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窩囊總督急賣國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六月十七,和珅終於趕到了廣州。

廣州城,兩廣總督府。

“奴才於景和,叩見總督大人…。”剛到總督府門前,和珅出轎就打着馬蹄袖,鄭重其事地向站在門外接自己兩廣總督耆英打千,並恭恭敬敬地問候時,讓耆英頓時給愣住了。

“於大人,你…你這是為何?”耆英這些天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這些子來,美麗堅、法蘭西的使臣們每天都輪向他施壓,要求儘快簽訂合約。不僅如此,那些使臣還常常出言恐嚇自己,態度狂妄、口氣驕橫之極,搞得他這個上任還未一年的總督焦頭爛額。

好不容易忍聲氣,費盡心機和對方拖着打了這麼些天的道,才等來了朝庭派來協助自己談判的欽差於景和,耆英的心頭像是鬆了一口大氣。不管來人究竟是誰,但能有人和自己分擔重任,那能不讓他歡喜?可沒想到剛見到派來的欽差,還沒等他上前用平禮相,和珅卻先給自己來了個大千,立即嚇了耆英好一大跳。

“耆大人,奴才於景和,老姓尼瑪哈,是正藍旗人。”和珅見一臉惶恐的耆英,連忙答道。

這一下,耆英才恍然大悟。笑容可掬地連忙攙扶起和珅,並親切地問道:“沒想到於老弟居然和我是一個旗的?還是尼瑪哈氏的後人?好、好!老弟既然和老哥是一家人,現在又是欽差,自己人見面,哪裏需要這麼大禮?哈哈,客氣!實在是太客氣了!”

“耆大人…”

“老弟還是叫我介老哥吧,雖説我是旗主,可於老弟你現在也是欽差啊!千萬不要亂了稱呼,要不然,被朝中御史知道還不參我一本?哈哈哈!自得知老弟能來廣州助老哥一臂之力,老哥可是望眼穿啊!今天特意備下薄酒一席,為於老弟接風洗塵!”

“請!”

“請!”耆英笑眯眯地着拉起和珅的手,兩人並肩往裏走去。他怎麼都沒想到,來廣州協助自己的和珅居然是自己正藍旗的人,而且從剛才對方的作派來看,明顯是非常把自己這個旗主放在眼中的,這尊重自己的舉動,更加深了耆英對和珅的好,沒説上幾句話,他就跟和珅聊成了知

這麼做,其實也是和珅一路上早就考慮好的。畢竟耆英是這次談判的全權代表,如果和珅想在談判中揮自己的能力,並引導着談判朝着自己方向走的話,必須得得到耆英的全力支持和配合。而讓耆英打消對自己的欽差身份顧慮,並拉攏好雙方的關係,用這種方式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果然,自己這麼一招,立即就讓耆英和自己之間拉近了不少。再加上在酒席上黃湯幾杯下肚,雙方又就着旗內的事閒聊了幾句,和珅再拐着彎狠狠拍了耆英幾下馬後,兩人的關係差不多快要好成一家子了。相互之間稱兄道弟,你吹我捧的,和珅把耆英是搞得渾身舒坦,差一點兒就忘卻了在眼前的那些煩惱。

“介老哥,兄弟這次來是協助老哥您的,在京城時,兄弟就聽聞老哥這些年為國奔波,任勞任怨,真是辛苦您了。來來!兄弟敬介老哥一杯”

“是啊!這些年…唉!真是苦不堪言,不容易啊!”耆英放下酒杯,點頭嘆道:“自前年英軍闖入南京長江水域起,你老哥哥就沒過一口氣,先是和伊里布趕奔南京,好不容易才勸得英國罷手,簽訂了《南京條約》,去年又受聖旨,和英國又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沒想到,前頭的英國人剛消停下來,你看看,現在美國人和法國人又不消停,也找上門來了!這次,皇上還是讓我負責談判的事,你瞧…唉…累得我…。”

“介老哥既是朝庭重臣,又有和洋夷打過多次道的經驗,皇上能把這次的事給您,也正是量才而用啊!看舉國上下,還有誰能比介老哥更能承擔此任呢?”對於耆英這個賣國賊,和珅的心裏其實是無比的鄙視,但他還是擺出一副掏心窩子的樣子,順着耆英的話捧了他幾句。

可沒想到,和珅話剛説話,耆英表情瞬間緊張起來。

“君實老弟,你的夷人之説,在京城裏不妨,但來了我們廣州可千萬別再説了。那些洋大人個個都不是好惹的,萬一這話傳到他們耳朵裏,那就萬萬了不得了!”聽和珅嘴裏洋夷來洋夷去的,耆英是嚇得一個哆嗦,探着腦袋向四周緊張地張望幾下,然後壓低聲音提醒着和珅,彷彿身邊就有洋人在偷聽一般。

“怎麼?那些洋…洋人這麼厲害?”和珅剛想説個夷字,見耆英的眼神提醒,好不容易才改了口,好奇地問道。

“當然厲害了!”耆英拍着口,心有餘悸地説道:“老弟你不出北京,沒上過洋大人的軍艦,不知道也是正常的。老哥哥自打前年起,就已經和來回和洋大人打過無數次道了,洋大人們的實力,我是最清楚不過了。這些洋大人個個不是善茬,兵強馬壯,炮聲如雷,任你多大的本事都攔不住他們…。”聽着耆英的講述,和指手畫腳的描繪,和珅要不是知道對方説的是那些洋人的話,差一點兒就以為耆英在講什麼天兵天將了呢。反正怎麼厲害,耆英就怎麼説,聽他嘴裏嘮叨的那些,就差點把洋人個個描述成了三頭六臂,騰雲駕霧了。

“看來…介老哥的確是不容易啊!”受不了耆英的恐洋症嘮叨,和珅好不容易才找了個岔,嘆了口氣。可沒想到,正是他這句話,又引來了耆英的連番慨。

“不容易!的確是不容易!”耆英彷彿受了天大的委屈,説着説着,居然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眼角:“老哥哥這些年來,為皇上鞍前馬後,到處東奔西走,所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我們大清江山?可現在,外面説我什麼的都有!有的説我吃裏扒外、有的説我喪權辱國,有的説我崇洋媚外,甚至還有的説我出賣祖宗,背地裏還叫我什麼…白眼狼、賣國賊…?他們怎麼不就想想,國家如此,總得有人拋頭面吧?再説了,要是沒我做這些事,英國人能罷休退兵?要沒我籤這些條約,洋大人能放過我們大清?我耆英一生是忠心耿耿,沒料到,到頭來卻換來這麼個名聲,簡直讓人心寒!心寒啊!”瞧着耆英一副可憐巴巴,令人隱測的樣子,和珅要不是早就知道對方的底細,換個人或許就給他給騙了。

什麼忠心耿耿?什麼為國為民?這些只不過耆英這個膽小怕死的傢伙給自己臉上貼的金。

(多給票!多更新!你滿意!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