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75為了結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從直布羅陀要被中意聯軍攻陷後,中意海軍在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後,從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海上通道完全掌握到了中意聯軍的手中。但整個直布羅陀航道並不安全,盤踞在摩洛哥的英軍和在西非和北非登陸的美軍隨時都有可能威脅到這條海上的通道的安全。

中意聯軍要進軍摩洛哥,維希法國zhèngfu所控制的阿爾及利亞就成為同盟國和協約國爭奪的焦點。

法國戰敗後,在北非和西非的殖民地還保留有大約六十萬的陸軍,而且大部分的法國海軍都集中在米爾斯比爾克和西非的達喀爾兩座軍港。自從英國皇家海軍發動“駑炮行動”後,起了法國人的極大憤慨,北非的法軍對趁火打劫的英國人也是恨之入骨,一直採取敵視的態度。。。

目前法國的原殖民地大體分成了三種情況:一是被戰國直接佔領的地區,這包括共和中國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和馬達加斯加及印度洋上的一些島嶼,意大利人佔領的突尼斯和英美聯軍佔領的摩洛哥。

二是在英美聯軍支持下由戴高樂領導的“ziyóu法國”所佔據的加勒比和東南太平洋地區的一些島嶼和法屬西非的喀麥隆、剛果、烏干達和加蓬等地。

目前阿爾及利亞成了維希zhèngfu唯一能夠控制的海外殖民地。。。

在共和中國所制定的未來計劃中並不想過分地消弱法國的力量,為此。共和zhèngfu一直對維希zhèngfu採取拉攏的政策,並明確表示將會在戰後維持法國對北非和西非原有的統治。

維希zhèngfu總理賴伐爾主張與共和中國及德國人合作,這樣能確保法國在戰後不被肢解,以保障法國的利益。而三軍總司令達爾朗上將則有些猶豫,態度一直搖擺不定,直到共和軍攻克直布羅陀要後,這才表示願意與共和中國進行合作。

方明浩作為北非共和軍總司令張廷輔大將的代表在阿爾及爾郊區的一幢別墅中,與達爾朗上將舉行着一場秘密會談。

達爾朗上將由於他的獨子患上了小兒麻痹症,正好從法國本土趕到了阿爾及爾,在醫院守候在愛子的病榻旁邊。在駐阿爾及爾法軍副司令喬恩的斡旋下。海軍上將同意就關於中意聯軍使用奧蘭港口的問題與共和中國進行會談。

“達爾朗將軍。如果法國zhèngfu願意與我們合作,那麼我們承諾將會在戰保障法國的領土完整及在現有殖民地地區的利益。為了表示誠意,總統同意將原來得到的四艘戰列艦和兩艘輕巡洋艦還給法國海軍。作為換條件,我們希望能夠暫時借用維希zhèngfu在奧蘭和穆斯塔姆的港口。”方明浩提出了共和軍方面的條件。國內同意還四艘用處並不大的老式戰列艦來換取法國人的合作。這對於海軍出身的達爾朗是個很大的誘惑。

達爾朗坐在窗邊。冷靜地看着窗外零零落落的冬雨,頭腦裏在飛快盤算着如何應對目前的局勢。共和軍團方面提出的條件相當誘人,但與美英方面決裂也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可法國人目前沒有能力對任何一方再説不字。

“我們不能公開與你們合作,我不能違揹我的良心,雖然我們仇視英國人,但卻更希望看到德國人失敗。”上將點着了一雪茄,使勁地了幾口然後説道:“雖然我們不能達成公開的協議,但我可以命令部隊放棄抵抗。這些地方需要你們去‘佔領’!”上將特意強調了佔領一詞。

方明浩在與達爾朗達成秘密協議後返回到位於突尼斯的北非軍總部,薩師俊率領第5艦隊也從比斯開灣返回到地中海,接管了地中海區的防務。魏子浩則率領印度洋艦隊主力移駐到蒙巴薩一帶。

隨着1942年的到來,共和海軍最新的“北海級”航空戰艦也開始陸續服役,共和海軍各大艦隊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強。

共和軍目前的戰役重點主要放在了北非和澳洲兩個方向,澳洲方面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近三百萬人,而在非洲方向也有大約一百八十萬的兵力。

問題是水漲船高,在這個時空,各國的武器裝備都比另一個時空同一時期要強許多,隨着美國經濟全部轉入戰時體制,源源不斷的新式裝備被運往前線,同盟國武裝力量的實力在迅速增強。在開佔初期共和軍的裝備優勢正在逐漸喪失,隨着戰線拉長,進攻的步驟愈加艱難和緩慢,很多地區都處於艱難的相持之中。

美國人在穩住澳洲戰場之後,開始逐漸增加着北非的軍事力量。

“在得到兩艘新式的艦隊航空戰艦後,僅憑我手下這一支艦隊就有可能讓英國海軍遭到重創。總參謀部這時候卻否決了我們的作戰計劃,還把第一個艦隊撤到了地中海中,這不明擺着是把運輸線又拱手送給英國佬了,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在突尼斯,薩師俊對於海軍部的決定相當不滿。

“也許最高層認為徹底打敗英國人並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已經達到了戰爭想要達到的目的,問題是怎麼確保得到這些東西。”方明浩笑了笑説道“你沒注意到各戰區大的攻勢作戰計劃都被總參謀部所否決,也許最高層在想着如何結束這場戰爭,我們可沒有想着要統治整個世界。”

“哦,還真是這樣,但他們卻一直要想打幾我們!”薩師俊説道“想要和談也不是一伯容易的事,得讓他們真的覺到撐不下去!”

“我猜總參謀部現在的目光盯在了美國人的身上,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在醖釀着一次大的海上決戰,應該會選擇在太平洋戰場,這可沒有你我的份!”方明浩説道,給美國海軍一次致命的打擊,讓他們真正認識到共和軍的實力這是共識,問題是選擇什麼樣的時機和什麼樣的地點。

“我想會選擇在中太平洋戰場,但美國人今年又會有十艘‘埃克斯級’艦隊航空艦服役,確實不好對付!”薩師俊説道“在造艦數量和速度方面,我們和他們差不多,最後大家拼的就是實力!”

“但是,我們的人口數量是他們的五倍,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勞動力和兵員數量的差距在持久戰中越能體現出優勢來,我想共內並不着急!”方明浩説道,美國只有一點四億人口,即使是總兵力達到他們計劃的六百五十萬人,這要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五,這已經是個極限,而共和軍方面現在的總兵力為一千四百萬,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而且在印度、朝鮮和東南亞還有大量的勞動力沒計入其中,徵兵對於正常的工農業生產影響較小。

目前德國和蘇俄都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局面,而英國則主要依靠數百年積累的財富在美洲換取工業原料甚至是食品。

本已經完了,雖然他們撤到美洲和澳洲的三百五十多萬軍隊還有一定的威脅,但實際一直在依靠消耗美國的戰爭資源,這一點並不足為懼。

着眼於戰後,共和國甚至現在已經開始在西澳、中東和東南亞進行有計劃的投資和建設,隨着越來越多的礦產和石油等原料運回國內,這也保障了整個共和國擁有越來越強的持久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