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交給內閣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尊貴的皇帝陛下我拉達克王國自從成為大明的屬國以來近百年來一直兢兢業業為大明戍守邊疆、安定地方如果皇帝陛下能夠答應我國公主和貴國將軍之間的婚事拉達克王國雖小但卻願意世代傾盡國力以死效忠思孔薩迦多這個時候適宜的站出來表明了拉達克的忠心此舉贏得了不少大臣的好拉達克願意效忠大明這沒什麼以前他們也聽得多了他們真正滿意的是思孔薩迦多説的拉達克願意世代傾盡國力以死效忠這句話大明屬國不少但是以往大明未來給世人留下一個仁義的形象所以從來沒有要求過屬國做過太過出力的事情這種傾國之力為大明所用的事情大明從來沒有要求過而那些屬國也不會傻得自己去答應這種事情這種承諾一旦答應就是要被記入典籍與盟書的到時候如果辦不到的話會對整個國家的形象產生影響的所以以往是沒有那個屬國承諾過這種效忠的萬一到時候要是做不到了豈不是貽笑大方了以往答應要世代效忠大明的屬國不少承諾世代傾國之力效忠的卻是第一個這並不是説出來那麼簡單一旦今天思孔薩迦多的話被記錄下來正式成為雙方盟約了那麼以後如果大明要求拉達克傾國之力支援的話拉達克便不得不真的去按照諾言去做如果拉達克背盟的話不説大明可以藉此滅掉拉達克便是拉達克還存在以後也不會有那個國家和拉達克結盟的思孔薩迦多代表拉達克的承諾為他在大殿之上贏得了不少的支持一下子剛才還在猶豫的很多大臣便投入到支持朱厚照的行列了這一部分人的加入再加上李東陽突然出人意料的改變意見支持起了朱厚照的決定了所以一下子還跟着馬文升反對貢嘎清玉和胡坤婚事的大臣的數量便下降到了和支持的大臣的數量相當的地步了朱厚照以看陷入了僵持階段了很明智的將這件事情押後再議頓時所有大臣們的目光便有轉向了正常的議事上來了而思孔薩迦多和不懂漢語一臉茫然的拉達克國王貢嘎清傑兩人則悻悻的被請了下去貢嘎清傑不懂漢語所以剛才在大殿之上他也不知道眾人説的是什麼但是即便如此通過眾人的表型他也看得出來他和國相籌劃的事情沒能成功回了禮部給拉達克準備的招待地之後貢嘎清傑一臉焦急的詢問了思孔薩迦多今天朝堂之上眾人説的話思孔薩迦多有點失望的對貢嘎清傑説道:國王陛下公主和婚事沒能成功今天雖然有上朝皇帝陛下的支持但是上朝朝堂之上反對的大臣太多所以這件事情被押後再議了貢嘎清傑有點喪氣的説道:那我們籌劃了那麼多不都是白用功了嗎關於貢嘎清玉和胡坤的婚事思孔薩迦多兩人都已經籌劃了好幾天了而且便是成功之後如何利用大明來發展和壯大拉達克兩人都已經想好了方法了拉達克的國力太弱了不説面積狹小便是整個國家能夠湊出來的軍隊也不超過一萬人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拉達克自身發展便很困難因為他周圍大都是強大的國家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滅國拉達克要想壯大最好的方法便是依靠大明的支持然後擴充實力在趁機併幾個夾雜在各方之間的小國拉達克想要和大明獲得大明的支持是相當的困難的一方面大明以往對於西藏等地不重視而且拉達克弱小的國力也沒有大明用得上的地方和親或者聯姻便是拉達克能夠使用的最好的手段了聯姻的對象大明的皇族以及那些頂級的權貴們他們是不敢想的可能都不存在所以他們只能將目光對準像胡坤這樣的年紀輕輕但卻手握重兵而且立過戰功未來前途遠大的將領…,但是他們之後運作的一切的前提便是雙方的聯姻的達成如果前提沒了那麼希望也就沒有了所以一聽到思孔薩迦多説失敗了貢嘎清傑便一臉的失望陛下不必如此雖然我們這一次沒能成功但並不是已經沒有希望了今臣觀察上朝的朝堂之上發現支持我們的大臣越來越多説不定此事過上幾天便成功了隨機思孔薩迦多便將自己猜測的情況像貢嘎清傑敍述了一遍聽完他的話有點失望的國王重新燃起了希望佛祖保佑希望如此吧那邊在早朝結束之後朱厚照便將李東陽、馬文升、謝遷和劉大夏這四個在朝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大臣到了乾清宮來議事之前人多朱厚照有很多話不能當面説出來現在只有四個重臣了朱厚照便沒有什麼顧慮了所以在單獨見到四位大臣之後朱厚照便將自己之所以答應拉達克和胡坤之間的聯姻的原因以及大明可以獲得的收穫説了出來朱厚照的一番話讓四位大臣有點目瞪口呆了他們的思維的侷限還真沒讓他們想到這幾方面去所以朱厚照一説出來幾位大臣便豁然開朗他們雖然思維有一點的侷限但不代表他們愚鈍老謀官場的幾人只是讓朱厚照一提便想透徹了而且當了這麼多年的官了他們也不再是整天滿腦子是仁義道德、光明正大君子思維的年輕時候所以聽明白了之後不管是早已經改變想法的李東陽還是馬文升和謝遷、劉大夏幾人全都堅定的表態會權力支持朱厚照的決定而且他們幾個回去之後也會好好的想一想如何將此事做的更加的圓滿皇上臣發現此時還不知這些好處難道皇上忘記了朝堂之上説説的周襄王的事情了嗎這個時候李東陽突然站出來説道額朱厚照和其他三人都沒明白李東陽的意思周襄王怎麼了不是好的嗎皇上昔周襄王為了伐鄭卻苦於沒有兵力遂不顧羣臣的反對執意自降身份娶狄女為王后此舉雖使襄王得到了兵力但卻使其在諸侯之間威望大跌以至於天下諸侯紛紛凌駕於周王室之上而近拉達克執意將其國公主下嫁與沒有爵位的胡將軍和昔的襄王娶狄女又和區別李東陽一説朱厚照幾人才聽明白了朱厚照在早朝的時候是拿周襄王娶狄女的事情來表明在華夏也是有這樣的先例的但是李東陽去看的更遠用心也更加的陰狠周襄王去狄女為王后這件事情看似是一件值得稱讚的婚姻結合但是其實從長遠來看它的負面作用很大周襄王時期周天下已經進入了天下諸侯爭霸的時代那個時候周王室實力積弱在軍事上週王室遠遠比不上其他的諸侯王那個時候周王室之所以能夠不被滅掉本原因便是周王室的天下共主的身份在當時不管是哪一個諸侯國內那些讀書人從一開始受到的禮儀教育便是周王室是天下的共主從小周王室的威信便深入人心這便是周王室能夠維持的原因雖然他實力不行但是大家卻都承認他不過周襄王娶狄女這件事情確實大大的削弱了周王室的威嚴狄女狄女之所以被成為狄女便是因為她是戎狄的女人戎狄是當時天下諸侯之中公認的落後的野蠻人而周王室是天下的代表是整個周天下先進文明禮儀的象徵被稱作文明的象徵的周襄王卻娶了一個野蠻人為王后這在當時人的觀念裏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而且再加上當時周襄王是想要依靠戎狄的力量去攻打當時的諸侯國鄭國周王去找一個野蠻民族去攻打他名下的諸侯國這就好比一個老師找大街上的混混教訓自己的學生一樣這個老師以後還憑什麼讓學生去尊敬他所以周襄王去狄女那件事情從長遠來説有點讓周王室威嚴掃地的覺這便是自降身份…,而現在的拉達克是和周襄王有點異曲同工之處拉達克雖然國力衰微但是在整個天下公認的禮法之中拉達克王室的拿到了大明來那也是盡在大明皇室之下的那也是親王一個級別的待遇的而胡坤呢雖然他是大明人但是他身上沒有任何爵位禮法上身份不對等這和大明下嫁公主不一樣同一個民族內部什麼事情都好説但是兩個民族之間什麼事情都不好説如果拉達克的公主是下嫁到了大明的皇室的旁支了那在天下人眼中才是正常的但是下嫁給了胡坤了那邊是有點自降身份的嫌疑了明朝是等級森嚴的社會公主和窮高帥之間的故事也不是那麼的被人認同的時間長了在天下人眼中身份和威嚴一旦降了下來了便很難在升上去想明白了這一點朱厚照幾人全都笑了起來誰能夠想得到本來一件小事現在竟然能夠有這麼多可以作的東西李東陽的這個想法同樣可以延伸到其他的屬國之中很快朱厚照和四位大臣便達成了共識拉達克公主和胡坤的婚事一定要答應而且為了實現朱厚照和李東陽所説的那些效果幾人一致決定將這件事情送到內閣來處理等到雙方的婚事達成了之後便由內閣來據實際情況制定策略到時內閣可以調動錦衣衞以及其他的機構來協作這件事情(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