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e的職場體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揚個,稜角分明是白衣飄飄的校園生活,拼智慧,論eq才是職場生活的華。公司裏説話做事都需要方法,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很少有同事老闆會有多餘的時間拿工作開玩笑,除非是事出必然。那怎樣讓我們的需要和想法成為必然,讓周圍的人接收你,怎樣讓老闆支持你呢?看看kaye的經歷,或許會明白一點點你身邊的故事。
一.零食外江湖上傳要想套牢一個男人,先要搞定他的胃,可見吃對婚戀的重要質。食,人之也,上古傳下來的吃喝文化,就可以由一斑見全豹,用在處事上就更是上等策略,飯桌上談事情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也難怪食物外會成為一個必然。
kaye的爸爸是食物外的行家,曾經用別緻的家鄉特產為kaye贏得了大學的擴招錄取通知書,耳聞目孺,kaye也有點小美食家的味道。現在她是公司的新人,還不清楚公司的零食遊戲如何,但在休息之餘,空氣中總彌散着零食淡淡的香味,直到有天她活捉了stive吃餅乾,才找到了公司的第一個死黨。
stive也是新人,但是他沒有kaye那麼謹慎,幹得不開心就走人,這是他的座右銘,所以大學的稜角依然分明。kaye有也稜角,不過爸爸告訴過她要藏起來,至於怎麼藏,居然答案是天機不可漏。還好政治課上一直教導天人合一,追求這個最高境界總是沒有錯的,現在就先適應環境比較好。
辦公室裏,規定不準帶零食,更不準叫外買,但是書面的條文和最後執行的總是有一定的距離。介於餐廳的油水越來越少,胃口越來越挑,大家還是經不住美食的誘惑,快餐包裝的食物還是會被偷偷帶進來,安全的藏起來,慢慢的享用,就算煩躁的時候犒勞自己,也不錯啊。
kaye的書桌裏慢慢也藏着很多寶貝了,有糖,瓜子,蘋果等,這些是用來修改鬱悶心情的,大家都知道工作中雞蒜皮的小事漫天飛,小煩惱積攢多了,就會變成大鬱悶,鬱悶久了就會變成傳説中的工作壓力,解壓的一個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拿食物來安,當然蜂,咖啡,泡麪偶爾也會排上用場,小小食物換來美妙心情,這個小智慧實在是工作效率的加速機。
有時候手上的事情忙完,就拿點東西出來,獎勵一下自己,不留神被人發現了,大家也都很默契的笑笑,如果有玩笑者湊過來要挾,還要去亡羊補牢,直接請他吃唄。話説吃了別人的嘴軟,拿了別人的手短,不過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想嘴軟呢。零食,只會增加同事間的友情,融合陌生的氣氛,尤其是男同事的眼睛一般比較好,而且看到一個被零食封口後,很多人也會加入,結果幾分鐘下來,回頭瞅瞅休息狀態的每個人,都鼓鼓的腮,還異口同聲的“噓——”kaye就得意了,吃麪前風光無限啊,她就曾經為了一個蘋果,幫stive做了一份漂亮的報告,當然蘋果是作為友情的格外獎勵的,禮多人不怪,確實讓她覺得蘋果比自己的還甜,食物是一種關係融洽劑,一次生倆此的酒桌文化,也合適辦公室,只不過煙酒換成零食更恰當。
有一個新來的小妹helen,人長得並不佔任何便宜,但是她那燦爛的笑容總是能融化人,尤其是她的糖炒板栗總是很香很香,能夠融化很多人。女孩子,她一口一個師姐的喊着勤快,男孩子,她更是師兄師兄得叫得歡快,果然“上等人人捧人高,下等人人扁人低”她面前,大家也都好為人師的樣子,身怕自己不稱職。不過她的板栗還真有誘惑力,因為燦爛的笑容陪着板栗,大錯沒有,小錯不斷的新人作風,就都被大家忽略了,因為看她偷偷糖的樣子,沒有人會責怪一個孩子不會做事的。
kaye覺得,偶爾裝裝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當自己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下,在一點點的成長過程中,作個多做事,少廢話的傻小孩是最佳的選擇。但是漸漸的成中,就需要擺出自己的做事風格了,再扮,就讓給人不可勝任的覺了。
零食外,小小智慧,大大eq,舒換壓力,是效率加速劑,又是人際關係融洽劑,因為有好東西跟別人一道分享是一種幸福,大家一道體會那種甜,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其實很多時候給予是比接收幸福的。看着別人沉醉在自己製造的享受中,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
二.內部換血談判在it外企裏,各種規章制度都井井有條,人情故事也有,但是不是這裏的主的文化,很多會做事的同事不僅能夠把事情做好,而且能夠把事情做對了,這個就需要的不僅僅是iq,更需要的是eq,下面就看看kaye在內部換血的談判中怎樣歷練eq吧。
眼瞅着來公司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kaye和stive在kp部門的工作已經是得心應手。對於倆個求知慾高漲的年輕人,能正式參加it設計工作是多大的一個夢想啊,但是kp部門只接觸到了設計的表面,需要積月累,才會有質的飛躍。而隔壁的電路部,正是讓人技術千錘百煉的好去處,可半年資歷的人要進去比登天還難,因為老闆ken火眼金金,招聘時候就把各位定位了。不滿是向上的階梯,加薪升級跳槽是必然的,要想改變領導的看法,成功的跳到另外一個部門,是一個挑戰,出生牛犢不怕虎的kaye和stive都有點躍躍試。
“ken,把我調到工程部做電路吧”stive是北方男孩,在部門早會上,就急切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就是這樣不能遮掩自己的想法,把所有的是非悲喜都寫在了臉上。
“為什麼,不是做得好好的嘛?遇到了什麼問題,説説看?”老闆顯然已經把他定位在kp部門,讓他成為開山鼻祖然後那裏養老了。
“我想學更多的東西,更多和我的專業相關的東西,kp裏面技術含量太少了”stive乾脆直接説了,等審判。
“stive啊,其實哪個行業研究透了都是專家,學東西在哪一行都是一樣的。留心學就對了,我一會還要去開個會。”ken語重心長的又一次説,然後就留下發呆的stive匆匆離開了。
這個就是失敗的談判,stive談判的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沒有佔據,在老闆最忙碌的早上去説人事的事情,這個本來就比較不妥,地點還在早會上,如果老闆同意你一個來回的調動,那怎麼來應付其他的員工類似的請求呢?國有國法,部有不規嘛。人和,是在單方面考慮到自己的利益狀態下,stive沒有注意到,如果他跳走了,對於老闆來説,一個興起的部門少了個骨幹,一個骨幹的部門多了個累贅,ken這個將領怎麼可能會這麼佈陣呢?看來我想我行我素,直來直去的談牌,不合適公司內部人事調動。
kaye看到了stive的遭遇,還是心頭一緊,看來老闆的每一個部署都是有他的含義的,要想談判成功,需要全方位的調動eq了。
kaye選擇一個午後去請老闆簽字,順便彙報了一下kp一週的狀況,聽着kaye把kp的工作程整理得頭頭是道,老闆點了點頭。
“聽説工程電路部的工作程跟kp部的差不多,是嗎,ken?”kaye又開始好學的問問題,其實只有她最清楚,自己想把簽字的重點引導主題上來。為此她還特意分析心理學,據説人在下午的時間裏,意志力都比較薄弱,這樣比較能談判成功。而且她來簽字前還偷偷問過部門助理,得知ken一個下午都沒有緊急的會議,有的是時間來處理辦公室的“家務事。”
“嗯,是差不多,不過電路那邊偏技術一點,溝通是他們的弱點,正好跟你們部互補了”ken好為人師的介紹着。
“技術啊,我也是技術科班出身啊,不過一直沒有太長進,您看我最近幫電路部jonney師傅繪得這個電路,好像有很多問題還。休息時間經常請教電路部門的人,他們都好熱情,一點也不像您説的溝通不好。”kaye拿出自己一週來準備好的電路圖來,這個可真花了她很大的時間來繪製,希望老闆知道她已經掌握了電路部的基礎,還可以跟他們打成一片。
“嗯,不錯,有空可以多找找jonney,他是這方面的高手”ken好像一直都喜歡好學的員工,都開始介紹師傅了。
“嗯,好,謝謝ken。我會多跟jonney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讓您滿意。聽説您過段時間會招很多新人來嗎?能分我一個嗎?就一個就好,我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達到我在kp部門的水平,這樣我到jonney那幫忙,kp部門就沒有任何的損失了。”kaye終於引導老闆進入了自己的談判重心。
ken開始皺眉頭了。
“ken,當初剛進來的時候,您是説部門的選擇是暫時的,可以調換的。大家都知道您平常都很民主,會讓儘量滿足我們的興趣,這次您肯定還是這樣,對吧?”kaye開始翻閲歷史,瞻望未來。
“那等新人來報道的時候再説,好吧?”ken一邊整理着mail,一邊推辭,好像是用傳説中拖壓政策,可能希望時間可以讓他金蟬殼,?
“ken老闆真好,我會盡快用心培養徒弟,等他可以做事了自己再全力到jonney那效力。”kaye怕夜長夢多,乾脆把老闆的推辭誤會為無可奈何的同意,就好了。並且故意美滋滋的走開,結束了簽字形式的談判。
結果可想而知kaye順利的調到了工程電路部,這個要歸結於她談判中採用的雙贏思維,即雙方在各取所需的前提下達成默契。這裏kaye保證了kp部門的正常運轉,又提醒ken自己成功的融入了工程電路部的團隊中,而且具備了入團隊的技術條件,所以老闆沒有理由拒絕她的提議。
當然在擺條件的時候,kaye用了很多談判的小技巧,那就是天時,午後,大家都又充裕的時間來談事情,而且這個時候人的心理牴觸力弱,容易達成協議。地理,利用了工作中籤字的方便,一步一步的讓老闆先對自己的工作滿意,然後再起承轉合到談判的事情,人和,是kaye在談判前,已經分析了stive談判失敗的原因,掌握了老闆對這個事件的看法,還取得了電路部的人氣和技術支持,最後還從人事部門打聽到,會有新人來報道,從而為自己成功的轉部門,準備了充分的條件。可見高eq的人就要時刻從環境中獲取能量,在把能量有效的散發出去,這個就是彩的談判。
所以,談判,一門藝術,是對一個人eq的爆發式挑戰,小小事件,大大舞台,談判無處不在,小到菜場買菜談價,大到國際貿易簽約,生活中你能讓你周圍的人來同意你的設想嗎?
三.政治藝術工作生活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面對時刻變化的環境,你準備好了麼?kaye忙着充電eq,直到一天她發現,有人説政治藝術,你準備好了麼,她驚訝了。政治和eq有關係麼?
一早意外的發現stive告別信,他輕描淡寫的説已正式辭職,明天就離開大家了。it業裏來來去去的景象已經是一道風景了。公司的一切都正常運轉,似乎stive的存在只是一個點綴而已,ken也只是在早會上説stive要另某高就,棄大家而去了。同事關係的解除,明天意味着的可能就是競爭對手,合作伙伴,所以大家都是客客氣氣的,因為沒有人可以估量別人明天的價值。
在stive死黨的歡送會上,kaye聽到了一個名詞“政治風波”原來stive半路接手了一個總部轉過來的小工程,他首次做項目負責人,狠狠的興奮了一段時間,還情澎湃的用一週的時間打入工程內部,在瞭解清楚以後,才發現工程實際上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泥潭。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沒有質量保證,然後一路修修補補過來,總部接手這個工程的人的鋭氣和情都給消磨掉了,從上到下的罵聲連片。大家都在相互指責着,似乎只有其他人才是問題的出現方。可是生產還是要繼續,資金已經砸進去了,只有最大程度的回收投資,陸續有資歷的參與者都迅速的退出,去為公司創造更有價值的收入了。剩下來的客服等修補問題,就被stive很衝動的接收下來了。他希望狀況沒有那麼複雜,能夠給這個工程順利善尾。
生產中不可預測的狀況隨着量產的深入而擴大,還好是小工程,對應小客户,stive這個半路出家的人,論經驗論技術肯定跟不上上電子故障的速度了。三天倆頭被客户傳去解決問題,因為本人技術修練不足,外加客户方面欺生,結果一個郵件發到副總那裏,客户居然當場要求解僱stive。客户在哪裏都是上帝,語言就是聖旨,即使是小客户同樣可以一句話定人的生死。stive就在高層的決議中,成為公司向客户理賠而犧牲的第一個籌碼了。這個就是江湖中傳的公司政治吧。
kaye有一點頭大的樣子,一直以為,政治家只有在新聞外裏才會出現,怎麼自己的身邊也有政治,多麼象又噁心的名詞啊。公司追求最大的利潤,沒有機會想到我們的喜怒哀樂的。政治藝術,用活了,就會變成利潤。
kaye若有所思了,政治也能成為是藝術了,這個是怎麼樣的邏輯呢又?其實寬泛的講,世界就是一個政治大舞台,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只要和環境有溝通,就存在着利益和需求的換。政治方法就是融會在其中的,一步棋子走對了,就會豁然開朗,走錯了,就需要重新再來。這個就是生存遊戲,也是政治的玄機。為了活得更好,還是需要生存的手段的,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一定要到位,看看可憐的stive就知道了。
首先stive作為非資深的員工,去承擔一個項目,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看得見的it技術需要過硬不説,看不見的項目管理經驗就更需要時間的沉澱,項目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具全,它跟大項目的運作程序是一樣的,stive想鍛鍊自己的思想可以理解,他也確實鍛鍊了自己,但是代價就是離開公司。看看自己的實力然後選擇自己的要舉起怎麼樣重量的物體,否則非但不能健身,還會引起身體的不適應,重者還會傷勁動骨。這一點上,stive就冒了很大很大的風險。
再次,stive選了一個糟糕的項目,半道接手別人的事情本來就是一件麻煩事情,更何況是一個千瘡百孔的項目呢?有形的,項目過去現在將來狀況,就需要一點點分析,無形的項目圈子裏的人都陌生,需要重新培養關係,而且每個項目運作都有約定的規則,打破規則的,除非你有迴天的力道,否則就是被開除出局,stive就栽到了客户的手裏。
最後,stive忽略了團隊,他一直都是在自己做事,大家都不知道他的狀況,其中包括ken也是後知後覺者,直到副總把解僱人的郵件發到ken的信箱了,ken已經沒有權利來保留stive了。其實很多時候老闆放權是有度的,我們不用拿雞蒜皮的小事去煩他,但是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權利去做決定,就需要多請示多彙報,不僅可以讓老闆知道我們在用心的工作,還可以拿到最好的處理事情的方案,即使出了大亂子,也有老闆撐着,畢竟能成為我們的老闆的人,必然有他的獨到之處,相信每個老闆都只想讓自己的部門欣欣向榮而不是一團糟的。所以stive太孤立了,沒有尋求周圍的援助,否則周圍很多技術高手,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
這應該算是政治藝術教育課,其實本還是eq培訓課程,這比10多年學校中的任何一節政治課都生動,都讓人震撼,生活中確實處處都需要一點點政治,不需要太多,拿來防身至少要。生活中更需要高eq,越高,越能達到“海闊貧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效果,你一定會跟着kaye一道充電eq,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