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卷西川經略第四十一章伏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西川經略第四十一章伏擊白雪皚皚,成都平原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平原上的樹木也被這場大雪裝扮成了兩種不同的姿態,落光樹葉的樹枝上,掛滿了一條條亮晶晶的冰柱。而冬夏常青的松、柏樹上,卻猶如被蓋上了一牀厚厚的白被子。幾隻花栗鼠也許是沒有預料到這場大雪,為了存儲足夠的過冬食物,它們只好帶着發顫的身子,戰戰兢兢地爬下樹來覓食,但是一陣輕微的振動很快又將它們趕回到樹上。

數十名騎兵從一座小丘陵後策騎而來,為首的騎兵手裏舉着一面十分奇怪的大旗,那面黑底大旗上只有一塊白的石英石。此時若有一名武德軍軍士在場的話,他也許便會小聲地告訴我,那便是羌族的旗幟,旗幟裏的白石英石便是羌族崇敬的神靈阿握爾,也就是白石神的意思。他也許還會向我解釋,羌族長期以來與大宋通商走的都是蜀道,所以他們對蜀道瞭解甚至已超過了西川人,所以用他們來做探路之人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我身邊卻沒有一個武德軍的人,此次我帶的,全都是剛學會滑雪不久的驍騎軍騎軍,所以這些事都是在我回到成都之後才知道的。現在的我,只有和我身邊的百餘名軍士一樣,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蓋在身上的,是同白雪一樣顏的連頭鬥蓬。壓在身下的,是已經上好弦,可以在瞬間致人於死地的神臂弓。

一百步,我透過鬥蓬與雪地之間出地一條縫觀察着敵人。雖然他們早已進入了神臂弓的程範圍。但我並沒有下令攻擊,因為敵人並沒有發現我們,這個距離還可以縮短。

七十步,馬顯然是好馬,探子用的馬都是經過心挑選的。所以敵人的速度很快,三十步的距離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五十步…

“放…”我來不及思考便大吼一聲率先躍起。因為敵人並不是面而來地,此時不發起攻勢。那麼距離很快便會更遠了。

我閃電般地完成一個瞄準姿勢,便毅然地將手中的弩箭發出。隨着一聲慘叫,潔白地雪地上立時便盛開了一大朵鮮紅的“血花”隨着一陣熱氣飄過,這朵“血花”便有如曇花一現般地枯萎成暗紅的血塊。

原本平坦的雪地上突然冒出的百餘名潔白的“雪人”使那些羌人驚慌失措得毫無反抗能力。他們叫喊着我們聽不懂的言語,試圖拉轉馬頭逃走,但是還沒等他們拉緊繮繩。便有幾支弩箭無情地奪走了他們地命。戰場很快就安靜了下來,隨着一朵朵“血花”的盛開,這塊不大的地方,便有如一張潔白的紙,被頑童糊亂地撥上了暗紅的墨水。戰馬在它主人的屍體旁煩躁地踏着蹄子,時而低頭那尚有餘温的臉,時而仰天悲嘶。

一個都沒有放過,這便是我想要的。

程巍不等我吩咐。便按照慣例指揮着兩名軍士將戰馬牽至密林中隱藏起來。在宋朝,戰馬永遠是一筆不小地財富。這種情形已經是今天的第三次了,在通往成都的其它道路上,還有另外四批驍騎軍騎軍在進行着同樣的事。當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一行百餘人又再次綁上滑雪板,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進行伏擊敵人的探子。

前。在得到探子回報汪世顯已經出兵的消息後,我便當即將守城地任務給了李庭芝與徐格。而我則親自帶領着王堅及五百餘名剛學會滑雪的驍騎軍軍士,星夜趕路來到了這片地形相差懸殊之地。然後分成五批,每批百餘人,分散在平原的各個方向伏擊策馬而來的探子。

這片土地被當地的居民稱作“善惡之地”它是蜀道進入成都平原的地方。此地一面代表着川西平原的平地部分,是為善。另一面,則代表着蜀道險峻的山坡部分,是為惡。我之所以會選擇這片土地做為伏擊探子的陣地,是因為那些探子必然會因為剛走出險峻的蜀道進入平坦地成都平原。而放鬆了警惕。探子又是一支軍隊地耳目。失去探子的軍隊,便無異於一個又瞎又聾地巨人。其雖是十分強大,可卻十分容易被人引入陷阱。

當然,我並沒有在這個地方設下陷阱。用五百人的軍隊去伏擊四萬人,那無疑便像一隻螞蟻伸出腿來想要絆倒一隻大象。我這麼做的原因,無非便是想給汪世顯一個錯誤的信息,那便是在蜀道的出口處,有一支不知人數的軍隊正在等着他。也許這並不能騙汪世顯多久,但所謂攻心為上,這麼做至少也可以打擊一下和裏軍與羌軍的士氣。順便,再一報我猜不透他為什麼要選擇在這最冷的時侯出兵的恨意。

“制使大人。”隨着一聲呼喚,兩名腳蹬滑雪板的軍士追趕了上來。五個小組在沿途埋伏的地方,都會留下暗記標明方向和位置,再加上滑雪的速度快,所以五小組之間的聯繫都沒出現什麼困難。

“制使大人。”那兩名軍士氣吁吁地蹬着滑雪板滑到我面前。

“是王統領出事了嗎?”見此我不由心中一驚,我認出了這兩位是與王堅一組的陳忠友與張清。

“不,王統領很好,大人莫擔心。”陳忠友搖頭説道:“王統領今共伏擊了兩批敵軍探子,進展都十分順利,只是第二批探子卻有些古怪。”

“有何古怪?”聞言我不由放下了一顆懸着的心。

“大人請看此物。”張清説着,便呈上了一張銅牌,説道:“第二批探子共二十五人,從我等後方而來。他們雖是一身商旅打扮,卻不帶貨物,且個個都有兵器在身,直奔蜀道方向而去。是以王統領料其必為蒙軍假扮,而毅然發起了攻擊,不想卻在其中一人身上搜出了此牌。”

“卻是武衞軍的牌。”我接過牌一看,上面分明寫着武衞二字。見此我霎時便驚愣當場,我終於知道汪世顯為什麼會選在這時侯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