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很快便沉住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寧王率宣遼軍轉戰南北,六年後攻取京師奪得天下。從那以來,這支鐵軍一直由皇族核心成員牢牢掌控,駐紮在宣府一帶,成為抵禦韃靼南侵的主要軍事力量,保得皇朝北疆兩百年安寧。
到得千禧二十三年,在驚才絕豔的長公主趙鳳十八歲生那天,千禧帝將指揮這支鐵軍的兵符賞賜給他極為倚重的長女,作為生禮物,從此皇朝這支鋭之師一直被她所掌控。
千禧二十五年,長公主率宣遼軍雄師十一萬北擊瓦剌,與瓦剌軍主力決戰於土剌河畔大草原,她與先祖太宗皇帝一樣,極善收集敵軍情報,多謀善斷、用兵如神,是役大破瓦剌十餘萬大軍。
瓦剌部懾於宣遼軍聲威,舉部遁走,長公主採用昔年鮮卑拓跋圭打擊柔然的戰術,令宣府鐵騎萬餘人在廣闊無垠的漠北草原上縱橫馳騁、千里大追擊,騎兵一個人配兩匹馬,長途跋涉,輪翻換乘,馬歇人不歇,到達會戰地點,不必休整,直接換乘另一匹沒有負重的馬參加戰鬥,若糧食沒了,可殺副馬充作軍糧。
宣府鐵騎倍道兼程,茫茫戈壁與湛藍的天空連成一線,平坦、廣闊、無邊無際,零星點綴在焦黃的戈壁上的一叢叢駱駝刺、芨芨草,在北風中乾枯殘敗,泛出淒涼的灰褐,無盡蒼茫與荒涼。
宣府鐵騎踏過遼闊空曠的戈壁灘,從瓦剌牧區向西狂追數千裏,隆隆的馬蹄聲和揚起的塵土迴盪在千里戈壁上空。
終於在杭愛山下追上逃路的瓦剌部。長公主下令,宣府鐵騎每人在馬尾栓上樹枝縱橫馳騁,煙塵遮天蔽,區區萬餘人倒似有十萬鐵騎之聲勢。瓦剌部未戰先怯,如狼似虎的宣府鐵騎象兇猛的狼羣一樣。
將大批瓦剌人分割包圍,刀矛寒光閃處,熱血漫天飛舞,戈壁灘屍橫遍野,瓦剌首領迭爾赤撇下大批部眾倉皇西逃。
長公主率鐵騎將瓦剌部眾向東驅趕,宣遼軍主力已事先挖掘壕溝,結陣張網以待。數之後瓦剌大批部眾驅趕着牛羊逃到塔密兒河畔,頭撞進十萬宣遼軍包圍圈!
血腥屠殺由此展開,伴隨着對婦女和牛羊瘋狂的搶掠!草原上的戰爭是殘酷的,總是勝利者對失敗者慘無人道的殺戮和劫掠!長公主趙鳳御下極嚴。
但並不迂腐,宣遼軍中,尤其是宣府鐵騎將士多為當地的牧人和遼西人,她並不反對將劫掠作為對部下將士們的獎勵。
此役宣遼軍獲得大批財物、牛羊和女人,幾乎半個瓦剌故地成為長公主的封地和宣遼軍的牧場,宣遼軍從此有了穩定的據地和後勤基地。
長公主憑藉智慧殲滅瓦剌部之後,瓦剌部從此一蹶不振,殘部被迫西遷到遙遠的金山腳下,長期威脅皇朝北疆的隱患被長公主徹底消除。十餘年來她率軍東征西討,戰功顯赫、號稱不敗,麾下猛將如雲,被視為國家支柱。
隨着北疆威脅的解除和遼東女真的漸崛起,長公主將宣遼軍駐地東移到燕山山脈東段,意圖很明顯,這支鋭之師東進可聲援遼東官軍,南下則對入關敵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對野心的沙爾温而言是一支不可輕辱的強大威懾力量。
他即便能掃平遼東官軍,也不敢輕言入關,由此可見,長公主是個大局觀很強的鐵腕人物。***北疆烽煙不再,可隨着濟南周府羅剎門的突然崛起,原本平靜的江湖變得波濤暗湧,各地幫派勢力也開始活躍起來…羅剎門之主江湖人稱羅剎女王,羅剎門中人則稱她為夫人。江湖人只知她姓王,姓名沒多少人知道。
她天賦異秉,自幼巧遇一位武林異人,師從宇內第一高手“天池仙娘”夜冰習得一身絕世武功,她本是天縱奇才,資質絕高,二十來歲即已內功大成,堪稱奇蹟!
出關後為了歷練實戰經驗,不惜以女兒之身遨遊神州,面罩輕紗四處挑戰各地武林頂尖高手,歷經大小三十餘次決鬥,一路所向披靡,每戰必捷。
她身材高挑健美,被一襲似松似緊的菊羅衫包裹得玲瓏有致,臉上那塊神秘面紗後,決鬥時偶爾驚鴻一現的絕世容光,為她留下“羅剎仙子”之名,又由於她那睥睨天下的無敵霸氣“羅剎女王”的名頭也加諸她頭上,從此名滿天下。
千禧二十九年,她擊敗武當掌門玉清子,第二年踏上嵩山少林寺,獨闖由一代弟子組成的大羅漢陣,以及由達摩堂首座枯葉禪師領銜、各首座長老組成的小羅漢陣,如入無人之境,一路闖入少林掌門閉關修煉的後山達摩,打破少林寺後山祖師從未有女人踏足的記錄。
少林掌門枯佛禪師不得已破關而出,接受她的挑戰。內功、劍掌和暗器三場比試,鬥得分外烈!決鬥時猛烈的罡風所及,周圍三丈以內竟無人抵受得住!
枯佛禪師是她出道以來遇到的最強對手,但她憑藉超強的武功和出類拔萃的臨戰經驗,最終還是乾淨利落地擊敗了擁有一甲子功力的枯佛禪師,隱然成為當今武林第一高手。
一連串輝煌的勝利讓她揚名天下,也發了她征服這些武林幫派的雄心,第一個目標的選擇很有講究,首先實力要稍弱,其次是不能太起眼兒,她選中了崑崙派。
擊敗少林掌門之後的第十天,她親自挑選三十名衞隊鋭,乘巨雕飛赴崑崙山,這些大金雕是她從遙遠的極北之地得來的異種,長得比人還高,翼展達一丈多,不僅能載人飛上天空,還可以在幾個時辰之內飛到數千裏之外,從此地飛往崑崙可朝發夕至,被秘密養在沂南周家圍場。
下午羅剎門一行趕到崑崙山金頂峯,降落在附近一個隱秘的山谷中,讓巨雕四散飛去各自覓食,羅剎女王率手下登上金頂峯拜山挑戰。三天前她已按中原武林規矩派人前來投帖,約期挑戰,拜帖落款是羅剎門。
凌霄宮山門前,崑崙派掌門人張莫然已率領師兄弟和門下二、三代弟子在山門前列隊相侯,虛情假意地寒暄一番之後,雙方分為兩大陣營分別落座,上茶。崑崙派七位長老之中。
那兩位白鬚白髯,坐在掌門人右邊的長者,是掌門的師叔輩,幹坤劍李易寒和君子劍白經天,張莫然左邊第一個是他師兄賽西亭,是位西域回回,武功不俗。
餘下分列左右的四位長老,右邊兩位三十多歲的白衣中年道姑是他師妹,牡丹仙子姬無雙和荷花仙子吳玉雪,容貌秀麗端莊,左邊兩位年約四十來歲的中年道長則是他師弟胡宇和張長勝,氣度不凡。
羅剎女王依然是黑衣黑裙黑紗蒙面的一貫裝束,在相互寒暄之時,崑崙派眾人很快認出了她“羅剎女王”之名轟傳天下,七位長老和張莫然不紛紛頭接耳,個個臉上都變了顏“羅剎女王!王夫人!”張莫然到底行走江湖多年,很快便沉住氣,敞聲説道:“久聞仙子大名,今得見果然氣勢不凡!”羅剎女王淡淡地道:“張掌門不必客氣,咱們開始吧?”張莫然肅然道:“仙子威名天下無人不知、何人不曉?連少林、武當掌門皆不是仙子之敵,我崑崙派不過是個僻處邊陲的小小門派,依我看,武功不比也罷。”羅剎女王單刀直入地道:“既然自知不敵,那就把崑崙派併入我羅剎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