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一位年近六旬的瘦高個子男人站了起來,他就是十五村支書嚴孝忠,他説:“學成是我們看着成長起來的娃,是吃川壩的小麥、喝川壩的水長大的,大學生回鄉當村官,有幾個?我們都老了,理當支持他,大夥説對不對?”

“支持,堅決支持!”

“我看了一下,除了學成,在座的還有三五個也可以拼一拼。年輕人要有志氣,拼不上鄉長,下一步還有副鄉長。”郭廣西説。

回到家裏,耿學成一句話也沒説,父母好像看出了兒子的心事,老倆口站在院子裏,直到兒子不停地在屋子裏打電話,老倆口還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耿學成想到了自己的大學同學,他第一個電話打給了同窗好友周尚。周尚讀了三年研究生,現在成了省農科院技術員。

周尚一聽説耿學成要競選鄉長,動地説:“學成,我這輩子無緣政治,其實當初我鼓勵你報考公務員,我就覺得你是塊搞政治的料子。也許報考公務員失利後,對你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可是上天又給你一次機會,你一定要努力,我立即給你準備材料。我還要發動咱們的同學,包括在美國、加拿大留學的同學,成立一個競選班子,我不相信拼不過那些人!”打完了電話,耿學成平靜一下自己的那顆動的心臟。不知怎麼的,他突然間想到,大學時的女友苗曉怡。雖然苗曉怡晚他一屆,但在後兩年的往中,兩人的情俱增,直到耿學成大學畢業了,在報考公務員時,兩人對前途發生了分歧。苗曉怡希望耿學成再讀三年研究生,她説如今的本科生到處都是,在社會上已經吃不開了。當時社會上傳一句順口溜:博士生抖一抖,碩士生滿街走,本科生不如狗。可是,耿學成説他家在農村,父母培養他不容易,他堅持要參加工作。

耿學成報考省級機關公務員失利後,居然決定回到農村去,兩人的分歧升級,以至兩人不歡而散。但是,在耿學成心裏,始終丟不下對苗曉怡的那份情。這幾年裏,他給她寫過信,儘管她沒有回信,但似乎仍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東西還在緊緊地牽着他。

父母對於兒子回到農村,開始也不理解,特別是兒子回到村裏當了村委主任。如今已經三十歲的人了,不找對象不結婚,父母真的為他透了心。

川壩鄉發生了這樣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同樣讓那些行走在商場上的生意人坐不住了。

這幾年來鄉里湧現出一批小有名氣的個體經營人員。川壩鄉養殖場有一對夫,高成之和譚榮花,這幾年的產值和利税在川壩鄉也算得上大户,不僅在鄉里是出了名的,在縣裏也是排得上號的。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成之和譚榮花夫倆雙雙報了名,成為鄉長競選台上的對手。

報名結束後,全鄉共有二十名參選人,在他們當中鮮明地分出了各大“集團”而且各大“集團”的實力都相當強大。鄉幹部團有現任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尚平,副鄉長邵惠,鄉團委書記林靜平,鄉婦聯主任胡芳,他們組成了全鄉最具備實力的四人團隊。村幹部團三人。人數最多的是來自鄉中小學教師團,有六人之多。民營企業界四人。打工歸來三人。

這是發生在川壩鄉有始以來最為引人眼球、牽動着五萬多人民心的大事件,更是一場懸念迭出,最後結果又讓人大跌眼鏡的角逐。

按照選舉章程,在第一輪角逐當中,參選人員必須進行公共基礎知識的文化測試。測試的方法為筆試,佔20%,而選區聯席會上的得票佔80%。這是選舉委員會據市委組織部長賈士貞的建議加進去的。

‮試考‬之前,賈士貞單獨接觸了所有參選人員,幾乎每個人都提出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是不是真正按照選舉章程所説,憑票取勝?賈士貞説,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市委和縣委又何必花那麼大力,甚至冒着風險搞這樣的選舉呢?

公共知識測試結束了,參選者人人都興高采烈,誰也沒有想到,填空題和選擇題都很簡單,那八百字的個人競選演講稿也是人人都早已有成竹的了。

選區聯席會由鄉幹部、村幹部、村民小組長、每村五名代表共315人組成。

川壩鄉中學的場上搭起了臨時主席台,二十名參選者走上主席台,面對315名選區聯席會成員,發表競選演講。緊張而有秩序地進行了一天的演講,下午五點半鐘,投票結束了,文化知識測試的分數公佈了。首先鄉幹部“集團”爆出了最大的冷門,四人團隊“全軍覆沒”;夫搭檔的高成之、譚榮花也雙雙落馬,而且給演講場上留下一段談資——在被問到一些村民不起提留該怎麼辦時,譚榮花被急了口而出:“實在沒錢我自己幫他們!”耿學成成了最大的一匹黑馬,以165票和公共知識測試71。8分高居榜首。與此同時,張德義捏着一把汗,緊張地從攢集的人頭縫裏盯着黑板上“正”字一筆一畫替上升,直到他以98票對96票和公共知識測試65分對63分險勝鄉中心小學女教師胡鳳玉時,才大大鬆了口氣。

耿學成取得“決賽”權後,走進了選舉辦公室,他説要在每村贈送三十本書。按照章程規定,參選人不得向選民賄賂任何物品,不得在選舉之前請任何人吃飯。至於贈書,章程沒有明確規定,經請示市縣領導,同意耿學成向每村和鄉直機關贈送文學書籍。於是耿學成在初試之後向每村贈長篇小説《大學生浮沉記》三十本,鄉直機關十本。

然而,沒有人知道耿學成在這時贈送長篇小説是什麼意思。

秋高氣,川壩人民又來一個緊張而又令人興奮的子。上午八點鐘,距離鄉政府僅一里地的八村村委會前的院壩裏坐滿了男女老少。從早晨七點鐘,村民們就端着小板凳來佔位子。有人揹着娃娃,有的女人抱着線,還有明的人見縫針地放個背兜賣起瓜子、香煙、泡泡糖。村上照例給每個參會者發二元錢“勞務費”除了村民,還有市、縣遠道而來的領導和扛着攝像機穿梭不停的記者,這又是一次不尋常的大會。

臨時搭起的簡易主席台上方懸掛着橫幅:“川壩鄉正式候選人競職演講答辯大會”競選的規則是三名候選人共同制定的,其中包括:候選人到各選區進行競選活動,必須由選舉委員會組織,不得自行進行;許諾必須切實可行,不得説大話假話空話、欺騙愚羣眾;不準進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擊。

主持人背後的長凳子上三個候選人正襟危坐。十五村村委會主任耿學成、中學教師張德義,另一人則是現任川壩鄉鄉長喬志明。按照章程規定,政黨可以提名一名候選人直接進入“決賽”因為競選辦法規定,正式候選人的產生有兩種方式,一是選區聯席會議通過,二是政黨、人民團體和羣眾組織提名。喬志明則是由平臾縣委提名,成為參加最後競選的正式候選人。説實話,對於是否參加鄉長競選,喬志明的心裏不是個滋味,他之所以要求主動退出競選,是因為他知道,這種選舉,自己連一點把握都沒有。按照過去的方法,縣委提名之後由鄉人代會選舉,候選人只有他一人,而且代表大都是劃劃勾而已。但這次大不相同了,不僅要讓全鄉那麼幾萬村民劃勾,而且要差額選舉,竟然還是三選一。喬志明怎麼也想不通,他不僅找了縣委組織部長,還找了縣委書記,一直找到市委組織部長賈士貞。讓他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全縣那麼多鄉鎮長,就拿他當試驗品,別的鄉鎮長幹了一屆大都當上了黨委書記,或者回縣城當局長,可他卻要參加競選。俗話説,胳膊擰不過大腿,喬志明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在初選“鄉幹部集團”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他責無旁貸地擔負起為鄉幹部增一把光彩的任務。

開場鑼鼓一響,躊躇滿志的張德義就捱了當頭一,當他興致地演講結束後,一位村幹部的頭一個提問就把他打懵了:“請問張老師,玉米良種有哪些?”張德義一時不知所措。説實話,他雖然出生在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可他從小一心讀書,學習成績一直出類拔萃,本就沒想到自己會當農民。而且大學讀的是中文系,直到大學畢業,對農業知識也是知之甚少,儘管在報名後夜加班,然而農業的知識是無窮盡的,至於玉米有哪些良種,他實在以為這是太簡單的問題,在緊急補課時主要是挖了那些深奧的問題,忽視了這個普通常識問題。

可是,村民們看他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便窮追不捨:“那麼水稻的良種有哪些?”

“…”張德義更加慌張起來了。

“不懂就是不懂嘛,誰再提問下一個問題。”主持人忙出來打圓場。但張德義很快覺到這些提問者不打算給他台階下了。

“假如你當了鄉長,應該懂農業生產,請問二十四個節氣是哪些?哪個節氣該做啥子工作?”張德義雖然頭腦一炸,但他竭力平靜一下自己的情緒,至於二十四個節氣,他在補課時倒是記了又記,在這關鍵時刻,他的頭腦裏跳出:“夏滿忙夏暑相連”這樣一句,他立即警告自己,千萬不要緊張,他記得父親告訴他記住二十四節氣的辦法,老百姓把它連成四句順口溜,可此刻他只記得第二句,第一句一時想不起來了,而後面兩句怎麼也記不起來了呢?

“張老師,不着急,再想一想!”主持人看着時間,説。

“我…本來記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句是‘夏滿忙夏暑相連’…”台下傳來低低的笑聲,還有人發出叫聲,主持人立即制止住了。

“張老師,連這些都不懂,你怎麼指揮農業生產?説句真心話,你寫一手好字,好文章,娃兒給你也能學到知識,但是當鄉長不是寫字,做文章…我看你當個校長是塊好材料。”提問步步緊,台下上千名觀眾爆發出一陣陣鬨笑。張德義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越發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