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時項羽和范增都在場,他們聽了這話分為前後兩段來理解,第一,沛公想當秦王,想提拔自己的人。第二,他不想與項羽等人分髒。從劉邦私人角度來説,第一種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楚懷王就曾許諾誰進關中誰先當關中王。但是第二種是不可理喻的。秦朝是大家一起滅的,兄弟在外拼死拼活,你劉三憑什麼一個人把天下之美人珠寶獨掉?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這些諸侯不是全白忙活了?

項羽和范增全怒了,你賠你賺,誰願意幹這樣的買賣?函谷關一事已受氣了,沒想到又來一事。打,不分髒就該打,打得你連秦王都當不了。

不過在論打之前,還要試問曹無傷,你此舉目的何在呀?曹無傷也是一個不含糊的人,他無非是想棄弱投強,希望您項大將軍能封他一個王。一條情報就想封一個王,真虧曹無傷想得出來。你想封王就等等吧,等我收拾了劉邦再另作商量。

范增為了發項羽一鼓作氣滅掉劉邦的決心,他這樣對項羽説道:“劉邦這個人是出了名的爛酒好貪財之徒,但是自從他進入關中後,聽説他變得不貪財也不好了。狗是改不了吃屎的,他這分明是政治作秀,志向可不小啊。我曾請人觀看天象,發現只要有劉邦出現的地方,其上空都呈現出天子才具有的五彩斑斕的龍虎之氣,你應該趕快速速出擊,不然以後後悔都來不及了。”范增這話有有據,並非妄言。後面這段關於天子氣之言,估計是盜用了呂雉的版本。然而不管如何,劉邦是必須打的,我范增已過七十從心所之年,還要跟着你們這幫年輕人四處奔命,為的是啥?為的就是有朝一天能分到一塊鹿塊。你劉三竟然通知連塊骨頭都捨不得留下,不打你還打誰?

范增一席話讓項羽如火上加油,劉三頭上的天子氣,就是他肚子裏脹得慌的怒氣,不打你天子氣他心裏怒氣難消,等不及了,明天就打開。

於是項羽命令諸軍吃飽喝足,準備天亮開戰!

項羽駐軍在鴻門,和霸上距離只有二十公里的航空距離,這個距離如果是坐飛機的話,估計還沒起飛就可以降落了。開打之前我們還是把雙方軍力比較一下:項羽四十萬兵,號稱百萬大軍,劉邦十萬大兵,號稱四十萬大軍。項羽在趙國救鉅鹿城時,曾經一個頂十個幹王離,他號稱百萬並非徒有虛名。但劉邦就差遠了,有點陽光就想燦爛,有顆衞星就敢稱上天,到時把你打得滿地找牙時,看你還敢不敢吹牛皮。

如果我們看中國武俠電影多了,也會發現這樣一種套路,電影主角面臨生死倏關之際,突然天降蒙面人出手相救,從而絕地重生。歷史不是電影,但是它們卻有着驚人的相似。當項羽準備明天早上把劉邦張良等人送去跟馬克思先生探討形而上學時,説時遲那時快,這天夜裏有一個蒙面人突然從軍營裏跑出來,騎着快馬去給對方通風報信去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項羽的大伯父,項伯。必須要澄清的是,項伯不是救劉邦,他是為救張良而去的。我在前面張良登場那一節中已經介紹過,項伯殺人時,曾跟着張良躲在下邳。項伯欠了張良一個人情,張良明天死期將至,欠債還錢,欠情還情,此時不還還待何時?

項伯趕到鴻門後,立即秘密約見張良,叫他收拾包袱趕快逃命。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張良對項伯説道,要逃大家一起逃,我得立即把這事告訴沛公。

項伯不由焦急地跺腳:天下説大不大,説小也不小,沛公帶着十萬人能往哪裏逃?你還是先把自己那條命救了再説吧。

張良又對項伯説:“我是替韓王成送沛公定關中的,現在他有危難,如果丟下他那就太不義了。”此話一點沒錯,你項伯不就是為了義來救我的嗎?我為了義去救沛公也是沒錯的。沛公跟項伯您是沒什麼關係,但劉邦畢竟是張良的知遇之恩,你項伯救了恩人的恩人,不等於報了大恩嗎?

項伯一時無語應答。

張良把項伯留在軍中,連忙去把劉邦從夢中喚醒告訴他大事不好。別看劉三平時一幅趾高氣揚的樣子,死到臨頭時他可是比誰都怕死,一時嚇得手足無措。

張良看着劉邦那個六神無主的樣子,試探地問道:“沛公捫心自問一下,如果明天開戰,你打得過項羽這話真是問到劉邦的痛處上去了,羣鬥不如項羽人多,單挑不如項羽力氣大,這力量懸殊不是明擺着的嗎?劉邦沉默半響,嘆着氣對張良説道:“打肯定是打不過的,你説我這下子該怎麼辦呢?”這話好無助,路有兩條:要麼認輸,要麼幹架。

張良對劉邦説道:“看來我們只有暫時認輸了,我請項伯進來,你告訴他大家誤會一場,您並沒有背叛項大將軍之意。”劉邦情不自地問張良:“你是不是跟項伯有什麼情呀?”張良連忙解釋道:“情談不上,不過我曾救過他一命,所以他就報答我來了。”原來如此。劉邦心有所悟,又問道:“你和項伯誰的年紀大?”張良答:“項伯比我大。”劉邦説:“你幫我請項伯進來,我要以乾哥哥的厚禮對待他。”張良邀請項伯,説沛公想請他喝酒。項伯又不是傻瓜,三更半夜喝什麼酒?喝酒就算了吧,我還得連夜趕回軍中待命呢。於是項伯連連推託恩公張良之邀。

一個要走,一個偏不讓。張良告訴項伯,他如果不聽沛公解釋,就別想走出這個軍營。無奈之下,項伯就被只好被拉着去見劉邦。

劉邦一看到項伯就説道:項兄,你得聽我好好解釋,項羽誤會我啦,請聽我細細説來。

第一,我自從入關以來,不要説珠寶,我就連一個銅板都不敢貪。我不但如此,還大力管好鹹陽的檔案和户籍,把咸陽所有的倉庫都封好叫人看管。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什麼呢?那就是等待項大將軍過來做決定啊,我真不知道何來謠言説我獨天下財寶?

第二,我之所以派人守着函谷關,主要是防備關中盜匪生事或者發生突發事件。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這樣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盼項大將軍早到來呀,又何來我劉三造反一説?

哦,果真是這樣?項伯的心似乎寬許了許多,既然是誤會,那就繼續喝酒。劉邦見火侯已到,立即使出撒手鐧:立場向項伯提親(約以婚姻)。

這招不可謂不猛,一下子讓項伯無法招架。我們無法知道劉邦到底是為哪個孩子做媒,雙方也不知道誰家娶誰家嫁,但是他一提出這門親事後,項伯就答應了。

這真是叫人奇怪了,項伯的子女難道還怕找不到親家嗎?偏偏找個無賴當親家?其實,當時劉邦與項伯約為婚姻成功,原來有三:首先,張良面子太大了。張良是項伯恩公,他要自告奮勇地替劉項兩家當證婚人什麼的,項伯是無法拒絕的。

其次,劉邦項羽本同諸侯行伍出身,用現在的話説那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是階級矛盾。既然大家都坐到桌面把事情説清楚了,劉項兩家前疑盡棄,又結百年好合化干戈為玉,何嘗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再三,舉目當今,爭奪天下者唯有劉項兩家。兩家以政治婚姻關係聯袂,如果劉項兩家都當王封侯,試問天下還有誰比他們更大的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