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11-01-2016:44:17接上虞詡彈劾三公的理由是,結黨營私,巴結權貴。什麼叫結黨?人在官場,多個朋友,有個朋友多條路有錯嗎?什麼叫巴結,我都三公了還巴結,這話説出去有人信嗎。過年過節的,互相竄個門,賀個禮,也叫巴結?
總之,你虞詡想當獨行俠,不能強求全天下官僚,都像你那樣獨來獨往。你待自己就罷了,以此要求約束同事,這叫啥回事,簡直就是苛刻。
幸虧諸位都是讀書人,如果再往下罵,變態之詞就會蹦出來了。但是,現在罵是不頂事的,必須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彈劾,將彈劾進行到底。
於是,新任的漢朝三公,聯合彈劾虞詡,也給他戴了一個罪名——盛夏之季,羈押無辜,傷害官民。
漢朝三公奏書一上,虞詡就跳起來了。他不是不滿,而是相當不滿。
他端過諸位高官的底,那是沒錯的,可三公怎麼連老百姓都拿來説事了。請問,他於何年何月何地,做過傷天害理,讓百姓怨恨的事了?如果要用事實回答,只有一句話——惡人先告狀。
想到這裏,虞詡氣就大了。他敢在江湖冒頭,就是準備挨刀的了。如果搞不過你,明着挨刀,只要他心裏舒服,什麼都認了,就像當年鄧騭對他那樣。但三公要倒打他一耙,那就只好撕破臉皮,鬥到底了。
於是,虞詡也迅速上奏,告訴皇帝劉保:三公還好意思説我傷害無辜,真正傷害無辜的人,不是我,而是他們這幫職業官僚。試想想看,地方出事,州政府就推給郡,郡就推給縣,一層層推御責任,最後是誰吃虧了,當然是老百姓。出了問題不求解決,三公還惡人先告狀,要倒打我一耙,這算什麼本事。如果他們這樣誣衊我,我只有對您尸諫了。
所謂尸諫,就是死諫。看到了吧,你猛,他更猛。你們惡毒,他還不要命呢。
劉保拿着奏書看着,越看越頭暈,不知怎麼辦才好。事實上,有經驗的皇帝,對付這種高官説不清道不明的掐架行為,處理方法往往有二:一是押着奏書,誰都不睬,任他們鬧去,鬧完了自然會散;二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自散去。
但是,現在虞詡連尸諫的狠詞都用上了,以上辦法怎麼可能靈光。這是一場零和遊戲,非贏即輸,沒有雙贏。
既然這樣,那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呢?
答案是——虞詡。
瞭解漢朝官場習的都知道,三公聯合上奏,無論給我安什麼罪名,不死而傷,降職處理,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虞詡沒被處理,反而是三公被劉保派人去調查他們的底細了。在一個貌似不能取勝的地方,偏偏全身而退,不能不説,這是一個天大的奇蹟。
奇蹟不僅是一次。虞詡乘勝追擊,他把目標鎖定了中常侍張防。虞詡上奏彈劾張防,説他賣權勢,收錢當官託,還干涉司法公正。
奏書就像一個手雷,扔去了宮裏。然而等了半天,卻什麼動靜都沒聽到。虞詡奇怪了,只好接着扔,一口氣扔上好多奏書,卻沒想到,還是沒聽到手雷響聲。
虞詡想了想,突然醒悟了過來。不是他的手雷威力不足,而是宮裏的水太深。要想把張防這條大魚炸翻肚皮,只有使出狠招了。這個招式他前面説過的,就是——尸諫。
虞詡的確很鬱悶。漢朝三公,都被他整得服服帖帖,竟然連個皇宮裏的中常侍都搞不定。這話傳出來,實在太讓人震驚了。但是,接下來,該輪到劉保震驚了。
虞詡再次上奏,只説了兩件事:先帝劉祜信任樊豐,搞得皇宮雞犬不寧,劉氏差點中斷香火。現在你又身邊就藏着一個樊豐似的人物,如果再不反醒,就等着災禍降臨了。這是其一。張防這樣的小人,我不屑於跟他同朝為官,我現在就自己去蹲牢房,別把我搞成楊震第二就行了。
如果楊震再世,我想他老人家都情不自誇虞詡一句:簡直帥呆了。
虞詡這一舉,的確很帥,但是代價很大。張防聽到人家彈劾他,立即跑到劉保面前哭哭啼啼,説虞詡無中生有,誣告自己,搞得我生不如死啊。
劉保還是個孩子,經不住張防這麼一哭二鬧三上吊,心馬上就軟了。只見他拍了拍張防的肩膀,説道:中常侍,我相信你是清白的。
劉保決定像保護自己一樣,保護張防。他下了一道詔,説虞詡誣告張防,判處苦工,發工程部服役。
假戲真做,拿命來拼,拼的卻是這樣的結果,虞詡怎麼也想不通。他不是想死嗎?事實上,現在想不死,門都沒了。接着,張防派人去折磨虞詡,把他關進監獄,拷打了兩天兩夜,叫他認罪。但是,虞詡咬緊牙關,一個罪字都沒吐。
審判官都被他折騰得沒脾氣了,只好出底牌,説道:老實告訴你,你今天認罪是死,不認罪也是死。你活着生不如死,不如自殺得了。這樣你省事,我也省事,多好。
虞詡心裏冷笑一聲,叫我自殺?自殺了,就成了楊震第二了。不自殺,才是我虞詡真正的風格呢。於是,虞詡這樣告訴審判官:“你別指望我自殺。如果我自殺了,他們就會認為我是畏罪自殺,沒有那以便宜的事。我就是要活着,寧願被你們押往刑場,砍下頭顱也認了。”猛不猛?我認為,很猛。正是虞詡這種猛人格,為自己生命爭取到了可貴的時間,讓營救他的人及時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