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1391-140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391]楊鎬的錯誤,並不是他幹了什麼,而是他什麼也沒幹。

其實從他接手的那天起,失敗就已註定。因為以當時明軍的實力,要打贏是不容易的,加上他老人家,那就變成不可能了。

可惜這位大爺對此毫無意識,還把軍隊分成了四部。

在這四支部隊中,他把最鋭的六萬餘人給了杜松,由其擔任先鋒。其餘三部各兩萬人,圍攻努爾哈赤。

這個想法,在理論上是很合理的,但在實踐中,是很荒謬的。

按照楊鎬的想法,仗是這麼打的:努爾哈赤要呆在赫圖阿拉,不許隨便亂動,等到明朝四路大軍壓境,光榮會師,戰場上十二萬對六萬,(最好分配成兩個對一個),也不要騎馬,只能步戰,然後決一死戰,得勝回朝。

有這種腦子的人,只配去撞牆。

要知道,努爾哈赤先生的常工作是游擊隊長,搶了就分,打了就跑,也從來不修碉堡炮樓,嚴防死守。

這就意味着,如果努爾哈赤集中兵力,杜松將不具備任何優勢,再加上杜將軍的腦筋向來缺弦,和努爾哈赤這種老狐狸演對手戲,必敗無疑。。

而當努爾哈赤聽到明軍四路進軍的消息後,只説了一句話:“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我彷彿看見,一出悲劇正上演,劇中沒有喜悦。

二月二十八,明軍先鋒杜松抵達撫順近郊。

為了搶頭功,他命令士兵夜不停行軍,但由於路上遭遇女真部隊阻擊,輜重落後,三月一,他終於停下了腳步,就地紮營。

他紮營的地點,叫做薩爾滸。

死戰此時的杜松,已經有點明白了,自他出徵以來,大仗沒有,小仗沒完,今天放火明天偷襲,後勤也被切斷,只能紮營固守。

多年的戰爭經驗告訴他,敵人就在眼前,隨時可能發動進攻,情況非常不利,部下建議,應撤離此地。

但他並未撤退,卻將手下六萬人分為兩部,分別駐守于吉林崖和薩爾滸。

杜松並未輕敵,事實上,他早已判定,隱藏在自己附近的,是女真軍隊的主力,且人數至少在兩萬以上。

以自己目前的兵力,攻擊是不可能的,但防守還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沒有撤退的必要。

應該説,他的判斷是準確的,只有一點不同——埋伏在這裏的,並不是女真部隊的主力,而是全部。

[1392]四路大軍出發的時候,努爾哈赤已經明確,真正的主力,是杜松的西路軍。所以他即刻動員全部兵力,向撫順前進,尋求決戰。

當然,在決戰之前,他還要玩點老把戲,摸哨、夜襲、偷糧食之類的活沒少幹,等到杜松不堪騷擾,在薩爾滸紮營的時候,他已然是勝券在握。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已無懸念。

三月二,努爾哈赤發動八旗中的六旗,共計四萬餘人,猛攻明軍薩爾滸大營,明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站在吉林崖大營的杜松,親眼看到了薩爾滸的覆滅,他一言不發,穿上了自己的盔甲,集合了剩餘的士兵,準備接最後的戰鬥。

努爾哈赤再次發動了進攻,這一次,他帶齊了八旗的全部兵力,向吉林崖發動了總攻。

面對絕對優勢的敵人,杜松毫無畏懼,他率領明軍拼死作戰,戰直至夜晚,重創敵軍。

然而實力就是實力,勇猛無畏的杜松終究還是戰死了,和他一起陣亡的,還有上萬名寧死不屈的士兵。

西路軍就此全軍覆沒。

其實無論是決策錯誤,還是指揮錯誤,都已經不重要了,作為一名勇敢的將軍,杜松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職責。

因為,他是戰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