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小愛和大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住在島上,最令我思念不已的是遠方的女。每個週末,我都要藉助價格昂貴的越洋電話與她們通話,只是為了聽一聽悉的聲音。新年之夜,在周圍的一片熱鬧中,我的寂寞的心徒勞地撲騰着飛的翅膀。

那麼,我是一個戀家的男人了。

我聽見一個聲音責問我:你的塵軀如此執於人世間偶然的暫時的因緣,你的靈魂如何能走上必然的永恆的真理之路呢?二者必居其一:或者你慧太淺,本質上是凡俗之人,或者你遲早要斬斷塵緣,皈依純粹的神事業。

我知道,無論佛教還是基督教,都把人間親情視為覺悟的障礙。喬答摩王子棄家出走,隱居叢林,然後才成佛陀。耶穌當着教眾之面,不認前來尋他的母親和兄弟,只認自己的門徒是親人。然而,我對這種絕情之舉始終不能讚賞。

誠然,在許多時候,塵軀的小愛會妨礙靈魂的大愛,俗世的拖累會阻擋神的步伐。可是,也許這正是檢驗一個人的心靈力度的場合。難的不是避世修行,而是肩着人世間的重負依然走在朝聖路上。一味沉湎於小愛固然是一種妄,以大愛否定小愛也是一種妄。大愛者理應不棄小愛,而以大愛賦予小愛以神的光芒,在愛父母、愛子、愛兒女、愛朋友中也體味到一種萬有一體的情懷。一個人只要活着,他的靈魂與身就不可能截然分開,在他的塵世經歷中處處可以辨認出他的靈魂行走的姿態。惟有到了身死亡之時,靈魂擺身才是自然的,在此之前無論用什麼方式強行分開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內心緊張和不自信的表現。不錯,在一切對塵軀之愛的否定背後都隱藏着一個動機,就是及早割斷和塵世的聯繫,為死亡預作準備。可是,如果遁入空門,絕一切生命的慾念,藉此而達於對死亡無動於衷,這算什麼徹悟呢?真正的徹悟是在戀生的同時不畏死,始終懷着對親人的摯愛,而在最後時刻仍能從容面對生死的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