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九天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8月22,傍晚。

在黃昏的陽光之下,機場的建築在昏暗的天地間反着黃的光芒,在黑沉沉的土地映襯下,反而顯得更加醒目。一架架體型巨大的重型轟炸機,發出震撼天地的轟鳴,呼嘯着騰空而起。這些戰機在機場的上空盤旋着,組成幾個巨大的菱形,然後向一羣大鳥,遮天蔽地向着東方的海面飛去。

機羣起飛不久,天漸漸黑了下來,飛機上的指示燈在夜空中閃爍着紅光,機艙內發動機只有發動機發出的巨大聲響。編號為h7301號的轟炸機做為全隊的引導機飛在最前面,轟7團團長鄭以民上校從駕駛艙向外看了一下,下面的海面上黑乎乎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他的身後兩側都是一些體型龐大的重型轟炸機。

沒有人説話,機艙內明顯能受到戰前的緊張和壓抑,h-7c型轟炸機機組成員有11人,除了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電報員和投彈手外,還增加了一名雷達cāo作員,另外五名乘員則是機槍手。h-7和h-6轟炸機上都裝備了1212。7毫米機槍作為自衞武器,這些自衞機槍都能由機槍手在機艙內進行遙控cāo作。

機羣在海面上500米的高度上進行巡航,另外海軍在地面的和軍艦上的雷達會跟蹤機羣的行動,如果偏離了航向會級時發出通告。

從山東半島飛到任務地點東京上空需要近五個小時,機艙外的夜幕下,整個機羣信號燈不停地閃爍着,如同一條閃光的綵帶,飄浮在半空。

“報告目前方位”一個小時後,坐在副駕駛位置的鄭以民問領航員。

“東125’21,北37’13,航向正確,長官”領航員趴在航線圖前,一邊回答着問題,一邊用鉛筆在圖紙上做着標記。

“快到朝鮮海岸了,2分鐘後我們開始爬升,給各機出準備信號,到6000公尺”

“是,長官,6000公尺,2分鐘準備”電報員隨手發出一串無線電信號。

飛機發出轟鳴,開始向高處爬升,由於要飛越朝鮮海峽,整個轟炸機編隊需要在6000米以上高空上飛行,這並不是怕地面上的機起飛攔截,而是為了避免遭到防空火炮的打擊。本的飛機理論上能飛到8000米以上的高空,但由於沒有雷達導航裝置,本無法在黑夜裏升空作戰。

與此同時,第一轟炸機司令部下屬的三個重型轟炸機聯隊也分別從長、哈爾濱和佳木斯的大型機場起飛,第一聯隊的64架轟炸機的目標是羣馬縣的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第2、第3聯隊的目標是橫濱的工業區。而第四轟炸機司令部所屬的重型轟炸機部隊將會對吳、名古屋和大坂的工業區進行轟炸。

這個夜晚註定要成為讓本人談之變的“災難”8月23凌晨0點20分,轟炸機羣已經開始飛越本州中部的飛驒山脈,再有二十分鐘就能抵達目標上空。現在整個轟炸機羣依靠東窘向的無線廣播電台進行導航,進入戰鬥狀態的黃燈在機艙內閃爍着,機組人員都進入到了戰鬥位置。

誰也沒有説話,轟炸機羣轟隆隆地穿過夜空,機艙內的氣氛變得緊張而且有些壓抑,領航員不斷地在航線圖上計算着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

前面的地面上出現一片燈光,從空中望去,整個城市的輪廓在路燈的勾勒下呈現出一種非常絢爛的景“到達目標上空”領航員説道。

“五分鐘後開始投彈,我們要摧毀東部的工業區”鄭以民説道“本人怎麼不知道燈火管制?多麼漂亮的景,可惜…”他的語氣裏帶着幾分嘲和幾分慶幸。

機身下方的燈光成片地熄滅,大地又重新回到黑暗。

“準備投彈”鄭以民下達了作戰命令。

機身下方本人的高炮彈象一朵朵炸開的禮花,在黑夜的上空閃耀着。

“開始,放”隨着一聲令下,投彈手按下開關,一連串的炸d彈從機腹下方搖椅晃地向地面墜落。

鄭以民猛地拉下cāo縱杆,戰機迅速向上爬升着,作為指揮官,他需要在投彈地點上空盤旋一陣,以便觀察轟炸的效果和對地面進行拍照。

地面上冒起幾團火光,那是凝固汽油彈在開始燃燒,雖然從高空看上去只有火柴燃燒時一樣大小,但鄭以民心裏清楚,這麼一枚650公斤重的燃燒彈的燃燒範圍絕對要超過30米。火苗接二連三地在地面上冒起來,這也為其後的轟炸機提供了目標。

地面上着火的區域越來越大,似乎比剛才的路燈景還要壯觀百倍。

式的木質房屋就是上好的燃料,更是助長了整個火勢的蔓延,從高空望去,小半個東京都陷入到一片火海當中。

“天哪,整個東京都被點着了”導航員興奮地大喊着。

“開始返航”最後一隊轟炸機飛過被映得通紅的夜空,大火產生的氣旋迫使它們不得不在7000米的高空將炸d投下,駕駛員拉動着cāo縱杆,飛機劃出一道弧線,在東京灣的海面上開始轉向。

地面上那座在烈火中燃燒的城市在身後越離越遠,這場持續了半個多小時的轟炸結束了,但生活在下面的人們註定要經歷一個悲慘的夜晚,這種痛苦和恐懼的記憶將會伴隨那些倖存者的終身,至死不會忘記。

海軍的兩個陸戰師也在這一晚全部登上了濟州島,天光漸亮,在駐防山東的海軍陸基航空隊戰鬥機的護衞下,鄭以民駕駛着飛機最後一個平安地降落在了藍村機場。

戰區司令長官吳佩孚大將和第三轟炸機司令部司令趙樂文少將親自在機場接這協旋的勇士們的歸來。

“祝賀勝利返航”指揮台的調度人員向剛剛停穩的3701號機組發出祝賀。

“損失的情況怎麼樣?”鄭以民倒沒在意戰果,下了飛機後先問作戰部隊的情況。

“十分成功”趙樂文説道“只有一架飛機因機械故障墜毀,另外兩架飛機迫降在東海海面,人員被海軍的搜救艦隻救起,有16名機組成員失蹤。另外有兩架飛機在返航時失航向,迫降在了山海關機場。”

“只要他們一天不投降,這種轟炸還會持續下去,並將加大力度。”吳大將説道:“我們要摧毀完全他們的軍事能力和工業能力”這才是整個轟炸計劃的核心。

“肯定會有大量的平民傷亡,國際輿論會不會有很大壓力?”

“這在戰爭中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至於輿論,那是外部和新聞署的事,與我們無關”吳大將滿不在乎地説道,他們這一代的軍人在觀念上與本軍人相似,都很漠視生命,這和那些從西方留洋回來的學者們絕對不一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