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豫章府城,知府府衙內,一箇中年儒生不顧形象地奔跑着,將府內寧靜的氣氛打亂!
這儒生似乎身份不小,沿途的甲士護衞,都是不敢阻攔。
一路到了核心的書房附近,這儒生才停下,轉跑為快步疾行,調勻呼,整理着儀容。
等到了書房前,儒生除了衣衫服飾有些散亂之外,卻是看不出其餘痕跡。
“是張和麼?進來吧!”門裏的人,似乎得了消息,聲音就傳了出來。
中年儒生推開檀木門,進了書房,就見得案牒後面,正襟危坐的豫章知府阮孝緒。
“見過明府大人!”張和行禮説着。
以前的阮孝緒雖已年屆五十,卻保養得極好,面相光滑,不見一絲皺紋,望氣者都説大有福相!
但現在,眉頭皺起,耳後隱見斑白,哪裏還有之前的半點風采?
見這個主薄如此,心裏一沉,就有些猜測,問着:“可是那宋玉,有了動靜?”自從知曉宋玉稱侯建國,併發出勤王檄文以來,不論天下人是如何去看得,至少阮孝緒知道,這宋玉野心不小,自己治下的豫章府,緊鄰着吳南青龍關,卻是少不得要走這一遭,最近心緒不寧,都是為了此事!
現在見得張和點頭,卻是有些解之,喃喃説着:“終是來了!”就聽張和的聲音傳來:“宋玉以葉鴻雁為先鋒,統領萬人,直撲豫章而來,估計到得今下午,就可到達安定縣…”
“葉鴻雁乃是宋玉手下頭號大將,又領兵萬人,而我這裏,只有三千府兵…這宋玉,可真是瞧得起老夫!”阮孝緒苦笑説着。
宋玉崛起之後,手下姓名事蹟,也是隨之傳開,特別是在吳州。
不論有着何等心思之人,都不能忽視。阮孝緒手下的謀士們,自然也將宋玉麾下文武官員的姓名事蹟做成冊子獻上,還帶了圖像和大概格,不可謂不用心!
但現在,卻對這情形於事無補。
“本府之前,就收得州牧數道加急公文,要我等守好豫章府,務必要將那宋玉鋒鋭,抵擋在豫章府外,不能使其佔得一分關外土地…張和,你素有計謀,看這次,該當如何是好?”不論是一府還是一縣,這主薄位子,往往是親信擔當,這張和也相當於阮孝緒的智囊一,倚為心腹,也就直接問着。
“明府抬舉屬下了!”張和麪泛苦。
“此次葉鴻雁來勢洶洶,安定縣只有數百兵,必不能抵擋,只有靠着豫章府城,或許還可稍抵鋒芒!”
“但擋住了,又如何呢?宋玉還帶着兩萬大軍在後面壓陣呢!”
“這總共加起來,就有三萬大軍,幾乎是吳州兵力總和了!恕屬下直言,若州牧大人不盡快派得援兵下來,豫章區區一府,卻是擋不了十!”這也是張和跟隨阮孝緒久,有着情分,才照實説着,否則,必被當作勸降的細拖出斬首。
“這話…雖然知道是真,但聽着就有火氣,在外面就不要説了!”阮孝緒眼中光一閃,卻是説着。
“屬下遵命!”張和再次行禮。又聽得阮孝緒聲音傳來:“依你之見,這豫章府,是守不得了?”張和見得阮孝緒臉,卻是一咬牙,説着:“若真要守,也不是無法,只要盡囚城中大族,收得私兵,再以巨石封門,發動城中壯守城!憑着府中積蓄的糧草,那至少可以守衞三月!但是…”接下來的,張和不説,阮孝緒也曉得。
若是城破,那阮孝緒不用説,必被滿門處決,便是出主意的張和,也得禍及家人。
即使能順利撐到州兵下來的時刻,挽救危局,但得罪了世家大族的阮孝緒,也必討不了好去。
最重要的,阮孝緒也是出身大族,為何要陪着趙盤殉葬?
張和揣測着阮孝緒意思,試探説着:“宋玉雖然自稱吳侯,但諸侯拱衞天子,也勉強説得過去,又是以勤王名義起兵,這就有着大義名分,最近又傳聞得了天眷…”
“本府現在,還是大乾的知府呢!”阮孝緒冷聲説着。
“大人恕罪!”張和趕緊跪下請罪。
“起來吧!下不為例!”張和正暗惱時,就聽得明府聲音傳來,起身一瞥,就見阮孝緒雖臉有些陰沉,卻沒有什麼大怒之態,這心裏,就是一定!
有這姿態,就説明,這阮孝緒心底,對投誠宋玉,其實並不反,只是一時還放不下身段。
知曉這大人雖然平時愛聽屬下意見,但遇着這種生死大事,卻一直獨斷專行,自己若再進言,反是將知府大人推向宋玉的對立面,就住口不説,低垂臉瞼,作知罪自省態。
“好了!你先下去吧!此事,本府還要多想想…”等了良久,才聽見阮孝緒有些疲憊的聲音。
張和心裏一喜,面上不,行禮告退。
等到這人身影完全消失,阮孝緒端起桌上茶盞,飲了一口,緩緩説着:“張和啊!張和!本府自問待你不薄,卻不想另投了白雲觀…”眸子中,就有冷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