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12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221]當初李如松佈陣之時,取兵法圍師必缺之意,空出了東邊。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何是東面?
而當軍蜂擁逃出東城城門的時候,我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
東城城門外,是一條大河,波寬。
誰要選這裏當攻擊陣地,只怕真是腦袋進了水。
於是軍麻煩了,要繞着城牆跑,只怕是沒個頭,要回頭跑進城,估計明軍不讓,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百般無奈之下,只剩下一個選擇——跳河。
我記得,那一天是正月初九,北風那個吹…
朝鮮的天氣,大概和東北差不多,一般説來,這個時候是很冷的,估計起碼是零下幾度,然而軍依然勇敢地跳了進去。
雖然氣温到了零下,但我可以肯定,當時的江面還沒有凍住,因為在朝鮮史料中有這樣一句話:溺死者約有萬餘。
先被烤得要死不活,然後又跳進冰水冷凍。古語有云:冰火兩重天,想來不膽寒。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不死的,只有超人了,很明顯,軍缺乏這種特種人才。
逃出去的基本上都死了,不淹死也得凍死,而呆在城內的小西行長更不好過,他很清楚,自己已經完蛋了,現在他要考慮的,不是封賞,不是守城,而是怎麼活下去。
在生死的最後關頭,軍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在小西行長的指揮下,明軍的數次進攻被打退,看那勢頭,不拼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決不算完。
雖然明軍佔據優勢,且人多勢眾,但畢竟打了一天一夜,就算不領加班費,口氣總還是要的,何況勝局已定,賞錢還沒領,在這節骨眼上被打死,也實在有點虧。
軍雖然人少,卻敢於拚命,生死關頭,什麼都豁得出去。用今天的話説,這叫雙方心理狀態不同,所謂窮寇莫追,就是這個道理。
於是,一個奇怪的情景出現了,在經歷了一天一夜的戰後,城內再次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接下來,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發生了。
之所以説神秘,是因為直到今天,這件事情也沒全搞清楚。
關於這件事,在史料中,大致有如下四個歷史版本。
明朝那些事兒6[1222]按照明軍監軍及部將戰後給皇帝的總結報告,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軍殘部由於抵擋不住明軍的攻擊,全軍主動撤退,李如松將軍神機妙算(料賊計已窮,必遁),設下埋伏,並派兵追擊,大敗軍。
第二版本是朝鮮大臣柳成龍給國王的報告,説法也差不多,李如松料敵如神,在軍逃遁之後發動攻擊,大敗軍。
第三版本,是朝鮮國王給大明神宗皇帝的報告(他算是明神宗屬臣),這份東西可作為上下級的規範文本,説到自己的看法,都是“臣竊念”説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總兵神兵天降,從頭拍到尾。
而開戰後,明軍是“天地為之擺裂,山淵為之反覆”;自己(朝軍)是“小邦袖手駭縮,莫敢助力”;軍則是“螳臂據轍,無敢抵敵”照他的意思,軍是礙於明軍的神威,一觸即潰了。
而講得最詳細,也最實在的,是第四個版本。
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事情是這樣的:在戰鬥陷入僵局後,李如松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長談判。
對於這個決定,很多人並不理解,人都圍住了,還要談什麼判?
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因為此時軍主力已被殲滅,平壤也已攻克,戰略目的已經完全達到,目前最需要的,是爭取時間修整,以防敵軍反撲,而城裏面放着這麼一羣亡命之徒,硬攻不但耗費力,傷亡也會很大,時間一長還可能生變,所以還是談判最划算。
李如松的談判條件是這樣的:“以我兵力,足以一舉殲滅,然不忍殺人命,姑為退卻,放你生路。”這意思是,我可以滅了你,但無奈心太軟(其實是太費力),就放你們走了吧。
小西行長是這樣回覆的:“俺等情願退軍,請無攔截後面。”他的意思是,我認輸了,麻煩逃走的時候高抬貴手別黑我。
如此看來,也算是皆大歡喜,雙方達成協議,明軍撤去包圍,軍在萬分警戒之下,手持武器逐步退卻,撤出了平壤城。
局勢發展到此,看似平淡無奇,但怪也就怪在這裏,既然事情圓滿解決,為什麼在官方報告中,卻都沒有提到這件事呢?