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十章灰頭土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八十章灰頭土臉柳宗道和李靖分兵之後,就命令士兵們用布把馬蹄包了起來,然後一路隱蔽前行。(小説手打小説)李閥在長安故城留守的兵力不到一千人。而且大多數集中在了未央宮這一邊。所以完全就沒有發現柳宗道這五千人的隊伍已經來到了長樂宮覆盎門外不遠處的一處山丘下。

待到柳宗道發現劉弘基部正在往回撤,渡過了昆明渠的時候。按計劃他立即採取了行動,派了身手捷的五百人悄悄向長樂宮殺去。在長樂宮附近城牆上的巡邏的李閥士兵不到一百人,等到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兩百多名少帥軍的士兵已經用利用飛鈎攀上了城牆,頓時就把城上的李閥士兵殺得四散逃開,然後迅速打開了覆盎門。五百名少帥軍士兵立刻一部分集中在覆盎門把它徹底的毀壞,另一部分則分頭在長樂宮裏放起火來。長樂宮裏雖然沒有沒有李閥的士兵,但是宮中尚有宮女和宦官數百人,一時間四處逃竄,呼喊聲驚天動地。實際上少帥軍士兵只顧毀門放火,對於他們的逃竄本就恍若未見。而且對於放火也只是草草了事,目的只是為了讓昆明渠旁的隋軍能夠看到。不到半刻鐘,他們迅速撤出了城。

而柳宗道則立即率領其他軍隊向劉弘基部後部殺去。

前後都是敵人,長樂宮中又是一片火起,李閥軍隊人心惶惶,不知道少帥軍到底有多少人馬。殷開山一臉頹然:“賊兵勢大。不如我軍撤往渭水北岸去吧?”劉弘基搖了搖頭:“現在軍心已亂,在野地中撤退很快就會變成潰敗。賊軍有數萬騎兵,我軍多為步兵。怎麼能跑得過他們?要撤,我們也只能撤往長安故城,憑城死守,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殷開山想想説得有理,直接逃跑。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了:“那也只有這樣了,希望攻進城去的賊軍沒有太多!”於是劉弘基下令。全軍立即掉頭向長樂宮前進。一時間李閥軍隊大亂,爭先恐後往長安故城奔去。柳宗道率領着四千五百多名騎兵避過李閥軍地大隊朝準了李閥軍的左翼頭衝去。李閥軍的左側瞬間就被衝散了。只是此時已經無人顧及這些了。而那些落在後面的軍隊在李靖的兩萬三千鐵蹄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已經完全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大部分士兵舉手投降了。

劉弘基逃回長樂宮後,立刻就發現不對。宮內沒有一個賊軍,覆盎城門被毀壞了。他就知道上當了,少帥軍的數目必定不多。否則地話,沒有道理攻進城後又退出城去。可是這時候後悔也晚了,軍心已經大亂。他和殷開山只得一面收攏部隊,一面命人救火。

少帥軍消滅了城外的李閥軍後,又在城外鼓騷了一陣後,隨着城內地大火被撲滅,徐徐的退走了。

而陰世師趁着雙方大戰,也迅速帶着殘兵敗將回城了。

這一戰。李閥軍隊先伏擊長安隋軍,後被少帥軍追擊,前後共傷亡了二萬三千餘人。

而少帥軍只傷亡了一千二百餘人,同時俘虜了李閥軍將近一萬人,可謂是大捷。美中不足的是劉弘基部沒有逃往渭水北岸,而是留在了長安故城。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即使大戰之後。劉弘基部仍有四萬七千人。從數量上仍然比少帥軍的兩萬七千人高出一大截。雖然他們軍心已喪,整龜縮在長安故城中不敢出來。但是實力依然不可小覷。

長安隋軍損失了一萬六千餘人。楊侑和城內的官員們徹底的絕望了,誰都明白長安是肯定守不住了。可是他們也無處可逃。離開了長安城,敗地只能更快。所以他們只能過一天算一天了。不過,有些官員們苦中作樂説道:“無論如何,我們現在的處境比之昨天還是要強一些。因為昨天只有兩個選擇。投降李閥或者死守到底。而今天又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投降少帥軍。

三天後的午時,王君廓、柴紹部四萬人一路猛趕,終於來到了長安城下和李靖部會合了。

接到了李建成報信的李淵留下了李孝恭率領二萬人,牽制河東的屈突通。同時又飛馬傳書太原。緊急調派援軍趕赴長安。自己率領剩餘的五萬餘人在大戰之後的第四天趕到了長安故城和劉弘基會合。

又過了七天,楊公卿率領十五萬大軍滾滾東來。一時間少帥軍在長安城下匯聚了二十三萬人。

雖然兩天後,太原各郡緊急徵集的七萬援軍到了,但是李閥軍隊地將領們卻是個個愁雲慘淡。因為這七萬援軍除了一萬士兵是原太原守軍,其它都是烏合之眾之外,其中還有將近一萬五千人是六十歲以上的老翁和十六歲以下的孩童。這也就是説,再也不可能有援兵了。事實上留守太原以及其他各郡的所有軍隊加在一起也只有八千餘人,也沒有多少壯丁可以徵集了。青年男子不是逃往外地就是隱匿了起來,再不就是已經上了前線。太原城內只有守軍兩千餘人。如果此時的劉武周或者東突厥有意進攻太原,那本是無力抵抗的。儘管這樣,李閥在長安故城裏七拼八湊地軍隊加在一起也只有不到十七萬人。遠低於少帥軍二十三萬人的數目。而且少帥軍如果願意,再調幾萬援軍也是毫不費力的事情。此外李閥軍是萬萬輸不起的,甚至不能出現太大的傷亡。否則,即便贏了少帥軍,也會被虎視眈眈的劉武周和薛舉吃掉。李閥軍隊唯一的優勢就是佔據了長安故城,而不是像少帥軍一下是在野外立的營帳,還可以有城可守。

李閥軍中最鬱悶的莫過於李淵和王世充了。

李淵當初對於是否起兵,本就猶豫不決,主要就是裴寂、劉文靜、李世民竭力勸説他,才使他堅定了信心。這個時候,他越想越氣。於是把三人招去痛罵了一通:“你們當初説得好聽。説什麼晉陽士馬強,宮監蓄積鉅萬,以茲舉事,何患無成!代王幼衝,關中豪傑並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撫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現在成了這個樣子,一旦兵敗,只怕我李氏一族就是滅門之禍。倘若如此,你(指着李世民),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李世民等人張嘴結舌,默然無言以對。

李淵接着又怒斥了夏侯端一番。夏侯端在李淵作河東討捕使時,就是他的副手。善於占卜和相面。當初就一再勸説李淵:“今玉牀搖動,帝座不安,參墟得歲,必有真人起於其分,非公而誰乎!”此時李淵想起往事自然是一頓痛罵。其餘許世緒、武士彠、唐憲、唐儉等,凡是當初規勸過李淵起兵地將領無不被他罵地狗血臨頭。

過兩,李淵又想起了死去的李秀寧和李智雲,於是把李世民和李建成招去又痛罵了一番。説他們都是無情無義地人。李智雲乃是李淵第五子,李淵起兵的時候,他隨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河東郡。由於事態緊急,李建成等得到李淵起兵的消息後,官府已經準備來捉拿了,於是李建成、李元吉來不及帶走十四歲的李智雲,結果被他抓往長安處死。

自此李閥將領個個灰頭土臉。

而王世充則更是後悔莫及。當初他怎麼就瞎了眼,押錯了寶。他悔恨自己太急了,如果當初再堅持半個月,等到少帥軍入了關中,那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做出投李閥的決定。現在倒好,自己的六萬部隊,分了一萬給李建成,基本上可以説是全軍覆沒了,又分了一萬給劉弘基,現在剩下的不到兩千人,而且已經被打散了。自己真是利令智昏啊,他只好每以酒消愁。

而少帥軍則是在長安故城的東面和南面駐紮了下來。從宣平門一直到西安門。營帳設的是密密麻麻。而且少帥軍並不攻城。只是在營帳前挖溝壑,又在覆盎門和安門外堆土坡、設箭樓、修築高台。李淵現在是留退兩難。看少帥軍的樣子,就知道領軍的將領非常老辣。李世民等出城誘敵了幾次,少帥軍不管你兵多兵少,都是決不出戰。離得遠,就完全不理會;靠近了,就用箭弩和投石車把他們趕回去了事。面對這樣的打法,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李閥眾將領們一籌莫展。少帥軍明顯是要等土坡等完成後仗着兵強器利強攻,雖然這個方法沒有什麼太大的智慧,但是卻非常實用,而且無懈可擊。這樣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克長安故城,但是遲早城內的兵力會被他消耗乾淨。

如果一旦土坡壘起、高台建起,那南面就岌岌可危了。少帥軍的投石車,無論是數量還是程都遠遠超過了李閥軍。如果他們居高臨下。想要守住南面的城牆,那只有不停的用人命去堆了。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少帥軍此次共帶來了四千台投石車,現在面的僅僅是一千台而已。楊公卿正在命令部隊收集長安郊外的石頭。一旦土坡壘起,那絕對是李閥軍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