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0321-03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朱棣率領着他的大軍不斷向北方進,當軍隊經過大伯顏山時,朱棣縱馬登上山頂,遠望大漠,唯見萬里黃沙,極盡蕭條,二十年前,他曾經遠征經過此地,那一年他三十歲,這裏還有很多人家,是繁華之地,如今卻變成了一片荒漠。朱棣嘆良多,對身邊的大臣説道:“元興盛之時,這裏都是民居之地啊。”容不得朱棣的更多嘆,大軍於同年五月到達了幾個月前邱福全軍覆沒的臚朐河,由於時間不長,四處仍然可見死難明軍的屍骨和盔甲武器,很明顯,蒙古軍隊管殺不管埋。

朱棣看到了這一場景,便讓手下的士兵們去尋找明軍屍骨,並將他們就地埋葬,入土為安,然後他看着那條湍不息的臚朐河,沉默不語,思索良久,才開口説道:“自此之後,此河就改名為飲馬河吧。”言罷,他便率領大軍渡過大河。

[324]過河之後,明軍抓到了少數韃靼士兵,他們供認韃靼首領本雅失裏就在附近,經過仔細分析,朱棣確認了這一情報的真實,他立刻下令部將王友就駐紮此地,自己則率領鋭騎兵帶上二十天口糧繼續追擊。

兵貴神速,朱棣深深懂得這個道理,而種種跡象表明,自己尋找已久的目標就在附近!

朱棣的判斷沒有錯,本雅失裏確實統領着大隊韃靼騎兵駐紮在附近,但他的老搭檔阿魯台卻不在身邊,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他們吵架了。

本雅失裏是阿魯台扶植上台的,兩人關係一向很好,也甚少爭吵,但在得知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前來討伐時,他們慌張之餘,竟然發生了烈的爭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們爭吵的內容並不是要不要抵抗和怎麼抵抗,而是往哪個方向逃跑!

這二位仁兄雖然壯志凌雲,但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聽説朱棣親率五十萬人來攻擊自己後,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次明朝政府是來玩命的,無論怎麼扳指頭算,自己手下的這點兵力也絕對不夠五十萬人打的,向瓦剌和兀良哈求援又沒有迴音,那就只有跑了。

可是往哪邊跑呢?這是個重要的問題。

本雅失裏説:往西跑,西邊安全。

阿魯台説:西邊是瓦剌的地盤,我剛和人家打完仗,哪好意思去投奔,不如往東跑,東邊安全。

本雅失裏反對,他説:東邊的兀良哈是明朝的附屬,決不肯收留自己這個元朝宗室,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兩人僵持不下,越吵越烈,後來他們決定停止爭吵(再不停明軍就要來了),分兵突圍。

就這樣,本雅失裏一路向西狂跑,可還沒有趕到瓦剌就撞到了朱棣的大軍,不能不説是運氣不好。

本雅失裏發現了明朝大軍的動向,他立刻命令部隊加速前進。

與此同時,率領鋭騎兵的朱棣也快馬加鞭向本雅失裏不斷靠近。

這是一場戰場上的賽跑,最終朱棣佔據了優勢,因為他明智地把輜重和後勤留在了飲馬河畔,只帶上口糧夜追擊,而本雅失裏卻捨不得他搶來的那些東西,帶着一大堆家當逃跑,自然跑不快。

朱棣終於追上了本雅失裏,並立刻向他發動了攻擊,本雅失裏萬萬沒有想到,朱棣來得這麼快,毫無招架之功,被朱棣一頓猛打,丟下了所有輜重,只帶了七個人逃了出去。戰後,朱棣不打收條就全部收走了本雅失裏辛辛苦苦帶過來,一直捨不得丟的那些金銀財寶,而可憐的本雅失裏就這樣無償地為朱棣幹了一趟搬運工。

[325]無論如何,本雅失裏總算是撿了一條命,繼續着他的逃亡之路,但他卻未必知道,他的這次戰敗不但是他的恥辱,也會讓他的祖先蒙羞。

或許是宿命的安排吧,朱棣追上並擊潰這位成吉思汗子孫的地方,就是斡難河(今蒙古鄂河)。

朱棣正在馬上俯視着這片剛剛經過大戰的土地,大風吹拂着一望無際的草原,斡難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出人的光彩,剛發生的那場惡戰似乎與這片美麗的土地毫無關係。

勝利喜悦已經消退的朱棣突然想起了什麼,他沉思了一會,對身邊的侍衞嘆道:“這裏是斡難河,是成吉思汗興起的地方啊。”是的,兩百年前,就在斡難河畔,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部落,成為了偉大的成吉思汗,朮赤、窩闊台、拖雷、哲別等後來威震歐亞大陸的名將們環繞在他的周圍,宣誓向他效忠。之後他們各自出徵,將自己的寶劍指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並最終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

轉眼之間,兩百年過去了,草原上的大風仍舊呼嘯,斡難河水依然淌,但那雄偉的帝國早已不見了蹤影,而就在不久之前,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在這裏被打得落荒而逃。

一切都過去了,只有那遼闊的草原和奔的河水似乎在向後人敍説着這裏當年的盛況。

百年皇圖霸業,過眼煙雲耳!

阿魯台的厄運本雅失裏逃走了,他如願逃到了瓦剌,然而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雖然以往與瓦剌的戰爭都是太師阿魯台指揮,本雅失裏並未參與過,可是瓦剌的首領馬哈木充分發揮了一視同仁的神,不但沒有給他什麼優厚待遇,反而從他這裏拿走了一樣東西——他的腦袋,報舊仇之餘,還順便去向明朝要兩個賞錢。

朱棣擊敗了本雅失裏,但辦事向來十分周到的他並未忘記阿魯台,他隨即命令大軍轉向攻擊阿魯台。

此時的阿魯台情況比本雅失裏好不了多少,兀良哈也不肯接納他,這倒也怪不得兀良哈,被人追斬的人一般都是不受歡的。阿魯台只好在茫茫草原和大漠間穿行,躲避着明軍。

明軍此時也不斷尋找着阿魯台,但由於阿魯台採用游擊戰術,方位變換不定,和明軍玩起了捉藏,而明軍糧食就快接濟不上了,無奈之下,只好班師,看上去,阿魯台算是逃過了這一劫。

但人要是倒黴起來,連喝涼水也會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