。”語氣裏少見的温柔與諧雅。

“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別再問我了好嗎?”我不敢看他,這個時候的他,最像童。

胤禛寬恤地説“好,不問就不問。”他恢復到他那張撲克牌臉“十天之期已到,我也該走了。曹家,我會想辦法保住,或者説,保住老爺在江南的這一步棋。至於你説得事情,我和思道談談,寫個摺子呈給老爺。這個事,我覺得還是很點意思的。”他站起來“鹽道這邊,還好辦。可是…”胤禛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遞給我“你看看吧。”我接過信紙,呆呆的盯着它看了幾秒,搖搖頭,説:“這事我也聽説了,本來不想這麼早就把江南商場這潭水攪亂,可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今這麼就欺負上門了,我還真不能忍着這口氣。”指着信紙裏地那幾家“説吧,誰家的好門面啊!”

“大哥,五弟,九弟。”胤禛沉聲説。

“知道了。沒事的話,把你家十三弟也帶出來玩玩吧,那是個好孩子。”輕的掠過,等着信紙變成灰燼隨風飛揚。

“真奇怪,十四弟和我同父同母,你為什麼不説他呢?”因為你的十三弟失去了生養他的額娘。

“這個你心裏有數。我只是説,十三弟是個聰慧地孩子,你以前就和他好,以後也要多照拂他才是。”胤祥,好歹也是“俠王”就算我不説,胤禛也會對他好的。畢竟,這麼多兄弟裏,他只和胤祥是真心相待的。

我還記得,大學時跟着歷史系的朋友去考證胤祥。胤祥14歲喪母,在一廢太子前是除太子之外康熙最寵愛的兒子。他擅書習文,騎良,可謂能文能武,少年喪母之後,一直德妃撫養。

胤祥傳中記載:“雍正七(1729)~。+疾篤,上親臨視,及至,王已,上悲慟,輟朝三。翌,上親臨奠,諭:‘怡親王逝,中心悲慟,飲食無味,寢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今朕素服一月,諸臣常服,宴會俱不必行。’越,復諭舉怡親王功德,命復其名上一字為“胤”配享太廟,曰賢,並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諡上。這是清朝唯一一位有八字的諡號的王爺,而神道碑上的此八字更是為雍正親書於捲上,然後按此刻在石碑上的。

可是二百七十年後,原本的碑亭早已不存,只剩下一座寬1。米地神道碑,頂端是螭首,底下是龍首龜趺。神道碑正面用滿漢兩種文字刻着“忠孝誠直勤慎廉明和碩怡賢親王神道碑”

“你又在發什麼呆?”胤禛心底閃過悲哀的傷懷,絕望的孤寂。眼前的這個人總是在無意間,可以觸動他內心最為隱秘的柔軟角落,一個他以為早已經掩埋甚至本就消失了的角落。

“沒事。瞎想。以後有什麼事情,你直接和冥追談就成,你們倆也算是認識了。其實這些天,你也能覺到,他是個可的朋友,可信賴的人。”

“別跟我面前誇別的男人。”怨,略帶沙啞卻充滿磁的低沉嗓音貫穿了我的耳膜。

“我在説事實好不好。要不,我誇誇你,如何?”

“不用了。”胤禛好笑地擺擺手,臉上哪還有一絲半點的冰霜。

“別不好意思,我絕對能誇出一部千字文。”我歪着頭看看胤禛“要不再加把力,來份萬言書,對了,《資治通鑑》你就別惦記了,這我可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