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95章細細查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然後黃昏時刻再加一朝,直到戌亥接方能退朝。宋王按時進入皇宮正殿,與文武百官靜候皇帝上朝,他目光朝齊王瞥去,見這個兄長手中正握着一本鑲金奏章,心裏不一陣暗笑。夜雖然深沉,但正殿內蠟燭通明,將整個殿堂映照得猶如白晝,忽然一聲高昂的聲音響起:“皇上駕到!”文武百官紛紛跪倒高呼皇上萬歲,聲之中,黃袍帝者龍行虎步,走上高台,端坐龍椅,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皇甫武吉淡淡地説道:“眾卿平身!”百官謝禮起身,分列文武左右,宋王站在文官一排,而齊王則列於武官一側,除此之外,武官一列尚有龍輝、白翎羽、鐵如山、仇白飛等將領,文官方面則有崔遠志、崔煊毅,裴國棟、高鴻以及齊桓等文豪大臣。

皇甫武吉朝武將一側掃了一眼,笑道:“此番武舉,勞駕鐵老將軍和仇將軍不辭千里趕入京師,兩位辛苦了!”兩人應了一聲多謝皇上關心,末將不累。皇甫武吉又道:“白將軍,臨夏山一役,你當機立斷,身而出,勇退魔界大軍,着實是我大恆將才。”白翎羽不失禮節地道:“臨危受命,乃軍人天職,末將只是盡本分之事!”皇甫武吉甚是滿意,笑道:“白將軍過謙了。

朕從不虧待有功之人,稍後自有賞賜於你。”説罷又温和地朝龍輝説道:“龍卿,你身子可好些了?”面對皇甫武吉的噓寒問暖,龍輝落落大方地答話:“託皇上洪福,微臣身子好了許多。”正事要緊,皇甫武吉便將注意力集中到科舉之上,讓齊王和宋王分別彙報文科武舉的籌備狀況,兩王將籌備的過程一一敍述,皇甫武吉不住頷首點頭,似乎甚是滿意。皇甫武吉又道:“此番科舉乃是為我大恆挑選可有人才。

除了文采武功外,朕還要再增設一個項目,那便是問策從中選出能夠真正擔任朝廷大事的人才!”現場忽然一陣氣凝,氛圍頓時沉重了不少。

“大恆立國以來,雖有不凡成就,但遺留的弊端也有不少,朕便先考考諸位卿家,對此這種種弊端,諸位該如何應對。”皇甫武吉不着痕跡地將目光移到齊王和宋王身上,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宋王正猶豫要不要先呈遞奏章,畢竟若等齊王將奏章遞出去後便會引來各大門閥的口伐筆誅,到時候場面定當失控,這個時候呈遞奏章就有幾分落井下石的嫌疑。

但若此刻遞上去,會不會有些沉不住氣呢?這時,裴國棟朝宋王使了個眼神,示意他此刻將奏章遞上去,等會各大閥主準備一起反對齊王的政見,無論是多麼獨到和有利的建議,只要敢動門閥的利益,那便等同與天下豪門作對。

“父皇,兒臣昨夜寫了一份奏章,還請父皇過目!”宋王將奏章呈遞上去,由內侍捧到皇甫武吉玉案之上。皇甫武吉打開細閲一遍,微微點頭道:“政見甚是中肯,將我大恆官員體系的弊端説的一清二楚。”説罷示意內侍將奏章向眾大臣大聲宣讀,讀完之後,皇甫武吉問道:“諸位卿家對此有何意見,不妨直言!”裴國棟説道:“皇上明鑑,微臣覺得宋王殿下這番提議十分好,正是改善我大恆官僚弊端之良策!”皇甫武吉倒也覺得有幾分意外,畢竟這個裁減官員正好將裴家牽扯其中,想不到這個老臣子居然會第一個贊同。裴氏一族乃是門閥翹楚,既然裴國棟都身贊同,其他門閥立即紛紛應和,皆支持宋王新政。皇甫武吉臉上泛起一絲欣笑意,目光朝齊王投去。

齊王會意,將奏章奉上,皇甫武吉細閲片刻,臉上頓時湧起驚喜彩,拍案叫絕道:“好啊,錚兒你這軍改真是別出心裁。

而且不單純是軍改,更把全國各地郡縣給盤活了,妙哉,妙賊!”説罷竟親自將奏章念出…養強軍裁贅兵、屯田築堤、建信使營,唯獨沒有分田削藩!唸完奏章,羣臣無聲,滿場寂肅,針落可聞。這種種建議堪稱奇思妙想。

但卻有能完美地解決大恆此刻的弊端,最絕的還是那個築堤和信使營的提議,前者有效地解決南疆羣夷作亂的隱患,後者更是削減軍費,盤活大恆財政。皇甫武吉問道:“諸位對此可有異議!”朝上的各大官員頓時鴉雀無聲,面面相窺,齊王的三大軍改不但沒有觸及他們的利益,而且還對他們門閥大有好處,畢竟每年的鉅額軍費都要分攤到這些大門閥頭上。

如此一來,宋王的裁員政策便是損及門閥利益,不少閥主是跟隨裴國棟行事的,如今個個都悔青腸子了,暗自罵自己糊塗,為何跟風支持這個什麼削減官員的提議,心中暗罵宋王和裴國棟。

看着宋王和裴國棟一干人等那哭無淚,齊王暗自好笑:“自大恆立國,門閥世家不但不能干預軍隊之事,還得分攤軍費,如此一來,他們更找不到反對的理由。”皇甫武吉見眾人毫無聲響,又問道:“諸位卿家,對此軍改有何提議?”鐵如山站了出來道:“皇上,老臣十分贊同齊王之建議,如此舉措可謂一舉數得,不但削減大量軍費,還能威懾四夷,更重要增加國庫收入。”鐵如山乃是軍中元老,他一發話,各路武官也紛紛響應,最重要的是齊王這三項決策他們找不出任何缺點和反對的理由,可謂是利人利己!

皇甫武吉開懷大笑道:“好,既然如此,那便按照齊王所説,執行軍改新政…退朝!”朝會退散,宋王滿臉陰沉,此番不但讓齊王大出風頭,而且自己還無形中得罪了各大門閥。

就在此刻,他忽然看見齊王從對面走來,笑地道:“今天皇弟之提議當真叫為兄歎服,想不到皇弟竟然有如此膽魄!”這句話無疑是火上澆油,宋王恨得牙癢癢,怒極反笑道:“多謝皇兄誇獎,小弟與皇兄比還差得遠!”齊王微微一笑,告辭道:“為兄還有些事,先行一步,請了!”望着齊王遠去的背影,宋王心裏怒濤翻湧,暗道:“我看你能得意到幾時!”齊王雖未回頭,但卻覺得到宋王那氣急敗壞的眼神,心忖道:“若非昨夜龍輝提醒我,今恐怕要載個大跟斗了!”思緒回到昨天深夜…龍輝接過名冊,蹙眉道:“殿下難道不問我要這些名冊做什麼嗎?”齊王笑道:“本王相信龍兄!”龍輝微微一愣,嘆了口氣道:“殿下,請恕龍某多嘴,你平寫得東西是不是都擺在桌子上?”齊王笑了笑道:“其實也不盡然,一些機密的東西,本王都會妥善保管,桌子上的只不過是一些公開的奏章或者決策罷了。”龍輝嘆了口氣,搖頭道:“殿下,你這種做法十分危險。我看了一下你這份奏章,前半部分可算是驚世之才,但後半部實在不宜提出…”齊王肅容道:“分田削藩乃是從源解決大恆危機的唯一方法,無論如何,本王都不會退縮!”龍輝道:“這份奏章定然會引起各大門閥的反對!到時候什麼祖宗律法便甩了出來,殿下恐怕是舉步艱難!”齊王冷聲道:“世事永遠不會一成不變,人也好,國家也好,祖訓又如何,先人再怎麼高明,也不能未卜先知,昔的政策未必就是符合現今形式,吾等若不順勢而變,那便得慢慢步入腐朽!”

“政改始終都會觸及某些人利益,歷朝歷代從來沒有風平靜的政改”齊王凝神正,一字一句地道“只要能護大恆萬世基業,本王義無反顧!”

“這齊王畢竟是多年戍邊之人,本始終帶着一份剛硬之氣,認定之事便義無反顧去做!”龍輝心知齊王品

也不再多言,只是輕輕地提了一句:“殿下,若有心之人先知道了你這分田削藩之舉,從而擬定出另一份政改的奏章,而這份奏章雖也觸及門閥利益。

但遠不如殿下削藩之舉這麼嚴重,你説到時候羣臣會支持那份奏章呢?”齊王微微一愣,沉思道:“龍兄説的是宋王?”龍輝微微一笑,點頭道:“在下可什麼也沒説!”説完這句話後,龍輝收好名冊轉身離去。齊王陷入一片沉思,暗忖道:“政改之事勢在必行,但若給宋王做嫁衣,本王豈不成了笨蛋!”他眼光落在那份稿上,喃喃道:“本王這點小習慣確實不是很好,既然奏章的內容已經有可能,那本王不妨將計就計…”於是齊王心生一計,連夜修改奏章內容,將分田削藩的內容刪除,只留下軍改的提議,果然收到奇效…

搶盡風頭,反算宋王一把。

“來一定要好好謝謝龍兄,若非他提醒我,恐怕就要被宋王給搶了頭籌!”齊王打定決心,今後一定要把小心保管寫下來的東西,哪怕只是隨手亂塗亂畫,若不然又要被有心人利用。

亥時將至,龍輝下了晚朝,立即趕赴裴府,但並未發覺鷺眀鸞的蹤跡,但也懶得找尋,直接動用元功,沛然真氣衝擊四方,大地竟也為之鬧動,驚得裴府人人自危。一聲嬌喝響起:“龍將軍,你做事倒也直接,一招投石問路,得奴家想不出來都不行哩!”柔麗人影從屋子內走出,笑語嫣然,正是鷺眀鸞。龍輝淡淡地道:“鷺大姐,在下依約前來。”鷺眀鸞展顏輕笑,出雪白貝齒,頷首道:“請進,妾身已經準備好拔蠱的藥品。”龍輝雖鷺眀鸞走進裏屋,只見桌子上擺着數十種藥材,細細查看,再對照螣姬所告訴的解藥丹方便知鷺眀鸞所羅列的‮物藥‬並無差錯,暗忖道:“這妖婦看來是有心替我解毒…”雖然這些‮物藥‬是正確的丹方,但龍輝也不願意讓鷺眀鸞隨意在自己身上下藥。鷺眀鸞笑道:“龍將軍請坐下,讓妾身替你療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