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二章萌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是即使連趙抗也沒有想到,在眾多熱血青年冒死前往西方求學之前,趙國居然已經出現了科學的萌芽,這還要從那堂長課中逃課的兩個小子説起。其中,反而是年紀更小的張寶貝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

“院長説是因為熱脹冷縮,但怎麼也不至於爆炸啊!”張寶貝苦惱地撓了撓頭“爆炸時的氣足以將人扔到天上,只是熱脹冷縮怎麼可能有那麼誇張?”想到氣,張寶貝突然眼前一亮,一個想法開始在他心中萌芽,但是一個難題也由此產生“該怎麼證明火藥燃燒會產生空氣呢?”由於沉浸在思考之中,張寶貝走路時本沒注意路上的情況,只聽到“啪”地一聲輕響,他這才發現自己似乎踩到了什麼。

“你這臭小子,竟敢踩壞我們的氣球,快賠錢!”為首的那個少年惡狠狠地衝了上來,一把揪住張寶貝的衣服。

“氣球?”張寶貝雖然還沒完全明白怎麼回事,但好漢不吃眼前虧,他只能無奈地掏出幾個銀幣破財消災。那幾個少年一見銀幣,立刻蜂擁而上一陣哄搶,結果等到他們跑得沒影,張寶貝都沒能問出那個被自己踩破的“氣球”究竟是什麼玩意。但是,張寶貝卻直覺地覺到這個被稱作“氣球”的古怪皮囊可能會在他的試驗中派上大用場。

“少爺,您回來了,明天沒課吧,您一定要好好休息,看您都瘦成什麼樣子了”丫鬟小玉是張寶貝的老子在被髮配敗德城時,想到兒子年幼,高價僱來照顧他的,兩人相處久,情比親姐弟還要好上三分。見少爺回來,小玉連忙上前接過張寶貝手中沉重的書包。

“總算騰出手來了,小玉姐,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他們管這叫‘氣球’,但卻沒説清楚。”張寶貝現在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其實小玉知道的東西還沒他多呢。

“哎呀!這麼髒的東西,還不快扔掉!少爺您回家時難道一直拿在手上嗎?”小玉皺眉道,心裏又好氣又好笑。原來張寶貝手中拿着的那個“氣球”居然是豬的膀胱,豬在宋代不受歡,再加上張寶貝也幾乎沒下過鄉或是進過屠宰場,不知道那是自然。小玉的父親是屠户,家中兄弟姐妹太多,又不願給官府來養,只能kao她這個大姐做丫鬟補貼家用了,所以她卻是認識的。

“你認識?原來是豬膀胱啊,可惜這個壞了”張寶貝有些惋惜地將手中破掉的豬膀胱扔掉,問小玉道“這豬膀胱多少錢能買到?我想要一個完好的看看。”小玉原本不想讓自己心目中一直乾淨漂亮的小少爺碰那種髒東西,但捱不過張寶貝的連番懇求,再加上想到自己的低賤出身,若少爺真的厭惡這些東西,那對自己也不是一件好事,小玉最後還是答應帶張寶貝回家一趟,希望她父親那裏還有沒殺的豬。宋代豬不值錢,所以養豬的人很少,她父親那裏有沒生豬要殺,只能憑運氣。

好在張寶貝的運氣一向不錯,如願搞到了兩個完好的豬膀胱,可小玉卻很生氣,因為他的父親居然連這也要收錢。倒是張寶貝比較理解,不顧小玉的勸阻付了差不多相當於一口豬的價錢,還勸小玉道“養活那麼多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然他又怎麼會讓小玉姐你來我家當丫鬟呢?雖然令尊相貌豪,但我看得出,他還是很疼愛你的。”小玉聽後半響不語,她知道少爺這是在變相資助自己的家庭,但她雖然只是個丫鬟,也是有自尊心的,,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小玉本以為少爺只是好奇,幾個當球踢而已,卻沒想到張寶貝接下來的作為竟然徹底解決了她家的貧困問題“這樣應該就可以了”張寶貝半是期待半是緊張地看着自己在僕人幫助下剛剛完成的試驗裝置。他實在太小了,若不是他老爸留了幾個火藥工場的老工人在家養老,kao他自己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做好。由於中國科學實驗的傳統早就斷了上千年,張寶貝自制的裝置自然也簡陋得不成樣子,但他並沒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開端。説是裝置,其實就是一長的鐵管,它的一端綁上了一個豬膀胱,不但扎得非常緊,還用泥封防止漏氣;而另一端則暴lou出泥封的引線,管內則放着少量粒狀(主要是為了保證純度)火藥。在外面的引線燒完後,一位剛從火藥工場出來不久的老師傅按照張寶貝開始的指示,麻利地那引線那端的管子蓋住,而張寶貝的那顆心不覺提到了嗓子眼。

只一剎那的工夫,系得緊緊的豬膀胱迅速膨脹起來“啪”的一聲爆掉了。雖然沒能得到準確的結果,但張寶貝還是很高興的,因為事實證明了他的猜想,火藥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空氣”(當時還沒物質三態的概念,所以氣體就被張寶貝説成了空氣。),那麼在密封條件下引燃火藥會發生猛烈爆炸的機理也就很容易想到了。張寶貝通過隨後進行的多次重複試驗,證明了火藥爆炸是因為燃燒產生的大量氣體被侷限在狹小空間內造成的,對後火器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由於在當時科學理論轉化成批量生產的實用產品的速度實在太慢,這一作用等到不少年之後才得以逐漸顯現出來。而再次引起趙抗注意的張寶貝終於得到趙抗的賜名,改為張天寶,字人傑,從此不用再被同學笑話了。由於家族的火藥工場幾乎包攬了趙國軍方的大部分火器訂單,得天獨厚的張天寶在該方面取得了此後百餘年中無人能及的成就,並且成為了燃燒機理研究的先行者。除此之外,由於大量使用了豬膀胱進行試驗,張天寶漸漸發現它並不是完全不透氣的,由此提出了半透膜的概念,對後華夏的各種提純工藝產生了莫大的推動作用。

在長達三十餘年的“血年代”中,中華湧現出了大量科技方面的奇才,張天寶固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若論當時的貢獻,不遜於他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便有他一生的對頭,出身皇族的趙檢。同為皇族,當初的境遇也相差無幾,但趙檢的心卻遠沒他的幾個大侄子那麼開闊,而自從那“偉大的開端”一課與張天寶結怨後,兩人就一直水火不容。再加上張天寶的研究總是一路順風,令身為學長的趙檢嫉妒不已,因為他的研究則總是坎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