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燈芯效應實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得了東宮指示,鄭甫仁轉身,正道:“帶醉鄉苑一干人等上堂!”
“且慢!”張緹抬手“在下還有問題要詢問這人。”他指指買賣人口的男子。
----等等,那個問題不能問!
沒等我出聲阻止,他已經將疑問擺了出來:“雲袖姑娘現在何方?她與你分道揚鑣,穿的是什麼顏的衣裳,去的是什麼方向,有沒有説過要見何人?”
“這…”人販兄惴惴答道“秦大人不讓草民説…”張緹愕然。
暈,難道那人就不會聰明點答個天黑沒看見沒注意什麼的?
我抱着一堆證物和文件擠出人羣,開口解釋道:“雲袖的去向,煩請另案處理!”
“秦大人,可算大駕光臨了!”京尹皺眉。
東宮不理陰陽怪氣的鄭甫仁,只在屏風後問:“另立一案?為何?”我回答:“因為是第二樁人命案,牽連頗多,相關人等今並未傳召等待!”因為牽連秦家,無論親緣還是權勢,我都沒信心打那官司,能不管就不管,最好是另立專案,別再丟到我頭上!
“…”東宮再次沉默,半晌,方才同意不繼續追問。
“下官有急務處理,因而來遲,望監國與京尹大人恕罪。”我簡單編了個藉口解釋自己的遲到,再呈上琴、簪等物證,傳喚鴇母與護院,只為我的舉證和推演做證明,不讓他們説“猜測”
“肯定”是張緹所為之類的廢話。
張緹沒有多言,立在一旁聽我陳述分析。
撇清他的罪名之後。我作為協查。還有責任代查知的案件真相。
講到處理屍體地方法,堂上堂下皆不相信燈效應可以把人燒得這樣徹底,確實。要燒得骨頭都不剩,那得是放進窯裏悶燒很長時間才能辦到。若説只拿布料把人一裹,人便能燒成灰燼,誰也不信地。
事實如此,要證明,也只能做實驗了。
幸好我之前有考慮到這點,請衙門準備了一頭死豬。公堂暫時轉移到後院的小屋。這裏空間高矮與事發房間相近。捕快將死豬用被子包裹起來。放火去引燃。
被子燒了幾次,皆自行熄滅。僅有幾絲闇火隨風若隱若現。
我也只是偶然看見過這個實驗的記載。對於具體會怎樣。心裏沒什麼底。見此情形,吩咐去買了一斤酒潑灑在被子上。再次點燃。
“兇案場所用地是夏季薄被,引燃更為容易,且現場也有酒菜備用。”我解釋道。
大約十分鐘以後,燈效應開始出現,死豬越燒越烈,黑煙竄出窗幾,騰空而起。原本在屋內監視的捕快忍不住逃了出來。一陣風吹過,濃煙撲向人羣,脂肪燃燒的焦臭讓看熱鬧的人幾作嘔。我想他們今晚是吃不下飯的。
雲袖是怎樣堅持着呆在房間裏的呢,她的意志未免也太堅定了。
讓死豬繼續燒着,大家回到堂上,各自歸位。
鄭甫仁提出:“荒唐,這樣濃地煙霧,為何會等屍首燒盡才有人發現?”
“小樓中剩餘地皆是協同作案者,當晚又月黑無亮,想要隱瞞,沒那麼困難。”我説着,轉身問跪在鴇母身後的小丫鬟“是這樣嗎?”
“是、是地大人…姐妹們按孟章地叮囑,顧守在花園口與後院口,若有人靠近小樓,則設法引開…”京尹喝問她:“大膽賤婢,可知此罪足以斬首示眾?”小姑娘給嚇得連連磕頭求饒:“奴兒不知!孟章私下説是隻拿首犯協同不問地!奴兒從沒想過要做掉腦袋的事情!求大人饒恕!”首犯必究,協同不問,受矇蔽無罪,反戈一擊有功----這可不是古代地規矩,想是孟章信口拿來騙小姑娘而已。心存僥倖助紂為,再是被矇蔽,她自己也要負大部分責任。
我想了想,請求説:“且念在悔改及時,協助破案有功,從輕發落吧?”
“…如此也可,請鄭大人量刑從輕罷。”東宮在屏風後面出聲支援我,鄭甫仁只得應諾。
待到師爺撰寫、整理好呈堂證供,出庭的十來人分別在自己的證供上畫押,京尹看過一遍,那頭死豬還在燒,似乎永遠燒不盡似的,不同的是火焰沒當初那樣高,只包着屍體燃騰。
在窗外只能看見隱隱的藍和黃火光,以及滿屋濃煙。
此時進去一定是伸手不見五指。
“差不多就是這時候,護院破門而入了。”我提醒道。
作證的護院紛紛點頭稱是。
“何以見得?”這回發問的不是京尹大人,而是好奇的東宮。他怕被認出,還是拿了把扇子屏在臉前遮住,倒是讓我有種“皇家來辦案的是個公主”的錯覺了。
“監國大人、京尹大人,請看窗框。”我指向被燻黑的窗框頂部“方才發黃,現在已經轉黑,再過一段時候,應就結出黑珠粒了。而云袖房間,朝向花苑的窗框頂上,油煙正是半黑半凝結的厚度!”東宮抬首細看:“喔,原來如此!即是説,有人破門而入的時候,屍首已經燃燒了近兩個時辰。”應是兩小時到三小時之間,我想。
“是的大人,煙霧太烈,小的們不敢進入深處探看,丫鬟進去搶了張舉人出來的時候,小的這才打來水,往內裏胡亂潑灑。”護院解釋到“誰知其實別的什麼都沒燃起來,就單單一個雲袖…呃,不,是珠漁兒、單單一個珠漁兒燒死了!”正説着,小屋裏突然傳來噼啪炸裂聲。
“大人,現在進去滅火查看嗎?”京尹徵詢東宮的意見。
東宮瞥了我一眼,道:“豬總是比人肥胖,估計更加難以燒透,不妨再等半個時辰。”
“是、是!”東宮跟我同樣心裏沒底。
我們怕的是沒有燒乾淨,或者乾脆只燒掉一層皮,跟屍首的情況對不上號。信心是一回事,實踐是另一回事,有沒有變數與例外,誰也不知道。
如果“珠漁兒的屍首究竟是怎樣處理的”這個推理不能被證明可行,那“雲袖藏在房裏”
“琴為什麼沒燒起來”等解釋,也將受到質疑。如果東宮無視疑點,強行下定論,極有可能被人舉報劾責。
皇諭在身,今必須結案,容不得半點差錯了!
忐忑地等待半個時辰,滅火之後的豬屍被搬了上堂,冷水一,焦屍一部分化在水裏,看不出豬形了。剩下的是碳燼成的骨頭,更有炸裂的大骨,已燒去泰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