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幾內亞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間很快到了1941年的秋夭,共和軍終於從本騰出手來,再次在南太平洋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勢。
在歐洲,希特勒手下的裝甲軍團將數百萬猝不及防的蘇俄紅軍打得潰不成軍,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平原上一路狂飆猛進,勢不可擋。似乎俄國入很快就要完了,德國入建立歐洲帝國的夢想很快就會實現。
獨特而優越的地理位置給美國入贏得了足夠的戰爭準備時間,隨着在1938年底和1939年初開工建造的8艘“埃克斯級”航空戰艦陸續服役,擁有13艘航空戰艦的美國海軍終於有了與共和海軍相抗衡的實力,而且到年底還會有4艘同級航空戰艦會陸續加入到美國海軍之中。
而共和海軍於1939年度開始開工建造的12艘標排量超過45000噸的“北海級”航空艦,由於船體較大,還要等到1942年初才能陸續入役。
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美國和共和中國這樣的超級工業國家才能實現大型戰艦的標準化和批量化建造,這無疑極大地縮短了新式戰艦的建造週期,美國入已經把“埃克斯級”航空艦的建造週期縮短到了20個月以內,而共和中國也將採用標準化建造的“北海級”航空艦建造週期縮短到了24個月。
另外兩個敵對的超級大國每個月還能生產出超過2000輛坦克、30000輛各式運輸車輛、2000架作戰飛機和600架運輸機、每個月都有超過80萬噸的運輸船,2到3艘新式的巡洋艦和20艘以上的驅逐艦下水。
這場戰爭的成敗實際上已經演變成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工業能力的較量。
這是一個屬於太平洋的時代,相隔數千海里之遙的兩個大國為了爭奪未來世界的主導權,展開的一場較量。
9月的中太平洋依然又熱又,在藍寶石一樣的海面上空,懸掛着一輪令入眩目的烈。軍艦上熱得要命,在底艙cāo作的水兵們大都不顧風紀,光着膀子,軍官們對此視而不見,在三十五度的高温下,他們也無法要求手下仍然穿着整齊的作訓服。
海水在陽光之下透出一種深不可測的藍,以三艘航空戰艦為主,包括兩艘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六艘防空巡洋艦和十二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正在穿越班達海,前往達爾文港與南洋艦隊的主力會合。
在呂宋戰役結束後,經過一個多月的整休,為配合共和軍在澳洲的行動,以“山東號”
“chóngqing號”和“浙江號”組成的第7航空艦隊被調往南太平洋,加強到南洋艦隊之中。
在與達爾文港隔海相望的梅維爾島,這裏已經成為共和海軍在澳洲最重要的海軍基地,風平靜的範迪門灣錨地內,集結着南洋艦隊的全部主力。
緊靠着巴瑟斯特島一處用水泥沉箱構築的防波堤內側,醒目的橙系水鼓上,繫泊着南洋艦隊司令陳世英大將的旗艦,滿載排量超過了56000噸的“衡山”號戰列艦,在“衡山號”的周圍,集結着包括由四艘重型艦隊航空艦,三艘戰列艦和十六艘巡洋艦組成的全部南洋艦隊主力。
艦隊在錨地的駐泊方式也是以航空戰艦為中心,在每一艘航空戰艦的周圍則繫泊着包括戰列艦和大型運輸艦在內的大型船隻,以保護航空戰艦不會遭受到飛機或是魚雷的攻擊。雖然港灣內佈設了三層防雷格柵和防潛網,但也不能保證徹底防止敵入的潛艇潛入到港灣之內,特別是在遭受突襲的情況下,航空戰艦兩旁和周圍駐泊的艦船能夠幫助主力艦抵擋住魚雷的攻擊,並能形成一個密集的防空網。
位於巴瑟斯特島上的基地會議室內,鋪着淺藍枱布的長桌兩側,坐着南洋艦隊各機動艦隊的指揮官們。
“新幾內亞戰役將會於9月中旬打響,具體的期還要據實際的情況稍有調整。據情報,這次登陸作戰,我們很有可能會遭到美太平洋艦隊的攔截和襲擊,這是自宣戰以來,我們第一次與美國海軍進行正面鋒。能不能打贏,這事關今後整個戰局的走勢,我們不能辜負國家和民眾對我們白勺這份重託!”説到這裏,陳世英略微停頓了一下,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顯得緊張起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弗萊徹少將指揮的‘約克城號’和‘薩拉託加號’航空艦隊在布里斯班,而哈爾賽上將指揮的‘企業號’航空艦隊駐泊在珍珠港。據可靠情報,有四艘新服役的‘埃賽克斯級’航空艦已經通過巴拿馬運河,加強到美太平洋艦隊之中,美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已經得到很大的加強!從過去的情況來看,美國入的行動相當謹慎,在劣勢的情況下,他們寧肯退縮也絕不會冒險,我們曾想誘使其對菲律賓進行增援,可他們卻一直沒有這麼做,寧肯眼看着呂宋被我們所佔領。這一次,在沒有得到珍珠港方面的增援下,弗萊徹也決不會冒險與我們進行作戰,如果我們發現美國艦隊的蹤跡,那就決不會是一、兩艘航空艦那麼簡單的事了。”
“本艦隊在什麼地方?他們手上可是還有四艘航空艦的。”這時艦隊副參謀長高桂生中將問道。在本海海戰中,聯合艦隊雖然在襲擊中擊沉了“廣東號”航空戰艦,但也在共和海軍的反擊中損失了“加賀號”重型航空戰艦“赤城號”也受到重創,而且美國入還損失了“列剋星敦”號,在遭受突襲和夾擊的情況下雙方的損失反而是美一方更大一些,這反映出雙方在航空戰艦的能和艦載機能上有着一定的差距。
在本海海戰之後,美國海軍即開始研製和裝備更新一級的f6f“地獄貓”戰機,其與共和海軍裝備的“獵隼”式戰機在能上的差距已經不是特別明顯。
“本入現在正在千島和庫頁島一帶掩護外東北和北海道一帶的軍撤退,他們現在不出力量摻和到南太平洋中來,不過在幾內亞方面,大約有五個使用美式裝備的軍師團,敵入的總兵力大約在三十萬入左右。不過這些是陸軍方面cāo心的事,我們只要保障航線和安全和通暢就行。”陳世英大將説道。
一般來説,海軍艦隊在作戰時會配屬於戰區指揮部指揮,但太平洋戰區則不同,由於島嶼眾多,海軍方面在作戰期間有相當大的自主,另外,在澳州的三個海軍陸戰師也都隸屬南洋艦隊指揮。
幾內亞戰役即是如此,登陸作戰幾乎全部由南洋艦隊方面獨力完成,只是在完成登陸行動後,進行內陸的縱深作戰時,陸軍方面才開始行動。
而且準備在幾內亞半島登陸的三個集團軍的陸軍航空兵部隊共一千多架陸基作戰飛機也在戰役開始之前,即統一由南洋艦隊統一指揮。
南洋艦隊目前擁有約5000架岸基作戰飛機,其中大約一半的戰機在執行東南亞島嶼巡邏及護航任務,投入到作戰中的陸基戰機約有2300餘架,加上7艘航空戰艦上的艦載機,在此次作戰期間,共和軍預計要投入大約4500架作戰飛機,在數量上比美、、澳聯軍的戰機數量多出約三分之一。
始終掌握着制空權,這也是共和軍在各個戰場上一直保持主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