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荒野練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申子軒道:“五弟此刻傷勢如何?”雷化方道:“大見好轉,小弟已可運行真氣。”申子軒道:“大哥陰靈護佑,才便咱們這等輕易的獲得了奇藥。”語聲一頓,道:“賢侄,把那白果給你五叔食下。”雷化方接過白果立時食下。
一枚白果,片刻食完。
申子軒道:“不要講話,先閉目坐息一陣,咱們等會再談。”雷化方依言閉目調息,大約一頓飯工夫左右,突然又睜開雙目。
申子軒道:“怎麼樣?”雷化方道:“效用如神,小弟似是已覺出餘毒盡消。”突然捧腹站了起來。
申子軒微微一笑道:“聖果能化奇毒,但卻難留在身上,五弟快去林中方便。”雷化方應了一聲,迫不及待的轉身而去。
九如大師道:“二哥,那小猴食用過此藥之後,也有此急麼?”申子軒點頭笑道:“不錯啊!那個猴吃過白果之後,休息片刻,大拉一陣,才爬上大樹而去,小兄適才沒有説明,就是要看五弟反應是否一樣,未説此言之故,是怕影響他的心理。”程南山緩緩站起身子,道:“看來,雷兄的毒傷已然無礙,兄弟想出去查看一下,也好替幾位找些食用之物送來。”申子軒道:“如此勞動程兄,在下等心中實是難安。”程南山哈哈一笑,道:“程某昔年如非那慕容大俠相救,此刻屍骨早已化灰,此恩如同再造,今能得為慕容公子效力,那是償付宿願。”慕容雲笙抱拳一揖,道:“老前輩數十年建設的虎谷,為我等毀於一旦,不但不予見責,反而多方相助。大恩不言謝,晚輩記在心中就是。”程南山哈哈一笑,道:“公子此話見外了,”轉身奔出密林。
申子軒目注程南山背影消失,長長吁一口氣道:“那程南山雖然馭虎奇能,使羣虎警息報傳,但咱們卻也不能不作應變準備。”九如大師道:“二哥説的是,咱們不能把安危事付於羣虎。”慕容雲笙道:“二叔父是否已有成竹?”申子軒點點頭,道:“為叔倒是想了一個辦法。”這時,雷化方正大步由林中行來,神也大見好轉,接道:"什麼辦法?”申子軒道:“咱們在潭邊找兩株高樹,設法在樹頂之上建起兩間宿住之處,夜晚時住在那樹頂之上,除了慕容賢侄夜習練武功之外,三弟武功未復,也不能擔負瞭望之責,由我和五弟分班守望,萬一有敵人來襲,也好早些發現,以作準備。”九如大師道:“有些不妥。”申子軒道:“哪裏不妥了?”九如大師道:“大哥遺留的武功中,特別為咱們三兄弟設計下幾種武功,這幾種武功,不知耗費了大哥多少心血,我想他一定按照咱們武功成就、稟賦、潛能,替咱們計算出來的武功,那將是咱們可能一生所有的最高成就。”雷化方接道:“除了這些之外,我想還能夠計算出咱們智慧所能運用的技巧,雖然二哥只有五劍,小弟只有三筆,但其中的變化,定然不輸一套完整的劍法、筆法。”九如大師道:“不錯,所以,那五劍、三等,學起來也非容易的事,小兄已落下殘廢之身,武功盡失,就是大哥遺着中妙法迴天,但小弟習起來,也將事倍功半,因此,重要是二哥、五弟,這白晝間瞭望的事,由小弟擔負,你們也好全心全意的習練武功。”雷化方道:“這個,如何能成?”申子軒接道:“好吧!就照三弟的意見,待我和五弟習有所成,你再習練那回環飛鈸。”九如大師道:“時間寶貴,既然決定了,咱們最好立時動手。”申子軒回顧了雷化方一眼,道:“五弟,你藉此機會,坐息一陣,看看是否還有餘毒在身,我和慕容賢侄,攀上樹去看看。”雷化方點點頭,閉上雙目運氣調息。
慕容雲笙、申子軒選擇了一棵大樹爬了上去。
一切依照那申子軒的計劃,幾人用樹枝在樹上結成了一處宿眠之處,居高臨下,可清晰的看到來路景物,但因樹上枝葉的密茂,縱然是第一的高手,也不易看到樹上的情形。
第二天中午時分,程南山送來食用之物,略坐片刻,又匆匆返回虎谷。
慕容雲笙以刺在臂上的暗記,算出亡父遺留武功筆錄缺漏的字跡,開始習練慕容長青的拳招、劍術,申子軒、雷化方也開始習練那奔雷五劍,和保命三筆。
慕容長青遺留下的劍法,並不博雜,一套劍法。由頭至尾,只不過七七四十九招。但這四十九劍,卻是他採集天下之長。稍加修正,和自己悟出的奇數之學。
拳掌之學,較為博廣,除了一套以快速輕逸見長的飄雲掌外,另有拂手、斬脈法,以及掌指上的功夫,最後是指導慕容雲笙修習內功之法,解説詳盡,條理明晰,而且每一種武功,都指示習練時的訣竅,學起來簡便甚多。
時光匆匆,轉眼兩月。
慕容雲笙拳、劍方面,大見進境。內功也基礎紮實,一千里,劍法已可全都施出,只是還未到得心應手之境。
倒是那申子軒的奔雷五劍,和雷化萬的保命三筆。雖然招術不多,但卻複合運用,變化上有攻有守,兩人練了兩個月,還難得其神髓,只愈練愈覺深奧,還不如初練時的輕鬆,九如大師雖然終守在大樹之上,未正式練習那"迴環飛鈸",但卻常常默誦口訣,體念竅要,用樹葉代飛鈸習練。一面遵照那慕容長青遺着上導引之術,打坐調息,希望恢復失去的功力。
這其間,每隔三五程南山必來一次,替幾人送上吃喝之物。
又過兩月,申子軒和雷化方,逐漸的神領意會,領悟到劍、筆的妙諦,慕容雲笙也學完那遺着上的武功,只是他所習過多,成就上深淺不一,倒是內功方面,進境甚大。
九如大師功力雖然未復,但他已自覺體能大增,大有逐漸恢復功力的覺。
這午後,慕容雲笙練過了劍掌,緩緩對申子軒道:“小侄的才慧太差了。”申子軒笑道:“我和你五叔,只練五劍、三筆,練了這久,才覺出有些成就,你習練了劍法、拳、掌,而且都已記於心,成就不謂不大了。”慕容雲笙道:“小侄初練兩月,自己也覺着有些進境,但近兩月來,不但未覺到有所進境,反而覺有些不如過去,如非才慧太差,豈會如此。”申子軒沉了一陣,道:“這大概就是大進之前的頓挫了,賢侄如能衝過此境,必可登堂入室,得其要了。”突聞啪的一聲輕響,一截枯枝落在幾人身前。
申子軒望望雷化方和慕容雲笙一眼,低聲説道:“不知來的是何許人物,何以不聞虎嘯傳警?”雷化方低聲説道:“據小弟所知,三聖門中人耳目靈無比,也許他們已經偵察出咱們在此。”申子軒一舉手,雷化方、慕容雲笙分別隱入了一株大樹之後,申子軒目注兩人藏好身子,才緩緩退入了一株大樹後面。
三人藏身之地,都是預先選好的位置,雖然隱在樹後,仍可看到那九如大師放出的暗記。
只見一片樹葉,由高空飄飄而下。
三人心中明白,這是説明來人直對樹林行來。
慕容雲笙心中暗道:大約是程南山常常送食用之物來此,在那亂草叢中,走出了一條路來,使人不知不覺就信步行來此地,此錯必得改過。
付思之間,突聽一個沉重的聲音,傳入耳際,道:“好一個逃塵避世的所在!”慕容雲笙側目望去,只見一個身着灰袍,頭戴氈帽,揹着一個小包袱的老者,手中握着一木杖,大步行了過來。
只見那老者,行到水潭旁邊青草地上,放下背上包袱、木杖,舀起潭水,洗一個臉,坐在青草地上,瀏覽四面景物。
這時,時屆正午,深秋豔陽,照在那老者的臉上,只見他留着長及前的花白長髯。
那灰衣老者,似是極喜愛這地方,目四顧,飴然自得。
申子軒等三人很耐心等了一頓飯工夫之後,那老者似是仍無動身之意。
慕容雲笙心中暗道:這等對峙下去,豈是良策,先該查明他的身份,再作主意。正待舉步行出,申子軒搶先自樹後現身,緩步對那老者行去。
那灰袍老者似是毫無所覺,望着一池碧綠的潭水,自言自語説道:“好一潭鮮美的魚兒…”申子軒輕輕咳了一聲,打斷那老人之言,説道:“閣下貴姓大名?”灰衣老者霍然回過身子,望了申子軒一眼,道:“閣下可是問老漢嗎?”申子軒道:“不錯。”灰衣老人道:“老漢姓包,喜釣魚為樂…”申子軒接道:“神釣包行。”灰衣老者哈哈一笑,道:“不錯,閣下怎麼稱呼?”申子軒道:“在下申子軒!”灰衣老者道:“中州一劍。”申子軒道:“正是申某人…”語聲一頓,接道:“包兄到此作甚?”神釣包行一皺眉頭,道:“兄弟是久聞申兄的大名了.但如是兄弟的記憶不錯,咱們沒有什麼往。”申子軒道:“聞名而已,從未晤面。”神釣包行冷笑一聲,道:“這就是了,既是彼此從未會過,申兄,不覺着言語之間,太久禮貌嗎?”申子軒略一沉,道:“天下無數名湖,包兄不去的魚,不知何故卻要跑入這深山密林中來…”包行冷笑一聲,接道:“在下聽申兄之客時,原本有幾分敬慕,此刻,卻為申兄這幾句強詞奪理之言,一掃而光…”只見人影一閃,雷化方閃身而出,接道:“二哥,此時此地,似是用不着和他多費舌了。”包行一掠雷化方手中的金筆,道:“閣下是金筆書生雷化方?”雷化方道:“正是雷某…”包行冷笑一聲,道:“當年慕容長青在世之諸位都是名動江湖的大俠,想不到那慕容長青死後,諸位竟然是情大變了。”雷化方一皺眉頭,道:“閣下知道的愈多,愈不能放你離開。”包行道:“兩位準備怎麼樣?”雷化方道:“委屈閣下,暫時留在這森林之中,住上一段時間。”包行臉一變,道:“兩位不覺着這舉動太過鹵莽嗎?:雷化方金筆一揮,道:“閣下如是不服,那只有動手一途了。”申子軒低聲喝道:“五弟不可莽撞。”包行緩緩轉過臉去,不再望兩人,舉起手中木杖,向上一推,那木杖突然長出了許多。
一盤白線,出現於木杖頂端。
原來包行手杖,外面除以淡金,看似木,實則是鋼所鑄,中藏機關,用手一推機簧,層層外出,愈往頂端愈細,變成了一釣竿。
這手杖原不過七尺左右,但他一推機簧,內心層層滑出,竟然變成了一丈五六尺長了。
只見那種釣包行右手一抖,頂端一盤白線,散出兩丈多長,垂入潭心。
他抖竿、放線、垂釣入潭,不過是片刻時光,動作練之極。
垂下釣竿,人也隨着坐了下去,不再理會申子軒和雷化方。
雷化方人已欺近到包行身後,但見他垂釣自得,似是全然不把生死事放在心上,一時間,竟是無法下手,他究是俠義身份,要他下手,對人偷襲。實有不屑為之的覺。當下輕輕咳了一聲,道:“包兄,不肯答允我等提出的條件,在下只好無禮了。”右手金筆護身,左手一探,向包行左面的肩頭抓去,包行抖竿垂釣之後,一直沒有回頭望過兩人一眼,直到雷化方左手抓向左肩,仍是靜坐末動。
眼看雷化方左手五指,就要抓中了包行肩頭,包行突然雙肩一聳,橫裏向右面閃開三尺。
間不容髮中,避開了雷化方的五指,落地後原姿不變,仍然是手執釣竿,盤膝而坐。
雷化方眼看那種釣包行避開自己一擊的身法,不暗暗一呆,付道:此人武功果然高強,在未習大哥的保命三筆之前,決非他的敵手了。
心中念轉,人卻又向前欺進兩步,準備再次出手。
申子軒一揮手,攔阻了雷化方,説道:“包兄輕功果然高明。”只見包行右手一抬,揚動魚竿,一條金大鯉魚,應手而起,伸出左手抓住魚兒,連連讚道:“好肥的魚兒。”只見那神釣包行左手,擎着鯉魚,把玩了一陣,突然一揚左手,又把魚兒投入潭中。
包行的異常鎮靜,不但是雷化方心中慨良多,就是申子軒也覺此人雅閒的氣度,臨事的鎮靜,如無過人的涵養,實難辦到。
雷化方輕輕咳了一聲,收回掌勢。
只聽包行緩緩説道:“雷五俠,你舉起的掌勢,為何不肯劈下,卻自收了回去?”雷化方吃了一驚,暗道:他一直未回頭望過我一眼,怎的竟然對我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
抬頭看去,只見碧波泛光,心中忽有所悟,暗道:原來他從水中看出倒映的人影,一舉一動,都柏他瞧的清清楚楚。
原來,那神釣包行,表面上隨便在草地上坐了下來,實則是內心中早經密的計算,選的位置,恰當無比,申子軒和雷化方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監視之中。
申子軒嘆息一聲,道:“智者樂水,包兄是一位大智若愚,藏鋒斂刃的高人,”包行哈哈一笑,道:“區區只知釣魚為樂,申二俠這等誇獎兄弟,區區如何敢當。”申子軒道:“咱們只聞包兄之名,從未有緣一會,今有幸,能得一晤,兄弟等適才鹵莽,開罪高人,還望包兄不見怪才好。”他蟄居江州二十年,養氣工夫,本是高人一等,只因處境太過危惡,難免失之輕率,但經過一陣觀查之後,立時神智清明,發覺了神釣包行是一位非同凡響的人物。
只見包行右手一伸一縮,那伸出的釣竿,突然收縮回去,又恢復了一手杖的形狀,那垂出的魚索,也隨着軸層收回,回過頭來,微微一笑,道:“兄弟適才講話神情,也有些剛腹自用,申兄、雷兄,也不要放在心上才好。”申子軒道:“唉!包兄行走江湖數十年,竟無人能瞧出包兄是一位身懷奇技的大智人物,而以神釣、魚痴呼之…”包行淡淡一笑,接道:“滔滔人世。有如一溪混,兄弟冷眼旁觀,實也覺不出有一件值得兄弟動氣的事,心涼自無慎,所以,兄弟從未和人動過手…”申子軒道:“包兄的養氣工夫,可算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包行神突然嚴肅起來,緩緩接道:“但雁過留聲,人死留名,要兄弟一生垂釣,死於江河之畔,兄弟實也不肯甘心。”突然問話鋒急轉,只聽得申子軒、雷化方全都為之一怔。
包行仰天長長吁一口氣,接道:“人活百歲,終是難免一死,仙道無憑,求之何易,如是兄弟這一生,遇不上一件心氣難平的事,那也只好碌碌一生,垂釣自遣,死而後已了,所幸是讓兄弟今生中遇上了一件心氣難平的事,不幸的是皇天無眼,竟使一代才人大俠,抱恨而終,死的不明不白,元兇主謀,迄未受誅。
唉!這幸與不幸,兄弟也無法分辨了。”言罷,又是一聲長嘆,滿臉黯然神。
申子軒呆了一呆,道:“包兄心中那一口不平之氣,不知為何人所抱?”神釣包行止容説道:“慕容長青。”雷化方道:“我們那死去的大哥!”包行點頭應道:“在下一生最敬佩的人物,也是使包某唯一動了不平之氣的一樁摻事…”語聲一頓,接道:“兩位是到兄弟到此,是一樁巧合的事嗎?”申子軒搖搖頭,道:“包兄費盡了心機,才找到此地。”包行肅然説道:“兄弟從未和人動手的事,已然早成過去。”雷化方奇道:“此話怎講?”包行道:“因為,我在百之前已經破戒,而且一舉手間殺死了兩個人。”申子軒若有所悟地説道:“我們能在此平安度過數月,全是包兄之賜了。”包行道:“兄弟決心一中不平之氣,償我心願,兩位不用我。”雷化方道:“暗襲虎谷的漏網之魚。”申子軒道:“魚雖漏網,卻無法逃過包兄的神釣,兄弟這裏拜領了。”慕容雲笙隱在樹後,把三人對答之言,聽得清清楚楚,急步行了出來,對着神的包行,躬身一個長揖。
包行也不還禮,雙卻盯注在慕容雲笙臉上,瞧了良久,道:“你是慕容公子?”慕容雲笙道:“正是晚輩。”包行道:“在公子身上,在下又隱隱見到了慕容長青的風標。”申子軒道:“包兄見過我們慕容大哥?”包行微微一笑,道:“見過…”回首還了慕容雲笙一禮,接道:“那是在下真正的第一次和人動手。”雷化方吃了一驚,接道:“你和慕容大哥動過手?”包行笑道:“慕容大俠的為人,誠然可敬,但如若在下和他全無關連時,在下也不至於為他如此抱不平了。”他似是自知説的不夠清楚,急急接道:“因為江湖上的傳言,常常是以訛傳訛,在下如非親睹親歷,實也不敢相信。”慕容雲笙確知自己是慕容公子之後,對亡父生出了無比的孺慕之情,對亡父生前的事蹟,希望能多多知曉——些,忍不住説道:“包老前輩,可否把你和先父動手經過。説給晚輩聽聽?”包行緩緩坐了下去,拍着草地,道:“自然要告訴你,坐下來,咱們慢慢的談吧!”申子軒、雷化方、慕容雲笙等依言坐下,包行輕輕了一聲,道:“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在下垂釣江潭時,遇上慕容大俠,我雖未見過他,但卻已久聞他名,相見之下,已然瞧出是他。”申子軒接道:“包兄這等修養,我們慕容大哥,又是個穩健人物,如何會引起衝突呢?”包行道:“那一次是在下他出手。但那慕容大俠卻處處謙讓,不肯和我動手。”雷化方道:“我們慕容大哥對待大惡不赦之人,都存着讓他改過向善之心,對待正人君子,更是謙恭有禮了。”包行道:“最後,他被我的沒有法子,才答應和我動手。”目光轉動,掃掠了申子軒、雷化方、慕容雲笙一眼.看三人都在凝神傾聽,臉上神十分緊張,才微微一笑,接道:“三位放心,在下武功雖然小有成就,卻不是慕容大俠之敵。”申子軒道:“兩位比了幾招?”包行道:“九十九招。”申子軒怔了一怔,道:“九十九招!武林中能夠和我們大哥拼上九十九招的人,實是不多,包兄足以自豪了。”包行道:“也是慕容大俠故意相讓,九十九招,一掌擊中我的前。”雷化方道:“包兄受了傷嗎?”包行道:“不但受傷,而且傷的很重。”長長吁一口氣,道:“那時,四野無人,慕容大俠如若殺了在下,把體投入江潭中,除他之外,天下再也沒有第二個人知道了。”申子軒道:“我們慕容大哥豈是殘忍嗜殺之人。”包行道:“他有着絕世武功,驚人才華,更難得的是還有着菩薩心腸。在下受傷奇重,那慕容大俠傾盡身上的靈丹,救我命,因此,使在下從死亡中重獲生機。”雷化方道:“我家大哥仁慈心腸,天下皆知,這也不算什麼。”包行微微一笑,道:“在下傷勢好後,不但未謝那慕容大快一句,而且一直未再回頭望過他一眼,那慕容大俠竟然未出一句惡言。”包行輕輕嘆息一聲,道:“在下和慕容大俠比武之後,一別十年未再見面,江湖從未傳出過包某人和人動手的事,顯然,慕容大俠並未漏過那次我們動手的經過。”申子軒道:“我們和他親如兄弟,無所不談,但如是有傷別人名譽的事,大哥從來不告訴我等。”雷化方道:“包兄如是今目不談起來,這件事那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包行道:“但在下卻一直記恨着那比武之事,分手十年,一直在苦苦習練武功,希望能有一個機會,再和那慕容大快手一次。”長長吁一口氣,抬起臉來,望着天上一片取浮的白雲,接道:“那是他遇害的前一年吧,在下遣人送上一函,約他在江中一座小舟之上會晤,在下只知他武功高強,卻從未聽過他會水中工夫,因此,約他在江中會晤,想不到他按時赴約。”申子軒接道:“你們又動手了?”包行道:“這次沒有動手,在下在一杯茶中下了奇毒,那慕容大俠竟然坦然飲了下去。”慕容雲笙只覺心中一跳,道:“你下了毒?”包行道:“不錯,在下下了毒,但眼看那慕容大俠飲下毒茶之後,竟然若無其事,那時,他已經知曉了茶中有毒,但卻仍不肯説出口來,在下為那坦湯的君子風度所懾,大生慚愧之心,自行雙手奉上解藥。”慕容雲笙長長吁一口氣,道:“家父服下解藥之後解了包老前輩下在茶中之毒,是嗎?”包行道:“在下無法料斷那慕容大俠是早有準備,或是他的內功,已到了至善之境,奇毒不侵。照在下的看法,他服下毒藥之後,本就是沒有中毒之徵,但他接過在下的解藥之時,仍然道謝服下,這氣度,這懷,當今之世,只怕再難找出第二個人了”目光轉到慕容雲笙的身上,接道:“在下所乘的木舟,其重要的釘軸,都經拆除,只要揮掌一擊,那個舟就立刻散毀。”雷化方道:“為何如此?'包行道:“因為,在下自知非那慕容大俠之敵,如是動起手來,拳掌錯中,那個舟必然碎沉。”申子軒道:“包兄通水中工夫。準備在水中擒獲我家大哥。”包行道:“在下是這樣的安排,但後來,為那慕容大俠的氣度所懾,又改變了主意,送他下舟,慕容大俠臨去之際對在下説幾句話,便在下內心中覺到榮寵無比,在下也答應了慕容大俠遊罷東海之後,立時登府拜見,想不到在下游罷東海歸來,慕容大俠已遭了毒手。”慕容雲笙道:“家父對老前輩説的什麼,可否賜告?”包行道:“令尊臨去之際,誇獎了在下幾句,他説:‘大丈夫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今江湖上雖然表面平靜,實是暗地裏飛濤洶湧,一些鬼魁魁鬼,正聯手結盟,躍躍動,如若包兄不棄慕容長青,希到舍下一會。'“黯然嘆息一聲,接道:“慕容大俠沒有叫在下一句兄弟,在下也沒有叫他一句慕容兄,表面上我們沒有什麼情,但在下相信我們已兩心相投,他是在下生平第二個敬重的人,也是我唯一的知己。”雷化方道:“包兄弟第一位敬重的,是什麼人呢?”包行道:“我的授業恩師。”目光凝注在慕容雲笙的臉上,接道:“在下認知道這噩耗那一天起,就決心為他報仇,直到我死而後已,這是後半生唯一的心願。”慕容雲笙抱拳一揖,道:“晚輩這裏代亡父領受盛情了。”包行道:“但在下知曉,能夠殺死慕容大俠的人,不論武功、才華,都是第一中頂尖人物,自非易與,因此,在下不得不耐心的等待時機。”目光由申子軒、雷化方等臉上掃過,又道:“我知道慕容大俠有幾個好兄弟,必會竭盡所能的為他復仇。”申子軒接道:“我等雖有此心,只是力量有限,唯有盡我等心力而已。”包行微微一笑,道:“我想以那慕容大俠生前的仁厚、氣度、善緣廣結天下,慕容公子只要能找出仇人首腦,登高一呼,必將有無數風塵奇士,聞風而來。”慕容雲笙道:“老前輩…”申子軒接道:“包兄和慕容大哥英雄相惜,肝膽論,你應該稱叫包叔叔才是,老前輩這稱呼,未免見外了。”慕容雲笙道:“二叔父説的是。”目光轉到包行臉上,道:“包叔父在上,請再受小侄一禮,”包行還了半禮,道:“包某託大,受賢侄一禮了。”申子軒哈哈一笑,道:“包兄如此,才不見外。”包行道:“諸位留此數月,包某替諸位守衞數月,想來諸位留此,定有用心了?”申子軒道:“皇天相佑,我們找到了慕容大哥的武功,居此習武。”包行點點頭,道:“進境如何?”申子軒道:“慕容大哥的武功,博大深,豈是我等能完全領悟,數月苦習,也不過是稍有成就而已。"包行道:“來方長,諸位只要記要訣,不論何處,都可習練,那也不用留居於此了。”申子軒怔了一怔,道:“包兄,可是有所發現嗎?”包行道:“如若在下不是發現敵蹤,也不會驚擾諸位了。”雷化方道:“包兄可是在江州就盯上我們了?”包行道:“不錯,你們在江州時,我已暗中追隨諸位。後來,見你們和虎王程南山常在一起,推斷你們可能來虎谷小住,在下本想現身相見時,發覺了另有幾個武功高強的人,也已盯上你們。幸好他們發覺過晚,一天之後,你們離開了江州。”申子軒嘆息一聲,道:“在下防備不謂不嚴,但仍然被敵人暗中監視。”包行淡淡一笑,道:“因此,在下改變了心意,暗中追蹤他們,發覺他們竟然往虎谷追來,他們一行五人,帶了三隻信鴿,分成二路,那帶鴿人帶個助手走在後面,一直盯着虎王程南山,程南山帶着南天一狐柴四郎,這兩個老江湖,竟然是未發覺被人追蹤。”語聲一頓,接道:“在下冷眼旁觀,發覺他們追蹤技巧卻也高明,常以不同的身份出現,雖和程南山擦身而過,兩人也不覺得。
這時,在下最擔心的,是那三隻信鴿,因此全神貫注,無論如何不能讓信鴿飛走。在下本可設法把三隻信鴿殺死,但又想從三隻信鴿身上,得到一些消息。”雷化方道:“不知包兄如何對付那三隻飛鴿。”包行道:“總算如願以償,在下不但活捉了他們的三隻信鴿,而且還把他們傳出的消息截獲。”申子軒道:“那信上寫的什麼?”包行道:“書信在此,申兄自行瞧瞧吧!”緩緩從懷中取出三張極薄的白箋,給申子軒,接道:“這已是數月前的事了,兄弟已經瞧過,都是報告他們行址所見的事,在下認為重要的倒是那三隻信鴿。
那信鴿都是他們特選的健鴿,訓練有素,縱然隔上一年半載,仍然會記得飛回之路。
後,咱們追覓他們的巢,那信鴿倒是一個很好的帶路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