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子享國六年,居西陵。【索隱】:一雲居西陂,葬衙。本紀不雲。庶長弗忌、威累、參父三人,率賊賊出子鄙衍,葬衙。武公立。
武公享國二十年。居平陽封宮。【集解】:徐廣曰:“一雲居平封宮。”葬宣陽聚東南。【索隱】:紀雲葬平陽,初以人從死。三庶長伏其罪。德公立。
德公享國二年。居雍大鄭宮。生宣公、成公、繆公。葬陽。初伏,以御蠱。【索隱】:二年初伏。本紀此已下居葬絕不言也。
宣公享國十二年。居陽宮。葬陽。【索隱】:四年,作密畤。初志閏月。
成公享國四年,居雍之【集解】:徐廣曰:“之,一作‘走’。”宮。葬陽。齊伐山戎、孤竹。
繆公享國三十九年。天子致霸。葬雍。繆公學著人。【索隱】:著音寧,又音貯,著即寧也。門屏之間曰寧,謂學於寧門之人。故詩云“俟我於著乎而”是也。生康公。
康公享國十二年。居雍高寢。葬竘社。生共公。
共公享國五年,居雍高寢。葬康公南。生桓公。
桓公享國二十七年。居雍太寢。葬義裏丘北。生景公。【索隱】:一作“僖公”系本雲名後伯車。
景公享國四十年。居雍高寢,葬丘裏南。【正義】:丘,一作“二”也。生畢公。【集解】:徐廣曰:“秋作‘哀公’。”畢公享國三十六年。【正義】:一作“三十七年”葬車裏北。生夷公。
夷公不享國。死,葬左宮。生惠公。【正義】:十年,葬車裏。元年,孔子行魯相事。
惠公享國十年。葬車裏。生悼公。
悼公享國十五年。【正義】:本紀作“十四年”葬僖公西。城雍。生剌【正義】:一作“利”龔公【索隱】:一作“厲共公”剌龔公享國三十四年。葬入裏。【集解】:徐廣曰:“一作‘人’。”生躁公、【索隱】:又作“趮公”【正義】:十四年,居受寢,葬悼公南也。懷公。【正義】:四年,葬櫟圉氏。其十年,彗星見。
躁公享國十四年。居受寢。葬悼公南。其元年,彗星見。【集解】:徐廣曰:“年表雲‘星晝見’。”懷公從晉來。享國四年。葬櫟圉氏。生靈公。諸臣圍懷公,懷公自殺。
肅靈公,昭子子也。【集解】:徐廣曰:“懷公生昭子,昭子生靈公。”【索隱】:紀年及系本無“肅”字。立十年,表同,紀十二年。居涇陽。享國十年。葬悼公西。生簡公。
簡公從晉來。享國十五年。葬僖公西。【索隱】:按:本紀簡公名悼子,即剌龔公之子,懷公弟也。且紀及系本皆以為然,今此文雲“靈公”謬也。立十六年,葬僖公西。生惠公。其七年。百姓初帶劍。
惠公享國十三年。葬陵圉。【索隱】:王劭按紀年雲“簡公後次敬公,敬公立十三年,乃至惠公”辭即難憑,時參異説。生出公。
出公享國二年。【索隱】:系本謂“少主”出公自殺,葬雍。
獻公享國二十三年。【集解】:徐廣曰:“靈公子。”【索隱】:系本稱“元獻公”立二十二年,表同,紀二十四年。葬囂圉。生孝公。
孝公享國二十四年。【索隱】:本紀十二年。葬弟圉。生惠文王。其十三年,始都咸陽。【正義】:本紀雲“十二年作咸陽,築冀闕”是十三年始都之。
惠文王享國二十七年。【索隱】:十九而立。葬公陵。【正義】:括地誌雲:“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一十四里。”生悼武王。
悼武王享國四年,葬永陵。【集解】:徐廣曰:“皇甫謐曰葬畢,今按陵西畢陌。”【索隱】:系本作“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三年。本紀四年。正義括地誌雲:“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昭襄王享國五十六年。葬茝陽。【索隱】:十九年而立,葬芷陵也。【正義】:括地誌雲:“秦莊襄王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謂為子楚。始皇陵在北,故亦謂為見子陵。”生孝文王。
孝文王享國一年。葬壽陵。生莊襄王。
莊襄王享國三年。葬茝陽。生始皇帝。呂不韋相。
獻公立七年,初行為市。十年,為户籍相伍。
孝公立十六年。時桃李冬華。
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錢。有新生嬰兒曰“秦且王”悼武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渭水赤三。
昭襄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四年,初為田開阡陌。
孝文王生五十三年而立。
莊襄王生三十二年而立。立二年,取太原地。莊襄王元年,大赦,脩先王功臣,施德厚骨,布惠於民。東周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不韋誅之,盡入其國。秦不絕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奉其祭祀。
始皇享國三十七年。葬酈邑。【正義】:酈,力知反。生二世皇帝。始皇生十三年而立。
二世皇帝享國三年。葬宜。【正義】:括地誌雲:“秦故胡亥陵在雍州萬年縣南三十四里。”上文“葬以黔首”也。趙高為丞相安武侯。二世生十二年而立。【集解】:徐廣曰:“本紀雲二十一。”右秦襄公至二世,六百一十歲。【正義】:秦本紀自襄公至二世,五百七十六年矣。年表自襄公至二世,五百六十一年。三説並不同,未知孰是。
孝明皇帝十七年【正義】:班固典引雲後漢明帝永平十七年,詔問班固:“太史遷讚語中寧有非?”班固上表陳秦過失及賈誼言答之。十月十五
乙丑,曰:【索隱】:此已下是漢孝明帝訪班固評賈馬贊中論秦二世亡天下之得失,後人因取其説附之此末。
周曆已移,【正義】:周初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以五序得其道,故王至三十七,歲至八百六十七。歷數既過,秦並天下,是周曆已移也。仁不代母。秦直其位,【索隱】:周曆已移,周亡也。仁不代母,謂周得木德,木生火,周為漢母也。言歷運之道,仁恩之情,子不代母而王,謂火不代木,言漢不合即代周也。秦值其閏位,得在木火之間也。此論者之辭也。【正義】:始皇以為周火德,秦代周從所不勝,為水德之始也。按:周木德也,秦水德也。五行之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所生者為母,出者為子。帝王之次,子代母。秦稱水是母代子,故言若有德之君相代,不母承其子。直音值。言秦並天下稱帝,是秦德值帝王之位。呂政殘。然以諸侯十三,【集解】:始皇初為秦王,年十三也。【索隱】:呂政者,始皇名政,是呂不韋幸姬有娠,獻莊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呂政。併兼天下,極情縱慾,養育宗親。三十七年,兵無所不加,製作政令,施於后王。【正義】:謂置郡縣,壞井田,開阡陌,不立侯王,始為伏臘;又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僕
、廷尉、典客、宗正、少府、中尉、將作、詹事、水衡都尉、監、守、縣令、丞等,皆施於后王,至於隋、唐矣。蓋得聖人之威,河神授圖,【正義】:蓋者,疑辭也。言始皇之威,能
併天下稱帝,疑得聖人之威靈,河神之圖錄。據狼、狐,蹈參、伐,佐政驅除,【正義】:狼音郎。狼,狐,主弓矢星。天官書雲參伐主斬艾事。言秦據蹈狼、狐、參、伐之氣,驅滅天下。距之【正義】:上音巨。之,至也。稱始皇。
始皇既歿,胡亥極愚,酈山未畢,復作阿房,以遂前策。雲“凡所為貴有天下者,肆意極,大臣至
罷先君所為”誅斯、去疾,任用趙高。痛哉言乎!人頭畜鳴。【正義】:畜,許又反。言胡亥人身有頭面,口能言語,不辨好惡,若六畜之鳴。不威不伐惡,【正義】:此五字為一句也。不篤不虛亡,【正義】:言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殘酷暴
滋己惡,惡既深篤,以至滅亡,豈其虛哉。距之不得留,殘
以促期,雖居形便之國,猶不得存。
子嬰度次得嗣,冠玉冠,【正義】:上“冠”音綰。佩華紱,【正義】:音拂。車黃屋,【集解】:蔡邕曰:“黃屋者,蓋以黃為裏。”從【正義】:才用反。百司,謁七廟。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獨能長念卻慮,父子作權,近取於户牖之間,竟誅猾臣,為【正義】:於偽反。君討賊。高死之後,賓婚未得盡相勞,餐未及下嚥,酒未及濡
,楚兵已屠關中,真人翔霸上,素車嬰組,奉其符璽,以歸帝者。鄭伯茅旌鸞刀,嚴王退舍。【集解】:公羊傳曰:“楚莊王伐鄭,鄭伯
袒,左執茅旌,右執鸞刀,以逆莊王,莊王退舍七里。”何休曰:“茅旌,鸞刀,祭祀宗廟所用也。執宗廟器者,示以宗廟血食自歸。”【正義】:旌音
。嚴音莊。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索隱】:宋均曰:“言如魚之爛,從內而出。”賈誼、司馬遷曰:“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正義】:言秦國敗壞,若屋宇崩穨,眾瓦解散也。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而以責一
之孤,【正義】:
音馹。一
之孤謂子嬰。誤哉!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復責小子,【正義】:亦謂子嬰。雲秦地可全,所謂不通時變者也。紀季以酅,
秋不名。【集解】:
秋曰:“紀季以酅入於齊。”公羊傳曰:“何以不名?賢之也。謂設五廟以存姑姊妹也。”【正義】:酅音户圭反。括地誌雲:“安平城在青州臨淄縣東十九里,古紀之酅邑。帝王紀雲周之紀國,姜姓也。紀侯譖齊哀公於周懿王,王烹之。外傳曰紀侯入為周士。竹書雲齊襄公滅紀、郱、鄑、郚。”又括地誌雲:“郱城在青州臨朐縣東三十里。鄑城在北海縣東北七十里。郚城在密州安丘縣界。”郱音駢。鄑音訾。按: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國既崩絕,箕子、比干尚不能存殷,庸主子嬰焉能救秦之敗?以賈誼、史遷不通時變,不如紀季之深識也。季,紀侯少弟,不書名,故曰紀季。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集解】:徐廣曰:“班固典引曰‘永平十七年,詔問臣固,太史遷讚語中寧有非
?臣對,賈誼言子嬰得中佐,秦未絕也。此言非是,臣素知之耳’。”【索隱述贊】六國陵替,二週淪亡。並一天下,號為始皇。阿房雲構,金狄成行。南遊勒石,東瞰浮樑。滈池見遺,沙丘告喪。二世矯制,趙高是與。詐因指鹿,災生噬虎。子嬰見推,恩報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
振穨綱,雲誰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