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巴烏特軋死了兩個工人,有一個肚子全破開了。”
“跟我沒關係,這種貨什麼時候都不缺。還有什麼?”
“早晨聽説,平庫斯·梅耶爾松的地位也不穩當了。”
“他想要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嘛!把他的帳目拿來。”舒爾茨立即拿了過來。
銀行家細心地瞧了瞧,低聲笑着説:“讓他垮到底吧,對咱們沒害處。這半年我就覺得,他是在掙扎呢,可還想穩定下來。”
“是的,我也聽見行長您跟施台曼先生説過這件事。
“我心裏有數,我常説,理一次好發,比抓二十次頭皮強。哈,哈,哈!”他高興地笑着,很欣賞自己這個信條“還有什麼?”
“沒有了。不過我覺得,行長先生今天臉不太好。”
“你真蠢,先生,我非給你減薪不可!”他氣惱地嚷了起來。舒爾茨走後,他便立即十分仔細地照了照鏡子,輕輕地了
鬆弛的面頰,看了半天舌頭。
“顏不好,得找大夫去。”想到這兒,他按了三下鈴。
可是布盧門費爾德拿着一大捆文件和帳目進來了。
“維克多·雨果①昨天去世了。”音樂家畏葸地説,開始高聲讀着帳單——①即法國大作家雨果,逝世於1885年5月22。
“他留下了多少錢?”
“六百萬法郎。”
“好大一筆呀!在哪裏?”
“在法國和瑞士銀行,年利百分之三。”
“好帳。他怎麼掙得的?”
“靠文學,因為…”
“什麼?靠文學?
…
”他大惑不解地問道,同時抬起了眼睛,直捋着鬢角。
“是的,因為他是偉大的詩人,偉大的作家。”
“德國人嗎?”
“法國人。”
“是的,我忘了,《火與劍》①就是他的小説。梅麗還給我念過幾段漂亮的呢。”布盧門費爾德不再反駁他了,他看完了信件,抄寫了覆信,理了理文件,準備要走,可是銀行家點頭示意他留下。
“你大概會彈鋼琴吧,布盧門費爾德先生?”
“我在萊比錫音樂學院畢業,還在維也納萊謝蒂茨基②的鋼琴班畢了業。”
“這太好了。我喜歡音樂,特別喜歡帕蒂③在巴黎唱的那些悦耳的小曲兒。我記得,噢噢…”於是他斷斷續續地哼起了一隻街頭巷尾免費的歌劇小調“我的聽力不錯,你説是吧?”——①《火與劍》本是波蘭名作家亨利克·顯克維奇(1846—1916)的作品。作者。
②泰奧多爾·萊謝蒂茨基(1830—1905),卓越的波蘭鋼琴教育家,1862—1878年曾在彼得堡音樂學院任教授,後遷居維也納,培育過許多著名的鋼琴家。——原注③帕蒂·阿黛麗娜(1843—1919),意大利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原注。
“真令人欽佩呀。”布盧門費爾德一面回答,一面盯着銀行家兩隻發青的大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