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新片片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明白。”林玉婷不理黃昏,從包中掏出譜子。奮筆疾書。
“我繼續。”黃昏坐下去,吩咐:“關燈,繼續放映。”一大早。城市裏鬧得讓人睡不着覺。
黃昏只得起牀,開始新一天地工作。還有一天,高爐就要點火燒水泥了。當時的中國,這種被稱之為洋灰的建築材料還是很希罕的。諾大一箇中國年總產量也不過兩百多萬噸,而黃昏這座即將投產的江南水泥廠年產量就可以達到四十萬噸,佔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想起來就讓他無比自豪。
值得一説的是。水泥這種東西也是重要的軍事資源。無論是做工事還是建設必要的軍事設施都少不了以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物質。也因此,工廠在還未開工前就接到大筆訂單。
可是,戰爭一開始,一切都化為泡影。
這讓黃昏有點心灰。
幸好,美國領事館要新建一棟三層小樓,需要一些水泥。雖然用量不大,但也不無小補充。
起牀之後,黃昏就叫司機開着他那輛簇新的雪鐵龍往使館區駛去。
街上很堵,到處都是逃難的人。好不容易開了三公里,車被一羣本兵堵住。
街道上攔着鐵絲網,兩個端着三八大蓋的本兵衝上來,招手讓司機將車停下:“支那人,下車,接受檢查。”司機馬上白了臉,轉頭對黃昏説:“先生,這可怎麼辦?”
“我是美國公民黃昏。”黃昏傲態畢,掏出護照,然後又用手拍了拍車頭上的美國國旗。
二戰初期,美國和本還沒有進入
戰狀態。
到後來,雖然美國加入到同盟國陣營,和本進入敵對狀態,但雙方還是有着某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直到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都在不斷地向敵人提供石油、橡膠、鋼鐵等戰爭物質。
可以説,美國在二戰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扮演不光彩的,黑心商的角
。
可以這麼説,刺進中國平民膛的刺刀都來自於美國洛基山的鐵礦,
本的飛機裏燃燒的是德克撒司的石油。
也因為這種關係,兩個本兵並沒有為難黃昏。
黃昏的穿作非常體面,氣勢凌人,鬼子並也不敢造次。
這個時候,一個軍官模樣的鬼子過來,看了看黃昏的護照,用英語説:“你是美國人?印第安、本,還是南亞人?”
“不,我是中國裔美國公民。”黃昏回答。
“支那人。”軍官臉上出厭惡的表情“你不能過去,前面在戒嚴。”這個時候,一大羣難民終於衝破封鎖,從對面盲目地衝來。
“站住。”本軍官離開黃昏身邊,對着那羣難民用標準地漢語大吼:“所有人聽着,排成隊列,不許亂動。”
“故事終於開始了。”林玉婷説。
“是開始了。”
“下面呢?”
“下面沒有了。”
“…什麼時候接着拍。”
“要等。”黃昏説。
“你在等什麼?”林玉婷接着問。
黃昏回答:“等美國同行過來,對付大場面,他們有經驗。我怕將這一切糟。”
“你不是不好,你是在害怕。”林玉婷盯着黃昏看。
“允許吧,任何人都會害怕的。”黃昏喃喃地説“與其害怕,還不如干點其他的事情排遣一下心情。高爐那邊要封頂了。我去守着,畢竟,影片中主要的場景都是發生在那裏。”
“要喝酒嗎?”林玉婷突然邀請黃昏。
“什麼?”
“去喝烈酒。我也很怕。”
“我知道有一種伏特加,很烈的。一起去。”
“你究竟想表達什麼,簡單的控訴嗎?”林玉婷喝得很多,口中噴着濃烈的酒味:“可惡的傢伙,為什麼要將噩夢帶到人們的心中。忘掉不更幸福。”
“想知道我接下來將要拍攝的鏡頭嗎?”
“住口!”林玉婷大叫“快住口。”聲音很大,酒吧裏所有的人都轉頭來看黃昏他們。
“你大緊張了。”黃昏冷酷地説:“接下來,我要讓那些平民都排成兩排,然後報數。報到單數的都要死。”
“所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你首先要展示美好的東西啊!”林玉婷離開黃昏,走向酒吧吧枱,讓酒保將牆上的吉他摘下來,開始唱歌:“港口的夜啊,靜悄悄,海將小船輕輕地搖啊…”她有點口齒不清,吉他都抱不穩。
黃昏鼓掌,然後説:“回去了,你醉了。我送你,放心。”
“我寧願對你不放心。”黃昏發呆。這個女人問題很大腦袋已經徹底壞掉了。
其實,他並不想刻意地在電影中表現那種血腥的畫面。可是,真實的殘酷超越了人類可以想像的殘酷。
人類在屠殺自己同類時從來不缺乏想像力。
好吧,這一段就讓美國同行來拍攝好了,再不敢自己了。
不幾天,美國同行過來了。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華僑,他是美方派遣過來的攝影師。曾經拿過一個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黃昏沒想到美方對自己的影片居然如此重視。心中有點得意。
老年華人和黃昏握手,説:“黃先生,很高興見到你,鄙人貝聿銘,江南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