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04-0401:30:12二、不世出的霍去病張騫的部隊一趕到,匈奴左賢王的見機不妙,馬上率隊開溜。怎麼説,李廣運氣還不是最壞的。他必竟撐到了最後,更重要的是,他以慘重的代價,換得了一個慘重的勝利。匈奴倒下的,比李廣倒下的兄弟還多。
儘管張騫救了李廣一命,但他遲到了,怎麼説都是理虧。然而沒想到的是,此時另外一個人也找不到自己人了。這個人,就是公孫敖。霍去病和公孫敖約好會合時期,卻不見人來。於是,霍去病就斷定,公孫敖肯定路了。
那怎麼辦?霍去病當機立斷,不等公孫敖,獨自率軍深入敵境。目標,祁連山。
霍去病和李廣是一個脾氣,敢打。但是,霍去病跟李廣不同的是,他不但敢的,也能的。還有一個不同的是,霍去病的運氣永遠都比李廣的好。除此之外,霍去病還有一個硬件,那是李廣趕不上的。那就是,霍去病率領的是特種部隊,其戰鬥力遠遠高於其他將軍。
如果再往下比,我認為李廣還有一樣東西趕不上霍去病,那就是戰爭的嗅覺。霍去病彷彿是沙漠中的響尾蛇,天生具有應紅外線的本能。此種本能,竟然是其他物種無法具備的。而霍去病,正是靠着這種靈的本能嗅覺,總是如願以償地找到對手。
在霍去病看來,打戰猶如出海打魚,真正的大魚,永遠藏在大海的深處。所以他認為,祁連山的背面,肯定深藏着大魚。從隴西郡走祁連山,路程不算特別近,但也不算特別遠。然而,霍去病突然轉頭,選了一個不尋常的路線。
老實説,這是一條彎路。事實證明,這是一條值得冒險的彎路。
人類都有一個病,那就是患有或重或輕的慣思維。匈奴人以來,漢軍如果奔襲而來,必須走近路。所以,只要將近路攔路設卡,做好警報,諒他也得不不到什麼好處。
沒想到他們錯了。霍去病竟然採用迂迴戰術,繞了一個大圈,從背後偷襲他們。
霍去病走的這條路線大約如下:西渡黃河,越賀蘭山,直奔西北,繞過居廷澤(今甘肅省額濟納旗東),然後折向西南,穿過小月氏部落(今甘肅省祁連山南麓),然後就將鐵網撒在了祁連山上。
當匈奴人回頭看頭上的鐵網,已經慢了。霍去病的利劍,正朝他們的心臟刺來。這次,霍去病戰果無比輝煌:俘虜匈奴單桓王及相國都尉等二千五百人,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小王七十餘人。
到此為止,不到一年的時間,霍去病連贏兩場大戰。以最小的成本,贏得了最大的戰爭勝利,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蹟。僅就這次點戰果,霍去病再被封五千户,其屬下將領,猶如當年衞青屬下將領一樣,紛紛被封侯。
我認為,為封侯而戰,從來都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他永遠是為國家榮譽而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才是霍去病畢生的追求。這個聲音,響徹漢朝的上空,盪千古,綿延不絕。
霍去病此翻遠行打蕩,河西匈奴只殘存不到十分之三。死的深埋入土,活的還在戰戰兢兢。秋,有消息傳入長安,説匈奴渾王要率數萬人來降。數萬是多少萬?據説,至少四萬,十萬封頂。
如果説,匈奴王率幾百,甚至幾千人來降,劉徹都不會放在心上。然而,當匈奴一下子報出這麼多數據來,就叫人不得不多留條心了。劉徹以為,匈奴可能有詐。
可能有詐,不排除真的投降。劉徹想了想,決定將接降的任務,給了霍去病。他已經做好兩手準備,如果匈奴真降,就接回來;如果是假降,就別怕霍去病又要出手太狠。
事實上,匈奴是真降,而不是假降。此次來降的,有兩個王。一個名喚渾王,另外一個名叫休屠王。他們為什麼要投降,主要還是因為霍去病。
霍去病幹掉祁連山三萬餘兄弟,匈奴單于心痛得快説不出話。於是,他就準備召渾王和休屠王回去殺了。沒想到,匈奴屬下這兩個王不是傻子。他們打聽單于要殺他們,倆人一算計,決定投降漢朝,先保住脖子上這顆人頭再説。
既然是真降,那當然是好事。然而好事多磨,這時候,匈奴在半路上,竟然出事了。
首先,是休屠王后悔了。我想,他之所以後悔,不為別的,只為眼前這支數萬人的軍隊。他當時的心情,大約可以用這麼一句話形容:做人可以窩囊,但不能這麼如此沒用啊。
想當年,咱們冒頓單于鐵騎破漢邊,高祖都要委身受氣,每年都要賄賂多少公主和特產。那時候我們多風光啊,想搶東邊就搶東邊,想搶西邊就搶西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沒想到,這好子就像這滿天飛沙,一夜之間全黃了。現在,打不過人家也就算了,竟然還落到了率着數萬人主動送入長安。不可思議,實在不可思議。
然而,讓休屠王不可思議的事還在後面。渾王聽説他反悔,兩話不説,出快刀,砍下人頭。然後,又將休屠王的部隊全併到了自己旗下。
這時,霍去病的軍隊已經渡過黃河。他遠遠地看見渾王的軍隊,朝他移來。兩軍移到一定距離,雙方都保持着警惕,遠遠相望。就在這時,又出問題了。
這個問題就是,渾王部隊中,有許多將領怕了。
匈奴將領之所以怕了,是因為遠望過去,霍去病不像是降來的,反而是殺人來的。於是,他們越想越怕,乾脆拍馬就想溜號。這下子,本來是好事,一下子就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